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首山一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1页
平顶山首山一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2页
平顶山首山一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3页
平顶山首山一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4页
平顶山首山一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顶山首山一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第一章 矿山环境现状一、矿区水环境破坏和水污染问题(一)矿井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泉井干枯现状整合前三个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矿井水一直抽出外排,造成了地下水水位的下降。据实地调查,评估区内分布有四处泉点,三处井点,七处井泉均为居民饮用灌溉水源。调查期间,井泉无异常出现。地下水污染物,除少部分是通过岩石裂隙进入地下水,大部分污染物随着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起进入地下水中。矿区地下水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矿山淋溶水通过包气带渗入浅层地下水,对矿山浅层水质影响较大。(二)生产生活废水污染地水表现状 整合前煤矿的生产生活污水没经处理直接外排,对工业场地附近溪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是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戊9-10、丁5-6煤层顶板含水层厚度小,富水性弱,在矿井涌水量中所占比例小,开采时易被疏干。己16-17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是矿井直接充水的主要水源。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现状据野外实地调查,矿区内未发现地面塌陷、裂缝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二)采空区现状由于整合前煤矿的开采,已经形成了一定面积的采空区,面积约为7.23hm2。三、矿山其他环境问题(一)大气污染现状矿区所在地地处农村,整合后煤矿已经关闭,没有由采煤引起的大气污染源,目前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环境容量较大,环境自净能力较强。现煤矿正在进行井口和其他设施的建设,现工业场地有轻微的污染。(二)噪音污染现状现状目前煤矿正在进行巷道的建设等工作,工作机器等产生的噪声对矿上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影响,矿区离工业场地较远,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第二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一、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矿业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二、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治理、谁受益”,明确采矿权人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义务和责任,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金费的保障制度。三、坚持“边生产,边治理”的原则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要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矿区外植被;要加强矿山设备,尽量将矿山生产过程中粉尘,噪音、废气污染降到最低。对于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工业广场、汽车运输道路采取绿篱性树种,将矿山环境保护与绿化结合起来。矿山开采破坏的林地、耕地要进行治理,引发的地质灾害及时治理,对生产及生命财产有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要彻底消除。四、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五、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的原则综合治理方案的原则是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方案的实施,减少因工程建设对评估区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着眼于未来,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机制,规范矿山矿业活动,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矿业活动协调发展。二、具体目标1、保护矿区及周边村寨村民正常生活环境不受影响。2、保护矿区及周边耕地、植被不受到严重破坏,对必须占用和破坏的土地,矿山闭坑后按计划恢复或重建。3、监测地下采矿活动,避免矿山地质灾害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4、对矿山建设切填方边坡进行维护,避免发生地质灾害。5、对废弃地进行复垦第三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根据矿山环境现状,环境总体影响程度及对生态、资源和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破坏程度,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矿山环境防治的难度,确定本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为:一、近期任务(2014年至2016年)为了建设绿色矿山,根据“一边建设,一边保护”的原则,矿山建设初期任务主要是环境保护和矿山现状环境问题的治理,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防。具体任务如下:(一)矿山开采对评估区内居民和矿山工作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牛场坝、箐脚寨、徐纳盖、河流和矿山项目建设区下方设立禁采区或预留保护煤柱,矿山应委托具有资质单位对禁采区范围进行划定。(二)矸石场采取相应拦挡措施,防治滑坡及泥石流产生;(三)项目建设区内荒地采取绿化措施。(四)矿山开采排水含有害成分硫分及大量固体悬浮物质,必须修建污水综合沉淀处理池,对酸性水及固体悬浮物进行处理。(五)对废弃的工业场地进行复垦。二、中期任务(2017年至2021年)监测矿山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对现状地质灾害进行认真监测,并对矿山其它地带进行定时巡查,发现新的地质灾害,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三、远期任务(2023年至2025年)对这一时期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对复垦工程等进行检查,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综合治理的任务,并做好监测工作,预防及治理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的发生。第三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布局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一、分区原则依据矿业活动所危害的对象重要程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中的要求,对矿山进行环境保护规划分区。二、保护分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结合本地区环境保护要求,将该矿山环境保护规划为重点保护区(I区)、次重点保护区(II区)及一般保护区(III区)。三、治理分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分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工业广场地段,既有近期治理工作,也有远期治理工作,所以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分期在本方案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考虑到本方案使用年限10年,把整个矿山分为近期综合治理规划、中期综合治理规划和远期综合治理规划。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部署为适应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需要,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长效机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实行矿山企业总经理负责制度,设立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工作职能部门,相关部门配备分管人员,各项工作明确责任人,构成生态环境管理网络。根据设定的目标与治理的原则,针对矿区的现状,对矿山治理目标进行分阶段分解,设定各阶段的治理目标及相应的资金投入。一、近期(2014年2016年)1、加强矿山管理,具体落实按相关规范要求采矿、预留安全矿柱、采空区回填等预防采矿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保护措施。2、完成修建污水中和沉淀处理池,同时修建截排水沟及拦渣墙。对新建工业场地进行绿化。3、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监测系统,分别在矿区不同地点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点,并根据监测点布设位置安排1名矿山工作人员分别对各监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记录。4、在此期间,必须对所有监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记录,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即时上报,矿山相关负责人必须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5、对废弃地进行复垦。对包包寨和小寨分散住户进行搬迁。二、中期(2017年2021年)1、加强矿山活动监测力度,并根据对地下采矿地带监测,如果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迹象,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比如回填等。2、加强矿山排水污水处理,对处理后排放的水体进行定期检验,主要检验硫(S)和固体悬浮物(SS)的含量。3、在此期间,必须对所有监测点进行定期观测记录,如果出现问题,必须即时上报,矿山相关负责人必须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三、远期(2023年2025年)1、加强矿山活动监测力度,并根据对地下采矿地带监测,如果出现地面塌陷、地裂缝迹象,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比如回填等。2、对前期对废弃地的复垦进行跟踪监测,使矿山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第一节 保护方案一、保护目标1、水源2、生态环境3、河流4、公路二、保护措施1、矿山项目建设区位于移动角影响范围内,应在项目建设区设立禁采区或预留保护煤柱,确保矿山工作人员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矿山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对保护煤柱进行划定)。2、开采引发地质灾害对土地植被造成破坏,根据破坏土地原有类型,实行还原复垦。3、疏排水可能导致地面井泉干涸,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应采取引水工程,要确保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取水水源由矿山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确定;矿山生产生活产生废液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4、开采活动对居民及矿山工作人们生活环境造成大气、噪音污染。对大气、噪音采取相应措施。矿山开采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达到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第二节 治理工程方案一、工程方案设计(一)截水沟工程1、储煤场截水沟 为防止雨水进入储煤场和下大雨的时候储煤场的雨水污染到周围土地,拟在储煤场的四周修建截水沟。2、矸石场截水沟为防治大气降水积雨进入主井工业场地矸石场,在矸石场进水坡面修建截水沟。(二)拦渣墙工程(三)绿化工程(四)污水处理工程1、井下水治理措施V30m石灰乳制配池井上下污废水达标外排V=273m3中和池锰砂滤池井上下水预沉淀池V=91m3V=273m3自流自流自流自流2、生产生活污水图63井下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调节沉淀池SWJ-5t/h型生活污水处理综合装置生产、生活污废水 达标排排放污泥池 吸粪车定期外运图64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五)大气治理矿井原煤在储装运时,将产生煤粉尘。原煤从主井口至原煤地面储煤场及原煤外运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对厂区内露天储煤场要求采用喷淋洒水的抑尘措施,同时在贮煤场四周种植高大树木形成隔尘绿化带;对运煤汽车要求采取加盖蓬布、控制装载量等措施,以控制煤尘对环境的污染。对锅炉产生的废气采用麻石喷雾水浴脱硫除尘器处理。排矸场要求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措施,以防止扬尘产生;对道路扬尘,要求采取定期洒水的措施来抑制路面扬尘。(六)噪音治理设计在设备选型时,首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对于通风机、压风机、瓦斯泵、锅炉房引风机等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在风机进出气管上安装消声器的措施进行降噪;对于在其它不易采取消声、隔声措施的高噪声源附近工作的人员,则采取佩带防声耳塞、防声耳罩等个体防护(七)地灾治理由于地下煤层的开采,使得采空区上方的地表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和变形。其影响范围将大于采空区范围。本矿井地处山区,地形高差较大,采空区引起的地表塌陷,可能会引起地形陡峭的地方发生崩塌、滑坡。对于地表沉陷形成的塌陷坑,要尽量整平,回填造地,易产生滑坡的地方应提前修筑挡土墙,抗滑桩或采用锚杆锚固、削坡减载等,另外,平时应经常有巡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八)复垦工程对废弃的工业场地进行复垦,复垦总面积10300m2,被压实的土地必须翻松,种植草木,被改变利用土地性质的必须整平,覆土,土层必须大于0.5m,根据需要改造成耕地或林地。二、矿山环境监测方案(一)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主要是地下采矿地带,地下开始存在采空区时,就必须对采矿区地表进行监测,尤其是雨季和地下爆破前后,应该分别对地面塌陷、地表变形及地裂缝做监测记录,为减灾防灾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二)矿山水资源、水环境监测1、地表水环境主要是监测矿井排水,可在集中排水道中定期取水样化验检查,为矿山污水治理提供参数依据。2、矿山水资源主要是监测矿井中涌水量变化情况及地下水在地表出露的泉点水量变化,采取巡查记录方案。(三)土地复垦后生态恢复情况监测主要采取巡查监测手段,对矿区内植被重建地带及复绿地段的 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为植株补种提供依据,为矿山复垦、复绿技术积累经验。(四)矿区水环境变化监测由于地下采矿的扰动,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必须长期对矿区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主要取矿井排水进行化验。一般采取丰水期一次,枯水期一次,检验后作比较记录。三、组织管理1、将矿井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矿山管理工作的重点。2、建立健全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岗位责任制。3、组织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矿业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公文,同时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划分和界定,并责成各部门制定完成任务的工作计划。四、措施保障(一)资金保障措施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河南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