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论坛论文.doc_第1页
班主任论坛论文.doc_第2页
班主任论坛论文.doc_第3页
班主任论坛论文.doc_第4页
班主任论坛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班主任要正确认识“顽皮学生”和“差生”庄浪县紫荆中学 郭鹏斐(2015年3月20日)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全面的认识学生,当然我们要面对的既有“优等生”,也有“差生、顽皮学生”。可以肯定地说,这些就是我们班主任要面临的挑战。因为他们活波、天真,有充沛的精力,对整个充满好奇,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试探这个班级,研究这个班主任。同时,他们不能自动适应在一个有序的组织里,与这个班级显得格格不入,由此暴露出与我们正常班级秩序不相一致的“调皮”甚至“捣蛋”来。这是我们班主任不可回避的事实,按教育的常规而言,我们一般先要对学生的基本事实作出价值或善恶的判断,然后再确立管理上的对策,既先认识学生,再教育学生。在传统的意义上,我们为了教育的方便,强调纪律至上,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在纪律所确认的特有的秩序下进行传递知识的活动,没有纪律和秩序,这种教学活动就难以进行。所以,班主任就对“顽皮学生”和“差生”加以压抑和制裁,这暗含了一种认识:学生差和不听话是不利于教学的“恶”的因素。然而,我们仔细反思,它真的就是“恶”的因素吗?当我们压抑和制裁后,我们就获得相对较好的教育价值了吗?其实不然,教育学家已完全否认了这一点,相反,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而且由此出发,可以把班级管理奠定在坚实的人性基础上,可以获得巨大的管理成就。班主任要有一个基本认识,学生的顽皮、不听话在教育上是一种善的因素,而不是一种“恶”的因素,这事因为:第一,只有从学生事实出发的教育才是真实的管理,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果,任何忽视基本事实的管理,都可能是空中楼阁,都可能是瞎忙乎。第二,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现实作为一个积极的主体探究知识的过程。第三,管理只有适应了学生,学生的天性才能发挥出来,学生在班级里才更像自己,不像是从同一个“工厂”加工的同一种产品。第四,班主任关怀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才会喜欢学校,喜欢班级。第五,学生只有在鼓励中学习生活,才能更加积极,更有开拓精神,更富有创造力。因此,如果我们是一个真正的班主任,我们就根据他们身上迸发的活力和好奇心进行教育和管理,不论他们有多不听话,只有我们尊重了他们的活力,我们就能管理好一个班级,班级管理也才真正可谓是对学生的引导、开发,而不是对学生的压抑和制裁。“差生”是比“顽皮学生”更难对付的一个问题,也是考验班主任智慧、才能和管理艺术的一个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各有各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承认“差生”,认为“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学生”二是肯定有差生,常说“某某不可救药”。实际上,这里不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而是面对学生的“基本事实”我们采取何种态度的问题。有以下理由:第一,以同一种方式教育不同的学生,学生肯定表现出一定的差距,差距比较远的学生就是差生;第二,以同一尺度衡量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些学生符合这个尺度,有些学生不符合这个尺度,不符合这个尺度的学生就是差生;第三,要求不同的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做的好的,肯定也有做的不好的,做的不好的学生就被定义为差生。冷静地分析,差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习上差生,一种是行为上差生。学习上的差生有分为三种,一种是由于智力上的障碍而导致的差生;二是由于不用心学习而导致的差生;三是由于不适应这种教学管理方式而导致的差生。在行为上差生也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不守规则和秩序,融不到集体的行为中,我行我素;二是沉溺于某种坏的习惯而不能自拔,如抽烟、酗酒、痴迷网络和电视等;三是危害他人的行为,如打架、偷盗、抢劫等。当然,这两种差生往往交织在一起,学习上的差生,慢慢就会成为行为上的差生,行为上的差生慢慢也会成为学习上的差生。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在认清差生的基本情况后,班主任要树立正确对待差生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就是解决差生问题的关键,因为态度既包含了对差生的认识,也包含着对差生所采取的策略,实际上,差生的前途和命运就包含在班主任对待他们的态度中。第一,班主任要树立对待教育的最大信心。教育的基本信念就是不放弃任何人,如果教育存在选择的话,那就不是教育。原因就是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教育可以使人人发生变化,特别是把我们认为“不好”的人可以教育成“好”的人,因此,面对任何人,我们从来都不应该放弃对教育的信心。而中学生大都处在成人成才的阶段,他们正需要教育的帮助和扶植,他们越表现得不好越需要教育,他们越差,说明管理还不到位。如果在这个时候放弃了管理,我们或许能证明某些学生的确“不可救药”,但那不是学生必然不可救药,而是我们放弃了对他们的管理。我们把任何一个人和教育隔离开来,把他置于“无人”的境地,让他长成一个人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不可能发展他的智力和才能了,“狼孩”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所以,对任何学生,教育永远都是他们的希望之烛,唯有教育才能让他们信心百倍地走向光明的前程,如果这个时候熄灭了他们的希望之烛,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除了触礁、翻船,很难达到理想的彼岸。因此,有教育家就主张取消“差生”这个概念,呼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和社会,对所有的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有树立两个基本的信念:一要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二是坚信人乏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发现长处,助其成才。第二,班主任要慎重鉴别差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肯定参差不齐,但我们不能轻易对学生进行分类,认为哪些学生是好学生,哪些学生是差学生,这种判断很容易把非真实的情况变成真实情况,好学生果真会成为好学生,差学生果真可能成为差学生。美国有位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对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检验”,他向校方提交了一份故意随便拟定的名单,并向老师说明,根据“检测”这些学生有很好的发展倾向,还要求老师保密。8个月后他再次进行检验,发现凡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果然有了进步,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由此说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如何定位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班主任不可轻易把学生列入“差生”的行列,否则他们就可能成为差生了。第三,班主任要相信差生是能够转变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人一生都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即使我们遇见了差生,我们决不能把他们看成永远的差生,差生也会变化,只要我们用心教育他们,他们会变成好学生,有多少智慧的老师就把他们遇到的“差生”转变成好学生甚至优秀的学生。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都曾被置于“差生”的行列,但不也实现了奇迹般的转化吗?诗人华兹华斯,作曲家华格纳、舒伯特,大画家罗特列克、马奈,政治家罗斯福,他们从小就被父母认定是缺乏能力的孩子。而像达芬奇、牛顿、瓦特、安徒生、易卜生、达尔文、丘吉尔、左拉、赫胥黎等人,在小时候也被认为是“笨”孩子,但他们不但实现了由“差”到“好”的转变,而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为世界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第四,班主任要研究差生教育学。我们的教育仅着眼大众学生和一般学生,很少有比较透彻的专门研究差生的教育学。既然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差生”,而“差生”绝大多数又能转变为好学生,那么教育学就不应该有这方面的空白。如果一种教育学能指导人们把差生教成好学生,那么这种教育学对成就人、完善人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彻底体现出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确可以发现,学生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每一个学生,只要身心健全,都可以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