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考物理实验复习探究动能定理教案 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在(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1618页:探究功与物体速度的变化的关系) 图1如图1, 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两个图象同时画出,如图2、图3. 图2 图3图2表示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3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也就是重力所做的功,因为物体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二支持力不做功),所以重力做的功就是合力做的功,而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重力做的功,所以重力势能的变化等于合力做的功。比较图2和图3,物体动能的增加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例如从0到1s, 动能的增加为 (见图2),重力势能的减少为 ,两者相等。所以,物体动能的增加等于合力做的功。如图4图5、图6。图4 图5从图5可以根据 算出合力做的功: 。 图6从图6可以看出物体动能的变化: .合力做的功为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误差为 。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7, 图7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8,图8以上两个图线非常相似。 因为 时动能为0,所以任意时刻动能的值等于动能的变化值;而力与位移的积就是功,由于力是恒量,所以功的图象应与位移的图象相似, 那么动能的变化的图象就与功的图象相似了。利用数据显示方法测出4组数据(显示方法如图9所示):合力F,水平位移x, 速度v和动能EK, 然后输入到Excel中,用公式 (因为斜面的倾斜角为300)算出位移s,用公式 算出功,然后画出W-Ek图象如图10。 图9FxsWvEk13.80000013.80.02510.0289830.3999650.530.3913.80.0290.0334860.4621110.560.4513.80.0940.1085421.4978771.031.4913.80.210.2424873.3463211.543.3413.80.360.4156925.736552.015.6813.80.490.5658037.8080812.357.78 数据表 图10图10中,红的直线是动能Ek与功的关系,是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 ,近似为1,说明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C小车在橡皮筋拉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拉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D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 答案:BD例2 2009高考安徽21.(6分)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师,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 、 、; (3)作出 草图; (4)分析 图像。如果 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 ;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 、 、 等关系。以下关于该试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是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答案:D。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橡皮绳做的功与物体获得速度的关系。这个速度是指橡皮绳做功完毕时的速度,而不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例3 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原理”2009高考 广东15(10分)某试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原理”。如图12,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试验主要步骤如下:测量 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将小车停在C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的操作(2)表1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期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 ,W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表1,请在图13中的方格纸上作出E-W图线 答案:15(1)小车;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改变小车质量.(2)0.600J,0.610J.(3)E-W图线如图所示 例4. 2008年广东第16题: 探究“动能定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定理”,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点,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图1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对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系统, _做正功, 做负功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2中的图线(其中v2v2v02),根据图线可获得的结论是 要验证“动能定理”,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表1纸带的测量结果测量点S/cmr/(m s1)00.000.35A1.510.40B3.200.45C_D7.150.54E9.410.60 解析: (1)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断开开关(2) 从尺上读数,C:6.06cm, 减去O点读数1.00 cm ,得C点的S值5.06cmC点速度 钩砝的重力做正功, 小车受摩擦阻力做负功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即 要验证“动能定理”,即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f和小车的质量M.答案:16(1)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断开开关(2)506 049 (3)钩砝的重力 小车受摩擦阻力(4)小车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的质量例5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B点时的速度为 ;要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营销推广方案策划书范例
- 初中英语比较级最高级综合练习题
- 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与考试题库
- 机器学习在汽车保险定价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工程监理合同范本及法律风险防控指南
- 恒星演化理论的进展与挑战-洞察及研究
- 民族传统与可持续发展-洞察及研究
- 高校毕业生实习管理流程详解
- 基于迁移学习的多模态对话系统开发-洞察及研究
-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指导书
- 葫芦种植技术
- 热敏电阻器配方设计与制备工艺详解
- 监理工程师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辅警笔试题库行测及答案指导
- 运维7×24小时服务保障方案
- 单招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归园田居》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银行文明礼仪课件
- 虚拟电厂运行关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