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1页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2页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3页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4页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 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2.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离子K+Na+Mg2+Ca2+NO-3H2PO-4SO2-3Zn2+培养液浓度/molL-1110.251210.251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A. Ca2+ B. Zn2+ C. SO2-3 D. H2PO-43.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DNA甲基绿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 B. C. D. 4.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B若图1的肽链全部水解成氨基酸,需要123个水分子C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D图2中含有的R基是5.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通常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化学药剂消毒灼烧灭菌干热灭菌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A. B. C. D. .下列是对四种微生物的能源、碳源、氮源、代谢类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微生物种类乳酸菌醋酸菌硝化细菌蓝藻A能源糖类光能NH3光能B碳源糖类乙醇CO2CO2C氮源NO3尿素NH3NO3D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自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自养需氧型7.以下操作用到接种环的是A.平板划线操作 B.系列稀释操作 C.涂布平板操作 D.倒平板操作8.与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HIV病毒A从结构成分看,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B是自养型C是厌氧型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9.制备各种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待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拨出棉塞放桌上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用左手打开皿盖置于酒精灯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等待平板冷却5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 B C D10.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时,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A.比实际值要高 B.比实际值要低 C.和实际值一样 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11.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都需要使用接种环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BCD12.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A前者必须含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机成分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1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250,取平均值2331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菌落的形状 菌落的大小 菌落的多少 隆起程度 颜色 有无荚膜A. B. C. D.15.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ACO2和N2 B葡萄糖和NH3 CCO2和尿素 D葡萄糖和尿素1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 、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7.下列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的新萌生的侧枝 B.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氧气和PHC.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再分化的产物D.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总量会减少 18.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A具有完整的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19.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区别为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激素 BMS培养基不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含各种氨基酸 CMS培养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 DMS培养基含维生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有20.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用培养基可以既含硝态氮又含铵态氮 B需要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及赤霉素等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无需从外部供糖21.下面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脱分化后可形成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B叶肉细胞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性状更优良的品种D植物体的任何一个体细胞经离体培养都表现出全能性22.菊花的花药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3.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一定相同24.下列有关果酒发酵、果醋发酵的比较,正确的是A. 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 .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D.发酵的实质都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25.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过显微镜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26.在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要想一次得到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将瓶装满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27.现有甲、乙两组等量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氧气的比为A1:1B3:0C6:0D4:328.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A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C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29.右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和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和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30.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 BC D31.如右图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和果胶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A在B点之前,果胶酶的活性和温度呈正相关;之后,呈负相关B当温度到达B点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酶的催化作用最大CA点时,果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升高,果胶酶的活性可以升高DC点时,果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果胶酶的活性也可以升高32. 如果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果胶酶用量对果胶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 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 D.pH、温度、果胶酶用量33. 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 B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34.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的交联葡聚糖凝胶G75,其中“75”表示每克凝胶膨胀时吸水7.5克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扩散速度最慢C用洋葱作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加入一定的食盐的目的是有利于溶解DNAD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均以鸡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35. 以下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洗涤过程中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重复洗涤3次B将血红蛋白溶液放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透析12小时C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D蛋白质通过凝胶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36.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37. 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B甲装置中A是蒸馏水,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C甲装置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大的杂质D乙装置分离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38. 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哪一项不符合实验要求()A能充分溶解色素B与水混溶C对人无毒 D易与产品分离39. 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 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40.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B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染液染成紫色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41.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光合作用C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有些地区在食盐中加碘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42.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统一性表现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各种生物核酸都相同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A BC D43.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B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蓝色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44. 下列动、植物糖类、脂肪的分类与比较正确的是()45. 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二、非选择题(共45分)46、(10分)右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该装置表示的方法为_,要想效果好,必须保证原料颗粒小,_ 。(2)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_加热,其原因是_。(3)如右图是胡萝卜素提取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该色素分离的方法是_,实验组是_,对照组是_。实验得出的结论:_ (4)科学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获得了一株品质优良的胡萝卜植株,要想快速扩大种植规模,通常采用_ 技术,其原理是 47、(10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O2或C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_、_、_和_。(2)实验前取新鲜的血液,要切记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在样品处理中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你如何知道红细胞已洗涤干净?_ (3)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在透析袋中透析,这就是样品的粗分离。透析的目的是 透析的原理是 48. (共10分)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 。下面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可能用该方法得到的是_。(2)如分别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的功能都正常。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_ _(野生型、甲、乙)。(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3)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49、21.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请在图中横线上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2)D为_,它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_。(3)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