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马勋丛).doc_第1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马勋丛).doc_第2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马勋丛).doc_第3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马勋丛).doc_第4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马勋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院别:生态工程学院 班级:2012级地理科学本科班 姓名: 马勋丛 学号: 28121201014 组别: 第三组 实习时间: 2014.5.232014.6.1 指导老师:莫世江、李仰征、 丁卫红 冯图、胡洁 一、实习时间:2014年5月23日至2014年6月1日2、 实习地点及路线:地点:贵州织金,大方 ,茅台,赤水,遵义。路线:毕节织金(织金洞)毕节-大方(油杉河牧场,油杉河仙宇峰)仁怀(茅台)-习水-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佛光岩,十丈洞,复兴镇,红石野古,桫椤博物纪念馆,丙安古镇)遵义(遵义会址)三、实习人员:老师:莫世江、李仰征、 丁卫红 冯图、胡洁 学生:生态工程学院2012级地理科学本科班(43人)四,时间地点流程1、毕节-织金洞2013年5月23日11点30分,我们到达目的地:毕节织金洞。2、毕节 大方 油杉河牧场2014年5月24日9点30分,到达大方油杉河牧场3、 仁怀 茅台2014年5月25日3点00分,到达茅台镇4,习水 土城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2014年5月26日10点30分,到达土城镇 5,赤水丹霞 佛光岩 五柱峰2014年5月27日11点00分,到达佛光岩6,赤水丹霞 十丈洞2014年5月28日11点10分,到达十丈洞2014年5月28日14点30分,到达复兴镇7,赤水丹霞 红石野谷2014年5月29日11点00分,到达红石野谷2014年5月29日15点00分,到达桫椤博物纪念馆8,赤水丹霞 丙安古镇2014年5月30日11点00分,到达丙安古镇9,遵义 遵义会址2014年5月31日11点30分,到达遵义会址五、实习目的和任务(1)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生活中。(2)通过实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习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无论是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与老师同学相处的角度,还是对专业知识的熟识度。总的来说:(1)地质地貌部分从地质认识岩石种类、特性、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各种地质环境等。(2)植物部分能够在脱离书本的情况下,对一些常见的植物进行分辨。(3)土壤部分认识不同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类型、剖面特点、土壤分布规律,以及掌握采集土壤标本的方法。(4)人文地理部分对实习地区的部分当地文化进行了解,分析其文化形成的原因背景。六、实习过程1、毕节-织金洞2013年5月23日11点30分,我们到达目的地:毕节织金洞。1)“织金洞”概况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23公里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织金洞是该景区的精华,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洞深10余千米,两壁最宽处173米,最高达50米。洞内空间开阔,岩质复杂拥有40多种岩溶堆积形态,包括世界 溶洞中主要的形态类别,被称为“岩溶博物馆”。图21:织金洞景观路线图织金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地处我国乌江上游缔结河峡谷南岸,系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地块隆升,河流下切溶蚀岩体而形成的高位旱溶洞。地质形成约50万年,经历了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晚新世。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多变,使该洞具有多格局、多阶段、多类型发育充分的特点。织金洞的规模宏大,景色壮观。它的长度,已探明为13.5公里,据说,这可以算得上是世界冠军。这么大的跨度而不坍塌,反映了自然界的神奇的力量。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最大的洞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每座厅堂都有琳琅满目的钟乳石,大的有数十丈,小的如嫩竹笋,千姿百态。还有玲珑剔透、洁如冰花的卷曲石。霸王盔、玉玲珑、双鱼赴广寒、水母石、碧眼金鼠等景观,形态逼真,五彩缤纷。特别是那高17米的“银雨树”,挺拔秀丽,亭亭玉立于白玉盘中,人人赞叹。(2)织金洞地貌形成时期及成因织金洞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期:第一期为幼年期(即洞穴雏形)。大约120万年前,织金洞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岩体处于浅饱水带中,水沿岩石层、裂隙及孔隙对岩体进行溶蚀,织金洞雏形便诞生了。第二期为少年期(上层洞及中层洞洞腔形成)。120万年以来,织金洞东南面新寨河潜入织金洞,致使洞穴水能量加大,溶蚀及冲刷能力加强,洞腔不断扩大拓宽。第三期为青年期(下层洞洞腔形成)。约70万年以来,新寨河河床由于发生渗漏,流入织金洞的水量逐渐减少,上层洞和中层洞的扩展缓慢,水流下切形成以“水乡泽国”、“老鼠洞”为代表的下层洞(第二层)。第四期为壮年期(崩塌使洞腔再次扩大,层与层之间连通)。距今3540万年左右,由于织金洞发育的下切速度跟不上地表河发育的下切速度,新寨河水不经常潜入织金洞,只是洪水期有水流侧灌,造成洞内水流洪枯变辐大,加之可能新构造运转更为强烈,致使洞穴产生崩塌,洞腔再次扩大。(3)地质地貌部分 图1-1 织金洞门口岩石 图1-2织金洞门口正在测产状要素 图1-3齐心协力的第三组织金洞门口岩石产状要素实测数据产状要素第一点 (度)第二点 (度)岩石走向9685岩石倾向54岩石倾角1416 图1-4在进洞前导游介绍路线图1-5织金洞南大门图1-4 石笋奇特的霸王盔、擎天一线景观 图1-6 擎天一线的介绍复合型的石笋的形成是由前期滴水丰沛集中,后期滴水量减少而分散,导致多根石笋叠加在大石笋的顶部。 “银雨树”这种石笋是受洞穴空间、小气候、渗滴水的浓度频度等因素制约的。这种石笋初期是一个滴水点,随着滴盘的逐渐加强,叠成塔状石笋。高度增加后,过饱和的碳酸钙滴水在顶部堆积,多余的丧失堆积能力的滴水向下缓慢溢流,再次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对其下部进行溶蚀分割,产生杂乱宽窄不一的叶片,形成松球状。因顶部浅水又促进叶片加宽伸长,形成花瓣状的石笋,形成“银雨树”,这就是银雨树 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图1-5 盘状石笋(如宝塔) 图1-6 石钟乳 图1-7三星聚会 图1-8家睦情深 家睦情深历史有20万年以上。(4)水文,气候、气象特征景区属于滇东高原黔北台隆毕节市北东及西南走向构造变形结合部,岩石主要为二迭系石灰岩。河谷为岩溶箱形深切割峡谷,岩壁接近96,景区内分布有溶蚀旱洞,伏流洞穴,溶蚀塌陷等喀斯特典型地貌。织金洞风景名胜区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平均气温在14.1摄氏度,年日照1117小时,年均降雨量可达1400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是风景区的主要气候特征,而且参观游织金洞不受季节影响。2、毕节 大方 油杉河牧场2014年5月24日9点30分,到达大方油杉河牧场2.1自然环境概况大方油杉河牧场属于隆起地带构造,在二叠系时期,海陆交替频繁,植被死亡,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动荡性较明显为该地区发育提供了条件。2.1.1 区域位置大方油杉河省级森林公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中部的大方县东北段,森林公园地处东经105度51分-106度01分,北纬27度23分-27度29分。根据森林公园资源分布特点,森林公园分为雨冲河和仙椅屯两大景区,森林公园规划面积为4747.3h。2.1.2 地质地貌森林公园在地址构造上介于川滇经向构造带和川黔经向构造带之间,区域地址构造以 北东断裂为主,出露地表主要是二叠系和寒武系的白云质灰岩,石灰岩等碳酸盐。森林公园处于中山地貌类型区,境内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分布广泛,主要有喀斯特河谷,槽谷,喀斯特台原,喀斯特峰丛,洼地,漏斗,等。海拔在1350-1650m之间,相对高差大,最低处在后河与油沙河交汇处,海拔850m,最高峰十字岭海拔1911.2m。 图2-1 油杉河 仙宇峰 图2-2 油杉河 陡崖2.1.3植被部分森林公园主要植被类型有:以宜昌润楠林,小果润楠林,灰背高山栎林,杜鹃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云贵鹅栎耳林,领春木林,盐肤木林,枫香林,银杏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以杉木林,大明松林,福建柏林为主的针叶林;以杜鹃林,马醉木林,厚皮香林,箭竹林,峨眉蔷薇灌丛为主的山地矮林与灌丛。地点: 油杉河牧场1,苦荬菜(菊科)头状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花轴基部的苞叶密集成总苞,如向日葵、蒲公英等。开花顺序由外向内。赤胫散花无梗,多数花集生于一花托上,形成状如头的花。2,夏枯草(唇裂科)夏枯草,(拉丁学名:Prunella vulgaris),俗称牛对头,又称九重楼、铁色草1、大头花、棒柱头花、羊肠菜、锣锤草、六月干、棒头柱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节上长有须根。3,扁刺(蔷薇科)皮刺极宽扁,常近于相连而呈翅状,幼时深红,半透明.本种与同属植物峨眉蔷薇形态很近似,但是茎条上有很硬的扁刺4,绒毛香青(菊科)菊科,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第一大科。多为草本。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具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花两性,稀单性或中性,极少雌雄异株。花萼退化,常变态为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称为冠毛;花冠合瓣,管状、舌状或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合生成筒状,称聚药雄蕊。5,石生繁楼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50厘米。茎细,横断面圆形,折断拉扯时能抽出茎内中轴。茎浅绿色,节处淡紫色,光华无毛。叶柄短,花轴上无叶柄。复聚伞花序,有细长总花梗,花小,白色。种子极小,扁圆形,棕黄色。夏季生长旺盛,9月开花结籽,11月份地上部分枯死。6,荀子(蔷薇科)落叶灌木,高2-4m,小枝细长,幼时有毛,后变光滑,紫色。叶卵形,长2-5cm,先端常圆钝,基部广契形或近圆形。花白色,径1-1.2cm,花瓣开展,近圆形,6-21朵成聚伞花序。果近球形或倒卵形,径约8mm,红色。花期5月;果熟期9月7,蓟草(菊科)蓟(学名:Cirsium japonicum)为菊科蓟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河北、山东、陕西、江西、云南、湖南、福建、湖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浙江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至2,1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油杉河 仙椅屯1,鸭脚木(五加科)鹅掌柴,(拉丁文: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 Harms),也称鸭母树(种子植物名称)、鸭脚木(广东、广西土名),是被子植物门五加科下的一个物种,该物种是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该物种是中国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木材质软,为火柴杆及制作蒸笼原料;叶及根皮民间供药用,治疗流感、跌打损伤等2,金丝桃(藤黄科)金丝桃(拉丁学名:Hypericum monogynum L.),又叫狗胡花(安徽霍山),金线蝴蝶(四川南川,浙江乐清),过路黄(四川奉节),金丝海棠(山东唠山),金丝莲(陕西石泉)、土连翘,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半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地上每生长季末枯萎,地下为多年生。小枝纤细且多分枝,叶纸质、无柄、对生、长椭圆形,花期6-7月。3,飞龙掌血飞龙掌血,又名:黄椒(分类草药性),小金藤、通城虎、溪椒。24,青榨槭落叶乔木,高约10-15米,稀达20米,生长迅速,树冠整齐,可用为绿化和造林树种。树皮纤维较长,又含丹宁,可作工业原料。5,翅果闭果的一种,与开花期雌蕊的构造无关。在外部形态上,子房壁向两个方向发育成具有薄翅状附属物果皮的果实。 翅果也是一种由风散播的风播果实(anemochore)。6,蕨类 地点: 油杉河牧场 牧场景观2.1.4 土壤部分毕节大方油杉河牧场2014年5月24日9点30分,到达毕节大方油杉河牧场1、目的和任务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目的,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印证所学理论,如加深对土壤地理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同时将学过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际;学习和掌握从事土壤地理野外研究的调查方法,学会独立从事土壤地理的野外研究。2、仪器和用品的准备野外土壤实习,需要的仪器和用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二类:(1)填图和绘图仪器用品罗盘仪、高度表、三角板、量角器、彩色铅笔、铅笔、小刀、橡皮,以及绘图仪器,透明方格纸、坐标纸、地形图等。(2)取样和纪录用具主要指挖掘土坑和采集土壤标本及分析样品的用具。一般常用的有:土锹、土镐、土铲、土钻、取土刀、土壤标本盒、土袋、标签、钢卷尺、剖面记录表、记录薄等,浓度1:3稀盐酸,比色卡。某些土层。图74:土壤颜色表C、土壤剖面的描述和记载枯枝落叶层,是指覆盖在林地矿质土壤表面新鲜的半分解的凋落物,由林地植物地上部分器官或组织枯死脱落后堆积而成。腐殖质层是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其显著特征是,色暗,疏松。矿质土粒团聚成团粒状或粒状结构,透水性能良好,含有较多的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草原土壤的腐殖层为A层,其中黑土、黑钙土的该层厚度可达50100厘米,腐殖质含量可达510%以上。由于A层下部发生强烈的淋溶作用,粘粒、铁和铝的三氧化物与腐殖质一起大量淋失,使该层残留的适应等抗风化性强的沙粒和粉砂相对含量增加,出现颜色特别淡的灰白色层,称为E层或A2层,也称浅色淋溶层或灰化层。淀积层淋溶层腐殖质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剖面性态观测记录表采样点: 毕节大方油杉河牧场 日期: 2014/5/24 观测员: 马勋丛 组别:第三组土壤剖面记录表72土壤剖面结构图 土壤剖面形态描述层次代码深度(cm)颜色石灰反应干湿度土壤质地紧实度O层:枯枝落叶层1.5-2中黑无湿润砾质土疏松A层:腐殖质层7-8浅灰白无湿润轻土壤稍疏松E层:淋溶层11-14中灰白无湿润中土壤稍黏性B层:淀积层14-40灰白无湿润粘土黏性 综上所述:在枯枝落叶层和淋溶层根系较发达,在枯枝落叶层动物活动多,无地下水,等特征。按贵州土壤主要系统分类的土刚诊断,我们在野外初步划分为粘化湿润富铁土4,仁怀 茅台2014年5月25日3点00分,到达茅台镇 一、概述 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是茅台集团投资建成的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酒文化博览馆,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浩大,气势恢宏,建有汉、唐、宋、元、明、清、现代及国酒茅台规划展示馆一共八个展区,馆藏大量的群雕、浮雕、匾、屏、书画、实物、图片和文物,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历代酒业的发展过程及与酒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展示了我国酒类生产的发展沿革、工艺过程和酒的社会功能。 茅台酒素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点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国的“国酒”。它以优质高粱为料,上等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和适宜的土壤,采用与众不同的高温制曲、堆积、蒸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再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期陈酿而成。酒精度多在5254度之间,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范。 2、 茅台酒的故事 1、酒冠黔人国清朝时运销食盐至贵州的商人,大多为山西人,陕西人,赤水河畔的茅台是食盐的转运站,当时人的诗句“蜀盐走贵州,秦商举茅台”,便是这种情况的具体写照。这些“秦商”腰缠万贯,习尚奢靡,终日宴乐。他们远在贵州,经常怀念山西的汾酒,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他们特地从山西雇来工人,与当地的酿造者共同研究制造专供他们享用的美酒。此举,据说,起始于清朝康熙四十三(一七零四)年,经过反复试验,无数次的改进,提高,终于摸索出一套独特的酿造技术,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茅台酒来,由于技术复杂,加上当地气候和水质的限制,别处无从仿造,所以特别珍贵。 2、与红军 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为了保护遐迩闻名的茅台酒生产作坊不受损失,军委政治部分别在茅台镇上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坊门口贴上布告:“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从这张通告中可以看出红军对民族工业、对知名产品的高度重视。 3、荣膺国酒 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50周年之际,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了一瓶50年的陈酿茅台,并为茅台酒厂颁发了收藏证书:“兹因茅台酒与共和国的世纪情缘和卓越品质而尊为国酒,暨在共和国五十华诞中以窖藏五十年之开国第一酒晋京献礼而誉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象征。现我馆接受贵州茅台五十陈酿酒捐赠,并予永久收藏。” 这份收藏证书,从一个侧面明确地肯定了茅台酒与中国革命的红色情缘、特殊贡献、卓越品质,以及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尊贵而崇高的地位。三、茅台酒所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 1、独特的气候 茅台镇地处茅台镇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茅台酒厂抵触地势低矮的河谷地带,四周三山对峙,群山环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赤水河谷地带,地势低凹,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冬暖、夏热、少雨,年均174,夏季最高温度达40,炎热季节达半年之久。冬季无霜期长,温差小,年均无霜期多达359天。而年降雨量仅800900毫米。日照时间属贵州省内高值区,年可达1400小时。适合酿酒微生物形成和繁衍。 2、独特的地质地貌 茅台镇地质地貌构造,主要是侏罗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已超过7000万年,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地区紫色土广泛发育。这种土壤一般厚度50厘米左右,酸碱适度。土壤中砾石和沙质土体含量高,渗水性很好,地下水、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渗透过滤,形成香甜可口、纯净无毒的清洌泉水。 3、独特的土壤 赤水河河谷土壤中偏酸性,类型复杂多样。茅台镇以紫色为主。 4、独特的水质 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酒”、茅台酒酿造所依托的赤水河,本身水质很好。涌泉、飞瀑、奇水、清流,汇入赤水河中,使其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多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和酒厂认真贯彻落实周总理生前赤水河上游100公里不得建工厂的指示,对赤水河水源水体的保护措施比较到位,赤水河水体未受污染,保证了茅台酒酿造用水的优质纯净。赤水河集灵泉秀水于一身,从茅台镇旁依街而过。随着季节变化,赤水河河水会有相应变化。每年阳春三月,气候趋于炎热,山雨的降落、冲刷,使河水逐渐变成了棕红色,到了九月重阳,河水又回复了清澈透明的本来面目。此时,正式茅台酒酿造投料的时节。河水的自然变化十分有利于茅台酒的酿造。这一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源。气候环境、微生物群和酿酒工艺给茅台酒的酿造提供了优良的生产环境。4,习水 土城镇 四渡赤水纪念馆2014年5月26日10点30分,到达土城镇 一、习水土城概述土城,是一块红色圣地。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28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在土城亲自指挥青杠坡阻击战,红一、三、五军团和干部团参加战斗,战斗十分惨烈。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和两百多位将军当年亲自参加战斗,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亲自到前线指挥。下午,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改变行军计划。1月29日拂晓,红军以土城浑溪口为主要渡口,挥师一渡赤水河,揭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辉篇章。土城(青杠坡)战斗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土城是四渡赤水河第一渡口。为弘扬长征精神,积极启动红色旅游,于2005年9月建成四渡赤水战役陈列室,为红色旅游开发奠定坚实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土城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于2007年7月9日竣工开馆,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再现四渡赤水出奇制胜,展现毛泽东平生军事指挥的重意之笔。2006年被团中央列入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土城渡口纪念碑等四渡赤水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全国文保单位。二、毛泽东在土城的居住地 毛泽东是1935年1月26日至28日住在土城中街爱华绸缎铺后面伪镇长的一个小三合院房子里,有左右厢房,毛泽东住在正门进去右边厢房,当时用两根板凳搭上一块门板作铺,垫上少量的稻草铺上毯子,盖一床薄被,在房子的后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坝子,坝子边是一个崖壁上有两个洞穴,可作防空洞用,房子左边有一道山沟直通山顶,便于隐蔽疏散,现旧房被拆,已改为医院,应恢复小三合院、坝子、绸缎铺,露出崖洞、山沟,并对两位领导人的住地作原貌复原陈列。三、四渡赤水河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免费开放。 四渡赤水纪念馆包括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红九军团陈列馆、赤水河航运历史展览馆、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土城古镇博物馆等馆群,以及毛泽东、周恩来住居,朱德住居,红军总司令部驻地,红军总参谋部驻地,红三军团司令部驻地,土城老街红军驻地,青杠坡战斗遗址,女红军街,土城渡口纪念碑和二郎滩、淋滩渡口等十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绝伦的军事行动。毛主席称此役是他平生得意之笔。四、战役的经过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5,赤水丹霞 佛光岩 五柱峰2014年5月27日11点00分,到达佛光岩 (一)佛光岩的概述 佛光岩景区(原名五柱峰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距城区44公里,东南元厚红军渡8公里。世界自然遗产地。(图 1)有“世界丹霞之冠”之称的佛光岩呈弧形, 弧长1 0 0 0余米、高3 0 0余米。佛光岩早在侏罗纪、白垩纪时代就已形成。佛光岩中间有一条高2 0 0余米, 宽4 0 余米的柱状大瀑布, 犹如赤云中飞身而下的小白龙,飘逸俊洒。午后阳光照射下的佛光岩丹霞似火, 血红的岩壁与雪白的瀑水相互融合,而此时,白云弥漫,圆光五色现其中,幻身幻色,重重无尽,如佛光普照,赋予赤壁灵动的活力。 1 地质地貌及形成 佛光岩景区的地貌主要是丹霞地貌,红艳的丹霞赤壁、挺立的孤峰窄脊、别致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而出名,就是丹霞地貌的美丽景观。 丹霞地貌是亚热带巨厚红层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丹霞地貌发育演化形成的,巨厚的红色砂砾岩,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和外动力作用下,也就是内外地质营力共同作用形成了著名的丹霞地貌。佛光岩是水平岩层形成的巨型丹霞岩壁的典型代表,呈马蹄形水平展布,相对高度在近400m,直线宽约660m,弧长约1000于m,阳光射向弧形的岩壁,照得通体火红,在山下及两边及两边树木的掩映下,恰似万绿丛中的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 岩石产状的测量产状要素 (度)走向225倾向315倾角2 地点:赤水市元厚镇五柱峰村佛光岩及顶部 小组成员: 数据分析: 水平构造的丹霞地貌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3 土壤部分 地点:佛光岩顶部 质地:砂壤 ,腐殖层:3cm 淋溶层:65cm 垫积层:30cm该地区的成岩母质是砂岩,植物的根系延伸到母质层,有动物的痕迹,但没有新生体。 4, 植被部分科名种名金缕梅科赤水谭树槭树科革叶槭樟科峨眉紫楠槭树科红树槭番茄枝科中华野独活桑科枸树青果树樟科闽楠紫草科光叶粗糠树忍冬科巴东荚蒾山茱萸科灯台树木犀科少花桂桫椤是唯一现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及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基本信息中文学名:桫椤 拉丁文学名:Alsophilaspinulosa(Hook)Tryon科:桫椤科别称:桫椤、台湾桫椤、蛇木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亚门:真蕨亚门种:桫椤纲:薄囊蕨纲分布区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 目:水龙骨目5, 气候、气象特征 佛光岩景区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6,赤水丹霞 十丈洞2014年5月28日11点10分,到达十丈洞(1) 赤水十丈洞大瀑布概述 赤水十丈洞瀑布群是贵州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王牌景区,景区内以瀑布群、竹海、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为主体,被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 十丈洞景区距赤水城区39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除著名的十丈洞瀑布外,还有中洞瀑布、蟠龙瀑布群,鸡飞岩瀑布群,仁友溪瀑布,以及十丈洞附近的暗瀑。 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仅窄1米,是我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画坛泰斗刘海粟老先生题誉为“空谷佳人”,中科院专家评价为“神州丹霞瀑布奇观”。又誉为“世界丹霞第一瀑”是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景区之一。 大瀑布的形成原因: 流动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区。瀑布表示河水流动中的主要阻断。在大部分情况下,河流总是透过侵蚀和淤积过程来平整流动途中的不平坦之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河流那长长的纵断面(坡度曲线)形成一平滑的弧线河源处最陡,河口处最和缓。瀑布中断了这弧线,它们的存在是对侵蚀过程进展的一个测定。瀑布也称河落,有时也称大瀑布,当谈及很大的水量时,后者尤为常见。 、地质地貌及水文1、有交错层理的出现 交错层理通常也称为斜层理,是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这种层理是由沉积介质(水流及风)的流动造成的。当介质具有一定流速是,底床上可以产生一系列砂波,这种砂波顺流移动的结果是在陡坡加积作用一侧形成了由一系列纹层组成的斜层系。斜层系互相平行或彼此切割构成不同形态的交错层理,纹层倾向表示介质流动方向。2、 泥裂现象 泥裂也称干裂,是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后,经暴晒干涸收缩形成的与层面大致垂直的楔状裂缝。泥裂常使层面构成网状、放射状或不规则分叉状的裂缝,剖面上则呈“V”型或“U”型裂口。这些裂缝被上覆沉积物填充,使填充层的底面形成底面脊状印模。楔状裂缝和脊状印模的尖端均指向岩层底面,泥裂常见于粘土岩、粉砂岩及细砂岩层面上。3,丹霞壶穴B、气候、气象特征 景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植被 植物附生有些植物不跟土壤接触,其根群附着在其它树的枝干上生长,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腐烂的枯枝残叶或动物排泄物等)为生,如蕨类、兰科的许多种类,这类植物叫附生植物。2014年5月28日14点30分,到达复兴镇1,地质地貌部分测岩石产状产状要素 1次(度走向280倾向93倾角352,土壤部分 复兴镇海拔约为250米,土壤按发生分类:划为紫色土,按系统分类:雏形土,是石英矿物碎屑,成岩作用不彻底,砂岩及灰色砂岩。该地方土壤风化强烈,大部分属母质层,白云母较明显。这里热量大,海拔低,水源丰富,推测四川盆地一带,土壤稳定,提供氧气充足,农作物产量高。7,赤水丹霞 红石野谷2014年5月29日11点00分,到达红石野谷(一)红石野谷概述红石野谷位于赤水市大同古镇华平河畔,红石野谷距市区16公里,红石野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红石野谷以红色蜂窝状的丹霞壁画石刻长廊为特色景观,红石野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20世纪20年代由我国地质学家定名和率先研究的一种“红层地貌”,即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红色砂砾岩之上,沿岩层的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为丹霞地貌。简单来说,就是“有陡崖的,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碎屑岩地貌”。 红石野谷杨家岩景区是一个集休闲、科普、观光、渡假为一体的理想旅游胜地,红石野谷景区内有珍稀植物数10种:主要有濒危植物“桫椤”,一级保护植物小金花茶,赤水覃树(铁夹子),鹅掌秋等等。红石野谷杨家岩景区主要由“丹霞壁画石刻长廊”游览区和“观音沟原始生态瀑布群区”两大部分组成。A、 地质地貌及水文 景区位于赤水的最西边,有着典型的丹霞景观。岩石主要侏罗纪至第三纪的红色砂岩,景区内分布有泥裂,X型节理等成群成带分布的典型丹霞地 X型节理:是岩石手剪切应力破裂形成的裂痕,多成群出现,构成平行排列或雁形排列。由两组剪切节理共轭形成,1 红石野谷杨家岩丹霞壁画长廊区:长有200米,高40余米,深15米,壁画上有许 多奇特景观。塑造了崖壁,石柱,石峰,顺层凹槽等美景蜂窝状洞穴:是丹霞负地貌的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后期的水蚀和风化不断侵蚀岩石表面而形成的,顺层岩槽底部水平发育有众多大小均匀,密集相连的小型蜂窝状构造,单穴直径在30CM以下。 顺层凹槽:是丹霞负地貌的类型之一,是在流水侵蚀,风化侵蚀和重力崩塌的因素共同形成的。(1) 杨家岩地质产状测量图为第三组成员共同测量岩石产状地点:红石野谷杨家岩 第三组实测5个不同地点产状要素 1次(度)2次(度3次(度4次(度5次(度走向975757474倾向18590335322164倾角130511.5 (2),蜂窝状测量 地点:杨家岩 测5个点地点12345长(cm)66.5516.520宽(cm)123.56.578.5(3)攀岩瀑布地质产状测量地点:红石野谷攀岩瀑布 测两个点第一点产状要素 1次(度 2次(度走向146315倾向5645倾角89红石野谷高山流水: 远观这景色恰似银珠织帘垂挂谷中,十分美丽,这里最独特之处是瀑布下方那块长100米,宽40米的丹霞砂岩石野谷里有众多的常年性的瀑布区,除此之外,景区内还有瀑布成群、恐龙、小桥、水车等自然或人造景观。自然的神奇美、险峻美、秀丽美幽深美在景区展现得淋漓尽致,与门外的扁名“人间仙境”简直名副其实B、气候、气象特征景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8.1,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B、 植被现状这里主要以竹子居多毛竹(刚竹属)绵竹(牡竹属)多生于河谷低丘地,主要是于家族式繁殖,竹叶较大。2014年5月29日15点00分,到达桫椤博物纪念馆 中国赤水桫椤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展示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为主题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中文名称中国赤水桫椤博物馆类别自然生态博物馆地点贵州省赤水市甲子口财神沱开放时间2006年6月5日馆藏精品桫椤博物馆主题:“生命不朽、万物争荣、关注环保、爱心永存 桫椤博物馆概述博物馆内设信息管理系统、环境教育警示、中生代恐龙防真标本及野生动物标本,展出标本3000余件,博物馆通过神奇赤水、繁盛的中生代、桫椤王国、侏罗纪公园、原始天然植物馆、珍禽异兽、两栖爬行动物、芸芸昆虫世界、历史重任、亲近赤水等主题风格展示着神奇,让你认识桫椤的古老神奇,领略桫椤现生环境的雄险秀幽,伴生植物的丰富多样,野生动物世界的珍贵奇妙,进一步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倡导人们增强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好课堂。进入主展厅,气势宏大的中生代自然生态造景,恍若时空倒流。 桫椤的故事 拉丁学名Alsophil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别 称台湾桫椤、蛇木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亚 门真蕨亚门纲蕨纲亚 纲薄囊蕨亚纲目真蕨目科桫椤科属桫椤属种桫椤分布区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 桫椤的生长习性生于山地溪傍或疏林中,海拔260-1600米。桫椤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喜生长在冲积土中或山谷溪边林下。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我国分布很广,从北纬18.5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显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 桫椤的植物文化在约1.8亿年前,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但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地球上的桫椤大都罹难,只有极少数在被称为“避难所”的地方才能追寻到它的踪影。闽南侨乡南靖县乐主村旁,有一片亚热带雨林。它是中国最小的森林生态系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稀有的多层次季风性亚热带原始雨林”。在那里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椤。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被人们所保护着。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 8,赤水丹霞 丙安古镇2014年5月30日11点00分,到达丙安古镇 地质地貌部分8.1 岩石要素测量数据第一点 第二点 产状要素度走向310倾向213倾角2.5产状要素度走向337倾向245倾角28.2 岩石剖面结构测量数据岩石名称厚度(cm)砂岩砾岩310砂岩68砾岩708.3 砾岩砂岩的成因 砾岩的形成决定于3个条件:有供给岩屑的源区;有足以搬运碎屑的水流;有搬运能量逐渐衰减的沉积地区。因此,地形陡峭、气候干燥的山区,活动的断层崖和后退岩岸是砾岩形成的有利条件。巨厚的砾岩层往往形成于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之后,是强烈地壳抬升的有力证据。砾岩的成分、结构、砾石排列方位,砾岩体的形态反映陆源区母岩成分、剥蚀和沉积速度、搬运距离、水流方向和盆地边界等自然条件。愈靠近盆地边界,沉积物的粒度愈大,其中陆源碎屑总含量也愈高。这些对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部分 (一)丙安古镇概述丙安古镇距赤水市区2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原始生态完整,周边森林覆盖率达92.5%。古镇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岩之上,背倚青山,三面环水砌石为门,垒石为墙,依山而建木质悬空吊脚楼,历经百年风霜,仍然稳如磐石。,丙安古镇处于丹霞地貌地区,丹霞地貌是20世纪20年代由我国地质学家定名和率先研究的一种“红层地貌”,即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红色砂砾岩之上,沿岩层的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称为丹霞地貌。简单来说,就是“有陡崖的,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碎屑岩地貌”。 丙安古镇景区是一个集休闲、科普、观光、渡假为一体的理想旅游胜地,丙安历来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场镇,是商贾云集的重要场所,场上客栈、饭馆、茶馆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自清乾隆年间赤水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后,丙安更是成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 乃我国西南滇、川、黔三省地区往来盐船和商家必经的夜泊之地, 其时沿岸酒肆和酿酒烧坊林立,1商贾如云。赤水河是我国最著名的“美酒河”,两岸民间自古酿酒。据汉文献载,公元前135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赤水传统特色的地方名酒(1)就是以“丙安烧坊”为其注册商标。 景区位于赤水市区25公里,有着典型的丹霞景观。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风景名胜区组成部分之一,是待开发的旅游胜地。丙安古镇风景以其超凡的风格独树一帜,置身丙安古镇会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浓烈的“心旷神怡”之感。神奇古朴的古镇迎客瀑宽7米、高14米,瀑布从百年榕树脚下泻出,好似白龙投水,跃飞河上。 丙安古镇景区还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点,是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 1935年1月25日,林彪奉命率红一军团部及红二师到达丙安古镇,将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场上,指挥开展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由此,在1935年1月25日至29日这段时间里,红一军团在赤水境内转战元厚、旺隆、复兴等乡镇的地境,发生了黄陂洞战斗,复兴场战斗,风溪口搭浮桥渡赤水河,红一军团军团部进驻古镇丙安等革命事件。留下了许多红军将士悲壮惨烈,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前仆后继的感人事迹。 丙安古镇不仅风景别致,且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一年一度开酒日,又是船家亡渡时。”此乃丙安烧坊在清朝同治年间的盛况写照,亦是赤水河两岸旧时酒文化流传至今的佳话。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专寻而来,为丙安古镇撰文赋诗,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如清代仁怀厅同知陈熙晋夜宿丙安写下了“树杪炊烟夕照收,无端风雨落床头。客心摇曳青灯里,一夜滩声撼小楼”的诗句流传至今。9,遵义 遵义会址2014年5月31日11点30分,到达遵义会址 人文地理部分9.1 参观 遵义会址纪念馆,学习红色文化。(1) 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概述 遵义会议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是中国革命纪念性博物馆。为纪念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设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红旗路。1955年10月开放。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博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