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活动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任务书一、 背景文化战略是21世纪全球核心议题之一。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上海已迈入了城市全面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顺应国际文化发展潮流,将文化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已被提升到“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强市之源”的战略高度。“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上海文化建设将进一步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上海博物馆东馆是上海“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新布局中的重点项目之一。二、 设计目标上海博物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融合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与西馆以青铜、陶瓷为重点的中国古代艺术专题陈列相互呼应,形成上海博物馆“两馆一体、联动东西、特色清晰、相辅合璧”的总体格局。顺应时代发展,进一步拓展业务研究、教育体验、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功能,更好地发挥上海博物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三、 设计主题以“文化:传承经典”的理念塑造上海博物馆东馆这一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全面展现博物馆的传承经典和文化积淀作用,打造融收藏保护、传播展示和教育科普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交流地标。四、 项目概况(一)区域位置上海博物馆东馆规划选址于浦东花木行政文化中心,距陆家嘴地区约4公里,距世博地区约5公里。(见附图1)(二)设计范围上海博物馆东馆所在地块位于杨高南路以东、世纪大道以南、丁香路和锦康路以西、张家浜以北,用地面积约8.93公顷,用地性质为文化商业办公混合用地,容积率不大于4.0,建筑高度不大于100米,可根据方案的实际布局合理性进行优化调整。其中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在地块北侧,规划用地性质为文化用地,用地面积4-5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0,建筑高度不大于45米。基地内建筑控制线退杨高南路红线15米,退丁香路道路红线15米,退锦康路道路红线10米。(见附图2)在开展上海博物馆东馆方案设计时,应将项目所在地块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建筑布局、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和地下空间等内容,提交成果应包含整个地块的总平面设计。(三)基地概况基地北侧已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和世纪广场,西侧隔杨高南路为在建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东侧为上海科技馆,南侧为张家浜河道以及张家浜创意街。基地周边杨高南路为城市主干路,世纪大道为城市次干路,丁香路和锦康路为城市支路。基地北侧地下已建轨道交通2号线,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上海科技馆站约350米。五、 设计总则(一)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原则。兼顾适用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新性;2. 标志性原则。突出上海博物馆东馆这一重大文化设施的核心地标形象,展现其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标杆的地位;3. 智慧设计原则。使建筑有助于体现展示陈列的生动性、交互性和前瞻性;4.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相协调的原则。体现建筑与基地、室内与室外的联系,重视自然光线的利用;5. 东馆与既有本馆之间既要有所创新,又要产生内在呼应;6.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本市气候、资源、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绿色设计技术,节省能耗,总体达到绿色二星建筑,局部采用三星技术。(二) 建筑设计建议1. 建筑风格:反映地域特色,同时考虑其功能对应的建筑特征,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塑造与环境融合协调的建筑形态,营造一个让人们远离尘嚣、静心于历史长河的文化殿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2. 基本流线:四条功能流线参观流线、文物进出流线、服务及管理流线、研究人员流线,必须清晰互不干扰。3. 流线设计:建筑设计内部功能组织要保证流线合理、便捷,各功能区流线既互不干扰,又能满足内部交流使用需求。4. 无障碍设计:应充分考虑残疾人士的需要,各项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及上海市地方规范与标准。(三)建筑功能配置建议上海博物馆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000 平方米,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约8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功能涵盖收藏、展示、教育、研究、文创、服务等,打造上海地区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展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文物与文明研究、文化创意、交流与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并满足“特大型”博物馆的规模要求。上海博物馆东馆主要功能面积分配表功能构成内 容建筑面积(平方米)藏品库房11400展示陈列主要包括专题陈列(5类)、主题陈列(5个)、捐赠专馆、特别展厅(4个)、古代文明探索馆、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馆、展陈辅助区36600公众服务社会教育(报告厅、多功能培训教室、文博图书馆、数字影剧院)、接待服务、服务设施14500业务研究7000管理保障(含地下)30500六、 成果提交(一)成果要求成果重在概念设计,应包含但不限于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立面图、主要剖面图、相关分析图及其它有助于表达设计意图的图纸;如需工作模型说明设计意图,可以模型照片方式在图纸上加以表达。所有文件可采用中文或中英文对照,如采用中英文对照以中文为准。所有计量单位均应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制单位。 (二)提交要求设计成果需同时以电子文件(U盘或光盘)和纸质文件两种形式提交。快递或邮寄至:上海市四平路1230号同济设计办公楼412室,时代建筑杂志编辑部,曹小姐收,电35375093。(提交后需电话确认)。提交截止日期:2016年4月30日17:00,以收到文件时间为准。所有文件和存储介质将不再退回参赛者,敬请谅解。1. 电子文件U盘或光盘,标明报名序列号。主要内容及格式如下:1)“设计图纸”文件 3张A1图幅(841mm*594mm)的图纸,横向排版(格式见附件3)。图中不得出现任何姓名等个人信息。文件格式为JPG或PDF,精度不低于300dpi。每张图纸1个文件,文件以“报名序列号+0+图纸编号”命名(例:报名序列号为A0000001,图纸编号为1,则该文件名为A000000101)。该设计图纸将由主办方统一打印制作成3张A1展板供评审。存放于“1-设计图纸”命名的文件夹内。2)“设计图纸素材”文件包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中的所有文字、说明、图表、图纸、模型照片(若有)以及其它信息。图纸文件格式为PDF或JPG,JPG格式的文件精度不低于300dpi。该文件包内容将作为未来展示、出版编辑之用。存放于“2-设计图纸素材”命名的文件夹内。3)注册报名表竞赛奖金颁发(若获奖)及赛后展览或图书出版(若有),均以此表上填写的名单为准。若本次提交的报名表与前期报名时提交的表格不同,文件名需改为“报名序列号+报名表(更新)”,否则以前次递交表格为准。文件格式为DOC。4)身份证明扫描件参赛者需在提交作品的电子文件中附加清晰的身份证明扫描件(中国大陆地区参赛者提供身份证扫描件,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参赛者可提供护照扫描件)。扫描文件请以参赛者报名序列号命名,文件格式为JPG或PDF。上述电子文件和文件夹需全部拷贝在存储介质根目录内以参赛者报名序列号命名的文件夹内。电子文件的存放和子目录/文件夹的建立需分类整理、注意条理,文件的大小不超过2G。2.纸质文件1)“设计图纸”的A3幅面纸质版。打印要求:将上述3张A1图幅设计图纸以A3尺寸彩色打印,横向排版,并在规定位置标明报名序列号(格式见附图4)。一式10套。2)所有权及版权说明A4纸打印,参赛者确认签字。团队参赛者需全体成员签字。七、 设计规范1.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659号】2.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3.博物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6.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J08-7-2014】7.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J08-103-2003】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TJ 08-2090-2012】9.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J08-2143-2014】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上海市工程建筑规范)【DGJ08-107-2012】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5】1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1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