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流域现状浅析.doc_第1页
安徽淮河流域现状浅析.doc_第2页
安徽淮河流域现状浅析.doc_第3页
安徽淮河流域现状浅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淮河流域现状浅析摘要: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万平方公里,占。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48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8%,每公顷平均水量为4935立方米,仅占全国每公顷平均水量的19%,水资源相当贫乏,开发利用量仅占全国的1/9左右。由于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淮河功能日趋退化、生态日益脆弱,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水多为患、水少为愁、水脏为忧等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河道,淮河存在严重的问题。关键词:现状概述 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对策安徽省位于东经度至度与北纬度至度之间,主要河流分属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公里,流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万平方公里,占。目前,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488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8%,每公顷平均水量为4935立方米,仅占全国每公顷平均水量的19%,水资源相当贫乏。一、水利设施建设现状根据具体的水资源状况,从古至今,淮河流域修建了一些基础水利设施。(一)安丰塘 安丰塘位于寿县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安丰塘是中国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塘堤周长25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放水涵闸19座,灌溉面积93万亩。千百年来,安丰塘在灌溉、航运、屯田济军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安丰塘水利工程历史之久长,设计建造之科学,并且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佛子岭水库佛子岭水库是淮河流域的大型山谷水库,在安徽省西部霍山县南17公里的淠河上游。淠河发源于大别山区,是淮河的主要支流之一。1952年1月开始修建,1954年10月完工。水库拦河坝长510公尺,高70多公尺,是混凝土连拱坝,可防较强烈的地震。设有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31,000瓩,年发电量9,350万度,所发电力主要输送到六安、合肥等城市。水库集水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可以拦蓄5亿立方公尺洪水。(三)响洪甸水库响洪甸水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境内,是淮河支流西淠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由水库大坝、泄洪隧洞、引水隧洞、发电厂四部分组成。响洪甸水库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实际灌溉农田数逐年增长。截至2005年底,小水电机组装机容量2500千瓦,累计发电9714万千瓦时。此外,在养殖和航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梅山水库梅山水库位于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于安徽省金寨县县城南端。梅山水库是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与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自建成50多年来,充分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功能。防洪方面,担负着为淮河干流错峰调蓄的重要任务;灌溉方面,作为淠史杭灌区主要水源,使农田其旱涝保收;发电方面,是皖西电网的重要电源点,对安徽电网的发展和确保电网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水资源利用分析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开发较早较多的一个地区。随着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该流域已形成蓄、引、提、抽、调等水利体系,对缓解时空不均引起的水资源缺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淮河流域各类水资源工程的总供水能力约为5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0亿立方米,利用率40%;利用地下水90亿立方米,利用率31%。然而,虽然省内水利工程小有规模,但并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很多水利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在实际中无法起到应有作用;一些小型水库甚至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而污染甚至干涸,水资源现状利用并不乐观。流域内超过666.7万hm2的有效灌溉面积中,每年实灌面积一般只有533.3万hm2左右,只占淮河总耕地面积的40%左右。在水资源使用量中,农业用水占80%以上。该流域水资源利用率73.7%,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仅占全国的1/9左右。1三、淮河水资源存在问题由于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淮河功能日趋退化、生态日益脆弱;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低,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水多为患、水少为愁、水脏为忧等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河道,淮河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河道水质污染,出现水质性缺水由于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污染源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增大,淮河水质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淮河流域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干流中游及淮北支流已是无河不污,有些水域甚至已失去使用价值。因地表水污染,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造成水质性缺水,沿淮城镇经常出现饮用水荒以及人畜、鱼类中毒等事故,危害极大,影响恶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二)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肥力,且会淤塞下游河道,降低河水下泄能力,减少土壤厚度,降低土壤蓄水能力。因此,淮河流域水旱灾害的加重一定程度上是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长期以来,淮河的利用及水土资源开发处于无序失控状态,河道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淮河流域面积为1314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9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导致水源涵养能力减弱,自然水源减少,河流断流,水库蓄水能力下降,井泉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农田肥力流失等问题。转四、个人建议及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与思考,针对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具体状况,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保护,治理水质污染首先,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控制发展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其次,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现有企业进行环境治理整顿。另外,还要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划分水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质量。(二)兴修水利,降低旱涝灾害一方面,要兴建灌溉工程,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做好淮水北调和引黄灌溉工程,扩大灌溉面积,解决淮河流域北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抵御旱灾。另一方面,要修建蓄水工程,使淮河上中下游的蓄、排水系统更加完善;同时清除河床行水障碍,疏浚行水河槽,抵御洪灾(三)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为降低淮河流域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是当务之急。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此外可修建拦沙坝及水平梯田,治理水土流失。2(四)加强调配,开展节水工作根据省内淮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建立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制度。切实保障河道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河流生态健康。同时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积极开展节水工作,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同时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加强地下水回灌,逐步改善生态环境。3综上所述,安徽淮河流域现阶段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性缺水,加上水利设施建设的不协调性,作为安徽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了解家乡水利形势,并积极提出建议,为家乡的长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