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阴市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 2012.4命题人:杨晓丽 审核人:许夏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霰弹(xin) 单于(chn) 沏茶(q) 椎心泣血(chu) B门扉(fi) 怆然(chung) 躯壳(qio) 稗官野史(bi)C罗襦(r) 隽秀 (jn) 酩酊(tng) 黍离之悲(sh)D熏陶(to) 危樯(qing) 罗衾(qn) 豆蔻年华(ku)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B经济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花大力气来推动产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C小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小李说:“过去是你帮我,现在我希望能够帮上你。有困难尽管说,我一定鼎力相助。”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1)“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化用了唐代诗人 山居秋暝的诗句。(1分)(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1分)(3)仿照“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2分)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选自栾城集,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D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 吾意欲见君耳此亦邪术,非正道也 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 三、古诗词鉴赏(16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答张十一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杜鹃花科。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1)前四句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简要分析颈联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 (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3)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白将进酒)(4) ,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5)平芜尽处是春山, 。(欧阳修踏莎行)(6)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7)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8)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故乡的芦花 李笙清在滩涂上看芦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那种骑着牛背走在湖堤上看一望无垠的芦花的感觉,至今仍然令人回味无穷。柳笛声中,那大片大片茂密的芦苇迎风招展,雪一样的芦花便如旗帜般潮涌浪卷;宁静中,仿佛有涛声隐约,忍不住牧牛进入那片芦苇花海,任由苇絮芦花轻拂脸颊,然后折一根长长的芦苇顶在头上,自己就俨然成了芦苇王子。如今滩涂上的苇林稀了,那种飘雪的壮观景象我是难以找到了,但是一蓬一蓬的芦苇依然顽强地生长在那些肥沃的滩涂上、河床边,它们惊人的生命力,来自于那深深下扎的芦根;当芦花谢了,芦苇枯萎,那些吮吸着水乡乳汁的芦根,却已在孕育着新的生命。我常常将芦花看作是水乡的女人,她们是我的祖母和母亲,还有更多系着围裙下河下湖的女人。水乡的湖从来不曾干涸。每到涨潮时节,纵横交错的河床满了,水会漫过岸边的芦苇,一路流淌,直到扎进湖里。而到了枯水季节,湖水会经过一孔孔涵闸,给这些河道注入生命之水,也滋润着河道两边丛生的芦苇。芦苇拔节的季节,正是麦地出苗的时候,这时候的水乡是清闲的,河边往往是最热闹的地方。男人们会光着膀子修理渔具,将那些终年漂在水上的船抬到岸上,晒干后,顶着日头,一遍遍地给船体上桐油。织网是女人的活计,树阴下,那些穿花似的巧手忽上忽下,令人眼花缭乱。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一个一个的水埠头,女人的嬉闹声里,常常掺杂着汉子粗粗的嗓门,泥土一样朴实。间或有水鸟扑楞楞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飞出,引起一串更响亮的笑声。当此起彼伏的棒槌声渐渐停息下来,女人们会就着河水洗发,会将清清的水面当作妆镜,欣赏一番自己的容颜,一朵红云会腾上脸来。当湖风温暖地沿着苇荡穿行的日子,芦花开始出穗,男人们开始下湖忙活。这时候的女人也忙碌起来,她们像莲花一样开放在近湖和堰塘里,一个个小小的木桶,一根根细长的竹篙,让女人们融入到一片诗意之中。草帽下,那些淌着汗水的脸,总是笑意嫣然,挥手间,沾满菱角叶。在我的水乡,采菱一般是女人的专利,说笑之间,她们的纤纤十指飞快地摘着水面上的菱角,熟练得就像在做纳鞋底一样的针线活,不一会儿,木桶就满了,女人们将木桶划到岸边,麻利地用筐篓装好,然后舀干木桶里的水,又轻盈地划进菱花丛中。一趟趟下来,岸边的菱角成了小山,女人的衣服开始湿透,会显出好看的曲线。偶尔有汉子心疼婆娘,也划着木桶采菱,他们笨拙的姿势往往引来女人的笑声,有时木桶翻了,男人和菱角一起滑落到水里,这时候,女人的笑声会更加恣意。芦苇长得更高的时候,芦花开始在风中怒放,秋风中,那银白如絮的芦花飘逸柔情。男人们开始频繁地出湖,而女人们的扁舟会像蜜蜂一样轻灵地穿行在荷叶林中。那些莲花凋谢的荷竿上,已挂满熟透的莲蓬。每当扁舟划过,女人唇边的渔歌,夹杂着莲蓬与荷梗断裂的脆响,这时候的女人,就像迎风飘拂的芦花一样美丽动人。和家乡众多的女人一样,母亲的那双勤劳的手,除了摘菱采莲和忙她那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外,还会用芦苇编织很多东西。夕阳下,母亲坐在院子里。用锋利的篾刀将芦苇去皮,劈成篾条,编织成苇帘、苇席、苇篮和苇篓等用品,连圈养鸭子的篱笆和菜地的栅栏都是用一根根的芦苇夹成。有时候坐在小凳上,看着母亲那双灵巧的手上下翻飞,每每出神。等到我上中学时,一个外地商人在当地办起苇编厂,那些取之不尽的芦苇被水乡的女人编成果篮、笔筒等精美的工艺品,竟成了一条创收的渠道。再后来,镇上办起了造纸厂,芦苇被大量收购,水乡的芦苇面积开始减少,那种芦花如海的景象不多见了。如今,祖母早已过世,母亲也已不再是当年的采莲女,但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 (有删改) 11、试分析本文第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2、这篇散文第五段重点描写了水乡女子采菱角的情景,请分析这段文字划线部分的表达特色。(4分) 13、文章结尾说“家乡的芦花仍然一年又一年地花开花谢,牵动着我的一抹乡愁,一抹遥远的记忆。”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6分) 14、本文以“故乡的芦花”为标题,却没有重点描写芦花,而是重点记叙了故乡的人和事,请探究这一标题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一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删节)15、“居士”即“学佛的居家之士”,联系全文,说说苏轼为什么要自称“东坡居士”?(6分) 16、作者为什么说“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5分) 17、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请结合本文内容具体说明苏东坡的“快乐”之处。(6分) 七、作文(70分)龙年春节祝福短信的批量轰炸,令人不禁怀念鱼雁传情的文字之美网络时代,我们怎样书写汉字? 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全国短信发送量突破300亿条,除夕当天更是达到峰值,仅北京地区,就高达9.87亿条。而批量生产的祝福短信和内容重复的电子贺卡,让人不堪其扰,也不由得怀念日渐消失的手写贺卡那见字如晤的亲切和诚意。不只是纸质贺卡式微(原指天将黄昏,现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笔与纸现如今也在远离主流的书写方式。网络时代,笔是输入法,墨分RGB(红绿蓝色彩模式),纸有doc、txt,行、楷、草、隶、篆的转换,也不过鼠标一点。今人的书写状态,已发生巨变。请你针对这一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江阴市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卷高二语文 2012.4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 )(3分) 2、( )(3分)3、(1) (1分) (2) (1分)(3) , , 。(2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4、( )(3分) 5、( )(3分) 6、( )(3分)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3分)(2) (3分)(3) (4分)三、古诗词鉴赏(16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 (4分) (2) (4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 (2分) (2) (3分) (3)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1) (2) (3) (4) (5) (6) (7) (8)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4分)12、 (4分)13、 (6分)14、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7分)15、 (6分)16、 (5分)17、 (6分)七、作文(70分)江阴市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 2012.4命题人:杨晓丽 审核人:许夏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霰弹(xin) 单于(chn) 沏茶(q) 椎心泣血(chu) B门扉(fi) 怆然(chung) 躯壳(qio) 稗官野史(bi)C罗襦(r) 隽秀 (jn) 酩酊(tng) 黍离之悲(sh)D熏陶(to) 危樯(qing) 罗衾(qn) 豆蔻年华(ku)【答案】D A. 沏茶q B. 怆然(chung)C. 酩酊(d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B经济发展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这两大动力,花大力气来推动产业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C小王对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小李说:“过去是你帮我,现在我希望能够帮上你。有困难尽管说,我一定鼎力相助。”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答案】BA项“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B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符合语境。C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D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应该为“无可非议”(完全正确,没什么可以指责的。)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 ,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1)“松间明月,石上清泉”化用了唐代诗人 山居秋暝的诗句。(1分)(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1分)(3)仿照“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2分) , , 。【答案】(1)王维(2)兰亭集序(3)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形式和内容各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以此,或曰:“此非有道者耶?”元丰三年,予谪居高安,时见之于途,亦畏其狂,不敢问。是岁岁莫,生来见予。予诘之曰:“生未尝求人,今谒我,何也?”生曰:“吾意欲见君耳。”生尝告予:“吾将与君夜宿于此。”予许之。既而不至,问其故,曰:“吾将与君游于他所,度君不能无惊,惊或伤神,故不敢。”予曰:“生游何至?”曰:“吾常至太山下,所见与世说地狱同,君若见此,归当不愿仕矣。”予曰:“何故?”生曰:“彼多僧与官吏。僧逾分,吏暴物故耳。”予曰:“生能至彼,彼人亦知相敬耶?”生曰:“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因叹曰:“此亦邪术,非正道也。君能自养使气与性俱全,则出入之际,将不学而能,然后为正也。”予曰:“养气请从生说为之,至于养性奈何?”生不答。一日生笑曰:“尝问我养性,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予矍然异其言。自此知生非特挟术,亦知道者也。生两目皆翳,视物不明。然时能脱翳见瞳子,碧色。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家本代州,名吉。事五台僧,不能终,弃之,游四方。少年无行,所为多不法,与扬州蒋君俱学。蒋恶之,以药毒其目,遂翳。生喜禽鸟六畜,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居兴国,畜骏骡,为骡所伤而死。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故德顺时见于外。今余观赵生,鄙拙忿隘,非专自晦者也,而其言时有合于道。(选自栾城集,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岁莫,生来见予 莫:通“暮”,年末B僧逾分,吏暴物故耳 暴:糟蹋C自此知生非特挟术 特:特别D居兴国,畜骏骡 畜:蓄养4、C(3分。只是)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赵生是率性之人的一组是(3分)( )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吾意欲见君耳此亦邪术,非正道也今有梦、觉之异,则性不全矣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常以一物自随,寝食与之同A B C D 5、B(3分。是赵生对养性的议论,是赵生对“道”、“术”的理解,是表现赵生的狂妄而非率性)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乞丐赵生本名吉,两眼有白内障,年少时品行不端,不很守法,经常蓬头垢面,好饮酒,酒醉就打骂人,让人不敢亲近,因而被人毒伤了眼睛。B赵生夜游太山,见到许多生活在地狱中的僧人和官吏,认为作者见到一定会止息为官之心,怕他心惊神伤,便没有带他一起去游玩。C作者贬居高安,起初不敢接近赵生;赵生主动上门拜见,与之探讨夜游太山、出入阴阳两界的“邪术”与“正道”,使作者接受了他的“养气”之说。D文章描写了赵生各种异于常人的鄙俗、拙劣、忿恨、困窘的言行,指出他虽不善于掩饰自我,但仍然是个持有“术”且懂得“道”的人。6、A(因果关系不当)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疾与其平生善恶。(3分)【答案】即使不曾认识,也都能说出这人的多年疾病和他平生善恶行迹。(3分。“虽”、“宿疾”、语句通顺各1分) (2)不然,吾则见彼,彼不吾见也。(3分)【答案】不是这样,我能见到他们,他们却不能见到我。(3分。“然”、“不吾见”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3)予闻有道者恶人知之,多以恶言秽行自晦,然亦不能尽掩。(4分)【答案】我听说有道的人讨厌别人了解他,大多用不良的言语、丑恶的行为来隐匿自我,然而也不能全部遮掩住。(4分。“恶”、“恶言秽行”、“自晦”、语句通顺各1分)三、古诗词鉴赏(16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答张十一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注】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筼筜: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杜鹃花科。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1)前四句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衬托:以声衬静,猿的哀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拟人:“竞长”“ 闲开”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寓情于景:猿的哀鸣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愁;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春景反衬了诗人的哀怨之愁。(一点1分,二点3分,三点4分,没有简要分析则不给分。)(2)简要分析颈联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答案】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每点2分)【赏析】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诗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韩愈写此诗作答。 诗的前半段写景抒情。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寥寥数笔,生动的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这一联如同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紧接着第二联是两组近景特写,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这幅水墨画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这四句诗,写了远景,又写了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扰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荒远冷僻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搅扰,不能得闲,故而格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孕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里,还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曲折迂回,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唯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浓厚。 作者似乎尽量要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的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浪淘沙 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泡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1)“阳关常恨不堪闻”一句中“阳关”指的是什么?为何“不堪闻”?(2分)【答案】阳关指的是“阳关曲”(“阳关三叠”或“渭城曲”)。(1分)因为阳关曲表达的离愁加重了词人此刻的离愁,愁上加愁。(1分)(2)“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比喻。(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1分)(3)“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3分)【答案】思想感情: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1分)具体分析: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1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1分)【赏析】首二句回忆昔日送别友人的情景。坐落在长江边上的浮玉亭,是词人经常涉足的地方。暮春时节,他曾多次到此送友远行。饯宴在绿树繁茂、浓荫蔽日的亭子里举行。词人不停地举起酒杯,向挚友频频劝酒,殷殷话别,但行人和送者皆心绪不宁,为离别在即而不胜感伤。“阳关”句即描写这种恨别之情。“阳关”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代称,亦名渭城曲。此诗将人类普遍具有的感情友谊,写得十分真挚感人,因此,它在当时就被谱上乐曲,作为“送别曲”、“友谊歌”而广为传唱,世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词人这里说“阳关常恨”,是因为别时与友唱阳关,唱罢阳关别故人,而他经常与友分别,故谓“常恨”;正因“常恨”,故再听到阳关唱起,就“不堪闻”了。“不堪”,意为禁不起。词的四五句写词人远行时的情景。陆游这次离开京口赴南昌任职,正是冷落清秋节。从前于春残花尽时与人分别,对方是行人,自己已觉伤心;今日秋风萧瑟,草木摇落,自己是行人,将别故人而远去,其悲伤之情当然要倍增于过去了。因此,此时此刻,词人的离别之恨和远行之悲,充盈胸臆,溢于颜面。 下片仍写离情。饯宴将止,别离在即。居人和游子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代替就业协议书
- 苹果合同协议书
- 劳动雇佣合同协议书范本
- 专利授权合同协议书
- 租赁教会合同协议书
- 柑桔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篮球互租合同协议书
- 林地承包合同终止协议书
- 活体合同协议书
- 股份合同协议书 三人
- 2024年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生物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创业投资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科技大学
- 《陆上风力发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
- 工程伦理案例与分析
- (高清版)WST 227-2024 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要求
- 2024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英语试题(无答案)
- T-CACM 1218-2019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粗隆间骨折
- 可口可乐灌装封口线机器人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
- 漂珠检测报告
- 永不言败不放弃不抛弃
- 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