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 (2).ppt_第1页
项羽本纪 (2).ppt_第2页
项羽本纪 (2).ppt_第3页
项羽本纪 (2).ppt_第4页
项羽本纪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史记 一百三十篇中 以 项羽本纪 为最 而 项羽本纪 中 又以巨鹿之战 鸿门之宴 垓下之会为最 反复诵观 可歌可泣在此数端耳 郑板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项羽本纪 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 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 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 功业的顶点鸿门宴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 英雄未路的终点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史记 项羽本纪 节选 第一部分 项羽家世 第1自然段 第二部分 少年言志 第2自然段 第三部分 巨鹿之战 第3自然段 第四部分 霸王别姬 第4自然段 第五部分 东城之战 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 乌江自刎与尾声 第6 8自然段 第七部分 项羽本纪评赞 第9自然段 籍是下相人 字羽 开始起事的时候 他二十四岁 项籍的叔父是项梁 项梁的父亲是项燕 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害的那位楚国大将 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 被封在项地 所以姓项 项籍者 下相人也 字羽 初起时 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 封于项 故姓项氏 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 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 项羽家世 世代为楚将 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 世代为楚将 生为将门虎子 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 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 志在灭秦 嫉恶如仇 驰骋疆场 冲锋陷阵 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项籍少时 学书不成 去 学剑 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 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 略知其意 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 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 以故事得已 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 没有学成就不学了 又学习剑术 也没有学成 项梁对他很生气 项籍却说 写字 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 剑术 也只能敌一个人 不值得学 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 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 项籍非常高兴 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 又不肯学到底了 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 被栎阳县逮捕入狱 他就请蕲县狱掾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 因此事情才得以了结 项梁杀人 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 项梁常为主办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 渡浙江 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 曰 毋妄言 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 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 虽吴中子弟 皆已惮籍矣 后来项梁又杀了人 为了躲避仇人 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郡 吴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 本事都比不上项梁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 项梁经常做主办人 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 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 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 项籍说 那个家伙的皇帝位置可以拿过来替他做 项梁急忙捂住他的嘴 说 不要胡说 要满门抄斩的 但项梁却因此而感到项籍很不一般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 力大能举鼎 才气超过常人 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 2 第二自然段写了项羽几件事 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明确 两件 一是少时学情 不想学书 学剑 想学万人敌的兵法 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 而 不肯竟学 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二是观始皇游 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 胸有大志 不计后果 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人 举一 二例 少时言语不俗 嗟乎 大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 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 建立丰功伟绩 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 粗疏的性格 为他刚愎自用 感情用事 优柔寡断 拒纳良言 错失良机 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性格与一生功业的成败的联系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 威震楚国 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 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 救巨鹿 战少利 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 与秦军遇 九战 绝其甬道 大破之 杀苏角 虏王离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 威震楚国 名扬诸侯 于是他派遣当阳君 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 援救钜鹿 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 陈余又来请求增援 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 把船只全部弄沉 把锅碗全部砸破 把军营全部烧毁 只带上三天的干粮 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 毫无退还之心 部队抵达前线 就包围了王离 与秦军遭遇 交战多次 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 大败秦军 杀了苏角 俘虏了王离 涉间不降楚 自烧杀 当是时 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 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诸侯皆属焉 涉间拒不降楚 自焚而死 这时 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 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 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到楚军攻击秦军时 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 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士兵们杀声震天 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 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 召见诸侯将领 当他们进入军门时 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 没有谁敢抬头仰视 自此 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 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巨鹿之战背景 巨鹿之战 是当时一场重要的战役 秦的主力集中在这里 秦兵转败为胜 各路救赵的诸侯军 齐聚巨鹿城下 却都不敢进军 都作壁上观 怀王派宋义为大将军 率兵救赵 此人怯懦自私 坚持观望态度 停军不前 项羽却认识到这是一场关键的战争 断斩宋义之头 率军渡河救赵 破釜沉舟 终于大破秦军 扭转战局 极写项羽叱咤风云 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项羽最得意之战 思考 1 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 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 节奏方面有何特点 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 威震楚国 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 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 救巨鹿 战少利 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 与秦军遇 九战 绝其甬道 大破之 杀苏角 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 自烧杀 思考 划线这段叙述的句式 节奏有什么特点 和这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巨鹿之战 提示 这节前面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法 句式简短 节奏急促 写出了势如破竹的气势 所向披靡 无人能挡 而且抓住战士的心理 破釜沉舟 展示了他卓越 非凡的指挥才能 文字虽然不多 但项羽勇猛善战 一往无前的将帅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当是时 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 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 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 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诸侯皆属焉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注意此处的三个 无不 两个 莫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巨鹿之战 这里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三个 无不 两个 莫敢 通过各位诸侯在项羽的威严面前佩服得五体投地 反衬了项羽不可一世的霸王之气 给人想象 给人回味 点拨 巨鹿之战的意义 一 是消灭了秦军主力 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 二 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 章邯投降 赵高杀二世 子婴杀赵高 三 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 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项羽最得意之战 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明代 茅坤 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 骏马名骓 常骑之 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 士兵越来越少 粮食也吃没了 刘邦的汉军和韩信 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 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 项羽大惊失色地说 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 不然 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项羽连夜起来 到军帐中喝酒 回想过去 有美丽的虞姬 受宠爱 常陪在身边 有宝马骓 常骑在胯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 自己作诗道 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 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 骓马不驰啊怎么办 虞姬啊虞姬你怎么办 唱了一遍又一遍 虞姬也同他一起唱 项羽泪流数行 身边侍卫也都哭了 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 骏马名骓 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霸王别姬 比较项羽 垓下歌 与刘邦 大风歌 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 垓下歌 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 地厚天高 却托身无所 一种愤怒 万种低回 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 是刘邦得到天下 平息淮南王黥布叛乱 得胜还朝 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 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问 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 能够令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这歌一定极为动人 可惜的是 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 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 中没有记载这首歌 楚汉春秋 记载了虞姬的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歌 赏析 虞姬之歌 文字极为浅易 但是却充满了真情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是叙说形势 看似平常得很 这是设计的平川 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这是对 虞兮虞兮奈若何 态度鲜明 立场坚定的回答 从字面看这是对偶 大王 对 贱妾 意气尽 对 何聊生 这样的组织对偶 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大王得意时 我紧随大王 大王现在失败了 我也绝不能苟活 更不能落人敌手 文字虽然平易 却闪出爱的晶莹 这首歌的动人 还在于唱歌之后 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 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 是回答 又是反问 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 是不需要回答的 这更是设问 让人怦然心跳的 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 唱完之后 她自刎了 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 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 后来 有了传说 有一种美丽的花 那花鲜红鲜红的 那花就叫虞美人 美丽的虞姬死了 死得很美丽 虞姬的歌停了 在使用电脑的今天 仍有声音 垓下歌 与美丽的虞姬之歌 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歌 所以读 垓下歌 不可不读虞姬之歌 垓下歌 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 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 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首歌 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林黛玉 五美吟 中有首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h i古代一种酷刑 将人剁成肉酱 饮剑何如楚帐中 这是说 项羽 黥布 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 全不如一个虞姬 霸王别姬 中项羽为什么哭了 如果删掉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效果如何 提示 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 四面皆楚歌 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 他惊慌失措 却又无计可施 只好借酒浇愁 在这时 项羽想到的不是他的天下 不是战争 也不是事业 他想到的是他的宝马和美人 他慷慨悲歌 热泪滚滚 左右随从受其感染 也一同悲泣起来 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 项羽悲歌别姬的描写 后来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作品 如元杂剧 楚霸王别虞姬 元散曲 项王自刎 京剧 霸王别姬 琵琶曲 十面埋伏 等 这里有个小故事 1966年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 对京剧 霸王别姬 中的项羽 从头至尾连用了6个 一 字开头的成语 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 京剧 霸王别姬 的一开头就是刘邦准备发兵攻打项羽 群臣根据当时的不利形势 纷纷劝阻项羽不要出兵 但项羽不听劝阻 最后竟然蛮横地宣布 退班 戏演到这里 周总理轻轻地说道 一言堂 项羽回到内宫后 虞姬又规劝项羽不要出兵迎战 项羽却毫不耐烦地说道 孤意已决 周总理评论说 一家之长 当戏演到项羽孤军深入到刘邦的埋伏圈时 周总理评论说 一意孤行 随后 当项羽被围垓下时 周总理评论说 一筹莫展 演到项羽咏唱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 周总理十分惋惜地说道 一曲挽歌 戏快要结束时 周总理叹了一口气 说 一败涂地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一言堂 一家之长 一意孤行 一筹莫展 一曲挽歌 一败涂地 我们再来看项羽的最后一战 东城快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 直夜溃围南出 驰走 平明 汉军乃觉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 骑能属者百馀人耳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 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身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 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 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 当晚从南面突出重围 纵马奔逃 天亮的时候 汉军才察觉 就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 能跟上项羽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 项羽走到阴陵时 迷路了 向一农夫问路 老农骗他说 往左拐 项羽往左走 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 因此又被汉军追上了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 到了东城的时候 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而追击的汉军骑兵有几千人 项羽自己估计这回不能逃脱了 对手下骑兵说 我从起兵打仗到现在已经八年了 亲身经历七十余次战斗 从没有失败过 所以才称霸天下 但是今天却终于被困在这里 这是上天要我灭亡 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啊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 斩将 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我今天当然是要决一死战 愿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 定要打胜三次 为各位突出重围 斩杀汉将 砍倒帅旗 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 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错误 于是就把他的随从分为四队 朝着四个方向 汉军层层包围他们 项羽对他的骑兵说 我再为你们斩他一将 命令四队骑兵一起向下冲击 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 汉军都溃败逃散 果然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 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 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 负责追击项羽 项羽瞪眼对他大喝 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惊慌失措 倒退了好几里 项羽同他的骑兵在约定的三处会合 汉军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 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 重新包围上来 项羽就冲出来 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 杀死百余人 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 发现只不过损失了两个人 便问他的随骑道 怎么样 骑兵们都佩服地说 真像您说的那样 思考讨论 东城快战 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刻画项羽形象的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身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 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 斩将 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嗔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 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思考讨论1 项王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突出了什么 明确 用了夸张手法 示项羽威猛如画 这与 三国演义 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2 此天之亡我 一句 项羽说了三次 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 试剖析 明确 非也 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刚愎自用 感情用事 优柔寡断 拒纳良言 烧杀抢掠 错失良机 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 项羽此时反复狡辩 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 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观古今之成败 成 人也 非天也 败 亦人也 非天也 成败得失 皆由人也 非关天也 得失之故 归之于天 亦惑矣 3 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 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 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 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 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 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虽然在快战中刻画了项羽的神勇无比 威猛异常 勇力过人 临危不惧的性格特点 让人佩服 敬仰 但性格决定命运 谁都知道 垓下之围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也是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一战 是不折不扣的决战 然而身为统帅的项羽 想到的却不是决战 而是快战 用他自己的话说 就是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 也就是说 痛痛快快打一仗 速战速决 尽快了结 这是逞匹夫之勇啊 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 决战有胜负难分 一决雌雄的意思 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 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 不过逞强示勇而已 完全不计后果 作为统帅 是应该取 决战 还是 快战 呢 当然是前者 胜败乃兵家常事 所以项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失败 两场战争 作者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了项羽的性格特点 项羽不仅有叱咤风云 勇猛善战的一面 他还有儿女情长 重情重义的一面 当然 史记 项羽本纪 中对人物精彩的刻画远不止这些 而且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司马迁善于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 生动的细节 个性化的语言 精彩的议论 把人物刻画得形象丰满 个性鲜明 在今后的学习中 希望同学们不断地探究司马迁 史记 的写人艺术 乃至于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第六部分 6 8 乌江自刎与尾声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 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 众数十万人 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 汉军至 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 所当无敌 尝一日行千里 不忍杀之 以赐公 于是项羽就想向东渡乌江 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 他对项羽说 江东虽小 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 几十万的民众 也足够称王的了 请大王急速过江 现在只有我有船 汉军即使追到这 也没有船只可渡 项羽笑道 上天要亡我 我还渡江干什么 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 现在无一人生还 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 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 或者即使他们不说 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 接着对亭长说 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 我骑这匹马五年了 所向无敌 常常日行千里 我不忍心杀掉它 把它赏给你吧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 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 馀骑相蹂践争项王 相杀者数十人 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 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 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 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 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 说 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 吕马童面向项羽 指项羽给王翳看 说道 这个人就是项羽 项羽便说道 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 并封为万户侯 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 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王翳拿下项王的头 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 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 最其后 郎中骑杨喜 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 杨武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 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 封吕马童为中水侯 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 封杨武为吴防侯 封吕胜为涅阳侯 最后 郎中骑将杨喜 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 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 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 正好都对 因此 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 封吕马童为中水侯 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 封杨武为吴防侯 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 楚地皆降汉 独鲁不下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为其守礼义 为主死节 乃持项王头视鲁 鲁父兄乃降 始 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 及其死 鲁最后下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 项羽已死 楚地都降于汉 唯独鲁地不投降 汉就引天下的兵力想去攻打它 鲁地为项羽守义气 愿为项羽而死 保守节气 刘邦于是持项羽头给鲁国人看 鲁国的的百姓才投降 原来 楚怀王封项籍为鲁公 等到项籍死后 鲁国最后才降顺 所以汉王就用鲁国的礼数把项王埋葬在谷城 汉王亲自为项王发丧完毕 洒泪而去 诸项氏枝属 汉王皆不诛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桃侯 平皋侯 玄武侯皆项氏 赐姓刘 项氏宗族各旁枝 汉王都不加杀戮 封项伯为射阳侯 桃侯 平皋侯 玄武侯都属于项氏 汉王赐姓刘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 杜牧 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北宋 王安石 乌江亭 史记 选读之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 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 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 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 该不该 王安石则看重 能不能 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 该重整旗鼓 以便东山再起 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相争 战乱频仍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 而望烽烟止息 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 项羽则一败涂地 回天无力 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 卷土重来的辉煌 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 就很发人深思 时至今日 更显得是至理名言 启示 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 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司马迁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项羽形象 对于项羽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看看人们是如何评价项羽的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 豪杰蜂起 相与并争 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 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 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 号为 霸王 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太史公说 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 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 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 陈涉首先发难 各路豪杰蜂拥而起 你争我夺 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权势可以凭藉 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 只三年的时间 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 赵 韩 魏 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 划分天下土地 封王封侯 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 自号为 霸王 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 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 难矣 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 乃引 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 思念楚国建都彭城 放逐义帝 自立为王 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 想成大事可就难了 他自夸战功 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 却不肯师法古人 认为霸王的功业 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 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 身死东城 仍不觉悟 也不自责 实在是太错误了 而他竟然拿 上天要灭亡我 不是用兵的过错 这句话来自我解脱 难道不荒谬吗 1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史记 中本纪是给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内掌握最高统治权者写的 而项羽从起兵反秦胜利到他被汉军所败而自杀乌江 前209 前202 终生未完成帝业 司马迁为什么把项羽传记列入 本纪 这并不是司马迁 求名责实 再三乖谬 而正是表现了司马迁从历史的实际出发的客观态度 因为在秦亡以后 汉兴以前的过渡阶段 项羽实际支配着当时的政局 代表着当时的政权 正如司马迁在 论赞 中所说的 政由羽出 号为 霸王 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司马迁把项羽看得同帝王一样 但司马迁认为项羽 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 乃引 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岂不谬哉 由此可见 司马迁并不完全是以成败论英雄 而是遵从历史 从实际出发 基本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司马迁对项羽的描写真实而又客观 且带有强烈的感情 他赞扬项羽 但并不隐瞒他的缺点 他批评项羽的缺点 但并不妨碍对他的敬仰 这些都是司马迁的可贵之处 也是成功之处 项羽 他是一个卓越的战将 但他不懂政治 武力 剽悍和血腥只能换得表面的震慑 项羽个人的英勇终究没能挡住群起的诸侯 没能挡住民心的向背 生存以人为本 无论一个民族 一个企业 一个领域 一个项目 他可以去攻城掠池 啸傲疆场 但他不适合去经营天下 他不知道用人 本来能人就不多 有一个厉害的范增却不好好任用 依靠个人的英勇只能营造一个短暂的传奇 而刘邦则不同 他文武都不突出 但善于用人 他任用张良 萧何 韩信各挡一面 依靠群体的力量最终成就了一个王朝的霸业 在秦末乱世的天空中 项羽原本只适合做一颗流星 他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历史前进的道路 项羽是一面镜子 他反射的光芒足以耀亮古今 警示整个社会 后人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 韩兆琦在 史记博议 说 项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却同时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人 有时有龙飞凤舞之雄姿 有时又愚蠢昏庸的像一头驴子 有时宽厚仁慈 有时又暴戾凶残的令人发指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即张良 镇国家 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 皆人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