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doc_第1页
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doc_第2页
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doc_第3页
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doc_第4页
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总结1、硝酸银与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溶液:Ag+Cl-=AgCl2、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3、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2+=2Na+Cu(OH)2+H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H2O=4Na+4OH+O25、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CO2+H2O6、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CO2+H2O+CH3COO-7、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2OH-+2HCO3-+Mg2+=Mg(OH)2+CaCO38、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2HCO3-+Ca2+2OH=CaCO3+2H2O+CO32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Ca2+HCO3-+OH=CaCO3+H2O10、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11、澄清石灰水通入少量CO2:Ca2+2OH+CO3=CaCO3+H2O12、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CO2:OH+CO2=HCO3-13、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14、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HCO3-+OH+Ca2+=CaCO3+H2O15、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H2O+NH3H2O16、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H+=HCO3- 或CO32+2H+=CO2+H2O1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OH=CO32+H2O18、过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OH=HCO3-19、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NH4+HCO3-+2OH=NH3+CO32+2H2O20、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21、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22、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H+OH=H2O23、磷酸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H3PO4+OH=H2O+H2PO424、磷酸溶液与过量澄清石灰水:2H3PO4+3Ca2+6OH=Ca3(PO4)2+6H2O25、碳酸镁溶于强酸:MgCO3+2H+=Mg2+CO2+H2O26、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Mg2+SO42=BaSO4+Mg(OH)227、硫酸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28、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中性:2H+SO42+2OH+Ba2+=2H2O+BaSO429、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反应至硫酸根完全沉淀:H+SO42+OH+Ba2+=BaSO4+H2O30、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2Al3+3SO42+8OH+3Ba2+=3BaSO4+2AlO2+4H2O31、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Mg(OH)2+2H+=Mg2+2H2O32、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33、物质的量之比为1:1NaAl合金置于水中:Na+Al+2H2O=Na+AlO2+2H234、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Al2O3+2OH=2AlO2+H2O35、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Al2O3+6H+=2Al3+3H2O36、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Al(OH)3+OH=AlO2+2H2O37、氢氧化铝与盐酸溶液反应:Al(OH)3+3H+=Al3+3H2O38、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Al3+3HCO3-=Al(OH)3+CO239、硫酸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2Al3+3CO32+3H2O=2Al(OH)3+3CO240、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41、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3+3H2O=Al(OH)3+3H+42、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Al3+3AlO2+6H2O=4Al(OH)343、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Fe3+3AlO2+6H2O=Fe(OH)3+3Al(OH)344、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AlO2+H+H2O=Al(OH)345、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AlO2+4H+=Al3+2H2O46、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AlO2+NH4+H2O=Al(OH)3+NH347、金属铁溶于盐酸中:Fe+2H+=Fe2+H248、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49、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3Fe2+50、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S+H+=Fe2+H2S51、硫化钠与盐酸反应:S2+2H+=H2S52、硫化钠溶液中加入溴水:S2+Br2=S+2Br53、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54、向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2Fe3+H2S=2Fe2+S+2H+55、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硫化钠溶液:2Fe3+S2=S+2Fe2+56、硫化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铁溶液:2Fe3+3S2=S+2FeS57、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2Fe3+2I=2Fe2+I258、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59、氯化铁溶液跟过量氨水反应: Fe3+3NH3H2O=Fe(OH)3+3NH4+60、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 Fe3+3SCN=Fe(SCN)361、氯化铁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 2Fe3+3Zn=2Fe+3Zn2+62、锌与稀硫酸: Zn+2H+=Zn2+H263、锌与醋酸: Zn+2CH3COOH=CH3COO+Zn2+H264、锌与氯化铵溶液: Zn+2NH4+=Zn2+NH3+H265、氯化铁溶液加入碘化钾溶液: 2Fe3+2I-=2Fe2+I266、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H2O2+2H+=2Fe3+2H2O67、硫酸亚铁溶液中加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 5Fe2+MnO4-+8H+=5Fe3+Mn2+4H2O68、四氧化三铁溶于浓盐酸: Fe3O4+8H+=2Fe3+Fe2+4H2O69、氧化铁溶于盐酸: Fe2O3+6H+=2Fe3+3H2O70、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 Fe2O3+2I-+6H+=2Fe2+I2+3H2O71、用氯化铁与沸水反应制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 Fe(OH)3+3H+ 72、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73、向溴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74、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足量氯气: 2Fe2+4I-+3Cl2=2Fe3+2I2+6Cl-75、向碘化亚铁溶液通入少量氯气: 2I-+Cl2=I2+2Cl-76、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 2I-+Cl2=I2+2Cl-77、碘化钾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 I-+3Cl2+3H2O=6H+IO3-+6Cl-78、溴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 2Br-+Cl2=Br2+2Cl-79、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水: H2SO3+Cl2+H2O=4H+2Cl-+SO42-80、亚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铁: H2SO3+2Fe2+H2O=4H+2Fe2+SO42-81、亚硫酸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H2SO3+H2O2=2H+H2O+SO42-82、氯气通入水中: Cl2+H2O=H+Cl-+HClO83、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HCO3=Cl-+CO2+HClO84、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 SO32-+H2O+Br2=SO42-+Br-+2H+85、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双氧水: SO32-+H2O2=SO42-+2H2O86、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 SO2+Br2+2H2O=4H+2Br-+SO42-87、单质铁溶于过量稀硝酸中(NO):Fe+NO3-+4H+=Fe3+NO+2H2O88、过量单质铁溶于稀硝酸中(NO):3Fe+2NO3-+8H+=3Fe2+2NO+4H2O89、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2NO3-+8H+=3Cu2+2NO+4H2O90、单质铜与浓硝酸反应: Cu+2NO3-+4H+=Cu2+2NO2+2H2O91、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2Ag+Cu=2Ag+Cu2+92、用氨水吸收少量SO2: SO2+2NH3+H2O=2NH4+SO32- 93、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 : SO2+NH3+H2O=NH4+HSO3- 94、稀硝酸中通入SO2: 3SO2+2NO3-+2H2O=3SO42-+2NO+4H+ 95、浓硝酸中通入SO2: SO2+2NO3-=SO42-+2NO296、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OH- NH3+H2O97、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SO2+ClO-+H2O=CaSO4+Cl-+2H+ 98、用碳酸钠溶液吸收过量SO2: CO32-+H2O+2SO2=CO2+2HSO3-99、硫酸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 H2S+Cu2+=CuS+2H+100、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S2-+Cu2+=CuS101、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2H2O 2OH-+H2+Cl2102、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2H2O 2Cu+O2+4H+103、电解氯化铜溶液: Cu2+2Cl- Cu+Cl2104、电解熔融氯化钠: 2Na+2Cl-(熔融) 2Na+Cl2105、电解熔融氧化铝: 4Al3+ +6O2- 4Al+3O2106、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 MnO2+2Cl-+4H+ Mn2+Cl2+2H2O107、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OH-=Cl-+ClO-+H2O108、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3Cl2+6OH-=5Cl-+ClO3-+3H2O109、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lO-+H2O+CO2=HClO+HCO3-110、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ClO-+Cl-+2H+=Cl2+H2O111、氯酸钾与浓盐酸: ClO3-+5Cl-+6H+=3Cl2+3H2O112、硫化钠、亚硫酸钠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2S2-+SO32-+6H+=3S+3H2O113、NO2溶于水: 3NO2+H2O=2H+NO3-+NO114、NO2通入亚硫酸钠溶液: SO32-+NO2=SO42-+NO115、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 S2-+H2O HSO3-+OH-116、碳酸钠的第一步水解: CO32-+H2O HCO3-+OH-117、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118、硫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3S+6OH-=2S2-+SO32-+3H2O119、醋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2CH3COO-+2H+SO42-=BaSO4+2CH3COOH120、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H3COOH+OH-=CH3COO-+H2O121、醋酸与氨水反应: CH3COOH+NH3H2O=CH3COO-+NH4+2H2O122、苯酚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6H5OH+OH-=C6H5O-+H2O123、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6C6H5OH+Fe3+=Fe(C6H5O)63-+6H+124、苯酚钠溶于醋酸溶液: C6H5O-+CH3COOH=C6H5OH+CH3COO-125、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H2O+CO2=C6H5OH+HCO3-12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苯酚:C6H5OH+CO32-=C6H5O-+HCO3-127、碳酸钙跟甲酸反应: CaCO3+HCOOH=Ca2+CO2+H2O+HCOO-128、甲酸钠跟盐酸反应: HCOO-+H+=HCOOH129、小苏打溶液与甲酸溶液反应:HCOOH+HCO3-=CO2+H2O+HCOO-130、Na2C2O4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13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5H2O2+2MnO4-+6H+=5O2+2Mn2+8H2O132、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与双氧水:2Fe2+H2O2+2H+=2Fe3+2H2O133、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SO2+2MnO4-+2H2O=5SO42-+2Mn2+4H+134、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CO2:5C2H4+12MnO4-+36H+=10CO2+12Mn2+28H2O135、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CH3COOCH2CH3+OH-=CH3COO-+HOCH2CH3136、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溶液:(C17H35COO)3(C3H5O3)+3OH-=3C17H35COO-+CH2(OH)CH(OH)CH2OH137、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CH3CH2Cl+OH-=CH3CH2OH+Cl-138、硝酸银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 Ag+NH3H2O=AgOH+NH4+ 139、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2NH3H2O=Ag(NH3)2+2H2O140、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3NH3+H2O+2Ag14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2+2OH-=Cu(OH)214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143、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144、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Zn2+2NH3H2O=Zn(OH)2+2NH4+145、硫酸锌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Zn2+4NH3H2O=Zn(NH3)42+4H2O当碱适量:Al3+ 3 OH- =Al(OH)3当碱过量: Al(OH)3 OH- =AlO2- 2H2O 总:Al3+ 4OH- =AlO2- 2H2O偏铝酸根与氢离子反应:AlO2- H2O H+ =Al(OH)3水解反应:Al3+ 3AlO2- 6H2O=4Al(OH)3AL3+过量时,生成Al(OH)3沉淀OH-过量时,生成AL(OH)4-,若在二者之间,则生成Al(OH)3和AL(OH)4-。氢氧根离子过量生成偏铝酸根高中阶段与量有关和离子方程式和书写大概有如下几种:1某些酸式盐与碱。如: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等。2多元弱酸或其酸酑与碱反应。碱少生成酸式盐,碱多生成正盐,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 钠等。2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偏铝酸钠与盐酸,碳酸钠与盐酸等这些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反应也与相对量有关。以上是重点,另外还有象硫化钠与三氯化铁等这样的,一般直接考书写的是以上三类。先给你罗列了一些高考经常考的化学方程式,这些都是基本,先背一背吧! 你也可以去扬格教育参加高考考前辅导,就在龙江街60号。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1/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注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简单归纳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 正确, 1,2 1,4 3,4 三种加成方法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 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 正确,取代后分液 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错误,应当是分馏 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23.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 正确 24.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 25.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 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 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 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 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 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 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中化学考试中最易考离子方程式汇总二、考查气体制取及装置的选择(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其来制取还原性气体(如:H2S、SO2、HI、HBr等);(2)因NO3-的氧化性强于H+,所以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会产生H2;(3)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对橡胶制品有强腐蚀作用,所以制取HNO3时常用曲颈玻璃仪器,涉及连接仪器的胶管应尽可能短,尽可能使两玻璃接口非常接近,盛放硝酸的试剂瓶不能用橡皮塞等。例2.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铁粉反应,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1)氢氧化钠固体(2)醋酸钠固体 (3)氯化钠溶液 (4)水 (5)硝酸钾溶液A. (1)(2)(3) B. (2)(3)(4)C. (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