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设计思想】 “咏史怀古”向来是迁客骚人、仁人志士借以抒怀的范式。或托古讽今,或叹逝伤今,或以感怀身世抒写幽思,或以凭吊先贤激励后进,或以关注现实达成劝诫,或兼有其类不能自已但无论哪一种“咏怀”,都是一种“凭栏易生追昔梦,回首难掩抚今情”的形之于外,都有着对人生、历史或现实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追索,这些体验和思考仍有后学者玩味和内化的价值。 “用典”几乎是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作品中的“典”承载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意义,“用典”,不仅能凸显而且能有效地推进和发散作者的体验和思考。分析作品“用典”,对深入领会怀古之作的表现手法和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教学方法】 预习中成诵,讨论中探究,感悟中生成。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诗人臧克家为辛稼轩纪念馆撰联“ ”。(播放幻灯片一)在此他高度评价了辛弃疾词的两个特点:壮怀激烈的爱国心与悲壮愤慨的豪放词风。辛弃疾出生时北方早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的志向,他一生力主抗金,但不断遭到猜忌和排挤,长期落职闲居,复国之志不得施展,于是借词慷慨悲歌,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与苏轼齐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被历代文人称为辛弃疾的压卷之作 。 二、题目分析与创作背景分析。(投影幻灯片二三张)知人论世,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作实际准备,继续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防要地京口(今镇江)。表面看來,朝廷队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作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怀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三,题解。北固亭 :读史方舆纪要:“北固山在镇江城北一里,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回岭斗绝,势最险固。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大同十年,武帝改名北顾亭。”盖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也。辛弃疾在北固亭都想到那些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走进本诗。 四,整体赏析词的内容。(一)(赏析上片) 1, 同学们齐读上片,正音 2,小组活动相互帮助并借助注释完成任务上片 播放幻灯片展示任务(1)站在北固亭,作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是他?用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明确: 首句用孙权典故,作用是讽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词人面对腐败的南宋朝廷发出了“英雄无米孙仲谋处”的感叹。次句说英雄业绩及流风余韵也都随着自然地风风雨雨而消失,更增添诗人的感叹。(播放幻灯片) 第二句用用刘裕典 ,作用是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 教师小结:上片作者想到了孙权和刘裕。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仰慕和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悲 板书:引以为豪 3齐读上片并作诵读指导。4默读上片并试背上片(2) 赏析下片:1学生自愿来读小片同学正音。2全班齐读(3) 3小组活动相互帮助并借助注释完成任务上片 播放幻灯片展示任务(1)站在北固亭,作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是他?用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明确: 用刘义隆典 作用:以史为鉴 告诫韩侂胄(补充内容:宋文帝刘义隆不能继承父亲刘裕的功业,好大喜功,以致北伐惨败国勢一蹶不振。宋书 王玄谟传:“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宋文帝)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元嘉27年,王玄谟北伐失败,后魏的军队乘胜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內外戒严。宋文帝登烽火楼北望,对北伐表示了忏悔。宋书 索虏传:元嘉八年上(宋文帝)以滑台陷没,乃作诗曰:“惆怅惧迁逝,北顾涕交流。 ” 狼居胥 ,山名,今内蒙古境内。史记 霍去病传:元狩四(119 )年,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封山(筑土为坛一祭山神,记念胜利)教师小结:此两句可以看出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事实,告诫韩侂胄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 板书 引以为戒 四十三年两句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补充烽火扬州路,佛狸祠等内容。)(幻灯片放映)板书 引以为忧 最后两句,用廉颇典故,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幻灯片放映)板书 引以为愤 四诵读 1默读并齐 背 五教师总结:整首词情感非常复杂,它既有气吞万里去恢复国土的一种希望,但是又有 一种现实无觅英雄的失望,同时 既有以廉颇自比的自信,也有朝廷任用非人的郁闷,因此他是晚年 的辛弃疾的真实写照 是他壮志雄心的最好抒发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