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题.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模拟题.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模拟题.doc_第3页
中考语文模拟题.doc_第4页
中考语文模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胜利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抽测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感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事物。感动可以是瀚海中微渺的小鱼;感动可以是空中一线xun烂的烟花。感动可以是清晨草尖上的露珠;感动可以是西天若血的残阳;感动可以是广阔大漠中的一株绿草;感动可以是幽暗深谷中的一线光线。 瀚 xun烂 2、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应该提倡甘于寂寞,寂寞给予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经受寂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能有成就的人, , 。A可能是既有才华,又耐得住寂寞。B仅仅是具有一般才能,但耐得住寂寞的人。C也许并不具备杰出才能,但却是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而是耐得住寂寞的人。3、观察下面的一副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一字值千金)漫画上的“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的根本区别在哪里?(2分) 用简洁的语言阐释漫画题目的“一字值千金”的含义。(2分) 4、名著阅读(3分)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现在陶庵梦忆扮水浒传中人物云: “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至于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以上材料节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一文,作者最终去看了渴盼已久的五猖会,五猖会也确实很热闹,为什么却感到“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1分) 根据你的积累,说说文中所寻之人是扮水浒传中的何人。(2分)寻胖大和尚扮 寻青面扮 5、理解性默写填空(5分)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话是: , ; , ?答谢中书书中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出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春望中表现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语句: , 。赤壁中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过零丁洋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说明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 , 。 6、综合性学习(4分) 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力。材料二 今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说,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处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材料三 在中国各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一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历史文化名城、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麻将馆随处可见,几乎所有宾馆、酒店的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全自动麻将机,90%以上的城乡居民家里都有麻将桌,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沉迷于打麻将之中,由于受父母的熏陶连几岁的孩子都会打麻将。研读上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请你向班里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二、阅读(共50分)(一)江城子 秦观(4分)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7、“愁”字贯穿全词,词人因何而愁?(2分)8、“西城杨柳弄春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分)(二)(8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圯(y)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 “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注释】下邳(p):地名 圯(y):桥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援疑质理 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良因怪之 怪: 父以足受 以:10、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来源:学+科+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1、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共同之处?(2分)12、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张良成功的原因有何异同?(2分)(三)(8分)生命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13、请用原文中词句来梳理一棵小树的三个生命阶段,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 )( )14、品味理解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2分)“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15、请在认真品读一棵小树的全部生命历程后,来概括你对生命的规律的认识总结。(3分) (四) 人体的感官代偿功能(14分)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感觉器官如听觉或视觉,当其中一个存在缺陷时,另一个就会变得更加敏锐。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视力正常的人触摸盲文,他们的分辨能力远逊于盲人;人们在盲人身边说话,声音很低,以为他们不可能听见,结果他们却听得明明白白。这是为什么呢?圣经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盲人加强了他们剩余的感知能力,用来弥补失去的视力。其实,科学家对动物的研究已经证明大脑皮层的“重组”现象。例如,将出生不久的猫的眼皮缝合,几年后,科学家发现,猫脑的听觉皮层向视觉皮层区扩展,说明猫的听觉能力有了提高。有研究结果显示,盲人,尤其是年纪很小就失明的人,虽然不幸失去了用肉眼观察世界的能力,但有失就有得,这些盲人经常会在一些非视觉方面表现出众,比如在语音理解能力、非视觉记忆和音乐才能等方面会比较出众。这是因为,如果某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失明或先天就是盲人,那么他们的大脑就可能经历一场十分微妙的“重组”,使辨别声音的能力增强。一些科学家认为,较之视力正常的人,盲人能更精确地分辨声音来源。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弗兰科利波尔和他的同事曾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盲人在定位声音来源方面确实具有优势。研究小组对参与者的大脑进行扫描,目的是查明究竟大脑的哪个地区最活跃。科学家发现,如果用两只耳朵听,盲人和普通人的听力没有什么不同,但单耳测试,部分盲人表现出众。具有超常声音定位能力的盲人,他们脑部视觉皮层的活性增强,而其他人的扫描结果却没有显示出这一特征。实验表明:盲人在听力方面有“超能力”,可以听出一般人无法分辨的语速。拿数据说话:当我们像蹦豆子似的快速讲话时,差不多每秒钟能说出6个音节。而那些训练有素的人,比如电台主持人,每秒最多能噼里啪啦吐出10个音节,这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极限。可是这些对于盲人们来说分明就是BBC慢速新闻,因为即使是每秒25个音节,他们也“在所不惧”。盲人们是从哪里得来的这种特异功能呢?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请来了盲人及视力正常的人做实验。研究人员给参与者听计算机处理过的超快速的讲话录音,同时让他们舒适地躺下,送进核磁共振成像仪。这样,在播放录音的同时,心理学家们就可以检测参与者大脑的活跃区域。他们发现,在盲人的大脑皮层中,平时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区域,正忙着和听觉信息打交道。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先天失聪的人,或者在人生早期失去听力的人的视网膜,与那些听力正常的人的视网膜发育有所不同。聋人具有更多的能看到更远处的周边视觉,比听力正常的人具有更好的视力。大脑中枢是如何将耳朵和原本连接到眼睛的大脑区域连接起来的呢?事实是,我们的大多数感觉之庄严灿烂,不是间拥有相互影响的线路,这被称为交叉模式。在大脑的听觉和视觉中枢之间有一些联系,比如看一个人的嘴唇运动可以帮助理解他所说的话。我们也需要将视觉和听觉集中注意到同一件事、同一方位,所以视觉和听觉中枢之间有信息的交换。比如说,控制我们眼球运动的肌肉神经,也连接到大脑的听觉中枢。这种大脑视觉和听觉中枢的连接在失去听力后会加强。一些大脑皮质里控制视觉和听觉的区域,比如纺锤体,在人失去听力后会扩大范围来利用听觉中枢里的闲置网络。16、从全文来看,文章具体介绍了人体的感官的哪些代偿功能?(4分)17、第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8、为什么聋人比听力正常的人具有更好的视力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19、为感官障碍群体提供便利的设计叫做感官代偿设计。请你应用感官代偿功能为视觉障碍者(或者盲人)设计一款日常生活用品,并简要表述产品特点、功能。(2分)例:带香味的圆珠笔,方便有视觉障碍的用户轻易愉快地选到自己要用颜色的圆珠笔。(抄袭本例子不得分)(五)(16分)亲情豆腐公司对面新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在办公室里看过去,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家常菜馆。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饭。 进门,一个女孩笑盈盈地迎上前来,领我们入座。女孩穿蓝色碎花上衣,蓝布裤,阔阔的裤脚,黑布鞋,蓝头巾,是店里的特色店服,和她神情中那几分乡村女孩特有的羞涩很相衬。十八九岁的样子,声音干净甜美,笑容真诚饱满。她把菜单递过来,我们凑在一起翻看,随意地。有同事问:“小妹,有啥好吃的,推荐一下。” 女孩抿抿唇,报了三两样特色菜,然后说:“我们店的蘸汁豆腐不错的,豆腐嫩,味道纯,又有营养,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点一份吧。”不像介绍其他菜品,一份蘸汁豆腐,她用了好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是招牌菜吗?”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头,小声说:“不是的,不过”声音又急促起来,“不骗大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我们都笑起来,菜单上,一份蘸汁豆腐不过6块钱,实在不是太值得去推荐,就要了一份。 菜陆续上来,包括那盘蘸汁豆腐,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不似市场上卖的豆腐那样水,颜色好看,味道也纯,像小时候吃过的农民挑去城里卖的那种豆腐;蘸的调味汁是韭花,也像自己家里做的,味道正正的。女孩没有撒谎,这道蘸汁豆腐虽不是店中招牌菜,但的确可口。 这时邻座来了其他顾客,女孩去招呼他们,又向他们推荐蘸汁豆腐以后,几个同事常常来这家饭馆吃午餐,也常常会接受那个女孩的服务。她已认得我们,不再刻意推荐了,但总要试探着问上一句,还要蘸汁豆腐吗?问完了,脸依然会微微泛红。偶尔会拒绝,但大多时候,会要上一份。这样一道菜,花不了几个钱,又如她所说,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清爽的味道,每天吃,也不会厌烦。也常常听到她对新顾客介绍这道菜,用词越发丰富,说起来越发流畅,只是不知缘故。 那天有同事过生日,过去吃饭,要了个小单间,没想服务的还是她。她说有个负责包间的女孩请假了,她来替。 因为有热闹事,我们破例要了些贵一些的菜。直到点完她也记完,忽然抬起头小声问:“今天不要蘸汁豆腐了吗?” 我们先愣了一下,然后都笑起来,成心要逗逗她,我问:“为什么总介绍那道蘸汁豆腐?是不是卖多了,你会拿提成啊?” 她的脸顿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而是因为着急涨红了,急急摆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 “那为什么呢?”同事说,“你要是不说原因,以后我们再也不吃蘸汁豆腐了。” 女孩的唇又抿起来,低着头,沉吟一小会儿,小声说:“我说了,你们不许说出去。” 得到我们的保证后,她才说:“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花是我妈做的。我来城里打工,他们不放心,也来了,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做我们家乡的豆腐和韭花。我来了这个饭店,爸就决定把做好的豆腐送到这里来,这样,每天他们都能来看看我。开始老板不想要,爸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老板才答应卖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卖得好,就一直要,不好就算了老板不知道我是他的女儿” 窄小的空间,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下来,只有女孩细细的声音,在慢慢描述一个关于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一个沧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每天泡豆子、磨豆腐、做韭花,然后大清早骑着三轮车赶到这家餐馆。而他们心爱的女儿不管睡得多晚,也总会早早起来,装作无意碰到,帮他们把豆腐抬到后厨。没有人的时候,母亲会飞快取出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或者换洗的衣服,塞到女孩手里。而隔段时间,女孩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是她打工赚来的钱。那些钱,他们要攒起来,在家乡盖一栋新房子,母亲还会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妆 女孩不再说话,怯怯地看着我们。好半天,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是过生日的小何打破沉默,说:“今天我生日,请大家每人吃一份蘸汁豆腐。”女孩诧异地看着她,慌忙摆手:“别别姐姐,豆腐吃多了会腻的。” “小妹,我们爱吃。”小何说,“真的爱吃。” 我们跟着附和,然后催她,快写上啊,一人一份。 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起笔去写,眼泪却忽然就掉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跑了出去。 从那以后,每次去吃饭,不管见到见不到女孩,我们都会主动地首先点一份蘸汁豆腐,并告诉所有相熟的人,如果去我们单位对面的家常菜馆吃饭,请一定要点一份蘸汁豆腐。因为那盘豆腐里,装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0、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里补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四字)(4分) 结识女孩( )众人询问( )亲情感人 21、小姑娘在介绍蘸汁豆腐时为什么“用了好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2、请结合选文内容,揣摩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2分) 她的脸顿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而是因为着急涨红了,急急摆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 23、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小姑娘的形象特征。(写出两个方面即可)(3分)24、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3分) 三、写作(共50分)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你所走的每一步,总是有人相伴,有情相拥,有物相随: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无微不致的关爱、循循善诱的教诲,爱不释手的书卷、长夜厮守的明灯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 ,与我同行”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hn 绚烂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2、D 评分:选对得2分。3、(1)根据词义即可区别开来,“创造”是“人无我有”,“制造”是“我有人也有”。一个创字,包含有独到的、前所未有的意思在内。这就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评分:“创造”和“制造”的含义各得1分。(2)所以“一字千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原创的东西弥足珍贵,难能可贵;二是更有价值。 评分:一层含义1分。 4、(1)因为去看五猖会之前,被父亲逼着背书,去看会的热情和兴趣被打消了。(2)鲁智深 杨志评分:(1)只要写出“被父亲逼着背书”即得1分。 (2)一个人名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5、(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评分: 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6、(1)我国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时期,可全民的读书热情却在下降,人们整天都泡在各种娱乐场所里,而阅读对于一个乃至整个民族都很重要,因此要增强阅读意识,多读书。评分:“结果”要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等等),能总揽所有材料,概括全面,意思对即可。2分。(2)示例:举办关于读书的有奖知识问答比赛; 举办宣传读书的黑板报、手抄报。评分:“活动倡议”要求合乎实际。1分。二、阅读(共50分)7、春愁(美好春光殆尽);离愁;青春易逝,人生易老。(评分标准:每个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8、“弄”字生动传神。“弄”有故作撩拨之意,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写出了杨柳在春风吹拂下婀娜多姿之态(1分),引发下文诗人暮春伤别的无限惆怅(1分)。(只答出“弄”和拟人的不得分,重点看后面的分析。)9、援:引、提出 假:借 怪:对感到奇怪 以:介词,把(评分标准:每小题0.5分,共2分)10、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直身跪着给他穿上。(评分标准:注意“业”、2个“履”、“因”、“长跪”等字的翻译,每词0.5分,扣完为止。)11、都使用了衬托手法,以老师的辞色严厉来衬托学生求教的谦虚恭敬诚恳态度。(评分标准:手法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可)12、相同处:两者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不同处:甲文中宋濂的成功更多的是源于自己的勤奋刻苦。乙文中张良以诚心感动老者,在老者的帮助下成就了后来的伟业。(评分标准:答对1个要点,共2分。意思对即可)【翻译】张良曾经闲暇时候在下邳县桥上散步游玩,有一个老翁,穿着麻布衣服,走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面,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取上来!”张良很惊愕,想打他。看他年老,强行忍住了,下去取回了鞋子。老翁又说:“给我穿上!”张良已经替他取回了鞋子,于是就跪下给他穿上。老翁伸着脚让张良给他穿上以后,大笑着走了。张良非常惊奇,目送老翁很远。老翁走了大约一里路,又回来,说:“小子可以教诲。五天后黎明,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更加奇怪,跪在地上说:“好。”五天后黎明,张良就来了。老翁已经先到了,大怒说:“和老人约定会面,却比我后到,为什么呢?”又走了,并说:“五天后早来。”五天后鸡刚一啼鸣,张良又来了。老翁又先到了,又大怒说:“又晚来,为什么?”又走了,说: “五天后要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来了。过了一会,老翁也到了,高兴的说:“应该像这样。”拿出一本书,说:“读这本书就能作皇帝的老师。十年后你将会发达。十三年后你会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于是离去,没有再说别的话,再也没有出现。天明以后张良看这本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感到奇异,经常学习诵读这本书。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13、“破壳而出”“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消融了,归化了”。评分:每个空1分,顺序填错不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