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导学案 编号 主备人 审核人_年级 七年级上 学 生_课 题 5.1.1 相交线 学习目标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进程一、 复习引入1、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握紧把手时, 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发生什么变化? .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2、张开的剪刀给人以什么形象?画出剪刀构造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并用几何语言描述该图形3、上题所画几何图形中共有_ 个角,能组成_对,分别是 这些角是怎样构成的?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关系给他们怎么命名?二、独学(学习教材内容回答或填空。)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探究:1、(1)AOC和BOC有 条公共边 ,它们的另一边互为 ,我们称这样的两个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总结: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写出图中所有的邻补角 (2)AOC和BOD (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 ,称这两个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总结: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写出图中所有的对顶角 2、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数量关系 C B OA D三、对学、群学四、小组展示(数学组长向组员讲解推导的过程)探究对顶角性质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求证:1=3,2=4图1五、班级展示(其他学科组长在黑板展示)1如图1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OE是一条射线 (1)写出AOC的邻补角:_ _ _ _;(2)写出COE的邻补角: _;(3)写出BOC的对顶角:_ _ _ _;(4)写出BOD的对顶角:_ _2如图所示,1与2是对顶角的是( )3.已知,如图,求:的度数 六、整理达标1、归纳所学知识,整理导学案2、当堂检测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毛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直线a,b相交,1=40,则2=_3=_4=_ 3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BOE的对顶角是_,COF 的邻补角是_, 若AOE=30,那么BOE=_,BOF=_第3题第2题能力提升1.如图,已知直线AD与BE相交于点O, DOE与COE互余,COE=62,求AOB的度数 C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耕房拆除主体施工方案
- 公共营养师真题及答案
- 桥梁水毁修复施工方案
- 水库检测监控方案范本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练习(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建德钢材销售方案范本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后作业(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职计算机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中国信息科技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复习建议
- 新麻醉记录单
- 社区合理用药讲课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及答案含课标解读
- 水运工程统一用表之一《浙江省港口工程统一用表》
- GB/T 13306-2011标牌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FZ/T 13001-2013色织牛仔布
- 温医麻醉学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考试参考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