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doc_第1页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doc_第2页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doc_第3页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doc_第4页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初二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初二语文 班级_姓名_学号_成绩_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共23分) l、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ji( )尺 喧xio( ) 倔强( ) 徘徊( ) 2、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答卷的表格内(4分) (1)它常常躲避我,藏在野高梁墨绿色的叶鞘里。 (2)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有错,囚为在它的背后,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是现代义明社会的立生之本。 (3)她往心理问白己,跨越17万千米的距离,一个女人,硬是闯进了这块本该属于男子汉的领地。(4)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人的帐蓬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正确字错别字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_,今日又南冠。 (_别云间) (2)孤山寺北贾亭西,_。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3)辛苦遭逢起一经,_。 (_过零丁洋) (4)_,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 _) (5)东风不与周郎便,_。 (杜牧 赤壁) (6)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7)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 黄鹤楼) 4、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中有108为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请从108将中选山一位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任选3个,多选不计分) a大闹五台山_b风雪山神庙_c怒杀阎婆惜_ d大闹清风寨_e探穴救柴进_f血溅鸳鸯楼_ 5、专题应用(2分) 中国汉字蕴含丰富,分析它们,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远古时期人们的一些想法。比如:“灾”由“”和“火”构成。“”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 请根据以上关于“灾”的分析,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提示:豕(sh):猪。_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37分)阅读以下两篇古文,完成610题(14分)(一)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游小孤山记(节选)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2)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6、解释第一段古文中的加点词在答卷上(4分)7、以下有关第二篇古文段落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是( )(2分) A置:安置,建立 B及:等剑 C迟:迟剑 D故:所以,因此8、以下各组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2分)9、请在答卷纸上翻译出两文中的划线句子(4分) _10、仔细阅读两文,说说它们在写景上的共同之处以及效果。 (2分) _阅读都市精灵(选段),回答问题 (23分) (A)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米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B)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它是打哪儿来的呢?太奇怪了。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宝,一只小松鼠。”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C)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D)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大院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律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E)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F)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群度。11、(A)段中划线部分在语言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有什么效果?(2分) _12、(B)段中作者在小松鼠出现时用了“居然”、“简直”等词,还形容之为“奇迹”,说说这样写的用意。作者又为什么要写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的反应呢?(4分) _ _13、(D)段中加点的“可怜”有两层含义,仔细阅读上下选段,举例分析作者觉得可怜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分) _ _ 14、(F)段中“首先”和“其次”的内容可以交换吗?为什么?(2分) _ _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辨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屈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虑,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了。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两边的杨木桩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觉挪树不好,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大,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技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造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小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消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儿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大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5、说说文章是从哪三个角度表现杨木桩这一形象的。 (3分) _ _16、作者在第段中说,杨木桩和风“是朋友而不是仇敌”,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 _17、文中小枣树的形象是怎样的?母亲对小枣树是怎样呵护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 _18、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这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