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能对等理论下一件小事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2012级英师2班 李倩 20124033058【摘要】本文以美国翻译学者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依据,对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和李明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进行具有有益的导向作用。两个译本各具特色,值得借鉴,对翻译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有所启示。Abstract: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s put forward by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Eugene Nida.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article compared two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A Small Incident written by Lu xun .One is taken by yan xianyi and dai naiyi ,the other is taken by li Ming. Through analyzing words equivalence, syntactical equivalence and textual equivalence, we can learn that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has a good guiding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关键词】功能对等;一件小事;译本分析比较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并于 80 年代介绍到中国,功能对等是他的中心翻译思想之一。1964 年,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提出将翻译研究的重点从对静态的文本信息的关注转移到读者对文本动态信息的关注,并定义“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1这里的动态对等就是指功能对等。奈达认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也就是说在奈达看来功能对等应该优先于形式对应,评价译文的好坏,要从读者的角度看译文能否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而不是译文的形式2。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翻译纳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同时,还将文化以及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应纳入到翻译研究的领域。功能对等理论以意义和风格为基础,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虽然也存在缺点,如文化归化过度、读者反应标准不同等等,但仍然对翻译批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二、一件小事简介及其英译本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的写作背景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期间。这篇小说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全文仅一千字左右,内容警策深邃。故事主要涉及到三个人物:“我”、人力车夫和老妇人。小说至少包括三方面的主题,一是知识分子对无知大众的批判,在文中表现为对老妇人的批判;二是知识分子对部分群众的赞美,在文中表现为对车夫的赞美;三是知识分子对自我的反省和重新再认识,文中表现为“我”通过车夫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和局限。如何能将虽语言凝练却意义深远的名作翻译得体,是翻译工作者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选取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以及翻译学者李明的译作做为比较对象。在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作中,奈达的对等理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戴乃迭是一位英国人,她对翻译作品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于目的语读者对作品的反应。所以每次在杨宪益完成翻译作品后,都会由戴乃迭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揣摩和润色,从而基本实现原语和目的语的功能对等。 而李明是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笔译系主任,其研究方向主要有翻译学研究、商务翻译研究、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从事翻译批评与赏析研究多年。他在研究了杨戴译本、John Gittings 译本以及 David Moser 和 Guo Huachen 的译本后又提出了自己的译本。 三、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一件小事两个译本 翻译的基本要求包括:言之有理;揭示原文的精神和表达方式;表达自然、形式简明;取得相似的读者反应。奈达认为,翻译的成功取决于达到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等效的反映3。下面主要从词和短语、句法关系、语篇等方面分析两个译作。 (一)词和短语的功能对等 词和短语是语篇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从严格意义上讲,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术语外,几乎没有完全对等的词语和短语。一个句子的翻译是否成功首先取决于选词是否恰当。首先看一下一件小事这个题目的翻译: 原文:一件小事 4杨戴译:A Small Incident 5 李明译:An Incident 6鲁迅虽以“一件小事”为题,但实际上故事描述的内容所带来的精神震撼并非一件简单的小事,如此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作用,让读者感受到文章虽然描述的不是重大事件,但是带来的启迪非常深刻。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6 版关于单词 incident 的解释,incident:(1)something that happens, especially something unusual or unpleasant.(2)a serious or violent event, such as a crime, an accident or an attack. (3) a disagreement between two countries, often involving military forces7.根据朗文当代英语辞典,incident: (1) an event, especially one that is unusual, important, or violent. (2) a serious disagreement between two countries8.从 词 的 释 义 看 来 ,incident 可以表示不寻常的事件,但是释义中incident 不表示为“小事”,所以杨戴翻译为“a small incident”,用 small 修饰了 incident 才能更加凸显与小说内容反衬的作用,可以说是比李译更为贴切。 当然,一个单词的意义不仅仅指字典当中的释义,也具有其暗含意义。这种暗含的意义是这个单词的区别性特征,即使是意思最相近的近义词也无法拥有相同的暗含意义。在小说的叙述中,经常出现某个用词的暗含意义预示和阐释着小说的主题。为了取得和原文读者最接近的读者反映,译文当中所选的用词必须能够保留这些预示,进行准确的阐释。 (二)句法关系的功能对等 汉语重意合,标示句间关系的词经常是可以省略的;而英语重形合,这些标示词一般不能省略。所以,在翻译一句省略了标示句间关系词的汉语时,要特别注意将这类词转换成相应的英语并在译文中显现出来。另外,句间关系问题不仅是语言学问题,也关乎着整个文本的理解,暗示着某些叙事的进程。所以,译者要把握好汉语中隐含词的翻译,在译文中将其显现出来,以此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原文: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4。 杨戴译:The wind had dropped completely, but the road was still quiet5. 李译:By now the wind had stopped completely and it was still very quiet along the road6. 这里李译的“by now”能够起到更好的联接上文的作用,使句子不显得突兀。而“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这两个分句中没有明显标识句间关系的词语,后一分句的“还”可以表示一种轻微的转折,也可能表示某种状态的延续。由于小说上文提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一路几乎遇不见人”,所以推断的话,风全住了,路上应该有行人了,但是“路上还很静”,所以“还”用在此处表达了转折的关系。所以杨戴译用了“but”“still”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李译用“and”不够突出原文的强烈对比效果。 (三)篇章的功能对等 语篇的功能对等为对话和段落在意义和风格等方面的对等。鲁迅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人物之间的对话等包含了强烈的感情在其中。 原文: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是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5。 杨戴译:I thought: I saw how slowly you fell, how could you be hurt? Putting on an act like this is simply disgusting. The rickshaw man asked for trouble, and now hes got it. Hell have to find his own way out. 5 李译:I have seen you fall down slowly and how could you hurt yourself? I thought. You are just pretending. How disgusting of you! And the rickshaw man had been asking for trouble and now he really had it! And now he had to find his way out. 6 在这里鲁迅表达了知识分子审视无知大众的主题,原文虽然未有感叹句来加强语气,但是通过上下文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看出“我”当时对老妇人和车夫充满了强烈的不满,认为老妇人是装腔作势,而车夫是自找麻烦。李译明显比杨戴译语气强烈,感叹句的连用更能传达出原作者强烈的不满语气,所以在表达原作思想方面更为传神、形象,能够使译文读者感受到笔者当时的心情。 四、结论鲁迅的一件小事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人入胜,但是思想极具深刻性,旨在表现对无知大众的批判和对劳动人民精神的赞扬,目的在于唤起人民的忧国忧民意识,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热爱。文章的语言虽然简洁但是饱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文中对话虽然不多,但是逻辑清晰,达意明确;文章风格朴实却能给读者留下深深的震撼。 杨戴译本和李明译本都能把握住一件小事的中心思想及叙事风格,他们的译文都能生动地再现原本要传达的思想,行文简洁流畅,意义饱满深刻。不失为好的译文。 本文从动态对等角度对鲁迅一件小事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李明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笔者比较研究过程中难免有偏颇和批评之处,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工作的进行具有有益的指导作用;翻译批评的进行有利于促进翻译工作质量的提高;文学翻译要兼顾的方面很多,译者所注重的,批评者可能会忽略,而批评者注重的,译者和读者可能不以为然,所以双方都应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才有利于翻译工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尤金奈达.翻译科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64.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3 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活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真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大学生商业精英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含答案)
- 摆摊财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摄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深信服技术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叉车维护服务合同模板
- 河北省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 Q-SY 08805-2021 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导则
-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说课课件
- 桥架支吊架安装标准图-桥架支吊架图集
- GB/T 845-2017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 GB/T 328.2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讲义课件
-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21
-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案
- SQL注入技术原理及实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