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期末练习题.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练习题.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练习题.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练习题.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练习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七年级(上)历史题一、 慧眼识真: 1在北京附近发现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 C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A B C D2 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下列最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C ) A语言文字 B过群居生活的方式C生产工具的进步 D人的体貌特征的变化3 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受到尊敬,是因为她们 ( D ) A善于采集和捕鱼 B善于纺织麻布C性情温和,心地善良 D是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大汶口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 D红山原始居民5一名同学在新班级进行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名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字是一样的,这名同学应姓 ( A )A夏 B商 C秦 D唐6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 B )A夏朝 B商潮 C西周 D秦朝7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 A )A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 B以“尊王攘夷”为号召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齐国经济富庶8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 ( C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9商鞅变法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 ( B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C得到了国君的支持 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10小明想上网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他应点击的关键词是 ( D )A秦国 B夏朝 C战国时期 D秦朝1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B )A限制人们的言行 B加强思想控制C树立秦的形象 D禁止儒学传播12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表现在 ( D )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建立了张楚政权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消灭了秦军的主力A B C D13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诗中的“胡”在这里指 ( C )A蒙古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氏族14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主要指这一时期 ( D )A农民负担较轻 B统治者清廉 C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 D经济繁荣15丝绸之路是闻名世界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下列人物对丝绸之路的开创贡献最大的是 ( A )A张骞 B班固 C汉武帝 D玄奘16历史小组的同学要考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他们需要去 ( C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17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 A ) A夷州 B流求 C琉球 D澎湖18日本学者曾建议把圆周率命名为祖率,是为了纪念 ( B )A祖国 B祖冲之 C祖狄 D汤显祖19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种历史现象的结果? ( A )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民族矛盾激化 D连年战争20龙门石窟中驰名中外的“龙门十二品”是哪种艺术的精品? ( C ) A雕刻艺术 B绘画艺术 C魏碑书法艺术. D建筑艺术二、我空你补: 夏 _ _ 东周 _ _ 新 _三、识图解话: 请识别下列文字属于哪种字体1、第31页右下角第四格 (甲骨文)2、第46页右上角 (金文)3、第71页右上角 (篆体和隶书)四、历史诊所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 秦朝2、河姆渡聚落居民已开始种植水稻、白菜或荠菜等农作物。 ()半坡聚落3、东汉末年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有有利地位。 () 曹操4、周朝、秦朝都实行分封制。 () 秦朝实行郡县制5、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改进五、最佳组合作品篇1贾思勰 郦道元 顾恺之 张仲景 司马迁洛神赋图 齐民要术 水经注 史记 伤寒杂病论战争篇2武王伐纣 楚晋争霸 秦赵大战 曹军打败袁绍邲之战 牧野之战 官渡之战 长平之战六、史海泛舟1“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1)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斗争?吴越争霸 (2)当时越国的国王是谁?他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的经历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 当时越国的国王是勾践。 略七、延伸拓展:图第74页“汉武帝像” 1、图中人物是谁?他和谁并称“秦皇汉武”? 汉武帝 他与秦始皇“秦皇汉武”2、说说图中人物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并对他进行简单评价。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分)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1分),把盐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