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2014年秋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秋季综合测试试题(一)八年级语文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肃穆(m) 绥靖(su) 歼灭(qin) 阻遏()B瓦砾(l) 能耐(ni) 悠闲(xin) 地窖(jio)C鞠躬(j) 制裁(ci) 荒谬(mio) 溃退(ku)D劫掠(ji) 寒噤(jn) 提防(t) 赃物(z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负隅顽抗 气势磅礴 荡气回肠 箱箧B.眼花嘹乱 荡然无存 晨曦 健忘C.无精打彩 臭名昭著 纳粹 悠闲D.响彻云宵 精疲力竭 制裁 杀戮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 江阴要塞,( )长江。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们转弯抹角地走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要寻找的人。B茂密的树木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的厂房和满地深深浅浅的坑洞。C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有机食品锐不可当,遭到了人们的疯狂抢购。D一向处事稳重的张道强遇到这种意外也变得张皇失措。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B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C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D各地各部门都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B芦花荡是我国现代作家孙犁写的散文,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二、综合性学习(8分)(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请说说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怎样的情感。(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A、请写出一句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句。B、列举一部战争题材小说及其中一位军事人物或一场战役。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一)古诗文理解填空。(4分)(1)野望中描写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美景的诗句是( )。(2)长歌行中鼓励人们要抓紧时间,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诗句是( )。(3)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4)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16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仿佛若有光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义。(4分)(1)欲穷其林 ( ) (2)乃不知有汉 ( )(3)处处志之 ( ) (4)阡陌交通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四、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5分,每小题3分)功 勋【苏联】鲍里斯波列伏依 刘泽农译这事发生在1945年4月末,当时战斗在柏林中心进行。接受了报道该战况的任务之后,我决定到火车站去。我好不容易走到市中心的铁路上,这里正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在我军和德军阵地之间,横着一条宽阔的大街。在一幢被毁坏了的楼房附近,躺着一位已经死去的德国妇女,她身边有个小女孩,还活着,大约三四岁。当战斗的喧嚣沉寂下来的片刻,就会听见小孩大声的啼哭声。这绝望无助的哭声,震撼着这块土地。突然,我看见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向小孩爬去。法西斯匪徒开起枪来,可是战士仍朝着女孩的方向爬,爬到了她身边,他将她抱了起来。射击停止了,呈现出一片可怕的寂静,在这寂静中,大家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哄小孩。战士往回爬了,打死他并不难,可是对方没有开枪。只是当他已经到了自己人跟前时,才传来一声枪声一个狙击手开枪了。战士竭尽全力将女孩交到同志的手上。大家听见他说:“把女孩接过去,我好像受伤了。”第二天我决定找到这位战士,更详尽地了解一下他的情况。我被告知,他住进医院了,伤势十分严重。我驱车赶到医院,见到了这位战士。我获准探视5分钟。5分钟能做什么?由于虚弱,战士几乎不能说话。了解到的情况不多:卢基扬诺维奇特里丰安德烈耶维奇,明斯克居民,战前在一家无线电厂当工人。战争初期参加了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作过战,在那里他受了伤,获得了他的第一枚红星勋章。不久,又获得了红旗勋章。当被问到家庭情况时,他低声回答说:我没有家。以前也没有?有过。有妻子和两个女儿。她们都死在明斯克。我也没有父母亲。法西斯匪徒烧毁了他们居住的村子,所有的居民都被枪杀了。卢基扬诺维奇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几小时后,他因伤势过重而死去。那个时期,在柏林的大街上,还发生了一件与上述情况相同的事。战士尼古拉莫索诺夫在猛攻德国国会大厦时,也救出了一个德国小孩。两位苏联红军战士在柏林建立了同样的功勋。为纪念他们,苏联雕塑家叶甫根尼维克托罗维奇武切季奇制作了精荚的纪念碑,矗立在柏林,碑前总是鲜花不断。1.请简要概述文章所写的事件。2.“打死他并不难,可是对方没有开枪”对方为什么没开枪?为什么后来又开枪了呢?3.有人说,文章第二段纯属多余,第一、三段可以自然衔接,你以为呢?4.文章最后为什么叙说了另一个救助德国小孩的故事?5.你怎样看待这个战士在战场上冒死救敌国小孩的行为?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15分)火车上的相遇邓迎雪(1)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2)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3)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4)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5)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6)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7)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8)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9)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10)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11)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12)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13)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14)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15)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16)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17)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18)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19)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20)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从此。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21)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第3期)6.请简要概括在“火车上的相遇”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4分)(1)(2)7.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他嗫嚅着说出行程。(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8.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9.通读全文,理解“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一句的含义。(3分)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第(5)段 “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既是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与父亲“火车上的相遇”埋下伏笔。B第(12)段“沉重、烫手”表现了“他”意识到这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凝聚着父亲的血汗,也流露出对自己不求上进的自责。C父子相遇,似乎是有惊无喜,父亲“惊”是因为担心儿子知道真相,儿子“大声叫”仅仅是因为觉得“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D文章最后两段都是强调那个假期的难忘,第(20)段侧重于“他”的成熟,第(21)段侧重于“火车上的相遇”在“他”成长中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五、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作文。题目一:请以“感谢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美无处不有,美无时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事、景、物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请以“我发现了 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B A B C D B二、综合性学习(略)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一)古诗文理解填空。(4分)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题。(16分)1、A 2、(1)欲穷其林 (尽,走到尽头) (2)乃不知有汉 (竟然)(3)处处志之 (做标记 ) (4)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带着妻子子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里面出来,就和外面的人完全隔绝了。(2)问现在是什么年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4、C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四、现代文阅读(30分)(一)功 勋1.两位苏联红军战士在战场上冒着危险救出两个小孩。2.德国鬼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战士的行为在瞬间唤醒了他们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在犹豫是否开枪。但最终法西斯的教育,人性的丧失,敌视的心理占了上风,最终开枪了。3.第二段是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凸显了主题,增强了悲剧色彩,也是对法西斯的无言控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