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600 -16.7/538/538-1 型汽轮机安装说明书 前 言 600MW汽轮发电机组是我国目前生产的火电设备中单机容量较大的机组。75C是在75B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设计、改型,并与日本东芝公司合作由东芝公司负责高中压部分设计与生产,哈汽负责其它部分生产的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是75B的替代产品,其特点是性能先进、结构更紧凑以及运行更稳定。75C为N600-16.7/538/538型汽轮机的改进型。单轴、三缸、四排汽、反动凝汽式、中间再热、效率高、功率大、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 本说明书主要阐述了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现场安装的主要程序、工艺手段、技术要求及技术规范,其内容如有与本公司提供的图样及技术文件相矛盾之处,以本公司提供的图样及技术文件为准。 由于我们的技术水平及现场安装经验有限,在编写过程中时间较仓促,难免有不当或错误,希望读者给予谅解,指正。 编 者2005年 5月目 录前言.1目录.21.设备验收及保管.51.1开箱验收和检查.51.2交接前后设备在现场的保管和维护.52. 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本体安装.72.1轴系找中说明.72.2 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本体安装流程.9T01基础验收.10T02垫铁布置.10T03基架布置.11T04低压、号外缸下半(各三段)及前轴承箱在相应的基架上就位.11T05滑削系统说明及间隙调整.11T06安装低压外缸().13T07安装低压外缸().15T08调整低压、号外缸纵向扬度及3、4、5、6号轴承标高.17T09安装前轴承箱(75C.061Z)并与后轴承箱找中.18T10安装3、4、5、6号支持轴承(75C.053Z、75C.054Z).20T11安装1、2号支持轴承(75C.050Z、75C.052Z).21T12试放转子检查联轴器张口及位移.22T13安装低压2号内缸(G08.029Z).23T14安装低压1号内缸(73B.027Z).24T15低压1号内缸与低压2号内缸进汽口法兰面处的联接.26T16安装低压隔板套(73B.041Z、73B.042Z).27T17安装低压进汽导流环(73.028Z).29T18安装低压排汽导流环(G08.031Z、G08.032Z).30T19安装低压缸端部外汽封(75.069Z).31T20低压1号内缸与低压外缸中部进汽法兰处的联接.31T21安装高中压外缸(75C.012Z).32T22安装高压主汽阀(75C.301Z)、高压调节阀(75C.311Z)及中压再热主汽调节联合阀(75C.311Z).34T23安装高压内缸(75C.013Z).35T24安装中压内缸(75C.017Z).36T25安装高中压缸端部内汽封.37T26安装高中压缸端部外汽封(调)(电)(75C.065Z、75C.068Z).37T27安装中间汽封体(75C.071Z).38T28安装喷嘴组(75C.096Z).38T29安装找中高中压各级隔板.39T30安装挡油环.39T31安装主油泵(75.401Z).40T32测量并调整通流间隙.40T33转子轴向位移试验.42T34安装推力轴承(75C.051Z).43T35安装盘车装置(H01.178Z).44T36汽缸正式扣缸.46T37基础二次灌浆.47T38联轴器联接.48T39本体保温.491 设备验收及保管1.1 开箱验收和检查 在每批设备到达现场两个月内,由用户通知本公司,本公司保证及时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交接。用户若不及时通知本公司自行进行开箱清点,在以后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遗失、损坏及缺少零部件等问题时,恕我公司对此概不负责。如果用户已按时通知本公司,而本公司一个月内又未派人进行点交,用户可自行开箱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这些问题待本公司确认后,由本公司负责处理。 开箱验收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在开箱过程中,要有本公司、用户、安装单位专业人员共同参加,各负其责,按顺序逐项清点,并做好记录。首先检查箱子在运输中是否有碰伤,是否涉及设备的完好性,然后按发货单核对箱号、清点箱数,再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数量并核对规格。开箱验收过程中,对设备要进行严格检查,发现设备有锈蚀、损伤等问题要及时处理。对于转子、汽缸、汽封、轴承、阀门、调节部套、各种仪表及所有辅机设备都要进行全面的宏观检查,发现问题,要认真及时处理。验收后由三方人员共同写出并签署点交纪要。1.2 交接前后设备在现场的保管和维护1.2.1 设备交接前的保管 设备到达现场后,应由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人员对设备进行分类,分库妥善保管,防止日晒雨淋;在冬季应将设备存放于温度为5以上的环境中保管,防止严重变形。 在现场运送过程中,应防止碰撞等现象发生,不得将两箱或两箱以上的箱子重叠堆放和运送。同时应建立合理的保管制度,防止火灾、水灾及各种有害物质的腐蚀。1.2.2 设备移交后的保管 设备移交后,用户应将设备分类入库,按制度进行保养。同时应根据设备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查制度和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对重要零部件,如转子、调节部套、主汽阀、轴承、仪表及大螺栓等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存放时,必须保持库房干燥。必要时要重新涂油,以加强防腐、防湿,尤其是转子轴颈及汽缸、隔板套的中分面处。对于易碰坏的零件(如汽封),必要时可以从部套上拆下,按级别、编号分别装入专用工位器具,以免混杂。对各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的瓦块乌金应特别保护好。 汽轮机转子是汽轮机的重要部件,存放时不得受到其它物品的砸、压、挤,运输时不得出现窜动;存放时必须三个月转动180,并应及时检查油封,发现锈蚀应及时处理。 大型部件如汽缸、隔板套、汽封体、轴承箱等存放时必须放置平稳,支垫合理,水平中分面应保持水平,水平度不大于3mm/m,部套的底面距地面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 加热器、冷凝器、冷油器、抽汽器等设备不允许有积水。按设备特点,水平度或垂直度不大于3mm/m;如有堵板的设备,应密封好;已充氮的容器要保持表压,使充氮保护处于良好状态。 对所有部套应定期保养,一般以不超过六个月为宜。对当地气温条件较差的应根据当地条件及时保养,严禁锈蚀。如发现锈蚀应及时处理,并缩短保养期。所使用的各种防腐油脂,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严禁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防腐用品。2 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本体安装2.1 轴系找中说明2.1.1 轴系挠度曲线见图1,详见(75C.003.1Q)轴系找中图。0.000X 图12.1.2 轴承标高值如表1所示。表1轴承号轴承标高(mm)轴承号轴承标高(mm)19.4860.1524.6470.5133.48810.9940.72916.43502.1.3 联轴器张口及错位值如表2所示。 表2连轴器号连轴器直径(mm)张口值(*)(mm)错位值(*)(mm)239780.127-0.2544X978用螺栓紧固X59780.356-0.508679780.1270.127注: * 张口值“+”表示联轴器端面张口在下部较大 * 错位值“+”表示调速器端的联轴器顶端较高 23表示2号支承与3号支承之间的联轴器。 4X表示4号支承与中间轴之间的联轴器。 X5表示中间轴与5号支承之间的联轴器。 67表示6号支承与7号支承之间的联轴器。2.1.4 临界转速(转/分)如表3所示。表3阶次轴系跨 距 号一阶弹性二阶弹性2.2 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本体安装流程T01基础验收1 基础的自振频率应避开汽轮发电机转子的一阶临界转速。2 机组安装之前基础应浇注完毕,基础地脚螺栓及其套管组件、机组定位锚固板、主汽(再热)调节阀支架和梁以及低压加热器底座等均应浇注完成。3 基础的纵向、横向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要求。4 基础表面应平整,无钢筋外露,无裂缝,无蜂窝麻面,不应有水泥砂浆封面。5 基础上各预埋件(锚固板等)与纵、横向中心线相对位置应正确。同时按汽轮发电机外形及布置图(75C.000.6Z)复查、号低压缸,3、4、5轴承箱的基础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6 汽轮机基架下混凝土标高、凝汽器基础标高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如主油箱、冷油器、汽封冷却器、EH油系统组合油箱座架、各种泵类等)基础的位置和标高均应符合设计院设计要求。7 核对各地脚螺栓数量、规格、位置及标高,以确保主汽调节阀和中压再热调节联合阀与机组中心线的相对位置。8 核对基础中的预留孔(指吊放各管道、电气、凝汽器、前轴承座底部进出套装油管路所需空间及回油管安装走向、斜度及位置尺寸等),应满足以后机组安装需要。9 为了便于观测运行后的基础情况,尤其是监测机组下沉量,必须做好参考点。T02垫铁布置1 基础验收合格后,根据垫铁及对中固定元件图(75C.905Z)在基础上划出垫铁位置,按图要求布置垫铁。2 垫铁布置要均匀,与垫铁接触的基础表面应无砂浆层或渗透在基础上的油垢。3 垫铁与基础表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80%,且四周无翘动。4 各垫铁沿轴线方向均应按一定的标高及扬度布置。各垫铁的标高及扬度可根据本公司提供的轴系找中图(75C.003.1Q)所规定的轴承中心及标高计算出。T03基架布置1 按低压缸基架图(75C.162Z)的要求,对基架进行检查并在垫铁上布置基架,要求:a、 基架上的灌浆搭子不应与垫铁干扰碰撞。b、 基架与垫铁应均匀接触,接触面积不小于75%。c、 接触面要清洁。2 校准基架水平及标高,同时按基础预埋锚固板的标记拉钢丝找正基架纵向和横向中心线,偏差应在1mm之内。T04低压、号外缸下半(各三段)及前轴承箱在相应的基架上就位检查结合面间隙,要求沿周边0.05mm塞尺不入。如间隙超差,可通过调整基架下的垫铁予以消除。T05滑销系统说明及间隙调整N600-16.7/538/538-1型汽轮机滑销系统如图(75C.905Z、75C.162Z)所示。 a、 锚固板配合间隙如图75C.905Z所示。b、 前轴承箱导向键配合间隙如图1所示。总过盈00.02钳工配准总间隙0.040.08间隙23图 1前轴承箱压板配合间隙如图2所示。 图 2T06安装低压外缸()1 低压外缸()安装前应做好的工作 相应冷凝器已就位,与低压外缸()排汽口连接的补偿节应预先装焊于冷凝器喉部,以备与低压外缸()排汽口相连接。 相应抽汽管等内部配管应吊入冷凝器喉部内。2 低压外缸()下半接配 将低压外缸()后部(调)(75C.020Z)下半、低压外缸()中部下半(73.023Z)、低压外缸()后部(电)下半(75B.024Z)分别在相应的基架上初步就位,在低压外缸()下半垂直法兰面处敷设涂料;调整基架下垫铁使三段汽缸在垂直中分面处的水平中分面平齐,高低错位值小于0.05,各段汽缸的纵横向水平在0.05/m之内(其中,横向水平偏差方向应一致),汽缸下半撑脚与基架间间隙0.04mm塞尺不入。 在低压外缸()电、调端之间架上钢丝,钢丝中心应与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内、外挡油环中心线及低压外缸()后部(电)下半内挡油环中心线重合,找低压外缸()后部(调)(75C.020Z)下半中心,要求:a=b, c=(a+b)/2,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内、外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注意:按本安装说明书使用钢丝作为找中基准,应考虑钢丝挠度。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外缸()中部下半(73.023Z)中心,要求:a=b,c=(a+b)/2,允差0.10mm,偏差方向与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一致,在低压()外缸中部下半左右两侧低压2号内缸(G08.029Z)垂直定位块处测量,做好测量点标记。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外缸()后部(电)(75B.024Z)下半中心,要求:a=b,c=(a+b)/2,允差0.05mm,偏差方向与低压后部()外缸(调)下半一致,在低压外缸()后部(电)下半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连接低压外缸()下半三段。把紧垂直中分面1/3螺栓,垂直中分面间隙应0.05mm塞尺不入,然后把紧其余螺栓,装入相应的偏心定位销组件,并将偏心衬套与缸体点焊。 低压外缸()下半接配后,复测低压外缸()中心,要求低压外缸()下半与钢丝同心,在电调两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3 复查低压()外缸横向水平利用等高垫铁、平尺及水平仪复查低压外缸()水平中分面横向水平。低压()外缸横向水平均应为0mm/m,允差0.05 mm/m,电调端横向水平偏差方向应一致。若低压()外缸水平中分面横向水平超差,可通过调整基架下平面垫铁来调整。4 测量并调整低压()外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平面度 通过调整基架下平面垫铁,保证低压()外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平面度小于0.25mm。5 低压外缸()上半接配 将低压外缸()后部 (调)(75C.020Z)上半、低压外缸()中部上半(73.022Z)、低压外缸()后部(电)(75B.024Z)上半垂直中分面敷设涂料,分别吊到低压外缸()下半相应位置上就位,装入水平中分面定位螺栓,检查自由状态下水平中分面间隙,应0.30mm塞尺不入,把紧水平中分面1/3螺栓,要求水平中分面间隙0.05mm塞尺不入。 把紧低压外缸()上半垂直中分面1/3螺栓,垂直中分面间隙应0.05mm塞尺不入,然后把紧低压外缸()上半垂直中分面其余螺栓,装入相应的偏心定位销组件,并将偏心衬套与缸体点焊。T07安装低压外缸()1 低压()外缸安装前应做好的工作 相应冷凝器已就位,与低压()外缸排汽口连接的补偿节应预先装焊于冷凝器喉部,以备与低压()外缸排汽口相连接。 相应抽汽管等内部配管应吊入冷凝器喉部内。2 低压()外缸下半接配 将低压外缸()后部(调)(75B.025Z)下半、低压外缸()中部下半(73.023Z)、低压外缸()后部(电)(75B.021Z-1)下半分别在相应的基架上初步就位,在低压外缸()下半垂直法兰面处敷设涂料;调整基架下垫铁使三段汽缸在垂直中分面处水平中分面平齐,高低错位值小于0.05mm,各段汽缸的纵横向水平在0.05mm/m之内其中,横向水平偏差方向应与低压()外缸一致,汽缸下半撑脚与基架间间隙0.04mm塞尺不入。 在低压外缸()后部调端与低压外缸()后部电端之间架上钢丝,使其与先前安装低压外缸()时所拉的钢丝在同一条直线上。 调整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使其外挡油环端面到低压外缸()后部(电)下半外挡油环端面的开档尺寸为:746.751.5mm(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应保证此值不变),测量左右两点,平行度允差0.10mm。 调整低压外缸()后部(调)(75B.025Z)下半相对钢丝的中心,要求:a=b,允差0.05mm,c=(a+b)/2,允差0.10mm,偏差方向与低压()外缸下半一致,在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内外挡油环洼窝处测量两档。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外缸()中部下半(73.023Z)中心,要求:a=b,允差0.10mm,偏差方向与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一致,在低压外缸()中部下半左右两侧低压2号内缸(G08.029Z)垂直定位块处测量,做好测量点标记。 以钢丝为中心,找低压外缸()后部(电)(75B.021Z-1)下半中心,要求:a=b,允差0.05mm,偏差方向与低压外缸()后部(调)下半一致,在低压外缸()后部(电)下半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连接低压外缸()下半三段。把紧垂直中分面1/3螺栓,垂直中分面间隙应0.05mm塞尺不入,然后把紧其余螺栓,装入相应的偏心定位销组件,并将偏心衬套与缸体点焊。 低压外缸()下半接配后,复测低压外缸()中心,要求低压外缸()下半与钢丝同心,在电调两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3 复查低压外缸()横向水平利用等高垫铁、平尺及水平仪复查低压外缸()水平中分面横向水平。低压外缸()横向水平均应为0mm/m,允差0.05mm/m;横向水平的偏差方向应与低压外缸()一致。若低压外缸()水平中分面横向水平超差,可通过调整基架下平面垫铁来调整。4 测量并调整低压外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平面度 通过调整基架下平面垫铁,保证低压()外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平面度小于0.25mm。5 低压外缸()上半接配低压外缸()上半接配,即低压外缸()后部(调)(75B.025Z)上半、低压外缸()中部上半(73.022Z)及低压外缸()后部(电)(75B.021Z-1)上半的接配,其方法及技术要求与低压外缸()上半接配相同,请参照T06-5执行。T08调整低压、号外缸纵向扬度及3、4、5、6号轴承标高1 根据表1中各轴承标高值计算出低压外缸(、)纵向扬度值如下:低压外缸()下半为: (3.48-0.72)/5.74=+0.481mm/m;低压外缸()下半为: (0-0.15)/5.74=-0.026mm/m;其中5.74为3、4号轴承及5、6号轴承轴承间的跨距,单位为m;扬度值为“”表示汽缸前扬,扬度值为“”表示汽缸后扬。36号轴承对应的各内挡油环洼窝设计标高如下: 3号轴承对应的内挡油环洼窝设计标高为: 3.48-0.4810.324=3.32mm; 4号轴承对应的内挡油环洼窝设计标高为: 0.72+0.4810.324=0.876mm; 5号轴承对应的内挡油环洼窝设计标高为: 0+0.0260.324=0.01; 6号轴承对应的内挡油环洼窝设计标高为: 0.15-0.0260.324=0.14mm。 其中0.324为轴承与对应的内挡油环洼窝之间的距离,单位(m)。在低压外缸()调端与低压外缸()电端之间架上钢丝。 调整基架下的平面垫铁来调整低压外缸(、)下半相对钢丝中心使3、4、5、6号轴承达到设计标高。低压外缸()下半相对钢丝中心,在其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应为: 调端:a=b,c=(a+b)/2-3.32; 电端:a=b,c=(a+b)/2-0.876; 允差0.05mm,偏差方向一致。低压外缸()下半相对钢丝中心,在其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应为: 调端:a=b,c=(a+b)/2-0.01; 电端:a=b,c=(a+b)/2-0.14; 允差0.05mm,偏差方向一致。注意:调整轴承标高过程中应保证低压外缸(、)下半横向水平及轴向开档尺寸不超差。4 用等高铁、平尺及水平仪检查低压外缸(、)下半纵向扬度,低压外缸()下半前扬,扬度为0.481mm/m;低压外缸()下半后仰,扬度为-0.026mm/m;允差0.05mm/m。5 复查低压外缸(、)下半横向水平,应保持原调整值。6 低压外缸(、)中心、扬度及横向水平合格后,用平面垫铁消除基架与汽缸撑脚支撑面之间的间隙,要求沿周边0.04mm塞尺不入。7 复测低压外缸(、)下半中心、扬度、横向水平,并做好记录。T09安装前轴承箱(75C.061Z)并与后轴承箱找中1 前轴承箱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前轴承箱及前轴承箱基架与纵向导向键间配合间隙,要求如图1所示。 在前轴承箱基架支撑面上涂上润滑油,将前轴承箱下半合在前轴承箱基架上,保证轴向相对尺寸,推拉检查应活动自如。 大致调整前轴承箱电端挡油环洼窝端面到低压外缸()调端外挡油环端面轴向开档尺寸,使其为5642mm。 调整前轴承箱基架下平面垫铁消除前轴承箱下半与前轴承箱基架接合面间隙,要求:沿周边0.04mm塞尺不入。 装上前轴承箱左右压板,检查配合间隙,要求如图2所示。2 前轴承箱就位找中心 在前轴承箱调端与低压外缸()电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调整前轴承箱电端挡油环洼窝端面到低压外缸()调端外挡油环端面轴向开档尺寸,使其为56421.5mm(以后的各项工作中此值都应保证不变)。 调整前轴承箱对钢丝的中心及前轴承箱纵横向水平,要求:a前轴承箱对钢丝的中心为: a=b,允差0.05mm ;c=(a+b)/2-9.48,允差0.10mm; 在1#轴承洼窝处测量前后两点,平行度允差0.02 mm;b前轴承箱横向水平为:0mm/m,允差0.05mm/m,偏差方向与低压外缸()一致; c前轴承箱纵向水平为:前扬0.794mm/m,允差0.05mm/m。 在保证前轴承箱相对钢丝中心及纵横向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前轴承箱基架下平面垫铁消除前轴承箱下半与前轴承箱基架接合面间隙,要求:沿周边0.04mm塞尺不入。T10安装3、4、5、6号支持轴承(75C.053Z、75C.054Z)1 检查3、4、5、6号支持轴承外圆处垫块与轴承洼窝接触情况 在3、4、5、6号支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上涂上红丹粉,并分别将3、4、5、6号支持轴承下半在低压外缸(、)两端轴承箱内相应洼窝处就位。注意轴承电调端方向,不得装反。 对研3、4、5、6号支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洼窝,检查其接触情况,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75。如不合格应予以适当的处理。2 3、4、5、6号支持轴承找中心 在3、4、5、6号支持轴承巴氏合金内孔上涂上润滑油,分别将低压()转子吊放在3、4号支持轴承内,将低压()转子吊放在5、6号支持轴承内。 分别测量低压()转子相对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的中心及低压()转子相对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的中心,要求:a=b=c,允差0.05mm。如不合格应通过增减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调整垫片予以调整,此时应保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洼窝的接触面积仍不小于总面积的75。3 检查3、4、5、6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颈及轴承箱上盖间的配合间隙 合上3、4、5、6号支持轴承上半,自由状态下水平中分面间隙应0.03mm塞尺不入,检查3、4、5、6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颈间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的技术要求1。 合上低压外缸(、)电调端轴承箱上盖,检查3、4、5、6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承箱上盖间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所示的技术要求5。T11安装1、2号支持轴承(75C.050Z、75C.052Z)1 检查1、2号支持轴承外圆与轴承洼窝接触情况 在1、2号支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上涂上红丹粉,并将2号支持轴承下半在前箱和低压外缸()调端轴承箱内相应洼窝处就位。注意轴承电调端方向,不得装反。 对研1、2号支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洼窝(下半中间的垫块除外),检查其接触情况,接触面积应不小于总面积的75。如不合格应予以适当的处理。刮研下半中间的球面垫块,使其在103的区域内达到100%接触。然后调整下半中间球面垫块的垫片厚度,使垫块与轴承座之间有0-0.1mm的间隙。2 1、2号支持轴承找中心 在1、2号支持轴承巴氏合金内孔上涂上润滑油,将高中压转子吊放在1、2号支持轴承内。 测量高压转子相对低压外缸()调端外挡油环洼窝的中心,要求:a=b=c,允差0.05mm。如不合格应通过增减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调整垫片予以调整,此时应保证轴承下半壳体外圆处的垫块与轴承洼窝的接触面积仍不小于总面积的75。3 检查1、2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颈及轴承压盖或轴承箱上盖间的配合间隙 合上1、2号支持轴承上半,自由状态下水平中分面间隙应0.03mm塞尺不入,检查并调整1、2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颈间配合间隙,详见图纸(75C.050Z、75C.052Z)中“轴承间隙调整技术要求”。 合上低压外缸()调端轴承箱上盖及1号支持轴承压盖,检查1、2号支持轴承与相应轴承压盖或轴承箱上盖间配合间隙0.08mm过盈。T12试放转子检查联轴器张口及位移1 转子就位 将16号支持轴承内孔清理干净,放少许透平油,油质应保持清洁;将各转子轴颈擦干净,分别吊放在各自对应的支持轴承内。 测量并做准低压()转子轴颈凸台到支持轴承外端面距离,3号支持轴承调端为26.063mm,电端为25.943mm;4号支持轴承调端为28.63mm,电端为23.43mm。 测量并做准低压()转子轴颈凸台到支持轴承外端面距离,5号支持轴承调端为33.623mm,电端为18.383mm;6号支持轴承调端为33.623mm,电端为18.383mm。2 检查并调整联轴器张口及位移本机组各联轴器张口及位移要求如下: a、张口:左右两点为0mm,允差0.02mm;上下两点详见“轴系找中说明”(图号:75C.003.1Q)。 b、位移:左右两点为0mm,允差0.02mm;上下两点详见“轴系找中说明”(图号:75C.003.1Q)。 若联轴器张口及位移未达到上述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调整,使其达到合格。3 调整前轴承箱扬度,使其等于高压转子调端轴颈的扬度,允差0.05mm/m。4 测量各转子轴颈处的扬度值,并做好记录。T13安装低压2号内缸(G08.029Z)1 低压2号内缸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低压2号内缸与低压外缸(、)底部偏心定位销配合尺寸,要求见(73.036Z)C-C剖视,保证定位销与2#内缸相应的孔径配合间隙0.050.025mm。 将工艺支撑垫片(4件)置于低压外缸(、)中部左右用于支撑低压2号内缸的平面上,吊入低压2号内缸下半,保证工艺支撑垫片与内缸撑脚及外缸中部下半均匀接触,且结合面处0.02mm塞尺不入。2 低压2号内缸就位找中心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通过增减工艺支撑垫片厚度调整低压2号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要求: aa=b ,c=(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2号内缸电调两端内圆处测量; b低压2号内缸与低压外缸(、)中部水平中分面左、右高度差一致,允差0.10mm。 检查低压2号内缸电调端端面到低压外缸(、)电调端内加工面尺寸,电调端应一致,允差2mm;测量左、右两点,平行度允差0.20mm。 合上低压2号内缸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0.20mm塞尺不入;把紧水平中分面1/3螺栓,检查水平中分面间隙,应.05mm塞尺不入。 复查低压2号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应保证: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2号内缸电调两端内圆处测量。 配制低压2号内缸与低压(、)外缸中部轴向定位“L”型垫片,并用螺栓把紧在低压2号内缸下半相应位置上,间隙要求如图(73.036Z)中F-F视图所示。 按工艺支撑垫片厚度配制低压2号内缸下半左右撑脚下产品支撑垫片,并用螺栓把紧在2号内缸下半相应位置上,要求支撑垫片与内缸撑脚及外缸中部下半均匀接触,且结合面周围0.05mm塞尺不入;其它要求见图(73.036Z)中H-H视图。 再次复查低压2号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应保证: 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2号内缸电调两端内圆处测量。 将低压2号内缸与低压外缸(、)底部偏心定位销按图纸要求焊牢在低压外缸(、)中部下半上。T14安装低压1号内缸(73B.027Z)1 低压1#内缸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底部偏心定位销配合尺寸,应符合图纸(G08.029Z)的要求。 检查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两侧偏心定位销配合尺寸,应符合图纸(73B.027Z)中“D向”视图要求。 将工艺支撑垫片置于低压2#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相应位置上,吊入低压1#内缸下半,保证工艺支撑垫片与低压2#内缸水平中分面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2 低压1#内缸就位找中心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通过增减工艺支撑垫片厚度调整低压1#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要求:aa=b,c=(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正反向第五级隔板出汽侧1#内缸内圆处测量;b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高度差一致,允差0.10mm。 检查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轴向定位尺寸:低压反向五、六级隔板内环轴向开挡尺寸123.84,测量左、右两点,平行度允差0.20mm;低压正向五、六级隔板内环轴向开挡尺寸123.75,测量左、右两点,平行度允差0.20mm。 合上低压1#内缸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20mm;把紧水平中分面1/3螺栓,检查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5mm。 复查低压1#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应保证: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正反向第五级隔板出汽侧1#内缸内圆处测量。 按工艺支撑垫片厚度配制低压1#内缸下半左右支撑键下产品支撑垫片,并用螺钉把紧在低压2#内缸下半相应位置上。要求支撑垫片与低压2#内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其他要求详见图3图3 按要求配制低压1#内缸支撑键上部垫片,并用螺钉把紧在低压2#内缸上半相应位置上。 再次复查低压1#内缸相对钢丝的中心,应保证: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在低压正反向第五级隔板出汽侧1#内缸内圆处测量。 将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底部偏心定位销按图纸要求焊牢在低压2#内缸上。T15低压1号内缸与低压2号内缸进汽口法兰面处的联接1 检查冷拉值 合上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上半,在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进汽口法兰面处搭一平尺测量法兰面高低差,低压2#内缸进汽口法兰面比低压1#内缸进汽口法兰面高50.7mm,即冷拉值。2 配制“L”型垫片配制低压1#内缸与低压2#内缸进汽口法兰面处“L”型垫片,并用螺栓把紧在低压2#内缸进汽口法兰面处相应位置上(此项工作最好在精测通流后实缸状态下进行),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73.036Z)要求。T16安装低压隔板套(73B.041Z73B.042Z)1 低压隔板套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低压隔板套上下半与低压1#内缸上下半间偏心定位销与销槽的配合间隙,如图4所示。图4 将工艺支撑垫片(4件)置于低压1#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相应位置上,吊入低压隔板套下半,保证工艺支撑垫片与低压1#内缸水平中分面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 合上低压隔板套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20mm;把紧水平中分面螺栓,检查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3mm。2 低压隔板套就位找中心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通过增减工艺支撑垫片厚度调整低压隔板套相对于钢丝的中心,要求: a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 b低压隔板套与低压1#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高度差一致,允差0.10mm。图5 检查低压隔板套轴向定位尺寸:在低压隔板套进汽侧定位面与低压1#内缸对应定位面贴死的情况下,另一侧(出汽侧)应有图纸要求的间隙,详见图4。 按工艺支撑垫片厚度配制低压隔板套下半左右支撑键下产品支撑垫片,并用螺钉把紧在低压1#内缸下半相应位置上。要求支撑垫片与低压1#内缸下半水平中分面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其他要求详见图5。 按图纸要求配制低压隔板套支撑键上部垫片,并用螺钉把紧在低压1#内缸上半相应位置上。 复查低压隔板套相对钢丝的中心,应保证: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T17安装低压进汽导流环(73.028Z)1 低压进汽导流环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将工艺支撑垫片置于低压1#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相应位置上,吊入低压进汽导流环下半,保证工艺支撑垫片与低压1#内缸左右支撑面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 装上相应的对中板,保证对中板与低压1#内缸均匀接触,四周间隙小于0.02mm。 合上低压进汽导流环上半,检查自由状态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10mm;把紧水平中分面螺栓,检查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5mm检查对中板与低压进汽导流环及低压1#内缸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2 低压进汽导流环就位找中心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通过增减工艺支撑垫片厚度调整低压进汽导流环相对于钢丝的中心,要求: a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测量电、调两档; b低压进汽导流环与低压1#内缸水平中分面左右高度差一致,允差0.10mm。 检查低压进汽导流环轴向定位尺寸:在低压调端隔板套电端轴向定位面贴死时,低压进汽导流环调端凸肩与低压反向第一级隔板内环进汽侧端面的间隙应为5.191.5mm;在低压电端隔板套调端轴向定位面贴死时,低压进汽导流环电端凸肩与低压正向第一级隔板内环进汽侧端面的间隙应为5.271.5mm。 按工艺支撑垫片厚度配制低压进汽导流环下半左右撑脚下产品支撑垫片,并置于低压1#内缸下半相应位置上。要求支撑垫片与低压1#内缸下半均匀接触,且四周间隙小于0.02mm。 复查低压进汽导流环相对于钢丝的中心,应保证: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测量电、调两档。T18安装低压排汽导流环(G08.031ZG08.032Z)1 低压排汽导流环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低压2#内缸正式安装前,将低压排汽导流环下半吊入低压外缸内,固定好。2 低压排汽导流环就位找中心 用螺栓将低压排汽导流环上下半分别把在低压2#内缸相应位置上。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利用对中销调整低压排汽导流环上下半使其与钢丝同心,要求: aa=b ,c=(a+b)/2+0.13,d=(a+b)/2-0.13,允差0.05mm;b低压排汽导流环上下半在水平中分面处应有6mm间隙。 低压排汽导流环上下半中心找好后,将低压排汽导流环上下半用螺栓把紧在低压2#内缸上,装上相应的偏心定位销组件,并对偏心套与导流环体偏心销与偏心套分别点焊固定。见(G08.029Z)T19安装低压缸端部外汽封(75.069Z)1 低压缸端部外汽封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将电、调端低压缸端部外汽封下半连同垫片用内六角螺钉带在低压外缸电、调端汽封端面上。 合上低压缸端部外汽封上半把紧水平中分面螺栓,检查水平中分面间隙应小于0.03mm。2 低压缸端部外汽封就位找中心 在低压外缸两端架上钢丝,并使钢丝与低压外缸同心,允差0.05mm,在低压外缸电、调端内挡油环洼窝处测量。 调整低压缸端部外汽封使其与钢丝同心,要求:a=b,c=(a+b)/2-0.10,d=(a+b)/2+0.10,允差0.05mm。 低压缸端部外汽封中心调整好后,用内六角螺钉将其把紧在低压外缸端面上,并装上定位销。T20低压1号内缸与低压外缸中部进汽口法兰处的联接1 检查冷拉值 合上低压1#内缸低压2#内缸及低压外缸上半,在低压1#内缸承接管与低压外缸中部进汽口法兰面处搭一平尺测量法兰面高低差,低压外缸中部进汽口法兰面比低压1#内缸承接管进汽口法兰面高出6.51.5mm,即冷拉值。2 配制“L”型垫片 配制低压1#内缸承接管与低压外缸中部进汽口法兰面处“L”型垫片,并用螺栓把紧在低压外缸中部进汽口法兰面处相应位置上(此项工作最好在精测通流后实缸状态下进行),配合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T21安装高中压外缸(75C.012Z)1 高中压外缸就位找中心前的准备工作 将找中用工艺垫片(4件、下猫爪)分别置于低压外缸()调端和前轴承箱电端相应位置上,并将高中压外缸下半吊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疫中心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大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 重点项目-微量灌注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铝型材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6
- 风电法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图文
- 高中生自我管理方案
- 鲜橙汁可行性研究报告
- 黑龙江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省通信和互联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报关员之报关员业务水平考试题库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红旗杯铁路班组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妇产科市级重点专科建设汇报
- 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
- 眼视光技术介绍
- 项目穿透式管理课件
- 老年人冬季养生与健康讲座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实践力教育体系构建
- 工厂设备技能培训
- 育婴员初级复习题与答案
- 燃气题库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