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垂直和平行教学内容:P56-57例1、做一做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直。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教具准备: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四人小组讨论,一共有几种摆法?由小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特征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师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不相交: 相交:3、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4、生齐读P56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教师通过教室内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强调说明在同一平面内是平行和垂直的前提)5、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1、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2、P57主题图,找一找,图上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3、做一做1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学生举例)4、做一做2摆一摆。(请个别同学到投影仪下摆一摆)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平行吗?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垂直。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5、P61练习十第3题:折一折(生动手操作,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张正方形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一、二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六、板书设计:垂直与平行直角:互相垂直相交非直角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平行线(互相平行) 平行 垂直 垂足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教学内容:P58例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理解和掌握垂直、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2、初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画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巩固理解垂直的意义。教师演示:教师用两条着色不同的毛线表示两条直线,使它们相交。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教师标出1、2、3、4。 教师转动其中一毛线,使学生一个角变为直角。提问:与刚才比较,角的个数有没有变化?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其余3个角是什么角?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教师在图上直接标出垂直符号。反馈:观察下面几组图形,看哪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哪两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明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叫互相垂直,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二、新授:教学垂线的画法。教师首先说明画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人师傅做门、窗,经常要画垂线。他们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最后说明画垂线主要有两种情况:(1)通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个点,说明要过直线上的这一点画一条垂线。画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反馈:集体练习,指名板演。(2)过直线外一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教师边板演,边讲解。画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第二步:沿着直线向右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外的点重合。第三步:沿另一条直角边通过直线外的点画一条直线。所画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由学生归纳画垂线的方法。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1)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4条不同长度的线段。(2)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3)你所画的线段之中,哪一条最短?(4)哪条线段是这条直线的垂线?学生通过用三角板检测得出:从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教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四、全课小结(1)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什么?(2)从直线外的一点引向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垂线?什么样的线段最短?(3)什么叫做距离?五、布置作业:练习十第6、7、8题及练习册相应练习。六、教学反思画平行线、画长方形教学内容:学习平行线,画长方形的方法。(课文第60页的例4、练习十的相应习题。)教学目标:1.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教学难点: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教具准备:直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板书课题:画平行线二、探究新知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步骤:)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3、小组活动: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先画一条长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三、巩固新知: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厘米的正方形。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五、作业:63页12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内容:P64例1、例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了解其特性,能够正确画出底所对应的高。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概括出: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教师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学生举例:说说哪些物体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二、学习新课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首先出示一组图形;教师提问:这些图形是什么形?它们有什么特征?(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四边形?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2)动手测量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检验一下,每个图形的对边怎样?其余学生用三角板检验课本64页的3个图形的对边。(3)抽象概括根据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学说出检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定义。(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教师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4)反馈: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师演示课件。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1)教师演示: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变化?拉成了什么图形?什么没有变?学生明确: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2)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易变形)(4)对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教师边演示边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几条高?它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底和高。教师说明: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基本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通常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同学动手完成73页“做一做”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做一做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相同点是两组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作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共同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作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集合图: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4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四、教师小结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3教师提问:我们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它们有什么关系?(因为长、正方形也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所以长、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五、布置作业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在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六、板书设计梯形教学内容:P66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1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66页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3)概括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3教学等腰梯形(1)教师演示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3)概括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用图表示: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关系图4四边形的关系分组讨论: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每类各有什么图形?引导学生明确:根据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三、巩固练习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任意梯形倒立梯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2用七巧板拼梯形。(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四、四边形分类小组讨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练习:找出下图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四、质疑小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特殊的梯形)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质疑、解疑。五、布置作业1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六、板书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练习。(课文第67-6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感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这一规律。教具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引发探究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探究新知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小组研究,总结规律:组内分工测量67页3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汇总填表。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三、巩固新知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填表。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口算除法教学内容:P71口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准备题:1、20、50、120、150分别是几个十?2、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602 804 903 1206二、新授:1、出示例1 (课件出示)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80里面有几个20?怎样列式? 8020 如何计算?(80里面有4个20,商4)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方法一:想204=80,所以8020 =4 方法二:82=4,所以8020 =4 想一想: 8320 8019 练一练:P71做一做(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师:可以分给几个班?怎么计算?列式:12030(120里面有几个30?12030)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120里面有4个30,商4)几个30是120?(4个30是120,商4)想:120是12个10,30是3个10,120个10除以3个10,商4。练一练:12040 15050 16080想一想:12230 12028 做一做:P71 做一做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避免出现12030=40的情况,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3040=1200三、练习:42 63 366 4274020 6030 36060 42070 18020 9030 54060 63070 8040 45050 36090 810902、P72 1、2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口算除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练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1、口算。 3010= 1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543= 6030= 25050= 720090= 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2、口算。(完成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3、出示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二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4、出示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二的第5题。提问:“限载40人”是什么意思?根据画面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列式完成。5、完成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二的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表示什么?6、完成教科书第72页练习十三的第7题。提问:“大约”表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7、作业:P72 3、4笔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教学内容:P73笔算除法(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准备:小棒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6020 120302、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40( )83 60( )508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 (课件出示)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92303。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 3 30 )9 2 9 0 2 练一练 2、出示:例2 17830 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3、练一练: 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三、练习: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73页1、2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1)教学内容:P74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目标: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8020 32080 407024060 6090 27090460 21070 350502、脱式计算754630 37628070960320 640080643、笔算:6320 26080 师: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判断并改错:第75页8题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2、笔算31050 17030 6438040660 28540 1112047870 16330 294603、应用题(课件出示)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三、思考: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20= 20=20= 20=20 =20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74页10、11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2)教学内容:教师出题练习。教学目标: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媒体:练习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8020 32080 4070 24060 609027090 460 21070 350502、脱式计算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笔算: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二、练习内容:1、笔算: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2、应用题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三、思考: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20= 20= 20= 20=20 =20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P76 笔算除法(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出示)1、( )里最大能填几?30( )75 40( )或354 138 425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二、探究新知出示例3(课件出示)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43062= 7 62) 430 434 商大了,改商6. 6 62) 430 372 58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7。因为除数62,不是6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不行再调商为6。学生试做:练习: 19823 21534 55263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小结: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三、巩固练习:1、板演4623 15351 3007429331 29442 200632、练习 P76“做一做”四、总结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笔算除法(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P77 笔算除法(例4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商是几位数?为什么?4)948 4)348二、新授:1、出示例4: (1)学校礼堂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问:怎样列式?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19比28大,28除19个十,商几个十?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商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把28看作30来试商,商6应写在个位上,第一次商后余29比28小,说明商6小了,怎么办?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19728=73 628)197 168 29 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不合适,小了,改商7. 728)197 196 3(2)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1.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独立完成订正4总结 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三、巩固新知:1、练习十四第7、8题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6015 17525 2882423426 38416 77525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79 11、12除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0页练习十四的第1319题。教学目标:1、熟练应用“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2、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来试商。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来试商。教学过程:1、口算。9030= 8020= 18060= 36090=255= 358= 952= 7515=2、在( )里最大能填几。30( ) 280 40( ) 230 50( ) 28070( )570 80( ) 630 90( ) 7303、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14题。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教师讲评时,要求学生说出列式的根据和计算过程。4、完成教科书第80页练习第15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说出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5、完成教科书第80页的第17题。学生自己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独立分析,解决问题。6、完成教科书第80页的第19题。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要求学生验算一下计算是否正确。8、作业:练习十四第13、18题。笔算除法(例5)教学内容:P85 笔算除法(例3)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152= 153= 254=154= 155= 258=2、笔算:32681 29458 72183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课件出示)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14026=510 5 26)140 130 10(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问:还可以怎么试商?(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2、练习: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22525 11424 2082613515 12816 11417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在( )里最大能填几?15( ) 65 25( )12425( ) 95 15( )12426( )150 16( )100 2、计算: 40515 19224 72826 49614四、总结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五、作业:练习十五第3题。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练习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教学过程:1、口算。9030= 8020= 18060= 36090=255= 358= 952= 7515=2、在( )里最大能填几。30( ) 280 40( ) 230 50( ) 28070( )570 80( ) 630 90( ) 7303、完成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4、完成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说出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5、完成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4题。学生自己根据提供的信息,独立分析,解决问题。6、完成教科书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练习之前,让学生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哪些地方是应该注意的?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后,教师讲评,交流解答思路。8、练习十五的第5题。笔算除法(例6、例7)教学目标: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商的位置。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商是几位数?为什么?4)948 4)348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的方法二、新授:1、出示例6:(课件出示)(1)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问:怎样列式?61218师: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试商)61比18大,18除61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说明商7合适。余7是7个十,下步该怎么办?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61218=32 34 18)612 54 72 72 0把2落下来后,用18除72商几?“4”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没有余数。说明商4合适。学生观察后汇报:每次商后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练一练:80523 82659 148747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十二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4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课件出示)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从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不同点:除数是一位数时,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前三位。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独立完成,订正。4、总结: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三、巩固新知:1、第85页第2题: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6015 17525 28824 23426 8914 38416 11816 77525 3、笔算第85页第1题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P85第3题笔算除法练习(1)教学目标: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商的位置。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卡片(略)2、填空:(课件出示)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3)( )( )=2019,除数最小是(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练习内容(课件出示)1、计算34642 17157 1674938767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侯车亭施工合同4篇
- 高中学校食品供货合同2篇
- 新解读《GB-T 31006-2014自动分拣过程包装物品条码规范》
- 年会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新房全款代购合同范本
- 合伙开汽修合同范本
- 门窗护栏施工合同范本
- 休闲餐饮出租合同范本
- 果蔬分拣合同范本
- 邮政集团柜员合同范本
- 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化学试卷
- (2025年标准)蔬菜订单收购协议书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放射卫生知识培训内容描述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