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三单元、四单元备课教案(周世恩、邓梅).doc_第1页
四年级三单元、四单元备课教案(周世恩、邓梅).doc_第2页
四年级三单元、四单元备课教案(周世恩、邓梅).doc_第3页
四年级三单元、四单元备课教案(周世恩、邓梅).doc_第4页
四年级三单元、四单元备课教案(周世恩、邓梅).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自然之道语文园地三教材分析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而习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教学难点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体会教具准备挂图、幻灯片、教学课件等学具准备字词典教学时间17课时课时安排内 容课 时周 次9、自然之道256周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1、蝙蝠和雷达312、大自然的启示2语文园地三6单元测试2主备人周世恩审核9.自然之道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 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 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学习重难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 规律的教育。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生疑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读熟、读通课文。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3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写下来? 4再读课文,想一想:抓住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向导的话,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思考向导为什么感到“悲叹”和“感叹”。二、导学流程1导入探疑。同学们,你们喜欢海龟吗?你们想知道海龟是怎么离巢进入大海的吗?它们进海时最大的危险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自然之道,学完之后,你就明白了。2交流议疑。 根据预习要求,小组进行交流3、展示解疑。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我来汇报形近字:滩() 幻( )嘲( )拦( )摊() ( )( )()我来汇报多音字我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懂(学生、小组之间互相释疑)当堂检测a.看拼音写词语hi u y chn yu xio ch d( ) ( ) ( ) ( )b.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争先()后 ()无其事 响()云霄 鱼()而出见死不()()出又止小组内轮流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后疑疑我希望下节课能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课时 一、导入生疑 谈话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提问探疑复习回忆,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去说);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三、小组议疑、解疑(1)小组内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故事发生的什么地点和哪些人物? 你知道幼龟入海的规律了吗?讨论、交流。 (2)小组默读课文37自然段,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 说说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再一次默读3-7段,第五段中说我们干了 “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的是什么事?说说为什么说是一件“蠢事”? 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书中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四、朗读舞台。a.各小组练习再次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b.各组派出一名同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五拓展延伸。1. 学习完这篇课文,有感情的再朗读一遍,通过这个故事你获得什么启示。 2.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3达标检测。a、用“如果就”写一句话。 b、缩句: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 c.联系本课练习册、课堂作业进行检测。三、课堂小结各小组用一句话小结这节课,说说获得了哪些知识。四、课后反思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习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激趣生疑:黄河,我国第二大河。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自学探疑: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1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字注音。域( ) 衍( ) 构( )蚀( ) 耕( ) 频(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祸( )择( )衍( )沃( )吨( )迭( )锅( )译( )衔( )跃( )顿( )跌( ) 蚀( )构( )域( )浊( )钩( )或( )3解释下列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摇篮 不禁 高原 叫苦不迭 生息繁衍 忧患 流域河道河床水土流失 (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结构,完成以下问题。全文共_个自然段,可以分_段。 第一段(第_自然段)_第二段(第_自然段)_第三段(第_自然段)_第四段(第_自然段)_(四)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课文,思考题以下问题。1、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_)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2、根据课文回答,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_ ) 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3、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_) 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4、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_)三、讨论议疑、解疑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_)四、总结全文。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七)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 摇篮: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忧患:凶猛暴烈 叫苦不迭 原因:气候转寒暴雨集中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方法:牧林为主 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利11、蝙蝠与雷达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晴朗、捕捉、飞蛾”等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学习重点:弄清楚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间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学习难点:弄清楚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学生疑:1、自查资料,了解有关蝙蝠和雷达的有关知识。2、会认课文中的生字,我能读准下列词语:蝙蝠 清朗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推进 障碍物 荧光屏 横七竖八 3、把课文读通,了解课文主要内容。4、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够用“反复”“证明”造句。二、自主、合作解惑1、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谢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4、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小组讨论完成下表。三次不同的实验中证明了什么?实验顺序实验方式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5、蝙蝠是怎样探路的?科学家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说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6、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一、小组内交流,议疑二、小组代表交流展示,解疑1、读一、二自然段,思考:为什么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读出有关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4、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小组展示完成的表格。5、蝙蝠是怎样探路的?科学家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说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6、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示?三、教师点拨。四、课后小结。板书设计蝙蝠与雷达第三课时一、形近字组词墓( ) 鳊( ) 捕( ) 蛾( )摹( ) 编( ) 哺( ) 峨( )蚊( ) 绳( ) 铛( ) 竖( )纹( ) 蝇( ) 挡( ) 坚(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读。1、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 三、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蝙蝠bin bin)荧光屏(yng yn)漆黑(q x)四、 照样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生字。辟避避开 兑( )( )当( )( ) 我( )( )章( )( ) 并( )( )五、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 、( )蝙蝠怎么飞,( )没跟什么东西相撞过。 2、 ( )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 )能灵巧地避开。六、 课文传真(按课文内容填空)雷达的构造 相当于 蝙蝠的构造 雷达的天线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雷达的工作原理:12.大自然的启示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学习重难点:把握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生疑1.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2.读课文题目,想想大自然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3.读熟、读通课文,圈出生字词,在小组里读一读。4.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5.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二、导学流程(一)导入探疑。大自然不仅风光无限,而且是“人类的老师”,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二)预习交流、检测。1.熟读以下词语。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2.比一比,组词。殃( ) 府( ) 键( ) 京( )央( ) 腐( ) 健( ) 鲸( )3.选词填空。a.启示 启发科学家从鲸的形体得到( ),设计了“流线型”的船。b.宽敞 宽阔我站在山上远望,看见前面是一片( )的草地。4.小组成员轮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三) 学习新课,小组议疑,解疑(1).各小组展示读“打扫”森林,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1. 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解决两个问题:a.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b.“打扫”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 2、补充完成“生态平衡“图表,理解”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感受。枯枝败叶土壤肥力森林、( )、野草昆虫、( )、兽类 ( )灌木砍了,野草除了鸟儿( )害虫( )树林毁灭(2) 朗读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理解课文内容。1.完成填空。并交流从这两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 、 、 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 的飞机。科学家仔细研究了 ,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 ”,而“ ”在水中受到的阻力 。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 ,大大提高了 2.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四)拓展延伸,疑疑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五)达标检测。见本课练习册、课堂作业三、课堂小结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各小组用一句话小结学习收获或学习方法。四、课后反思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课前预习1.自读书本语文园地三,明确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先在电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地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3.考虑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重点写什么,有一个初步的构思与安排。二、自主选择交流1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2.学生表达时教师不要打断学生讲话的思路,让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3.全班汇报,互动交流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评选。4.同桌互说,强化提高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A.语言是否规范,表达是否流畅;B.交际时的礼貌、音量、仪态等。第二、三课时习作与评改习作:1.明确习作要求。(1)自由读习作要求,想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2)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者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就写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录资料。温馨提示:第一:先要确定写的内容。要注意把活动经过,或者心得体会写清楚。第二:要把自己是怎么想的就写出来,写清楚。第三: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2.学生写作文评改:1.运用修改符号自己修改作文初稿。四读评改法:一读,大声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品读习作,画出好词佳句;四读,有感情地赏读修改好的习作。2.小组交流评改。3.小组推荐佳作,全班共赏。4.再次自我修改。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我的发现:一、读一读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小结: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四、请生说说类似的例子。日积月累:一、读一读,说说谚语的意思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条谚语的意思三、自己背、同桌背、集体背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气象谚语展示台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第三:要注意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2.学生写作文评改:1.运用修改符号自己修改作文初稿。四读评改法:一读,大声通读全文,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三读,品读习作,画出好词佳句;四读,有感情地赏读修改好的习作。2.小组交流评改。3.小组推荐佳作,全班共赏。4.再次自我修改。学习内容第四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平”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平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平,让“和平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学习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自主、合作、交流教 具1收集战争中的小英雄的故事。 2从报纸电视等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3收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 学 具字词典、相关图片等学习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夜莺的歌声 3小英雄雨来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2语文园地 5单元测试2合计18主备人邓梅审核人13夜莺的歌声学习目标: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2、理解本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生疑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小组共同熟读课文,读通课文。3小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4.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6.交流: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初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7.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流程1激趣探疑。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夜莺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2、小组根据预习要求进行讨论学习,议疑3、小组汇报展示,解疑我会正确读出下列词语。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不慌不忙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以防万一 断断续续我能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屑 挺 拧 蘑( ) ( ) ( ) ( )鬼 呻 吟 宛我能辨字并组词。削( )喂( )哨( )挺( )斯( )悄( )偎( )捎( )庭( )期( )甩( )枪( )防( )汉( )惯( )用( )抢( )访( )仅( )贯( )我会读生字,在田字格是写一写你认为难写的字,并说一说。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吗? “夜莺”指的是谁? “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我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课后疑疑我还有这些问题不懂,留到下节课解决第二课时一、学习新课,生疑探疑、议疑、解疑(1)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写到夜莺歌声的句子。 (2)德国鬼子是怎样发现小男孩的。从哪儿可看出小男孩是有意让敌人发现的呢?读第2、3自然段。思考: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3)学习课文第二部分,自学课文,思考: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 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回答德国军宫的突然问话在,表现了他的什么? 学习第三部分 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了夜莺的什么? 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学习第四部分“从松树林里发生地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出什么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联系? 二拓展延伸。是啊!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不光在苏联,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爱国的小英雄的存在,热爱祖国的人,那么同学们,大家还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呢? 三达标检测。1.完成练习册和课堂作业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碎瓦 ( )的花园 ( )的树木夏日的( ) 阴沉的( ) 寂静的( )3.为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这里有麻雀 乌鸦 猫头鹰 多着呢.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 我是问你这晨有没有人四、课堂小结五、课后反思14、小英雄雨来学习目标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等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学习重点、难点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3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生疑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准 “晋察冀、还乡河、苇絮、黝黑、笤帚、泥鳅、背诵、子弹、打扮、脊背、枕头、防备、歪歪斜斜、吆喝、唧唧咕咕、嘟嘟囔囔、推推搡搡、枕头”等词语。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一部分一部分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品读感悟课文1.思考: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反复品读,边读边画,思考: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 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四、课文学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认识了雨来。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 五、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课中一、小组议疑(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交流。)1.读准生字生词。晋察冀、还乡河、苇絮、黝黑、笤帚、泥鳅、背诵、子弹、打扮、脊背、枕头、防备、歪歪斜斜、吆喝、唧唧咕咕、嘟嘟囔囔、推推搡搡、枕头2. 课文共几个部分,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思考: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5.和“雨来”角色对话。二、展示解疑:(展示自学成果)1.读准生字生词。晋察冀、还乡河、苇絮、黝黑、笤帚、泥鳅、背诵、子弹、打扮、脊背、枕头、防备、歪歪斜斜、吆喝、唧唧咕咕、嘟嘟囔囔、推推搡搡、枕头2. 课文共几个部分,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3.品读思考: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点点、圈圈、画画、写写。5.和“雨来”角色对话。三、质疑探究(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1.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2. 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3.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四、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五、达标测评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wi x jn ch j wi wi xi xi pio pio yu yu zhn tu( ) ( ) (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晋( ) 耍( ) 挣( ) 慌( )飘( )普( ) 要( ) 睁( ) 谎( )漂( )喘( ) 瑕( ) 妨( ) 却( ) 端( )揣( ) 假( ) 防( ) 劫( ) 湍( )三、我会填词语,我来谈感受。1、鬼子已经( )到树底下,伸手()住雨来的脚,往下一( ),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 ),( )起来,( )回到屋里。读了这段话,我觉得鬼子_。2.芦花开的时候,( )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的白雪。风一吹,( )的芦苇就( )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 )的芦花里。读了这些段话,我觉得芦花村_。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 )次。正是由于雨来_,才_。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 啊 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 雨来没有死(2) 鬼子军官用中国国话问雨来小孩 问你话 不许撒谎五、我能理解理解下面的段落并完成练习。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1.“半天喘不过气来”说明了:_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了:_课后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努力的方向是什么?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正确读写“维护、执行、给予等词语。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3、了解信的格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学习重点:理解“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学习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前自学生疑1.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生字,三角标出不理解的词语。2.认读: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