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物理课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和噪声.doc_第1页
初中二年级物理课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和噪声.doc_第2页
初中二年级物理课件→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和噪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与噪声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从20HZ-20KHZ超声波:我们知道,当物体振动时会发出声音。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明显的作用.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品很难血流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三大特点是:射特性、吸收特性、能量传递特性、声压特性超声波的应用:医生所用的超声波扫描术可说是超声波最重要的应用。超声波扫描术的两个重要分支多普勒超声波扫描术和立体超声波成像技术,更扩大了超声波在医学上的用途。次声波: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的特点:虽然次声波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到”它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5圈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次声波的应用与危害: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论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灾害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物理学中对噪声的定义:1、 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社会学中对噪声的定义:无噪声的危害:噪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损伤听觉系统。当噪音强度超过100分贝时,即能造成听觉损伤。轻度听觉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耳鸣,若进一步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听力,致使工作、学习、生活中感到听觉困难。有时一次强烈的噪音可致暂时性的两耳全聋,同时感到剧烈耳鸣并有眩晕。此外,噪音对人体其他系统也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血压不稳定或肢端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性疾病,心律不齐等。噪音对婴幼儿、青少年和孕妇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l140分贝是人的听觉的全部范围。1分贝是听觉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的音的强度,而140分贝则是人耳能够忍受的最大限度。家庭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音响设备、电视机等家用电器。预防噪音危害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除噪音源。已有感音性耳聋或严重神经衰弱者,更应注意避开噪音。怎样控制噪声:(1)声源处控制,二在传播过程控制,三在耳朵处控制; (2)最基本的方法是采用隔声、消声、吸声技术,控制噪声的扩散。设计实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提出问题 什么样的材料隔声性能比较好? 猜想和假设 请从报纸,海棉,布,棉花,面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