古蔺县大村希望小学(宣传材料).doc_第1页
古蔺县大村希望小学(宣传材料).doc_第2页
古蔺县大村希望小学(宣传材料).doc_第3页
古蔺县大村希望小学(宣传材料).doc_第4页
古蔺县大村希望小学(宣传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忆老区人民办学精神 加快希望小学新建进程 记古蔺县希望小学修建历程第一部分:希望小学概述古蔺县希望小学坐落在古蔺县东部、革命文化老区大村镇,距县城60公里,占地面积22.3亩,建筑面积5749.5,现有19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52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环境清幽,设备齐全,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是泸州市第一所“希望工程”试点学校。建校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体教师谨记“勤奋、文明、健美、创新”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四个一流”的目标,形成了“勤奋、团结、求实、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博学、求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探究、合作”的学风。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前列,素质教育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两基”成果突出,社会效益明显。先后荣获市、县“文明单位”、“先进集体”、“校风示范学校”、“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正在努力成长为县内农村乡镇特色小学。第二部分:追忆建校历程大村小学整体滑坡,千名师生借房上课希望小学的前身是大村小学,位于大村场镇所在地。学校占地面积4199,校舍建筑面积2500,有16个教学班,学生近1000人,教职员工37人,属古蔺县大型乡级中心完小之一。1992年夏天,大村先后遭受罕见洪灾袭击和旱灾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滑坡现象。大村小学地表下沉,整体滑坡,整个学校出现了长315 m、宽1.5的裂痕,教学楼发生多处裂缝,校舍随时可能垮塌,经县级有关部门现场鉴定并分析:校舍全属危房,不能继续使用,校址处于极易滑坡地段,必须搬迁重建。9月1日开学,大村小学近千名师生在大村区、大村乡政府的协调下,在各单位的支持下,分别采用了分散学生、借房上课、二步制教学等形式解决教学用房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无偿出让校址大村小学险情出现后,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应政府办要求,县教委采取紧急措施,兵分两路同时行动:一路奔赴省教育厅汇报灾情,一路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县政府、县教委领导多次来到大村小学,协调解决学生入学、校址选择、资金筹措等问题,大村区委、区公所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认真选择校址。当大村小学整体滑坡需重新选址搬迁的消息一传出,立即成了当地群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爱鱼、阳华、欢乐三个村的干部群众纷纷向政府申请,表示无偿支援所属土地作为新校址。大村区公所、大村乡政府选出三处校址上报县教委,经县教委和有关部门反复论证,最后县政府决定征用爱鱼村三、四、五组所属田地(小地名水井湾)作为大村小学新校址。该地块水、电、路三通,地势平坦,基础扎实,四周开阔,多面采光,且远离闹市,具有优越的建校条件。在新校址征用工作中,爱鱼村三、四、五组的干部群众眼光深远,具有高度的觉悟和高涨的热情,他们都认识到修建学校是一件惠及当地百姓、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因此,大村小学新校址所占22.3亩田地经村委、支部协调后全部无偿捐献,近20家占地农户不但无一户向政府提任何过分要求,而且纷纷表示“只要是修学校,再吃亏我们也心甘情愿”。正是这一颗颗金子般无私奉献的爱心,使整个征地工作仅三天时间就圆满完成,并决定于当年八月十四日正式破土动工。台湾同胞捐资援建,社会各界义务投劳学校校址确定后,最大的难题则是修建资金的问题,如按照分级办学的原则,则应由大村乡政府承担修建,但大村乡连续三年遭受罕见自然灾害,财政年年赤字,根本无能力承担如此巨大的修建投资。正当为难之际,传来了四川省“希望工程”在泸州市投资的福音,为此,县政府、县教委、县对台办认真酝酿,积极准备,争取立项。八月底,台湾同胞指名向我省“希望工程”捐赠一笔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得知这一消息后,县委、政府立即派人奔赴省城。经过半月之久的努力,终于使古蔺县成为省“希望工程”的四个投资点之一,台湾同胞王先生首次捐款50万元,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将这笔款项投放于大村小学的新建,并将校名更为“古蔺县希望小学”,四川省老领导张力行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学校成危房,教室不能用,近千名师生借房上课,严峻的局面摆在大村人民面前,时刻牵动着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家乡父老的良心。为了早日修好学校,上至八十高龄的老人,下至2岁呀呀学语的孩童都纷纷行动起来,踊跃捐资。据统计,捐资单位59个,捐资8564.41元,捐资个人587人次,捐资4986元,共捐资13550.41元,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居然有单位捐资达2000元,个人达100元,真正体现了大村人民爱生办学的赤诚情怀和再添希望的老区精神。按照上级指示,学校修建前期要求当地政府保证“三通一平”,扫清障碍,确保修建如期完成,爱鱼村干部群众得知后群策群力,鼎力支持,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公路疏通、坟墓搬迁工作,并着手平整场地和围墙基础建设,迈出了大村人民热情办学的步伐。从1992年10月13日工程奠基至1993年3月27日,机关干部、当地群众和学生家长义务投工投劳,修通从街上到工地的公路600M,挖土方2400 m,平整出4200操场一个,完成长55 m、高5 m的大堡坎一根,人工开凿1950 m石头的教学楼地基一个,组织农民烧青砖30万片,保证了学校修建的顺利进行。在完成主体修建后,县教委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于1993年7月底全面竣工。为加快修建进程,大村镇各机关单位、干部群众、学生家长再次义务投劳平整操场,其中政府、职中、烟站、中心校、供销社、爱鱼村、玉峰村各挖土10m,大村街村、杨华村、回峰村各挖土20 m,粮站、镇医院各挖土8 m,计生办、工商所、税务所、营业税、兽医站各挖土3 m,水管站、派出所、供电所等各挖土2 m,直接受益的欢乐村挖土60 m;希望小学在册学生(含幼儿班、学前班)每生由家长投劳挖土1.5 m,再次掀起大村人民义务办学的高潮。第三部分:喜迎再建机遇由于叙大铁路的修建,希望小学需整体搬迁。根据大村镇场镇规划要求,学校将迁至水沟新建,与大村职高、中心幼儿园完美组合为大村教育园区。政府将倾力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全程教育平台,把大村建设成为古蔺县东部教育中心,这在县内乡镇尚属首例。希望小学新建属古蔺县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约需建设资金350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2700多万元,叙大铁路公司赔偿700多万元。修建工程从2011年6月开始启动,现已完成征地、钻探、设计、招标和各项手续审批工作,中标公司已于2012年9月进场准备。按照协议,必须保证在2013年秋期投入使用。希望小学新建政府高度重视,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新希望小学占地39800,建筑面积18500,将修建一幢拥有36间教室、可容纳1800名学生的综合教学楼,一幢包含学术报告厅和各种功能教室的科创楼,两幢可满足480名男女学生住宿的宿舍楼,一幢教师周转房和一幢可同时供20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均具有冷暖设备。同时还将陆续建成教育广场、文化长廊、喷泉假山、塑胶跑道、塑胶球场等配套设施,力争三年内打造为省内一流的农村乡镇示范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