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1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2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3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4页
201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上语文月考试卷一、( 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掳(l)去 着(zho)落 奔丧(sng) 愧怍(zu)B.诘(ji)问 呵(h)斥 憎(zng)恶 涎(xin)水C.辟(p)头 模(m)样 克扣(k) 惧惮(dn)D.猝(c)然 文绉绉(zhu) 吊唁(yn) 伎俩(li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交御 狼藉 滞笨 长途跋涉 B.噩耗 烦燥 蹒跚 连声诺诺C.蹋败 簌簌 取缔 穷愁潦倒 D.震悚 骷髅 荒僻 人头济济3、古诗文默写(10分)(1)此地一为别,_。 (2)挥手自兹去,_。 (3)_,林空鹿饮溪。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5)松间沙路净无泥,_。 (6)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7)_,_,盖竹柏影也。4、名著阅读,下面的选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猖会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B.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是鲁迅回忆少年、青年和壮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C.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社戏和父亲的病都出自朝花夕拾D.朝花夕拾写的虽是个人生活,却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5、修改病句(2分)(1)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修改后:_。(2)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修改后:_。6、语文综合性学习。(2分) 小明准备对八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他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请你用四个字的短语帮助他再设计两点。 (1)_。 (2)_。二、( 23分)(一)(1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夏水襄陵( ) 乘奔御风( )略无阙处( ) 属引凄异(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群响毕绝C. 或王命急宣 或凭或立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老妪力虽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2)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10、由文中画线句子想到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句诗是:_, _。(2分)11、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_ (2分)(二)(6分)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注释:欧阳公:指欧阳修。棐(f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不韵:不雅。12、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1)类( ) (2)夸( )13、用现代汉语分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译文:_。14、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2分)_(三)15、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 这首写秋的诗,风格爽朗明快,整体上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B. 诗的首句描写秋天的萧条空寂,抒发了作者的愁苦心情,为下文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做铺垫。C. 诗的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D.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三、( 23 分)(一)( 10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16、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_。17、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分)_。 18、揣摩加点词语好处。(4分)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_。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_。 19、对于像老王这样的不幸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2分)_。 (二)(13分)为母亲流的三次泪 薛峰 (1)母亲今年50岁,而我21岁。在这漫长而转瞬即逝的岁月里,我曾为母亲流过三次泪。 (2)第一次 (3)那年我8岁。中秋节时,我哭闹着非要吃月饼不可。整整哭了一下午,眼睛都肿了,母亲让大哥去村里的小卖部里买,但已经卖完了。可是,我的哭声一直不停。最后,母亲决定给我做红薯饼。天黑时分,心里烦乱的她扛着钉耙匆匆下地去刨红薯。结果在地里,她刨着了脚。(4)许多年后,我还记得母亲被人背回来时的情景。她咬着牙,皱着眉,额头聚拢一层汗水,颤抖的脚面上满是黑色的血,模糊而厚重,看不清哪里是伤口。(5)“还哭什么啊你?”父亲冲我吼道。(6)于是,我的哭声戛然而止,只是张大嘴巴,呆呆地看着母亲疼痛难忍的样子。我想,那时我的眼里一定充满了恐惧,还有疼惜。(7)可到最后,我的眼泪又忍不住涌了出来。(8)这最后的泪水肯定是为母亲而流。而这泪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格外的清晰。那贫困的生活,烙在生命里的不仅仅是饥饿,还有心灵的懊悔。这种懊悔的伤疤不能愈合,那是一个洞,永远也填充不满。(9)第二次(10)我14岁,在镇上念初中。(11)那年校园里流行穿牛仔服,尤其是牛仔褂,深蓝色的,穿在身上看着十分合适,很精致很帅气的,风度翩翩,富有朝气。于是我就要母亲给我买。(12)几天后,她果然把衣服送到学校来了,但令人不满的是她买的是牛仔裤,而不是褂子。(13)她说:“那褂子并不好看,不合身,不如这裤子好,耐穿,洗着也方便。”(14)可满心气愤的我哪里听进去她的话,我把裤子甩在她怀里,大声叫着:“你买的你穿好了,反正我不要!”然后转身而去,留下惊愕的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15)后来星期天我回家,看见母亲正在挑水。黄昏里,她的白发随干裂的风浮动,仿佛是一层雾,寂寞而苍凉。她上身的衣服被风掀得很高,而下身,穿得就是那条牛仔裤由于母亲个子矮,裤腿卷了一大截,双膝已经磨破了,褶皱了,掉了色,看上去十分笨拙,走起路来也十分艰难。(16)一刹那,我的泪水就流了下来。(17)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穿上那条裤子的,在穿上它之前又经历了怎样的思想,又怎样去面对众人。我不敢想,因为我一旦想起,心田就被泪水淹没。(18)第三次(19)我20岁,上大学。(20)寒假回家,母亲正在病重中,让她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可她坚决不肯,一直推脱着说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的。就这样,直到寒假结束。临开学的前一天,在我和哥哥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才让父亲陪着去临村的医生那里买了一包顺气丸回来。母亲说,没什么事,吃下药就好了,不用挂念。(21)第二天,我们就离家上学去了。(22)再回来时已是半年之后了。偶尔一次,父亲告诉我,你们走后,你妈又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她心疼的厉害,想怕是治不好了。她怕你们担心,便要了一些过期的顺气丸回来,不要钱的。(23)那一刻,我呆在那,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转回身,默默地进入房间。然后,我趴在床上痛哭起来,为母亲,为父亲,为我们这个平凡而苦难的家而哭。(24)母亲啊,你是岩石,石中的火;你是云层,云中的电;你是沧海,海中的盐;你是我今生飞翔的唯一方式和力量呵!(25)母亲,让我流泪的亲人。20、选文第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_。21、文章写了“我”为母亲流泪的三件事,请任选一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22、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_。 23、文中的“我”为母亲流了三次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