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4学科门类:理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解译、地图编绘、计算机制图等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能在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开发、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与要求(一)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解译、地图编绘、计算机制图等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二)素质要求通过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2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具有基本的软件应用调试能力。4了解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5了解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测绘工程等相邻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二)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GIS项目设计与开发四、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 最长修业年限:八年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1四年制本科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项目周数学期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教育周数寒暑假合计课堂教学复习考试专业实习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入学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毕业就业教育一131.520.52*19451二16.51.52*208三16.51.52*20452四16.51.52*208五16.51.52*20452六16.51.52*208七9110*20442八17117合 计104.51022170.52115640197注: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课程类别学分数学分比例学时数学时比例通识通修平台课程必修4726.1%88030.4%选修84.4%1284.4%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4223.3%76826.5%选修6.53.6%1123.9%专业模块课程必修3620%76826.5%选修12.56.9%2408.3%集中实践环节28/合 计100%100%(二)实践性课程统计类 别学分学分比例学时周数实验课时25.514.2%816素质拓展实践84.4%8GIS公司见习10.6%2自然地理实习10.6%2区域测绘实习10.6%2GIS制图大赛实训10.6%2遥感应用与设计10.6%2GIS开发大赛实训10.6%2学年设计(论文)10.6%2毕业实习52.8%10毕业设计(论文)63.3%17专业技能训练21.1%4合 计53.530%81653注:可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调整增加。(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学 期12345678考试课程(门)45463300(四)各学期周学时统计学 期12345678周学时252724272321180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非师范用)通识通修平台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环节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授课实验(践)一二三四12345678必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3216S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3216C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964848S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232C2大学英语13224224S4433计算机应用基础3643232S2+2大学体育4128128C2222形势与政策264*64C*军事理论232*1616C*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232*1616C*心理健康教育116*16C*环境科学概论23232C*经济学概论23232C*管理学概论23232C*应修小计47880736144128510选修自然科学类232C2-6学期选修8学分人文社科类232C公共艺术类232C身心健康类232C教师教育类232C任选英语提高类232C计算机提高类232C应修小计8128注:*学时不计入总学时统计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环节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授课实验(践)一二三四12345678必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导论11616C2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4804832S3+2大学数学8128128S54自然地理学46464S3+3计算机辅助制图2481632C1+2测量学3564016S3+1地图学3564016S2+1遥感概论34848S3C/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04832S3+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04832S3+2空间数据结构4804832S3+2GPS原理23232C2应修小计4276857619213191352选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848C3必选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1.5321616C2计算机网络应用23232C23选1地理信息系统算法23232C2虚拟城市建设原理与方法23232C2应修小计6.51129616322专业模块课程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环节学时分配考核类型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授课实验(践)一二三四12345678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2481632C1+2软件工程23232C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3722448S2+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3801664S1+4空间数据库3643232S2+2数字高程模型3643232C2+2计量地理学2.5483216C2+1计算机图形学3643232S 2+2遥感地学分析2.5562432S2+2Web GIS原理与方法2481632S1+2Matlab图像处理23232C2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34848S3GIS项目设计与开发3801664S1+4应修小计367683843843121913选修测量摄影测量2.54832C2+1任选一个模块3门课程,另须选其余模块各1门课程。地籍测量2.54832C2+1工程测量2.54832C3+3GIS数据质量控制2.54832C3+3测量程序设计2.54832C3+3GIS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2.54832C2+1MapGIS应用2.54832C2+1三维分析与可视化2.54832C3+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2.54832C3+3地理信息系统专题2.54832C3+3GIS开发JAV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54832C2+1嵌入式GIS开发与应用2.54832C2+1ArcGIS Engine开发与应用2.54832C3+3ArcGIS Server开发与应用2.54832C3+3OpenGL系统开发与应用2.54832C3+3应修小计12.524016080618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周数(学时)形式考核类型各学期周数分配备注集中分散一二三四12345678素质拓展实践入学教育0.50.5C0.5军训12C2社会实践0.5C*社团活动1C*文化素质讲座115次C*基础必读书1C*大学生创新实践2C*毕业教育11C1应修小计8专业实践GIS公司见习12C*自然地理实习12C*区域测绘实习12C*GIS制图大赛实训12C*遥感应用与设计12C*GIS开发大赛实训12C*学年设计(论文)12C*毕业实习510C*毕业设计(论文)617C*专业技能训练24C*应修小计20注: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项目名称课时数学期安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GIS硬件基础34GIS数据采集34GIS二次开发34九、有关说明(1)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2)文化素质讲座每学期举行,每生至少选听15次;(3)每生至少参加社团1个;(4)基础必读书根据学院制订书目并在第六学期组织考核;(5)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等级考试和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相关专业等级证书和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制订人: 蔡安宁 贺巧宁 审核人:毛广雄第 一 学 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 二 学 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 三 学 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 四 学 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通识平台指定选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军事理论2*通识平台选修课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大学英语4人文社科类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2大学数学4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2*形势与政策2*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衔接关系图毕业论文设计6计算机应用基础3公共艺术类大学数学4+GPS原理2地图设计与编绘2数字高程模型3地图学3专业模块选修12.5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