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doc_第1页
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doc_第2页
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doc_第3页
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doc_第4页
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市20152016年度对口单招文化统考调研测试卷(一)语 文注意事项及说明: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将所有答案(含选择题)填写在答题纸上。3. 答案不涂写在答题纸上,成绩无效。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1.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 欢谑(xu) 踟蹰(ch) 蹩进(bi) 喟然(ku)B. 癖好(p) 凝噎(y) 锱铢(zh) 深邃(su)C. 攒射(cun) 苔藓(xin) 梗塞(si) 浸渍(z)D. 筵会(yn) 谬种(mi) 偃卧(yn) 昳丽(y)2.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是A. 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身分。B.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崔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C. 这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D.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3. 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妖童媛女(艳丽) 推陈出新(淘汰) 坚韧不拔(移动) B. 疾言厉色(急速) 无动于衷(内心) 待人接物(物品) C. 真知灼见(透彻) 殒身不恤(顾虑) 若即若离(靠近)D. 感同身受(感激) 灯火阑珊(零落) 溢美之词(过分)4.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结局的强悍、壮阔和威武不屈,使得以哀悼而起的思绪,随着心绪的升腾渐至壮怀激烈的情绪;使得这歌曲既哀悼,又 ;既感伤,又 ;既柔婉,又 ;我们就在一种柔情万缕的 抒情中,不知不觉走进英雄主义的襟怀。 A. 激昂 英武 坚硬 婉约 B. 激动 雄壮 强硬 婉转 C. 激烈 豪迈 雄壮 婉丽 D. 急切 威武 坚强 委婉5.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是A.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B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 C成功的教学,在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D. 在甘肃民勤以及张掖等六个县市出现的特强沙尘暴天气,导致能见度几乎为零,最大风速达到26米/秒左右。A“不绝如缕”多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局势、生命危急,应改为“络绎不绝”;D成分赘余,删去“左右”6.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 有许多思想领域(艺术、宗教、道德。)不能使用科学方法,它也许永远不能应用于这些领域。 B. 乡下人说某人脸黑:看你像个灶王爷似的但灶马头的灶王爷脸很白。 C. 如果蝉不被打扰或伤害,它常常会在一根枯枝上刺成三、四十个小孔。 D. 海尔赛以前曾在向记者的一次谈话中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看中了日本天皇阅兵时骑的那匹白马。”7.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A. 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讳饰) B.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比喻) C.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 D.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8.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A.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记叙) B.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描写) C. 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议论) D.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说明)9. 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歌 普希金 俄罗斯 B. 寂静的春天 散文 雷切尔卡森 美国 C. 物种起源绪论 学术论文 达尔文 英国 D. 冰河英雄 人物通讯 克莱尔萨夫安 美国10. 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色,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之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独特的审美意趣。 B.仁爱一生(节选)选取了特里萨在贫民窟建立贫民区学校,收养弃婴建立“儿童之家”,建立临终关怀院三件事,折射出特里萨大爱无疆的崇高性和伟大性。 C.沁园春长沙意象纷呈,意境深远。“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都给我们展示了广阔万里、绚丽多彩、激情豪迈的意境。 D.化装舞会记叙了“我”童年时期因莽撞而撞人的事情,情节跌宕,富有戏剧性,体现了小说可读性。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一)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人类怎么样呢是否也遵循伯格曼法则如果是这样,那么爱斯基摩人是不是比我们要大得多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得回顾一下人类演化的历史。简单地说,人类是在非洲演化出来的,大约是几百万年以前。但等到学会制作衣服和帐篷之后进入寒冷地区,大概只是几万年以前的事。而进入西伯利亚北极,大约是在两三万年以前,进入阿拉斯加北极,最早的证据是在1.2万年前。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例如,白人是在欧洲比较靠北的地方演化出来的,所以个子比较大。而黄种人是在亚洲温带地区演化出来的,所以个子比白人要小一些。同样的,在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个子就要大一些,也许这也是伯格曼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吧。但是,以此类推到黑人,似乎就有点矛盾了。按理说,黑人一直生活在热带,个子应该最小。然而,现在的黑人不仅比黄种人个子大,有的甚至比白人还高大,美国的篮球运动员,大部分都是黑人。不过,如果到非洲去看看,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在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地区,生活着一种黑人,叫做俾格米人,过着狩猎收集型的群体生活,他们与其他黑人的差别是:个子明显的矮小,平均只有1.3米左右,偶尔也有长到1.5米的,就算是“巨人”了。他们的皮肤颜色浅而发红,不像一般的黑人那么黑,面部长而体毛多,额部、眼睛和牙齿都比较往前突出,更接近于人类的原始面貌,所以被称之为“矮黑人”。按照伯格曼法则来推断,也许这种黑人才代表着原始的黑人,其他的黑人可能都是后来的变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的。选自位梦华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1. 第段中应该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是 A. ,? B. ,?C. :?。? D. :?12. 第段中提到白人和黄种人,是为了说明 A. 白人生活的地区比黄种人生活的地区寒冷。 B. 白人比黄种人适应能力更强。 C. 白人、黄种人不像爱斯基摩人那样演化在非洲。 D. 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13. 下列对第段中“蛛丝马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直生活在热带的黑人,也许可以验证伯格曼法则。 B. 非洲中部生活着俾格米人,也许可以验证伯格曼法则。 C. 变种的黑人,也许可以验证伯格曼法则。 D. 个子比黄种人大、甚至比白人大的黑人,也许可以验证伯格曼法则。14. 联系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伯格曼法则不适用于非洲黑人,因为他们的个子太大。 B. 今天人们看到的人高马大的黑人是黑人的变种。 C. 非洲地区的黑人不一定都能验证伯格曼法则。 D. “矮黑人”才是真正的黑人,因为他们的长相与人类的原始面貌一样。(二)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又曰: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15对词中“恨”“乐”两个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项A. 都是形容词。 B. “恨”是名词,“乐”是动词。C. 都是动词。 D. “恨”是动词,“乐”是名词。16西江月二词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人物?以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这两首词似褒实贬,寓贬于褒,看似歌颂,实则嘲讽批判。B. 这两首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独立不羁、要求个性解放的写照。C. 从修辞角度看,“草莽”的用法是暗喻,比喻人没有知识,没有修养。 D. 从修辞角度看,“纨绔”“膏粱”是借代,用华美的衣着、精美的食物指代富贵子弟。17对“愚顽怕读文章”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宝玉无能又顽皮,一见书就害怕。B. 宝玉愚顽,贪玩,不肯读书。C. 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因此愚笨。D. 宝玉不愿意读四书五经这些孔孟之道追求功名利禄的文章,被看作愚笨、顽劣。18两首词对宝玉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宝玉是混世魔王。B. 宝玉任性,不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C. 宝玉受封建礼教迫害产生了心理变态。D. 宝玉有不为当时世人理解的叛逆性格。19. 对红楼梦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深刻地写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广泛地暴露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腐朽和罪恶,客观地显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B.课文节选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贾府人物以及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多愁善感。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第二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D.课文在描写贾府环境时,既介绍了贾府的宏伟外观、巧妙布局,又暗示了贾府的荣华及其荣华的原因。11-14,DDBC15-19,BADDC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20. 下列各句中“与”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孰与君少长 B. 吾与点也 C. 臣请入,与之同命 D. 六国与秦皆诸侯21.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 说怿女美 B.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已 C. 暴霜露,斩荆棘 D. 举酒属客22.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大王来何操 B. 不吾知也C. 而今安在哉 D. 孰能无惑2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 不忍登高临远 B. 粪土当年万户侯 C. 天下云集响应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 朝去暮来颜色故 B.比及三年 C. 思厥先祖父 D.盛以锦囊25. 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善于运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战略主张。 C.赤壁赋无论写景、抒情,还是说理,都紧扣清风、明月、江水等特定情景,使情、景、理三者融为一体。D.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尽吐不平之气,同时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表达了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消极、颓废。20-25,BBDDD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8小题,共20分)(一)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巴尔蒙特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田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连绵的群山。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大海,和百花盛开的峡谷。我与世界签定了和约,我是世界的真主。我战胜了冷漠无言的冰川,我创造了自己的理想。我每时每刻都充满了启示,我时时刻刻都在歌唱。我的理想来自苦难,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试问天下谁能与我的歌声媲美?无人、无人媲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而一旦天光熄灭,我也仍将歌唱我要歌颂太阳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光!26. 诗歌所运用的意象有哪些?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3分)27. 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太阳”在文中有什么含义?(3分)28. 作者宣称自己的“歌声”“无人媲美”的原因是什么?(2分)29. 诗中反复吟咏“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有什么作用?(2分)26.太阳、原野、群山、大海、峡谷。营造出一种宏伟阔大的气势,使诗人的豪情尽显纸上,张扬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3分)27. 象征手法。太阳不近视自然界中的一个星体,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一个崭新的富有生机的世界,象征着希望、光明、爱等生命中一切崇高美好,是生命不息追求的东西,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3分)28. 诗人歌唱的是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想来自苦难,是战胜苦难才来之不易的理想,因此他的“歌声”“无人媲美”。 (2分)29.这种复沓手法使得作品的主题不断提升,情绪不断高扬,突出了主题。(2分)(二)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行称了二斤白糖,说她的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菜农也有种的了。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 北京人过去不吃蕹菜,不吃木耳菜,近年也有人爱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 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北方人初春吃苣荬菜。苣荬菜分甜荬、苦荬,苦荬相当的苦。 30. 这段文字是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简要介绍这位作家。(3分)31. 文中划横线的“北京人很保守”“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句子,有什么含义?(3分)32. 本文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既写了饮食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结合语段举例说明作者怎样表现生活气息的。(2分)33. 结合所选文字,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2分)30.汪曾祺的五味。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代作家。京派小说的传人。也被称为“美文家”和“美食家”。20岁开始发表作品。年轻时手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较深,晚年作品渐趋平实。提倡“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等。此外还发表过散文、文学评论及诗歌等。(3分)31.大白菜主义即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在于它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京人自己也会从这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3分)32. 如婆婆喝白糖水。清贫的生活之中有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2分)33.朴实平淡,雅致而含蓄。话语平常,语调和缓,犹如老者。但平常中包含韵味,和缓中给人以智慧。注重语感和语流,充分营造文字的氛围和节奏,富含幽默,趣味盎然。(“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也行。)(2分)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34.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共2小题,每小题1分,共2分) 惑矣 或师焉,或不焉3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是什么句式?(1分)37.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段中的三处对比。(3分)34.糊涂;同“否” (2分)35. 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2分)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是很奇怪的啊! (2分)36.宾语前置句(1分)37.第一组是“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的纵向对比。第二组是“今之众人”中的自身形成的对比。第三组运用“今之众人”中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做横向对比。(3分)以下略。六、口语交际(8分)38. 你的同学张明在市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近日将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请你在班级欢送会上以李强的身份代表全班致欢送词。 要求:200字左右。条理清晰,符合致词要求,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七、综合实践(8分)39. 你所在的班级拟举办“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交流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要求:答案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写出本次活动的目的。(2分)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个宣传口号。(2分) 请为你们组产生的发言代表写一则推荐词。(2分) 你认为本次活动应包括哪些主要环节?(2分)八、应用文写作(10分)40. 学校文学社团的杂志青年准备出一期新年专刊“新年新梦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