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霉素生产过程简介PPT课件.ppt_第1页
金霉素生产过程简介PPT课件.ppt_第2页
金霉素生产过程简介PPT课件.ppt_第3页
金霉素生产过程简介PPT课件.ppt_第4页
金霉素生产过程简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中间过程控制放罐 1 培养基配制 2 1 种子罐配方 3 发一 发二种子罐容积8m 定容4 1m 发三一级种子罐容积5 1m 定容2 1m 发三二级种子罐容积13m 定容13 2m 4 2 发酵罐配方 5 发一 发二发酵罐容积为60m 定容30 2m 发三发酵罐容积为130m 定容60 3m 6 配方中花生饼粉 黄豆饼粉因质量波动较大可根据其原料质量好坏来调整比例或更换不同批次 碳酸钙因对培养基消后PH有较大影响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节其比例玉米浆与磷酸二氢钾对前期粘度影响大 故可根据前期粘度情况调节使用量 7 3 糖罐配方 糖罐容积60m 定容40 1m 8 培养基中含量很少的成份 如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淀粉酶等 需从罐口投入 不能从配料罐投入 碳酸钙与玉米浆需分开投料 玉米浆最后打入配料罐 4 配料注意事项 9 灭菌 10 1 灭菌目的 1 将培养基中所有的生命都杀死 2 淀粉的糊化和液化 3 蛋白质的完全适度变性 11 2 灭菌要求 达到预期减少菌量 灭菌度10 3个 罐 对培养基质量影响最小 12 3 灭菌工艺 总蒸汽压力 0 20Mpa 温度118 125 罐压0 10 0 13MPa 时间30 40min 注意 种子罐内培养基消后48小时之内必须接种 超过48小时接种前必须返消 3 1分批灭菌 实消 13 能进则进 不进则出 活汽灭菌 图3 5通用式发酵罐的管道配置示意图 14 3 2连续灭菌 连消 15 16 中间过程控制 17 1 控制参数 种子罐接种 0 2 新洁尔灭溶液喷洒接种口周围 分别用0 1 过氧乙酸溶液和75 酒精消毒接种口 点燃接种口周围的酒精药棉 迅速取下接种瓶布套或玻璃试管 针头插入种子罐接种口橡皮头中间 此时罐压在0 1MPa左右 待罐内空气进入孢瓶内 孢瓶内冒气泡 打开排风阀降低罐压 注意不要掉零压 利用压差法将孢子液 摇瓶菌丝接入种子罐内 18 种子培养各阶段参数控制范围 消后PH范围5 8 6 5 实际生产中在6 0 6 5总糖范围是3 5 5 5 实际应用为4 0 5 5 氨基氮消后控制范围是70 140mg 100ml中间过程温度控制在26 33 实际稳定在32 左右 后期若种子长势较慢可适当升温1 不超过33 即可 若长势较快且发酵罐未消好 可适当降温培养 不低于26 19 罐压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在0 040 0 060MPa 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0 05MPa 过高的罐压会延迟种子的生长 移种PH5 0 6 5 总糖2 0 5 5 氨基氮20 140mg 100ml 效价 80 ml 20 种子罐移种指标 移种前 检查无菌试验无染菌 显微镜检查菌丝伸展 粗壮 种子液外观浓稠 呈棕黄色 有发酵气味 21 发酵罐各阶段参数控制范围 温度控制范围为26 34 移种后控制在32 左右 菌丝长好后 通氨70L左右 降温至29 培养 发酵过程出现异常情况 如染菌 发酵液粘度偏高等 可适当降温1 2 培养 如代谢缓慢 粘度偏低等 可适当升温1 2 培养pH消后pH控制在5 6 6 5 培养过程中当pH值降至5 9时即可开始通氨 氨水浓度控制在20 30 控制发酵过程pH5 9 0 5 22 总糖消后总糖控制在4 5 9 0 实际生产控制在6 0 7 0 当总糖降至5 0 时开始补糖 中间过程残糖缓慢降低 直至放罐 低于2 0 氨基氮发酵培养基消后氨基氮控制80 240mg 100ml 培养过程中氨基氮的控制中总体趋势为先降低后回升 23 罐压发酵培养过程中罐压控制在0 001 0 040Mpa 实际生产为0 001 0 010Mpa 滤速发酵培养60小时后取样检测滤速 滤速控制在10 30ml 5min 发酵正常时在20ml 5min以上且滤液澄清 若发酵液染菌 滤速明显下降且滤液变浑浊 粘度发酵培养过程中粘度控制在1 35s 实际控制在5 10S 过高时影响发酵液的DO 过低时影响提炼收率 周期发酵正常培养过程中周期控制在90 124hr 24 2 中间过程异常 温度异常 发酵过程中因为人为的降温水或升温蒸汽阀门的开闭造成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 染菌造成温度异常升高 前期染菌 考虑返消或倒罐 中后期根据染菌剧烈程度考虑降温或提前放罐 25 PH异常碳酸钙 玉米浆等对发酵液PH影响较大的原材料质量的问题 例如湖州的碳酸钙在发酵前期引起PH回升 人为或自控系统造成的补氨水过多染菌代谢异常 如菌丝老化造成的PH回升 26 DO异常溶氧电极损坏造成DO显示异常通风系统问题 总风压不够 管道堵塞发酵液粘度过大造成DO低菌丝断裂 老化造成DO升高 27 染菌大部分表现为温度升高 PH降低但仍有极少的染菌罐批表现为P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