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动态助词“着”、“了”、“过”之比较研究第一章:语义对比分析2.1 相同点汉语动词虽然没有复杂的形态变化,但可以通过它后面的动态助词表示时态。 “着”、“了”、“过”都具有动态助词的语义特征:通常用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后面,表示动作的时态。如: (1)小李在屋子里看着书。 (2)他吃了饭就走了。 (3)他去年来过北京。2.2 差异动态虽然跟时间有关,但并不从属于“时”的范畴。它主要表示动作的进程和状态的变化,说明动作和状态在某一时间内的种种情况。 表示动态的基本概念有两个:持续性和间断性。在语法上,前者称为“进行”,后者称为“开始”或“完成”。动作、状态的进程和变化基本上如下:开始进行完成虽然“着”、“了”、“过”都属于动态助词,但三者的语义特征有所不同。其中,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即有时表示正在进行中,有时表示动作结束之后的状态在持续;“了”表示动作或形状的实现,即已经成为事实;“过”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状态。深入分析,三者的语义特征具体如下如下:2.2.1 助词“着”的语义特征“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持续。如: (4)当他救出名群众后,得知有一名要参加高考的女学生还被困在一幢楼上,他立即撑着小船赶去。(中国青年报) (5)二十六年元旦,是开征所得税中在存款利息所得的日子;其他营利事业所得,自由职业者及其从事各业者之薪给报酬所得以及公司债券股票之利息所得,都在准备着开征。(崔敬伯的中国财政之划时代的展开) (6)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不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恰恰相反,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力一开始实行打破这种障碍时,就使得全部资产阶级社会陷于混乱,就使得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吴大琨的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看今日美国的经济危机) (7)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量减少着,劳动生产率降低着,独占资本的总和削减着,惟美国则一切都大大增加,益形强大。(非昔的美国经济危机的展望)“着”表示某种状态或方式。如: (8)在当前的劳动报酬中,如果包含着过去劳动的报酬,那就是一劳多酬,这是同按劳分配原则直接相抵触的。(徐永禄的按劳分配是否包括按过去的劳动分配) (9)纽约时报最近哀叹:“整个西欧虽然有物质繁荣,然而却存在着一股模糊的不安的暗流。”(张赓辰的“繁荣”的另一面)“着”表示在动作进行中出现了另一动作。如: (10)我想着想着就懂了。“着”还表示过去进行或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进行的动作。如: (11)钱搂足了的走了,刮地皮的又来了,新陈代谢,连续不断,永远繁衍着,繁荣着。(邢院的生女伶)2.2.2 助词“了”的语义特征与助词“着”的语义特征不同,助词“了”表示完成。如: (12)孩子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孤儿,美帝国主义炸死了她的父亲!(吕继芳的是朋友,是亲人!) (13)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的官兵接到告急电话,立即组织了名官兵和台解放牌卡车,奔赴决口抢险,排人墙、运土石、装沙包、垒草袋,一切都是在摸黑中进行的,他们以子弟兵的忠心,夯实了决口,保卫了福州市。(中国青年报) (14)一年来,我国数千万残疾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又有了新的提高,整个残疾人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人民日报)“了”既表示完成,又表示变化。如: (15)工人们议论开了,他们说,过去干活有咱,庆典哪轮得到咱工人,今天,厂长把咱真当成了主人,咱也不能含糊,干不好,别说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厂长这杯酒!(人民日报) (16)而后又在区、乡干部的协助下,又继续奋战了六个多小时,把洲上群众在洪峰到来之前,全部转移到了岸上安全的地带。(中国青年报)“了”还表示实现。如: (17)南京军区某军械仓库的官兵接到告急电话,立即组织了名官兵和台解放牌卡车,奔赴决口抢险,排人墙、运土石、装沙包、垒草袋,一切都是在摸黑中进行的,他们以子弟兵的忠心,夯实了决口,保卫了福州市。(中国青年报) (18)某报周末版在名人专访一栏里,记述了一位当今歌坛大红大紫日进斗金的女歌星,极翔实地描绘了她出生时的“盛况”。(中国青年报)“了”既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又表示一种确定的语气。如: (19)水退了 2.2.3 助词“过”的语义特征助词“着”表示进行态、“了”表示完成态,助词“过”却表示动作完结。如: (20)吴旦只有一个儿子,叫霖起,是康熙丙寅年的拔贡,做过一任江苏赣榆县的教谕,这就是吴敬梓的父亲。(吴小如的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 (21)那次,他跟随一位中医老大夫来为总理看病,总理从床上起来迎接他们,问身边工作同志:大夫他们吃过饭了吗?(赵淮青的中南海畔海棠红) (22)仅念过三年小学,以后就失学了。(曾卓的申信子)“过”还表示曾经发生某种动作或存在某种状态,但现在动作已不进行或状态已不存在。如: (23)鲁迅从来没有像当时某些人那样,幻想过任何帝国主义会成为中国的友邦,他揭穿了一切友好、帮助的假面具,暴露了他们来到中国的真实目的: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然彼不惮重茧,入吾内地,狼顾而鹰睨,将胡为者。(乐黛云的五四以前的鲁迅思想) (24)梁先生对于这发掘报告,除了自己撰述几章之外,还对全部原稿都细加审阅和修改过,他又另撰龙山文化一文,是迄今为止的介绍龙山文化的最精辟的一篇论文(见著作目录第八种)。(夏鼐的追悼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 (25)六年级甲班有个小诗人,叫李祥瑞,他的诗曾经在报纸上发表过。(朱布生的怎样教育儿童)小结:虽然“着”、“了”、“过”都属于动态助词,都常用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或形容词后或可与时间副词连用后面,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动作的时态,但三者的语义特征有所不同。其中,动态助词“着1”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着2”主要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1”表示动作已完成或实现,“了2”主要表示事态出现变化;“过1”表示动作完结,“过2”表示曾经发生这样的动作或者曾经具有这样的状态但已不存在了。第二章:句法对比分析3.1 相同点动态助词“着”、“了”、“过” 通常用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动作或变化的状态,可与时间副词连用后面,表示动作的时态。如: (26)这里,包含着美的产生的秘密。(刘纲纪的略论“自然的人化”的美学意义) (27)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使得人们宁可饿着肚皮等饭吃,也不愿自己找饭吃。(迎达的为“冒险”喝彩) (28)中国音乐学院业余音乐学校北京通县分校日前举行了成立大会。(中国青年报) (29)我奶奶头发都白了。 (30)在戒毒所,我问过几个女吸毒者吸毒的资金来源,她们都避而不答,然而她们的档案都不约而同地写着:吸毒、卖淫。(邓毅富的来自戒毒所的报告)3.2 差异由于语义上的差异,动态助词“着”、“了”、“过”的句法特征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动态助词“着”、“了”、“过”与其它词语能否共现能力(对于“着”、“过”)和其所处的句法位置(对于“了”),找出三者的句法差异,具体如下:3.2.1 “着”的句法特征根据“着”跟副词“在”、“正”、“正在”能否共现,可以把它分为:“着1”和“着2”;不能跟“在”、“正”、“正在”共现的是“着1”,可以跟“在”、“正”、“正在”共现的是“着2”。*)“着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如: (31)大家说着、笑着,气氛很好。 (32)她穿着一件红色西服。 (33)他拿着曼市发放的太阳帽说:“这顶帽子上就能看出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中国青年报) 以上带“着1”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都不能加副词“在”、“正”、“正在”,但有的句末还可以加语气助词“呢”。如: (34)会议室的门开着呢。 (35)没关系,舢舨的潜力大着呢,胖汉子连看也没看他一眼。(王恺的过滩) (36)就狗肉烹调技术来说,在布尔哈通狗肉店里,比林丽高明的人多着呢。(叶永烈的失踪之谜) (37)他站着说了这些话,就是不知道他的腰疼不疼。 带“着1”的动词常与其它动词短语组成连动式,表示某些状态或方式。如: (38)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袍的唯一的人。(鲁迅的孔乙己) (39)当记者问:尼日利亚能获得几枚金牌时,这位奥委会主席笑着说:“等奥运会后就知道了”(中国青年报) “着1”可以出现在存在句,表示某种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如: (40)路旁长椅子坐着一对老年夫妇。 (41)手上拿着一本汉语词典。“着1”有时出现在述补式动词短语之后。如: (42)作为一个实际地存在着的感性的实体,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刘纲纪的略论“自然的人化”的美学意义)*)“着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带“着2”的动词前可以加副词“在”、“正”、“正在”,句末还可以加表示进行的助词“呢”。如: (43)他正在往墙上贴着红双喜字。 (44)他们正等着我们呢。 (45)里面正开着会呢。 (46)她来时,我正在躺着看书呢。 有的带“着2”的动词前头虽然没有出现“在”、“正”、“正在”,但从语义上来看可以加这些副词。如: (47)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老舍骆驼样子) 带“着2”的动词前加“早就”、“已经”等副词,可以表示过去进行。如: (48)他挂名任副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早就酝酿着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学术讨论会。(徐泓的钱钟书与“围城热”) (49)小龙心里也早就惦记着游乐场,他一口气喝干大半瓶汽水,拉着小霞就跑 (金涛的外星球来的女孩(下)) (50)这种观点认为,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中,权利是第一性的,是义务存在的根据和前提,法律设立义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义务应当来源于、服务于并从属于权利;权利只受法律限制,而限制目的是为了权利能够得到实现;在法无明确规定的行为领域可以作出权利推定,即承认相应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权利已经存在着了;只有在承认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权利是义务的一致性。(北京人民出版社的法学界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争议) 带“着2”的动词前加“永远”、“多少年来”等词语,可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进行的动作。如: (51)为着巩固这一切,发展这一切,让我们永远记着播种人的丰功伟绩,永远发扬老红军战士为人民吃苦的共产主义风格!(顾建国的一袋干粮的风格) (52)但是中国青年是永不会被暴力所屈服的,英勇壮烈可歌可泣的事迹,像日月一样永远放射着光辉。(许世平的活跃在抗日战场上的华北青年) 动词带“着”还可以重叠,表示在动作进行中出现了另一动作。如: (53)想着想着就笑了。 (54)不觉我说着说着天就亮了。3.2.2 “了”的句法特征根据“了”在句子里所处的位置,可以把它分为两个:“了1”和“了2”;用在动词后宾语前的是“了1”,用在句末的是“了2”。*)“了1”用在结束性动词(包括述补式动词或短语)后,表示完成。如: (55)在浊浪排空的江面上,他们救起了一艘机舵失灵、随水飘流的船只,使多名惊恐不安的群众脱离险境。(中国青年报) (56)在浪涛中搏击了四个多小时后,到达了冠洲村。(中国青年报) (57)还有一家刊物,饶有兴致地研究了某著名男歌唱家的呼噜声。(中国青年报) (58)同日,凶猛的洪水将福建光泽县一女学生卷走,正在县城大桥指挥抢险的县公安局局长李庆邦发现在洪水中漂浮的女学生时,立即组织营救,终于在傍晚救出了这位学生。(中国青年报) “了1”用在持续性动词后,表示实现。如: (59)姑娘脱了险,还按时赶赴考场。(中国青年报) (60)浙江、福建公安机关在灾情较重的地方组织干警和联防队员,开展治安巡逻,对灾情引起的纠纷,及时做好调处工作,保证了抗灾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青年报) (61)日和日,个城市进行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它们在各国的考官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形象与能力。(中国青年报) *)“了2”用于句尾,有成句的作用,它既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往往跟说话的时间相联系),又表示一种确定的语气。如: (62)榴花红了。 (63)于是,黄大伟笑了。(中国青年报) (64)他们激动了。(中国青年报) (65)分钟,一眨眼就过去了。(中国青年报) (66)当他们发现被洪水围困时,已经无法撤离了。(中国青年报)“了1”与“了2”可以分别用在两个句子里或同一分句子里,既表示完成,有表示变化。如: (67)学生的精神面貌变了之后,学校的积极性也上来了。(中国青年报)如果句子以动词或形容词结尾,句末的“了”也可能是“了1”+“了2”。如: (68)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曹雪芹的红楼梦)3.2.3 “过”的句法特征 根据“过”跟副词“曾经”能否共现,可以把它分为:“过1”和“过2”;不能跟副词“曾经”共现的是“过1”,可以跟副词“曾经”共现的是“过2”*“过1”用在动词后,表示表示动作完结,有时后头可以加“了1”。如: (69)大家都见过了,然后吃茶。(曹雪芹的红楼梦) (70)科学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经过实践所证明和检验过的知识体系。(熊茂生与周方全的批判宗教与科学结合论) (71)试想,在此之前,它肯定也用木块、土块之类尝试过,但只有石块才是达到目的的最好工具。(段景莲的哲学有无体系之我见) (72)但他与总理进行了友好交谈,称赞中国是古老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对世界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他本人深为敬仰。(王炳南的回忆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中几个片断) *)“过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曾经发生某动作或存在某状态,但现在动作已不进行或状态已不存在。如: (73)在历次的革命斗争中,僮族妇女也有过许多贡献。(施联朱的僮族人民的喜悦) (74)当年,我也曾漂亮过,也像个人似的。 (75)他小时候胖过。 带“过2”的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是在前头加“没(有)”。如: (76)共产国际一些领导人对于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式道路,从一开始就没表示过赞同。(石仲权与杨增和的中国革命胜利的结晶) (77)麦查轻轻地笑了一下,“我从来没进过任何学校的大门!” (尤今的音符跳跃在山穴里记西班牙吉卜赛人) (78)悲哀,并不是因为自己唯心,因为他们没要求唯物过。(季羡林的语言学家的新任务) 有的带“过2”的动词前头虽然没有出现“曾经”,但从语义上来看可以加“曾经”或者其他的词语隐含“曾经”的意思。如: (79)这本小说我(曾经)看过。 (80)张秋萍前年(曾)以环的成绩获过世界杯冠军。(中国青年报) (81)西德天文学家霍尔耐尔(曾经)作过计算,他认为任何文明存在的期限,从进入宇宙起,都不超过年。(段景莲的哲学有无体系之我见) “过2”也可以用“不曾”、“未曾”表示否定。如: (82)仿佛这里什么都不曾发生过。(赵瑜的兵败汉城) (83)会使人认为在马尔以前不曾有过任何语言学,语言学只是从马尔的新学说出现以后才开始的。(季羡林的语言学家的新任务) (84)她,虽然被迫失掉了为人民唱歌的机会,但从来未曾失掉过要为人民歌唱的信心!(毛茂春的歌生活力量) (85)兵马俑成千上万,象这样有真名实姓的却未曾发现过。(张祖荣的珠联璧合)“过2”有时出现在动词短语之后。如: (86)特别是革命年代在延安生活过的老同志,他们对延安的民主政治生活一往情深。(马文瑞的永远保持延安作风) (87)但他与总理进行了友好交谈,称赞中国是古老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国家,对世界作出过伟大的贡献,他本人深为敬仰。(王炳南的回忆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中几个片断)小结:动态助词“着”、“了”、“过”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但“着”和“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现代保养知识培训课件
- 完形填空核心考点(含答案解析)-2024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专项练习(解析版)
- CN120204225A Pi3k激活剂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
-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二)原卷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 动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与并发症处理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项复习:阅读填表含答案0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 武汉版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 农商行资本管理制度
- 车机联控标准用语29课件
- 游戏电子合同协议书
- 2025至2030中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行业全景调研及竞争规模调查报告
- 投资合同书转为借款协议书
- 一年级新生入学行为规范教育课件
- 软著转让合同协议
- Unit5 We're family Lesson 4 Fuel up(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
- 2025年质量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练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第一单元 任务二《诗歌朗诵》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