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doc_第1页
-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doc_第2页
-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doc_第3页
-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doc_第4页
-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国传播是信息侵略还是信息交流?摘要 所有与跨国传播有关的比试,都被人们比作“软实力”的较量,而另一些人则将其比作“符号战争”和“思想战场”,主张用一种价值观去占领世界和统治世界。跨国传播和文化交流中的“传播逆差”和“信息赤字”,是比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更加可怕的,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如何增强中国跨国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软实力”?如何避免出现文明衰落和文化沙漠?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供借鉴,我们也应该能思考出足以应对的措施和对策。关键词 跨国传播,文化交流,信息侵略,信息赤字,软实力信息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推广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它与信息交流的根本区别在于,实施信息侵略的一方往往凭借其独特的经济实力和传播优势,有预谋地引诱或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进行信息交流的双方,通常是善意平等的、自觉自愿的,是以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的态度借鉴和吸收对方的精华信息。当今世界,所有与跨国传播有关的比试,都被人们比作“软实力”的较量。但是,信息侵略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早在1983年,在里根政府的支持下,美国就推出一项名为“广播星球大战”的技术设备现代化计划,耗资高达15亿美元。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对此发表评论指出:“现在世界上除了军事上的星球大战之外,还有另一场星球大战,它所涉及的不是导弹,而是通过无线电向世界上各个偏僻地区传播的新闻和意识形态”。“广播星球大战是一场我们正在进行的主要战争,它值得国会为之付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代价。”布什(1989)甚至号召欧盟各国“参战”:“我们西方各国要打好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融化掉社会主义。”实际上,当今的信息侵略已不只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它正日益沦为不受约束、“六亲不认”的世界行为。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大战已经打响。1信息侵略的性质。尼克松在1988年出版的1999一不战而胜一书中历数了美国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的失败和总结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经验教训之后,得出结论:“进入21世纪,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他主张开辟“思想战场”,要把大量的资源用于意识形态的竞争,用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观去占领世界和统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的征服”。因为,“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 如果说“思想的征服”有点明火执仗,那么“文化的征服”则显得文质彬彬。但是,这两者都不能改变信息侵略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实质。1984年7月9日英国泰晤士报的社论引用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的话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所需要他们采取的方法思考问题。”该社论认为,输出文化,吸引对象国青年乐意听摇滚乐,跳摇摆舞,穿上饰有星条旗的圆领紧身汗衫和美国牛仔裤,那么,这种“精神上的毒害”,就会使他们不喜欢国际歌,逐渐脱离社会主义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80年代以来,人们把以电视媒介为前导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入侵,看作是打开的潘朵拉魔盒,它给世界带来了病菌、瘟疫和灾难。对此,以色列前外长佩雷斯(1993)曾说过,对以色列来说,最大的威胁并不是军事入侵,而是文化入侵;对我们民族同一性来说,电缆电视要比起义更危险。法国、加拿大、英国等欧洲国家都对美国的文化入侵表示忧虑,有的提出批评。印度作家理查德克拉斯达(1993)针对印度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碟形天线收看国际电视的现状不无担心地说:“卫星电视使印度人感到,印度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而西方文化都是那么美妙。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正在被摧毁。”“我们过去曾多次顶住了外来文化的入侵,但这次我不敢说我们一定能顶得住。电视的诱惑力太大了。” 如今,全球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文化认同的进程正在加快。食物、服装、发型、娱乐这些文化表层的东西,它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几乎达到同步;而思想、观念、价值、信仰等深层次的东西,的确也在动摇和转变。但是,更可怕的还不是思想和文化的征服,而是语言的剥夺。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的凝固剂。不同的人种、民族和文化,往往也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也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一道防线。但是,随着英语的广泛使用和借助于广播、电视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强力传播,英语成为世界语的进程似乎在加快。一种语言地位的提高,同时也意味一种话语权和文化权的增强。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89个国家把英语当第二语言使用或要求人们学习,仅中国就有35亿人在学习英语。英国财政大臣布朗2003年来中国时说,英国在继续进口越来越多的中国家电、服装和其他东西的同时,可以用出口一样东西来平衡,这就是英语。英语教学作为一项出口,它的价值在五年里已经从65亿英镑增加到了103亿英镑,大约占GDP的1%。语言学家预测,全世界6000种左右的语言至少将有半数会在50年后完全消失或濒于绝迹。语言在竞争中失败,文化和知识亦会随之消失。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如果自己民族的语言消失了,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终结了。就像一位网友所说,如果一只猫学会狗叫,那说明这只猫聪明;如果所有的猫都学狗叫,那世界上就没有猫了。如果英语真的成了全球的共通语,那么英语国家的文化必将吞噬其他国家的文化而成为一种一统天下的世界文化和霸权文化。学习英语,本是非英语国家吸收先进的科技知识、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的一条途径,没想到也为腐朽文化的入侵、反动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守卫森严的城门。因此,语言也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一道重要防线,信息侵略一旦突破语言的防线,其后果不堪设想。2信息侵略的危害。在当代社会,信息侵略必须借助于强大的传播网络、先进的传播科技、庞大的采编队伍、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劲的信息优势,没有这些条件,就无法形成一种压倒性的不可阻挡的信息洪流或“传播顺差”。保罗法里(1997)在华盛顿邮报撰文写道:“如今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的出口额在700亿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中国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国,却是文化产业的小国,反映GDP当中,我国的文化产业只占到GDP的3,而发达国家是10甚至于12。反映在外贸当中,中国在经贸上是顺差,但是文化贸易上是逆差。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其中,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逆差是4000:24。在影视贸易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而美国的电视节目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额的78,美国的广播节目的销售量占到销售额的60,美国每年出口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总量要在30万个小时以上。虽然美国的电影只占世界电影总放映时间三分之一,但是票房却占到世界总票房价值二分之一;其电影的生产量只占全世界的5%6%,但放映时间却占全世界放映总时间的80%。这还不包括每年盗版而造成的不计其数的损失。我们知道,这种在国与国信息交流和文化贸易中的年复一年的“传播逆差”和“信息赤字”,是比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更加可怕的。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信息倒灌”或遭受信息侵略,那么其危害是不可低估的。轻者,它垄断信息资源,控制态度行为,干扰正确决策;重者,污染和毒化社会风气,腐蚀和败坏人的灵魂,摧残和消蚀民族文化,动摇和破坏社会稳定。特别是当两国关系紧张或暴发战争的时候,媒体强国就会让宣传机器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地开展“黑色宣传攻势”,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和散布流言蜚语,以干扰视听、扰乱人心,煽动人们的惊慌、恐惧和仇恨心理,引发社会动乱,瓦解国人斗志。因此,反对信息侵略,构筑抵御信息侵略的“万里长城”,应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3构筑抵御信息侵略的“万里长城”。面对媒介强国的信息侵略,各国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一些国家人心浮动,世风日下,社会动荡,政治不稳,世界各国为保护和捍卫传播资源和国家主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都在积极准备打一场传播领域里的自卫反击战。有些国家要求国民自觉抵制西方的信息侵略,与政府一道“击败来自国外的竞争”;有些国家宣布外来的卫星电视连同美国的广播为非法,不仅禁止收看收听,而且实施电子干扰;有些国家规定播放和接收卫星电视必须持有许可证,要到公安部门登记、申请;有些国家声称要“对那些引诱成千上万无辜青年腐化和沉迷于色情的人给以最严厉的处罚。” 沙特阿拉伯要求有线电视台对卫星电视和影视节目进行审查过滤,任何未经审查和过滤的影视作品不得向公众播放。新加坡对外国影视、声像制品,凡认为是不洁的镜头,一律剪除。日本规定进口外国影视片必须经过三道审查关,即须过海关、警察和电影伦理管委会三关,凡是有伤公安及风俗的视像作品绝对禁止播放。1994年,欧洲联盟规定欧洲电视台播映的节目中必须有50是欧洲制作的,而且不许在黄金时间播出美国的电视剧。 还有一些国家开始管制英语,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苏丹都限定英语的使用范围。还有十多个国家都想加强国语教育,缩小英语的使用领域。加拿大魁北克省规定在工作场所禁止讲英语,街道上也禁止英文标志。甚至连英国本土西部的威尔士人都正在发起告别英语、重新推广威尔士语的运动。这不是语言民族主义的发作,而是对英语文化帝国主义的反抗。如果不反抗,就会像新加坡资政李光耀(1994)所说的那样:“我们可能演变成不伦不类的西方社会,那将是我们的一场巨大灾难。”当然,增强中国跨国传播和文化交流的“软实力”,避免出现中华文明衰落和文化沙漠,首先要健全和强化大众传播法制,对信息的品质、级次和传播范围、比例等做出严格规定;其次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用正确思想和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使其能自觉抵御外来的信息侵略,提高辨别力和免疫力,既不要把外来文化的渣滓当精华来吸收,也不要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