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doc_第1页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doc_第2页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doc_第3页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doc_第4页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 项目名称: 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应用建议书文档编号:版 本 号: 1.0.0作 者:版权所有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第 2 页 共 24 页文档更新记录日期更新人版本备注2013-10-10钟山虎V1.0.0根据西安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阶段性总结_V1 00 30 (0927)整理初稿目录目录- 1 -表索引- 2 -1引言11.1编写目的11.2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11.3参考资料11.4缩写术语12帧分复用方案特性简介12.1技术背景(引入缘由)12.2方案原理12.3方案优势22.4影响性分析22.5方案发布及推广建议32.6发布状态32.7存在问题及规避方法32.8推广建议33帧分复用方案部署指导33.1帧分复用方案部署场景介绍33.2帧分复用方案部署方法43.3帧分方案部署情况144常见案例总结155方案参与人员156算法关键参数说明15表索引表 1 发布状态列表3表 2 存在问题列表3表 3 版本说明列表4表 5 部署信息列表14第 48 页 共 52 页1 引言1.1 编写目的由于频谱资源有限,在组网中相同的频率资源会在不同区域重复使用,这必然带来系统内同频干扰,系统可用频点越少,频率复用系数越大,业务量和用户量增加引起的小区扩容(扩载波或者小区分裂),站点距较之前缩短,系统内同频干扰越来越严重。而TD-SCDMA系统扩频码和扰码较短,这使得在同频组网时,相同的小区覆盖和容量、相同的信道环境下同频干扰相对其他系统(如WCDMA)更严重。本文档主要是针对系统内用户容量剧增后的同频干扰如何通过网优手段和参数优化手段来消除作一介绍,对于系统外干扰、GPS跑偏等干扰的排查客服一线人员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不再在本文体现。1.2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测试人员,客服人员。1.3 参考资料西安TD网络干扰抑制专项阶段性总结_V1 00 30 (0927)1.4 缩写术语无2 干扰抑制专项方案简介2.1 技术背景(引入缘由)西安出现干扰高,语音业务通话质量差等问题,经过几个月问题定位,最后确认影响用户感知的主要是系统内的同频干扰,因此西安开展干扰消除的思路是三个方面:网络基础优化、功控参数优化、干扰消除和干扰规避算法的使用。2.2 方案原理干扰消除专项包含以下几个大阶段:l 公共信道功控参数和H业务功控参数优化、网络覆盖调整、频点规划优化;l 专用信道功控参数优化、同频同扰码核查、基础优化;l 突发干扰以定位及专用信道功控参数的西安全网推广。各算法原理在各下文中分别详述。2.3 方案优势2.4 影响性分析2.5 方案发布及推广建议2.6 发布状态表 1 发布状态列表场景软件版本(相关的产品、使用最新的)发布状态备注(限制说明)2.7 存在问题及规避方法表 2 存在问题列表BUG/CR描述规避方法版本2.8 推广建议本文档主要是针对系统内用户容量剧增后的同频干扰如何通过网优手段和参数优化手段来消除作一介绍,对于系统外干扰、GPS跑偏等干扰的排查客服一线人员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不再在本文体现。3 干扰消除的整体方案部署指导建议各地的干扰消除基于以下步骤逐步进行,特别是参数验证部分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是需要严格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修改验证,以免影响到参数的效果。3.1 部署场景本方案适用于网络中存在系统内干扰,用户感知下降,投诉剧增,KPI指标恶化的地区。网络干扰评估需要通过MR、OMT的报表、路测来进行整个网络的质量评估,其中MR服务器获取的数据比较全面建议作为干扰评估的主要手段,OMT目前只能获取上行干扰情况、终端拉网测试只能获取下行干扰情况,因此建议OMT报表和终端拉网两种方式作为网络质量摸底时使用。3.1.1 网络整体干扰水平评估干扰正常波动范围:l 上行时隙平均ISCP一般控制在-106dBm,正常波动范围上下1dB;(暂定)l 下行时隙平均ISCP一般控制在-85 dBm,正常波动范围上下行5dB(暂定)l UE平均发射功率一般控制在0 dBm以下。(暂定)3.1.1.1 MR服务器评估方法提取六忙时的MR数据,使用大唐移动西安分公司提供的MR解析工具MRS进行解析(需要向OMCR部申请权限),如果三个主要评估指标超出正常波动范围,则说明存在干扰,需要进行优化,超出越多,干扰水平越严重。下图为一个RNC下MRS解析工具给出的分析数据。该工具也提供多个RNC及小区级分析结果。指标良好覆盖小区占比下行平均PCCPCH RSCPAMR 12.2k上行平均误块率AMR 12.2k上行误块率差小区占比AMR 12.2k下行平均误块率AMR 12.2k下行误块率差小区占比3月29日71.20%-85.73 0.32%1.81%1.15%14.63%4月18日69.42%-83.46 0.30%2.93%0.99%12.12%指标ps业务上行平均误块率PS业务上行误块率差小区占比PS业务下行平均误块率PS业务下行误块率差比UE高发射功率小区占比平均上行信噪比3月29日3.41%2.40%7.00%26.85%40.81%12.03 4月18日2.53%1.60%6.23%16.41%39.05%12.17 指标平均下行信噪比小区平均UPPTS ISCPUPPTS干扰小区占比小区上行时隙平均ISCP上行干扰小区占比上行时隙干扰异常小区占比3月29日16.30 -105.84 2.46%-105.15 6.97%0.00%4月18日16.22 -107.37 2.36%-105.96 5.33%0.95%指标小区下行时隙平均ISCP下行时隙干扰小区占比下行码道平均发射功率弱覆盖小区占比UE平均发射功率载波总接收功率(RTWP)3月29日-75.85 未上报15.42%-3.59 未上报4月18日-75.62 90.86%13.46 13.03%-3.09 未上报工具存在的问题:(1) 分析工具依赖于MR服务器是否打开,并目需要特定的解析工具;(2) 目前的MR解析工具无法解析频点和时隙级的干扰数据,只能看到一个小区的干扰情况,而在一个小区下,有的频点干扰大,有的频点干扰小,因此当一个小区下因为网络规划不合理,只有一个频点受到干扰时,会掩盖该频点的干扰程度,S工具组目前已经完成了根据频点和时隙来获取的数据的开发工作,后续客服同事可以向MRS工具开发组提交申请获取改工具及授权码。(3) MR解析结果中的下行时隙虚高Ue上报下行DCH_ISCP采样点中,存在大量值为91(ISCP为-25dBm)的采样点,经过和终端研发人员沟通,当终端测量不到下行ISCP值时会在消息中填入91,对应实际-25dBm,经过统计西安某些RNC下这种数据占总样本的比例超过50%,直接影响下行的统计结果,因此需要从数据中将这部分数据剔出,MRS版本已经修复了此问题,但是需要升级MR补丁版本。西安升级前数据中的下行大概为dB,升级后剔出无效数据后大概为6dB。3.1.1.2 OMT干扰报表评估方法提取六忙时的的载波级上行时隙干扰、上行时隙接收功率、下行时隙发射功率数据,如果上行时隙干扰超出正常波动范围,则说明存在干扰,需要进行优化,超出越多,干扰水平越严重。OMT提取统计数据的计数器如下:时隙1平均干扰功率(R022_006)上行时隙1平均接收功率(R022_008_0)时隙2平均干扰功率(R022_010)时隙2平均接收功率(R022_012_0)下行时隙3平均发射功率(R0 22_016_1)下行时隙4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0_1)下行时隙5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4_1)下行时隙6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8_1)使用excecl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得到一个下不同频点和时隙的统计数据格式如下:频点上行时隙1平均接收功率(R022_008_0)上行时隙2平均接收功率(R022_012_0)时隙1平均干扰功率(R022_006)时隙2平均干扰功率(R022_010)下行时隙3平均发射功率(R022_016_1)下行时隙4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0_1)下行时隙5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4_1)下行时隙6平均发射功率(R022_028_1)2306-105.54 -106.08 -106.97 -107.79 1.46%1.20%1.64%1.66%9404 -103.79 -104.21 -104.96 -104.87 0.00%0.00%0.88%0.96%9420 -103.50 -103.92 -105.07 -105.07 0.25%0.50%2.96%1.00%9571 -107.64 -107.53 -109.46 -109.46 1.12%1.58%3.25%1.54%10055 -106.67 -106.62 -108.13 -108.32 1.69%1.35%1.02%0.99%10063 -105.60 -106.36 -107.45 -108.39 0.14%0.28%1.49%1.52%10071 -105.39 -105.58 -107.13 -107.63 0.33%0.43%1.78%1.74%10080 -104.61 -105.02 -106.05 -106.79 0.45%0.69%2.07%2.63%10088 -105.16 -105.59 -106.67 -107.40 0.24%0.40%1.55%1.97%10096 -106.57 -106.97 -107.79 -108.38 2.67%1.86%1.35%0.96%10104 -106.07 -106.82 -107.36 -108.48 3.28%2.47%1.78%1.28%10112 -106.06 -106.88 -107.29 -108.31 3.13%2.08%1.39%0.95%10120 -106.21 -107.06 -107.41 -108.59 2.86%2.14%1.36%0.99%OMT统计评估方式存在的问题:(1) 无法获取下行干扰情况,虽然可以获取下行时隙平均发射功率,但是当上行干扰大时同一载波的下行时隙平均发射功率数值虽然也较大,但是一般情况下还是低于系标给出的高干扰门限 24。(2) 当载波干扰很高时,上行时隙平均接收功率也存低于系标给出的仿真值(-95dBm)4-7dB的情况。综上,目前仅仅能够使用“小区上行时隙平均ISCP”来度量小区的频点干扰情况,上行时隙平均接收功率,下行时隙平均发射功率和系标给出高干扰门限都有一定差异,考虑到目前TD系统主要是同频干扰,因此该方法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建议此方法在对网络质量摸底时使用,如果发现网络干扰严重,需要进行专项整治时则需要采取MR 数据来评估。3.1.1.3 测试终端或者ATU设备 拉网评估方法终端进行拉网测试获取下行DPCH ISCP、HS-PDSCH ISCP、DPCH CI、HS-PDSCH CI 、UE-Txpower。在网络质量摸底时作为OMT报表方式的一个补充。3.1.2 小区干扰水平评估小区干扰水平评估最为常见和实用的方法就是OMT上提取上行时隙干扰报表,提取的方式参见3.1.1.2节,如果一个小区连续一周的六忙时码资源利用率小于30% ,并且连续一周的六忙时的上行ISCP大于-100dBm(目前客服普遍按照-95dBm) 下述范围时(任意满足一个),则认为该小区为高干扰小区,需要进行处理。l 小区上行时隙平均ISCP大于-100dBm(针对频点、时隙)l 小区上行时隙最大接收功率大于-80 dBm(针对频点、时隙)3.1.3 突发干扰水平评估突发干扰是指在持续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一个大于dB的干扰,产生的原因一般也是同频干扰,实际测试中发现这种干扰出现时可能会导致被干扰小区的用户出现单通、掉话等情况,由于这些干扰一般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可能从干扰水平上看不出,但是会严重影响用户感知,因此需要对这部分干扰进行评估,评估的手段主要是ISCP轮询以及OMT小区资源监控,如果轮询的干扰曲线中忙时高频度出现持续几十秒大于-80dBm的干扰,需要收集物理层数据并和邻区扰码作相关,确认干扰的来源以指导网优做出处理。突发干扰的评估方法下文给出。3.1.3.1 基站ISCP轮询评估方法第一步: 1、 轮询时间:需要轮询的起始时间,需要作好记录,轮询结果中的采样点都是以此时间推算时间点2、 轮询间隔:最小间隔5s,可以和小区资源监控中的ISCP心跳图进行对应参考3、 轮询次数:720次为一小时,可自行进行设置第二步:使用解析2.0版轮询脚本加载基站IP地址列表收集生成的干扰excel 表格形式数据(包括各频点,的和)并图形化显示后,从图形上可直观的看到各个频点的干扰情况,例如:西安玫瑰大厦10055频点12:06 干扰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TS1在12:07 分出现了-60多的一个突发干扰。3.1.3.2 基站资源监控评估方法可以动态观察各个频点的突发干扰情况,最为直观和方便,是最常用的干扰定位方法。3.2 干扰消除方案部署方法3.2.1 版本说明表 3 版本说明列表网元版本号备注RNCTDR3000_V5.10.10.3540版本以上的支持特性有专门说明OMCOMC_V5.10.10.353.2.2 优化步骤3.2.2.1 无线基础优化3.2.2.1.1 核查频点规划是否合理l 对于频点规划,主频点TS0频率复用度至少为1/3,R4载波频率复用度为1/2,H载波可同频组网,但由于H载波性能受限于伴随信道,则为了保证伴随信道的性能尽量让H载波频率复用度小于1。l HSDPA与R4使用的载波做严格隔离,无R4、H频点混用情况。 室内载波与室外载波建议采用异频,即室外使用的载波不做室内使用。 我司的频率使用要求如下表:A频段20102025MHZ频率频点号频点属性频点编号201110055室内R4/H由现场协商取定FA12012.610063FA22014.210071FA3201610080室外FA42017.610088FA52019.210096FA62020.810104FA72022.410112FA8202410120FA9F频段19001915MHZ19019505室外HSDPAFF11902.69513暂不使用FF21904.29521HSDPAFF31905.89529R4FF41907.49537R4FF519099545HSDPAFF61910.89554室内R4FF71912.49562HSDPAFF819149570HSDPAFF9建议在频点的规划上,尽量降低频点复用系数,在密集区域,站与站之间距离比较近,同频组网干扰尤其严重,因此应尽量采用小配置基站,通过小区分裂降低频点复用系数。另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增加频点来降低频点复用系数。但是F频点的引入,可能导致干扰的上升,特别是一些PHS系统目前还在使用1920M附近的频点,和F频点的低频段属于同一频段。3.2.2.1.2 核查扰码规划是否合理对于码字规划,建议基扰码分组规划,基扰码分为12组或扰码组,遵循下述原则:相邻小区的下行导频码不能相同、相邻小区的扰码不能相同,邻小区的相邻小区间不能使用同频同码子、考虑同频同码子的小区复用距离。3.2.2.1.3 过覆盖优化平均站点距400米,在1.6倍范围如640米以上,电平-90dBm则认为过覆盖。覆盖距离超过小区覆盖范围内最近3个小区平均距离的1.6倍,即判断为过覆盖(理想覆盖半径1.6为采用深圳移动实践经验的推荐值)。需要实地核实天线经纬度、方位角、俯仰角。对于确实覆盖较远小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调整天线俯仰角,必要时结合周边环境,可以协同周边小区,适当调整方位角;更换大内置、小增益天线;天线移位,降低天线挂高等;考虑小区参数,功率调整:在覆盖范围内满足边缘用户服务质量的情况下降低功率。3.2.2.1.4 导频污染优化在TD-SCDMA中,PCCPCH的作用和CDMA中的导频信道作用基本相同,TD-SCDMA主要是通过对PCCPCH的研究来定义导频污染的,即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的时候,定义为导频污染。导频污染的判断条件为:PCCPCH_RSCP -85dBm的小区个数大于等于4个;PCCPCH_RSCP(Strongest) PCCPCH_RSCP(N) HSDPA信息表- HS-SCCH Bler目标值修改成-200。3.2.2.4.4 HS-SCCH最大功率原理:HS-SCCH最大功率相对广播设置过低,将导致HS-SCCH抗信道恶化能力下降,不能与广播同覆盖,小区边缘速率低。推荐配置:英文名称中文名称最小值最大值Rnc标参值/NodeB默认值推荐值MaxHsscchPowerHS-SCCH最大功率(单位:0.1dB)-350150-90-30参数位置:载波表-HS-SCCH集3.2.2.4.5 H信道功控参数汇总及工单序号参数名称原值目标值1HS PDSCH与 HS SCCH的总功率HS-PDSCH与 HS-SCCH的总功率低于Pccpch功率 3dB2HS-SICH期望接收功率-80-863配给NB的HS-SICH期望信噪比110904HS-SCCH BLER目标值-300-200附:参数修改工单参数位置及名称原始值目标值RNC IDNodeB ID小区名称CELL ID参数名区域所在的RNCSCCH 最大功率调整该RNC下所有小区小区信道表下HS-SCCH集关系表(rHsdpaHsscch)-HS-SCCH最大功率(单位:0.1dB)-90-303.2.2.5 专用信道功控参数优化3.2.2.5.1 下行干扰抑制原理:当用户负荷剧烈增加时,在保证信道质量的前期下尽可能降低下行发射功率,抑制用户间产生的同频干扰,但是降低iscp的同时,链路抗深衰抗突发性能下降;因此,调整时若发现可满足用感知但不能满足集团考核时,可辅助其他调整;例如cs bler无法达标,可调整bler目标值等手段。推荐配置:序号参数名称组合索引原值目标值1CS 12.2K无线链路最小发射功率22、28-140-20023.4K/13.6K信令无线链路最小发射功率12、13-140-2003组合业务:CS+单PS、CS+双PS-230维持4PS业务无线链路最小发射功率单PS、双PS、三PS单不包括组合业务。-230-2905上行功控中的基站接收灵敏度(最小接收电平保护阈值)如果干扰很大,也可修改为dB基站参数:管对象 协议软件FC设置FC信息-118/-115dB-121 dB6上行功控中的基站接收灵敏度(最小接收电平保护阈值)(室分站)基站参数:管对象 协议软件FC设置FC信息-110/-115 dB-115 dB参数位置:侧参数下行组合业务表(rDlMuxTraffic)业务功控参数表(rDlMuxTrafficPc)中如下参数:基站参数:管被对象 协议软件FC设置FC信息3.2.2.5.2 终端期望接收功率原理:下行初始发射功率(UE期望接收功率)设置过高,将抬升系统干扰,干扰在线用户;设置过低,则无法保证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以及接通率。UE期望接收功率修改的原则:目前一般设置-91dBm;在满足解调门限的基础上,不恶化iscp。推广时,需要同时结合MR数据观察,提升kpi指标同时不恶化下行iscp。推荐配置:rDlMuxTrafficPc:组合索引号为13对应的:采用基于路损分配初始下行功率,-86dBm。参数位置:静态业务参数-下行组合业务集-下行组合业务功控参数3.2.2.5.3 上行干扰抑制原理:前期功控参数的设置,是针对小容量情形,无法有效抑制远近效应;同时由于较大功率发送,负荷提升后恶化系统内干扰,因此在保证信道质量的前期下尽可能降低的发射功率,抑制用户间干扰的产生。推荐配置:信令、CS业务、PS业务的无线链路最小发射功率、NB接收最小电平统一降低了6dB原文档缺少具体参数参数位置:参数:基站最小接收灵敏度上行功控中的基站接收灵敏度 (需要区分宏站和室分站点配置)该参数为基站参数, 即最小接收电平保护阈值(单位:dBm),此参数主要在内环功率控制中,为了保证除E-PUCH以外的上行信号质量,一旦当上行接收码功率(将信号全部转换为以SF16为单位)低于该值,则产生上行功控命令字。被管对象-协议软件-物理层-FC LMT-B登录基站修改位置 OMT修改位置注意:参数修改需要区分宏站和室分站,宏站的推荐值为,室分站点为。参数:配给NodeB上行目标信噪比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参数3、4、5:上行BLER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3.2.2.5.4 DPCH上行外环功控参数调整原理:外环功控需要调整及时,否则无补偿信道慢衰,既无法保证链路性能又无法降低用户发送功率;同时,要保证调整范围合理,减少误调整,降低不必要的性能损失或发送功率浪费。推荐配置:参数位置参数名称推荐值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配给NodeB上行目标信噪比100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外环功控-SIR上调步长(单位:0.1dB)8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外环功控-SIR下调步长(单位:0.1dB)2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CS,PS分开配置)外环功控-SIR调整上限CS: 242PS: 232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表-上行组合业务实例-业务功控参数表(CS,PS分开配置)外环功控-SIR调整下限CS: 162PS:142静态业务参数-上行RAB表-上行SRB RAB实例-外环功控信息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Bler统计的遗忘因子OlpcOblisFactor0静态业务参数-上行RAB表-上行SRB RAB实例-外环功控信息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外环功控-统计周期(单位:TTI)OlpcTtiNum10静态业务参数-上行RAB表-上行SRB RAB实例-外环功控信息表(所有业务索引均修改)外环功控-滑动窗长OlpcSlipWindow10参数位置:静态业务参数-上行组合业务集-上行业务功控参数表3.2.2.5.5 突发干扰抑制原理:由于用户发送功率为全向的,因此在切换带区域,用户在本服务小区的信号可能已经低于同频邻区B,这样用户就必然对B小区造成同频干扰,在密集区域站址比较近,这种现象就更明显,假定终端在切换带测试到本小区的PCCPCH功率为为 -70dBm,邻小区信号为-68 dBm,两个小区的PCCPCH发射功率都是33dBm,那么路损分别为103和101,UE如果按照24dBm发送功率,则在A小区基站收到的RSCP大概是-79,在B小区收到的信号为-77,那么此时B小区就受到一个强干扰,因此在基站侧对接收到的信号大小进行判断,当接收信号码功率大于-95dB时,认为满足物理层解调需要后就不再上调终端功率,将有利于降低终端UE发送功率,降低突发干扰。推荐配置:上行最大接收码功率(RSCP)目前参数是默认值-80,需要修改为-95;SNR最大值门限:目前为修改为。参数位置:基站参数:管被对象 协议软件FC设置上行功控和同步信息在35及之前版本,将SNR最大值门限设置至最低,是使SNR最大值门限失效。降低施扰小区的上行最大接收码功率,可降低受扰小区的ISCP。3.2.2.5.6 单信令配置 DPCH BLER TARGET功能原理:之前的版本下行的没有配置给终端,导致单信令和业务的下行伴随信到无法作外环功控,值偏高,特别是会导致业务的下行的比较差。因此增加该参数,提升业务的下行的 C/I。推荐配置:该参数只有在升级35版本后可修改,参数位置和修改方法见下参数位置参数名称目标值算法全局参数表示是否给终端配置信令的DL BLER 目标值1下行RAB信息102传输信道1Bler值1/2/320下行RAB信息103传输信道1Bler值1/2/320下行RAB信息104传输信道1Bler值1/2/320参数位置:35版本升级后会默认开启该算法,参数已经按照默认配置生成,无需修改。请在如下图位置核实:静态业务参数-下行RAB信息集3.2.2.5.7 专项版本(或40版本)参数优化原理:强干扰同步优化算法:网络中存在短时间的突发同频干扰,突发干扰可能使接收机误判,使用户出窗,造成掉话、单通,同时还影响其他用户接入。网络监测得到突发同频干扰,接收机便停止同步位置调整,避免出窗;当监测到突发干扰小时,重新进行同步控制。强干扰同步优化算法可降低突发干扰导致失步概率,改善掉话掉线率;降低突发干扰对用户感知影响,降低单通概率,提升业务速率。SPB优化:对SPB判断准则适当放宽,可提高rrc和rab接入成功率,降低失步次数,改善kpi指标。RWTB功控优化算法:强干扰情况下,虽然收信号码功率值RSCP已经很高但测量的SNR仍然较低,即使内环功控一直进行功率上调,也可能无法满足链路性能,却会进一步恶化系统干扰,影响其他用户的接入或通话质量。网络监测到RTWB很大时,对RSCP较大且链路性能不好的用户,不需根据snr测量值与目标信噪比的比值产生TPC命令字,而是直接将生成TPC设置为下调。RTWB功控优化算法可降低系统内同频干扰,改善用户感知,降低单通概率,提升业务速率,有效控制终端发送功率,降低终端功耗。MAC时隙随机调度:HSDPA用户随机调度各时隙,使不同小区相同频点的用户占用不同时隙 ,可降低下行时隙ISCP,改善用户感知。推荐配置:参数针对全网可用,各相关参数如下:方案名称参数名称范围推荐值单位强干扰同步优化算法SNR最大值门限4.214dB最小载干比门限-30.0-25,-30dBDPCH突发干扰同步控制开关On/offOn无SPB优化算法SPB的SNR门限-3.2110dB下行信令帧增强技术信令帧发送功率偏移0.211dBdBRWTB功控优化算法接收信号码功率最大门限-110.-60宏站:-95;dBm室分:-80最大接收带宽总功率门限-120.-50宏站:-85:dBm室分:-50满足业务要求的snr门限-3.2110dB接收信号码功率平均门限-120.-50-100dBmMAC时隙随机调度关下行时隙时能开关On/offon无关时隙起始时间(年月日无效)19-19无无关时隙结束时间(年月日无效)19-19无无参数位置:强干扰同步优化算法: 对象树-协议软件-物理层-FC-设置最大接收带宽总功率门限和DPCH突发干扰同步控制开关对象树-协议软件-物理层-FC-设置上行功控和同步控制信息,建议设置SNR为4,C/I为-25 SPB优化: 管对象-协议软件-物理层-CC-设置SPB的SNR门限RWTB功控优化算法: 对象树 协议软件 物理层 FC 设置DPCH突发干扰功率控制算法信息和DPCH突发干扰同步控制开关MAC时隙随机调度: 在对象树 协议软件 MAC层 HSDPA 调度算法设置Hsdpa随机时隙调度开关对象树 节能策略 配置关下行时隙策略信息3.2.2.6 干扰抑制算法3.2.2.6.1 ICIC算法和SDCA算法优化原理:一般SDCA算法的排队载频排队方式都是基于NB测量(上行基于ISCP,下行基于TCP),ICIC算法在传统的算法基础上将邻区的下行干扰情况纳入载波排队的一个参考。SDCA算法载波排队时上行ISCP和下行TCP的测量结果各占50%。本次优化的思路基于以下亮点:(1) 分析实际网络NB上报的TCP测量数据发现,TCP结果数值非常小,一般都在10时刷新载频优先级;(2) 原来对于TCP的干扰小区门限设置为70(真实值70%),该数值太大,因此根据实际网络TCP的数值分布修改为系标推荐的24(24时会对用户感知造成影响)。推荐配置:参数位置参数名称目标值小区级系统信息表RACH测量报告信息-在RACH上报告小区最大数目(空闲态)5算法全局接入时干扰协调算法开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