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4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复习教案单元二十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1918-1939) 一、阶段特征: 本单元讲述了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时间从1918年一战结束到1939年二战爆发。这一时期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一国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了社会主义,成绩大,问题深;帝国主义经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重新瓜分了世界,实现了20年代的短暂稳定,经济大危机使帝国主义阵营出现大分化,法西斯疯狂扩张,新的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 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义发展从调整,稳定到危机,分化和战争: 1、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到大危机 (1)生产力:战后各国经济普遍恢复,但潜伏深刻矛盾,2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2)生产关系: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2、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和法西斯阵营: (1)以美为首包括英法等国坚持了民主制度;(2)德日意等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有其深刻的历史现实原因。 (二)社会主义运动 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是现代史的开端; 2、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是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苏联建成社会主义,1936年新宪法是标志,成绩很大,问题很深。 4、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性共产党。 (三)殖民活动从重新瓜分到法西斯扩张: 1、列强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瓜分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英法日获得了原德国殖民地,美国打破了日本对亚太的独霸局面。 2、30年代以后,法西斯国家对埃塞尔比亚、中国的扩张形成了二战策源地。 (四)民族解放从高涨到和反法西斯结合: (五)国际关系从一次大战到二次大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华体系是对战后世界的重新瓜分,蕴含了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之间的深刻矛盾,这些矛盾,特别是德法,德英,美日是大战的根源。 2、30年代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法西斯扩张,世界大战在酝酿之中,当时世界主要政治势力,特别是西方大国奉行的绥靖政策姑息养奸,未能制止大战的爆发。 (六)全球化世界体系在冲击中深化 1、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在帝国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2、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帝国主义国家分化严重。 二、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苏俄的显著差异。 民主革命:苏联是城市工人暴动的二月革命;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经过长期艰苦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苏联是暴力的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没收资本主义企业;中国是在掌握政权情况下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和赎买.两者都对农业实行集体化,苏联用强制和行政手段,中国循序渐进,自愿互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忽视轻工业和农业.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积重难返,中国在曲折探索中摸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三、从参加巴黎和会各大国的意图来看,一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和表现?其中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与一战前相比有何变化?原因? 意图: 削弱战败国和瓜分殖民地;反对苏联;划分势力范围. 矛盾:帝国主义和广大殖民地矛盾;帝国主义和苏联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主要是德国和法英矛盾;战胜国之间因为分赃不均的矛盾,主要包括英美,英法,美日,法意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间主矛:由英德矛盾变英美矛盾. 原因:根本是资本主义主义的发展不平衡,德国战败,英国势力下降,但仍要维护其霸权,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企图全面挑战英国的霸权. 四、29-33年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面对危机主要资国摆脱危机的基本方式有哪两种?其特征分别是?造成方式差异的原因?各自的影响? (1)大危机: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扩大和消费不足;股票投机引发危机.特点-席卷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程度深;影响-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法西斯抬头;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2)方式, 特征和原因: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放式,特征是坚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缓和危机。原因是美英法等国有较雄厚经济实力,民主传统浓厚,能够干预缓和危机.法西斯专政方式,特征是建立独裁,扩军备战转嫁危机。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积累不足,专制残余较多,军国思想浓厚,企图冲破凡华体系。 (3)影响:前者缓和危机,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后者疯狂扩张,形成了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 五、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对比: (1)原因相似:从经济上都是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积累不足,同时受危机打击严重;在政治上未经过彻底资产阶级革命,保留较多残余,缺乏健全民主制度;垄断资产阶级和军方的支持;思想上军国思想浓厚;对外都要冲破凡-华体系束缚. (2)方式差异:德国以纳粹党为核心,通过欺骗宣传扩大影响,以合法选举方式上台;日本以军部为核心,通过暗杀,政变扩大势力上台. (3)活动雷同:对内独裁,国民经济军事化 ,思想严密控制,对外则都疯狂扩张,成为大战的策源地.两者都对其他民族实行屠杀政策. 六、绥靖政策的产生原因,表现,产生恶果.教训. 含义:绥靖政策是30年代大国针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的牺牲别国利益,保护自己既得利益,同时祸水东引的一种外交政策。 原因:为保护既得利益;自身危机,力量软弱;祸水东引到苏联;法西斯的欺骗宣传;试图延缓大战。 表现:国联李顿调查团针对伪满洲国的态度;国联和英法美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未禁运石油和封闭运河;西班牙内战期间英法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纵容了德意气焰;1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