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50分,时间150分钟。2.第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的答案用书写黑色字迹的水性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内的指定处,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3.考生请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涂写在答题卡、答题纸的指定位置。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纸。第卷(选择题 共39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蒙骗 / 蒙蔽 模样 / 模棱两可 荫庇 / 绿树成荫B差别 / 差错 间断 / 间不容发 应届 / 应有尽有C角斗 / 角色 连累 / 罪行累累 强求 / 强词夺理D蹊跷 / 蹊径 芳菲 / 妄自菲薄 恰当 / 安步当车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申冤 走头无路 励精图治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B妨碍 养尊处优 矢口否认 道不同不相为谋C. 编辑 梳装打扮 气宇轩昂 醉翁之意不在酒D厮守 混淆视听 咎由自取 麻雀虽小,肝胆具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温家宝总理 :“这不是针对某国人民的一部法律,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靠改革。加强和改善中日关系,要在 中日间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遵循三个原则。A表明 调整 遵守B申明 调整 恪守C表明 调控 恪守D申明 调控 遵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B那时,洋人凭借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C李先生的义举使这件众望所归的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后又回到祖国的怀抱。D1978年的夏季,文学开始复苏。当班主任伤痕等一批文学作品出现时,一向沉稳的严文井拍案而起,兴奋得几乎大呼小叫。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首棒火炬手吴数德表示: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通过火炬传递参与奥运,支持奥运。B、记者从沈阳市援川安置房建设指挥部获悉,沈阳发送至绵竹550套过渡安置房已经开始安装。C、国足恶战连连,肩负奥运使命的国奥队也不甘寂寞。昨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新一期奥运集训名单。D、电视剧创作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此为标准,不仅能提高文化品位,而且还能弘扬民族文化。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的诗歌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主要作品有楚辞、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B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为“临川四梦”之一,其中著名的文学形象是崔莺莺。C词和散曲是特殊的旧体诗。词又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根据曲调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D陆游,字务观,与屈原、辛弃疾等都是爱国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其著名诗句,他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9题。所谓“西藏独立”是怎样出笼的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七百多年来,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行使着行政管辖,西藏地方从未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在二十世纪初的藏语词汇中还没有“独立”这个词。1888年、1903年,英国侵略者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企图把西藏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西藏军民奋起抵抗但遭失败。1904年,英军一度攻占了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出走,侵略者迫使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签订了拉萨条约。但由于清朝政府外务部认为拉萨条约有损主权,清朝驻藏大臣不予签字,条约无效。 帝国主义靠直接军事侵略没有达到完全控制西藏的目的之后,就变换手法,开始策划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1907年8月31日,英、俄帝国签订了英俄同盟条约,其中把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改称为“宗主权”。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次年,英国利用清朝灭亡,民国初建,中国国内政局混乱之机,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了否定中国对西藏主权的“五条”。在遭中国政府拒绝后,英国封闭了由印度进入西藏的一切道路。1913年,英政府又煽动西藏当局宣布独立,提出“西藏完全独立后,一切军械由英国接济”;“西藏执行开放主义,准英人自由行动”(摘自朱绣著西藏六十年大事记)。但英国的图谋未能得逞。1913年,英国政府利用篡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迫切要求得到各国外交承认和得到国际借款的心理,迫使北京政府参加英国政府提出的中、英、藏三方会议,即“西姆拉会议”,并提出把中国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分为“内藏”、“外藏”,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4年7月3日,中国政府代表陈贻范奉国内训示,拒绝在所谓“西姆拉条约”上签字,并且发表声明:“凡英国和西藏本日或他日所签订的条约或类似的文件,中国政府一概不能承认。” 1942年夏,西藏地方政府在英国代表的支持下突然宣布成立“外交局”,公开进行“西藏独立”活动。因全国人民的同声谴责和国民政府的严正警告,而改变原议。1947年3月在新德里举行“泛亚洲会议”,英帝国主义幕后策划邀请西藏派代表参加,在会场上悬挂的亚洲地图和万国旗中,把西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对待。经中国代表团提出严正抗议后,会议组织者不得不加以改正。1950年上半年,一批美国枪支弹药经由加尔各答运入西藏,用以对抗中国解放军进藏,同年11月1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公开诬蔑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本国领土西藏的行动是“侵略”。同月,美国指使他国在联合国提出干涉中国西藏的提案。由于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一些国家的反对,这个阴谋没有得逞。(记者马振华)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是( )A、袁世凯要求得到各国外交承认和得到国际借款。B、袁世凯迫使北京政府参加“西姆拉会议”。C、英国政府提出中国藏族居住的所有地区划分为“内藏”、“外藏”。D、英国政府提出划分“内藏”、“外藏”,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下面对原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1904年英军攻占了拉萨,迫使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但因为清朝驻藏大臣不予签字,条约无效。B、帝国主义靠直接军事侵略达不到完全控制西藏的目的,就开始变换手法策划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C、1911年,英国政府利用中国国内政局混乱之机,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了否定中国对西藏主权的“五条”。D、1942年夏,英国代表宣布西藏地方政府成立“外交局”,公开进行“西藏独立”活动。9.依据原文,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西方一些国家和政府从历史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利用各种手段对西藏进行分裂的活动。B、拉萨条约、“五条”、“西姆拉条约”等都是英国政府分裂西藏的丑行,分裂西藏的阴谋从来并将永远不能得逞。C、中国政府在1914年7月3日发表声明:凡英国和西藏签订的文件,中国政府将一概不能承认。D、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多次插手中国西藏,暗中或公开支持西藏独立。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繻。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注:繻:用作通行的帛 传:凭证 制:帝王的命令 横草:使草倒下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吏予繻 予:动词,给B今天下为一 一:数词,一C当发使匈奴 发:动词,派遣D干名采誉 干:动词,求取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军揖太守而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还当以合符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且盐铁,郡有余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驽下不习金革之事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ABC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是济南人,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觉得他是个奇才,就与他结交,终军就作揖跟随太守去了。B御史大夫弹劾徐偃矫制大害,依照法律应该判处死罪,皇帝下诏询问终军的意见,终军认为应该加以惩罚。C终军因为不熟习金革之事,所以听说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就主动请缨。 D皇帝派遣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作为汉朝的诸侯国前来朝拜。第卷(非选择题 共111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四、(共23分)1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3分) (2)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3分 ) (3)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3分) 15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题(8分)蝶恋花纳兰性德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1)上阕“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结合诗句分析每一小句分别刻画了怎样的情景,这三句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 答: (2)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6填空。(任选六空作答,每空1分,共6分)(1)苏轼的黄州之旅对于苏轼的达观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此时的他, 既有“人生如梦, ”的感喟,又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的豪情,当然,也有过“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的超然。(2)南渡后的李清照在“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的家庭缱绻中,走向了国破家亡的离乱,“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风一变,倍感沉痛。(3)辛弃疾词善用典故,如“想当年,金戈铁马, 。”再如:“凭谁问, , ?”(4) ,景行行止。(5) ,秋水共长天一色。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哀 蝶 迟子健 我童年时曾是扼杀蝴蝶的小妖魔。大兴安岭有一种俗称“大马莲”的蝴蝶,深紫色,羽翼上有点点赤金的颜色,它比一般在花间翩跹的蝴蝶要大上好几倍,雍容华贵,飞起来姿态娴雅,美得令人炫目。这种蝴蝶不大喜欢徘徊花间,它们通常是在林间的草地上翻飞悠游。我和许多女孩子那时最热衷的事便是用衣服罩住这种蝴蝶,将它捉到手中,它的羽翼在我的指间簌簌抖动的时候,我们便将它在掌心拍死,然后在蝴蝶的蛹上插一颗图钉,将它按到白纸棚的灯畔。晚上拉亮电灯,哗地一照,灯畔那一圈已死的蝴蝶便栩栩如生了。那时我究竟扼杀了多少蝴蝶,已经无从计算了。只知道那些蝴蝶过不了多久就会像落叶一样脱离纸棚,落下来的自然和泥土融为一体了。 蝴蝶的美是靠羽翼的震颤来传达的,而它的死亡也是由此带来的。折断它的羽翼,它便丧失了传达美的能力。艺术的羽翼同蝴蝶一样是华美而脆弱的。比如一幅名画,它可以在欣赏它的人面前呈现丰满辉煌的羽翼,给赏画的人以一种心灵的沟通和震动,但同时,一把意外的大火会使它化为灰尘。比较而言,陶器的羽翼才算最为坚硬,无论风吹日晒雨淋,都无法伤害它的本质,即使深埋地下,陶还是陶,所以陶才是最能成为中国的象征,才经久不衰。 我曾经异想天开,认为应该把伟大的艺术品放入坟墓保存。因为展览大厅明亮的光线会使一幅画改变颜色,人的浑浊的呼吸会伤害画的神经。但是如果创造艺术是为了让它进坟墓的话,那么人类又如何进行精神的交流呢?人是渺小的,艺术却是巍峨的。我们无法得到梵高身上的一片指甲,但他的向日葵却比地球上所有开放的向日葵都灿烂、明亮和忧伤;我们无法得到柴可夫斯基的一根头发,可他的音乐的羽翼将在漫长世纪的空中低回,并且深深地感染着一代一代的人。所以我不再做把艺术品放入坟墓的梦想。我们庆幸人类的先知,他们创造了音乐、绘画、建筑、文学等等的艺术形式,他们向我们传达了已逝世纪的辉煌与宁静,喧嚣与平和,他们艰难地扇动着艺术的羽翼,告诉我们战争、和平、瘟疫、繁华、颓败等等人类曾经历过的一切,我们承受并延续着这一切。埃及的金字塔不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的永久纪念碑,也可能再过几万年没人会知道梵高、莫扎特、海明威这些在我们这个世纪仍被视为伟大的人物,因为艺术的羽翼既长久又脆弱,它很可能在飞向某一个世纪的途中而彻底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创造这艺术的人的名字也一同沉沉地消失。但这些担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总会有艺术的羽翼飞向未来的天空,它仍能给人带来生存以外的惊喜和慰藉。如同童年时我在苍茫的暗夜中哗地拉亮电灯,能看到那美丽的蝴蝶一般。 大约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悲观的文章谁为这个世界送葬,大意是说忽然一日想到如果人类全部消亡了,这个世界不复存在了,能最后为这个世界送葬的是什么?我说是大地上翻飞的画卷、四散的书籍、破败的琴和空旷的建筑。当一颗流星最后一次划破天幕,它会看到大地上我所设想的壮观场景,没有比这种送葬更动人的了。 这种杞人忧天的想法其实缘自内心深处对艺术深深的痴迷和渴望,也可视为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激励。于是,艺术会为这个世界送葬成了我深信不疑的一个真理。人死后暴露出的白骨是那么千篇一律,可人的心灵创造出的艺术光华却又是那么斑斓夺目。这样想来,艺术的确是完善人生的一种途径了。当我按住蝴蝶,当它的羽翼在我的指间轻轻颤动,我还会扼住它的呼吸吗?虽然我知道蝴蝶不经我的手早晚也会成为泥土的一部分,但现在我的心还是为二十几年前的过失而颤抖了。能够让羽翼震颤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不然那羽翼又有何用?静止千年的美,也抵不过飞翔一瞬的美更动人心魄,因为后者是一种流光溢彩的美。所以我深深祈祷艺术的羽翼不要轻易被人折断,让它自由地颤动并且深入人心吧。同时,我也愿意在这遥远的北国,深深地向着极北的童年生活领地鞠一躬,哀悼那些毙命于我掌心的蝴蝶。 (选自我的世界下雪了)17.文章主要写“艺术”的话题,开头却细致描写“我”童年扼杀蝴蝶的情景,有何作用?(4分) 18作者认为艺术的羽翼同蝴蝶一样华美而脆弱,结合原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9.作者曾经异想天开地认为应该把伟大的艺术品放入坟墓保存,后来为什么又否定了这种想法?(4分) 20.试简要分析文章以“哀蝶”为题的好处。(6分) 六、(10分)21运用名人名言续写两个句子,以构成排比。(6分)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 ;生命就是 。22新闻工作者在拟新闻标题时往往灵活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从而使标题呈现丰富多彩的审美特征。试从下面体育新闻标题中任选两则,说说它们运用的修辞及表达效果。(4分)力拔山兮气盖世占旭刚夺金的台前幕后(解放日报悉尼奥运新闻)大战尼日利亚 铿锵玫瑰“含苞欲放”(扬子晚报悉尼奥运新闻)何英强有惊人之“举” 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南京日报)女曲,你大胆往前走(人民日报(悉尼奥运新闻,“曲”指曲棍球) 七、(60分)23.作文(60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据统计目前有近十万人不幸遇难,但是生命宝贵,我们热切地期待生命的奇迹:60岁老太太被困196小时获救,2名被困216小时的幸存者获救,绵竹被困266小时的老人获救,绵竹8名工人被困16天获救, 33岁男子被深埋139小时获救,61岁老人被埋140小时获救,映秀幸存者被埋179小时获救,这是此次地震中流传最广的几大“生命奇迹”。废墟之中,人性闪亮,昭示着我们民族的坚韧和顽强,历尽劫波,我们仍然坚守希望。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高一语文期末联考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39分,每小题3分1.C2. B(A走投无路;C梳妆打扮;D肝胆俱全。)3B(申明,郑重说明;表明,表示清楚。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控,调节控制。恪守,严格遵守;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4A(画地为牢: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拍案而起:形容奋起反抗。)5、C(A修饰不当,“更多地”应放在“参与”前。B后半句杂糅。 D.成分残缺,“弘扬文化精神”。6D(A楚辞非屈原一人的作品,还包括宋玉等人的作品。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文学形象。长调、中调、小令是根据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的。)7B(是英国政府,不是袁世凯迫使。)8B(A原文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不是西藏地方政府。C不是1911年,是其次年。D是西藏地方政府宣布。)9C(一概不能承认的有前提限制。)10B (形容词, 同一的)11C(A项中第一个为代词“他的”,第二个为语气副词。B项中“而”都是连词,前者表承接,后者表转折。C项中“以”都可解为“用、拿”。D项中“且”都是连词,前者表递进,译为“况且”,后者表转折,可译为“却、反而”。)12.D(表达其求取官职的信心。表达冲锋陷阵的心愿。表达要求出使的心愿。说明自己不熟悉军事。“请缨”是投军报国的决心。是行动,不是心愿。故凡有任何一项者,均不选。)13.D第卷(非选择题):共111分14.(9分) (1)(3分)徐偃认为大夫走出疆域之外(执行公务),有关使国家安定、万民生存的事情,可以独断专行。(“疆”1分,“安”“存”使动用法1分,大意1分)(2)(3分)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穿坚甲拿利器,冒流箭、飞石,冲锋在前。(“坚”“锐”1分,“当”1分,大意1分)(3)(3 分)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带到朝廷来。( “缨”1分,“羁”1分,大意1分)15(8分)“又到”句点明诗人重到当年分别之地;“不语”句勾画出诗人驻马立足,默默无言,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踏遍”句写出在清冷的秋季,诗人长久地徘徊在故地,不忍离去。(每小句1分)表达了离别之苦,怀念之情,凄凉之意。(1分)答案示例:诗人用“不恨”、“只恨”形成对比,来突出“西风吹梦成今古”给诗人带来的痛苦。(4分,只写“对举”“对比”“比较”,而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能从其它角度如反语、比喻等分析,言之成理也可以。)16(6分)(1)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3)气吞万里如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高山仰止(5)落霞与孤鹜齐飞 17.(4分)文章开头以童年捕杀蝴蝶引入,由蝴蝶的美巧妙地引出艺术的美,使行文转入对艺术的思考,(2分)首尾呼应,由哀蝴蝶而哀艺术,行文严密,浑然一体,(2分)。18.(4分) 蝴蝶的华美在于斑斓的羽翼,它也因此招致了人类的捕杀,它是脆弱的;艺术的华美在于精神的价值,但它可能因天灾而毁灭,也可能因人类的私欲而消失,它也是脆弱的。(2分)二者之间有象征、比喻、对应的关系。(2分)19.(4分) 创造艺术是为了让人类进行精神交流。(2分)静止千年的美,也抵不上飞翔一瞬的美更动人心魄,因为飞翔的美是具有流光溢彩的美。(2分)20. (6分)“哀蝶”为题 好处有三:以蝶喻艺术,构思新颖奇特。(2分)笼罩开头结尾,结构谨严。(2分) “哀蝶”实为哀艺术,更为爱艺术,喻示中心。(2分) ( 以上各题答案,不必拘泥,意思对即可。)21(6分)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名人、名言、体现内涵各占一分,每句3分)22(4分)引用项羽诗为题,扫悲凉而赋予新意,表现出势不可挡的非凡气概,引用熨帖,富于激情。运用借喻,形象表现了女足战前的昂扬的英姿。运用双关,“举”既指何英强打破一项世界记录惊人的举动;又暗扣“举重”这一体育项目,“举”字呈现动作气势,给人壮美感。运用呼告,表现出对女曲的鼓励期盼之情。(指出修辞手法1分, 分析表达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红十字会师资课件
- 新解读《GB-T 30699-2014道路交通标志编码》
- 重大公卫知识培训计划课件
- 老年人课件教学课件
- 老年人误吸护理课件
- 酸葡萄效应课件
- 老年人学习课件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老年人养生健康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CN120200864A 一种可信数据空间的安全防护系统
- 动态关节松动术课件
-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注音版)(2022版课标)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课件模板
- 学校和教练协议书
-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14版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2024年)知识产权全套课件(完整)
- 阀门试压方案样本
- 电力线路保护工作手册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