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亲密和吸引:喜欢他人和爱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十二章--亲密和吸引:喜欢他人和爱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十二章--亲密和吸引:喜欢他人和爱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十二章--亲密和吸引:喜欢他人和爱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十二章--亲密和吸引:喜欢他人和爱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 第三编 人际互动第十二章吸引和亲密 喜欢他人和爱 友谊使生活的品质得以提升 而爱与被爱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快乐 BydneyBmlth 1855 1 爱总是无视对方的缺点 总不免沉湎于欢愉 WillianBlake 2 本章内容包括 1 造就友谊和吸引的因素2 什么是爱情3 促进亲密的因素4 亲密关系的结束 3 Junigau山村的婚姻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西南部160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名叫Junigau的小山村 这里的年轻男女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同龄人一样 拥有同样的希望和目标 找到属于自己的爱人并与之共度一生 但是他们通往结婚殿堂的道路却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人们有着惊人的差异 在泥泊尔境见的山村里 约会是被禁止的 甚至连年轻男女的普通见面也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根据传统 一个人未来的配偶是由他 她 的父母所决定的 往往是从候选对象的社会背景 家庭 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考虑 在这些被安排的婚姻里 新娘和新郎通常是在结婚当天才和对方第一次交谈 而在婚礼庆典上新娘的号啕大哭和新郎的不知所措及无可奈何是很常见的 尽管这一切看上去是一个不幸的开始 但是许多这样的结合最后却是成功的 4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 西方寻找伴侣的方式已经通过媒体渗透到集体主义的传统社会之中 而且媒体的描述的确起了作用 比如 在尼泊尔 未婚夫妇现在开始给对方写信 从而在婚礼举行之前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在这些信中 未婚夫妇并不是像西方人定义的那样交流浪漫的爱情 相反 他们讨论一些严肃的 指向他们未来共同生活的经济方面的话题 以及使对方相信自己是诚实和值得信赖的话题 这些信甚至会造成一些超出传统的结果 这些未婚夫妇会选择 私奔 即在新郎家举行婚礼 当然 这些夫妇在婚后仍必须获得女方家庭的承认 否则新娘将会被剥夺继承权 5 第一节造就友谊和吸引的因素 1 接近性 1 相互交往我们常常与那些共享居住区的入口 停车场和娱乐场所的人成为朋友 但是距离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的同时也容易成为敌人 2 对相互交往的预期如果预先就期望某人是令人喜爱的和容易相处的 这种预期的喜欢可以增加与之建立互惠关系的机会 6 7 8 9 住在隔壁的人 时空接近效应 费斯廷格 沙赫特和库尔特 拜克 1950 调查了不同宿舍夫妇间的友谊形成情况 如西门西是由17栋两层楼的建筑构成 每一栋有10间公寓 一开始搬进来的时候 这些随机安排的住户彼此都不熟悉 一段时间后 研究者要求住户列出在整个住区中最好的三位朋友 结果如同接近性所预测的那样 65 的朋友是住在同一栋建筑里 尽管其他的建筑也并不是很远 10 研究结果 更令人惊讶的是同一栋建筑中的友谊 每栋西门西宿舍的设计如下图12 1所示 大多数的房门的距离只有5 8米 而距离最远的门之间也不过27米 研究结果发现 41 的人和隔壁邻居成为了亲密朋友 22 的人和隔壁两三家的人成为朋友 而只有10 的人是和宿舍另一端的住户成为好朋友 11 图12 1西门西的建筑剖面图 12 费斯廷格及同事 1950 解释 吸引和接近原则不仅仅取决于物理距离 也取决于 功能距离 13 1 熟悉往往能诱发喜欢 因此曝光率高的人往往容易被我们喜欢 见下图 2 当人们无意识地接受刺激时 曝光效应往往会更强烈 3 曝光效应 14 15 计算机 长距离的时空接近效应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沟通方式给时空接近效应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新挑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时空接近性和功能距离是由你计算机的屏幕所定义 16 思考题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关系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17 1 人们可能会有对自己言过其实甚至是某种欺骗性的描述 2 两人间密集的电子邮件交流会趋向于建立一种高水平的亲密感 有些时候 这种亲密感的建立未免太快了一些 3 言语本身并不能预言吸引力的产生 根据M的一个为期六年的报告 它一共有500万会员 其中1100对结成了伉俪 即只有0 5 的人最终走进了婚姻殿堂 18 2 外表吸引力 美貌比任何一堆推荐信都有用 Aristotle 19 20 21 22 23 24 在不同的文化中 人们对于美的知觉是否相同呢 答案是肯定的 多位研究者的跨文化研究发现 观察者认为一些面孔就是比另外一些漂亮 关于 合成面孔 与 高吸引力面孔 的研究结果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共同的审美标准 25 1 外表吸引力可以中度预测一个人的约会次数 因为美貌能使人愉悦 2 选择伴侣时存在着匹配现象 人们一般跟自己具有同等吸引力的人结成伴侣 外表上的匹配将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发展和维持 3 总是存在外表吸引力刻板印象 即认为美的就是好的 26 4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吸引力重要的前提是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才适用 5 外表吸引力的有无很有可能来源于自我实现预言 即影响你社交技能的关键 并不在于你看起来怎样 而在于别人怎样看待你 以及你对自己的感觉怎么样 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 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拥有更好的外表吸引力 6 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完美的平均 更有吸引力的人却是对有吸引力的特征进行适度夸大的面孔 27 A 根据进化的观点 我们更喜欢拥有有助于生存繁衍能力的外表特征 B 根据社会比较 外表吸引力的标准取决于个人自己的视角 C 我们会认为讨我们喜欢的人有吸引力 吸引力的其他相关问题 28 3 相似性与互补性 1 相似引发吸引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当某人的态度与自己的越相似时 我们就越喜欢他 如果某人和我们持不同的态度 那么我们对他的喜欢程度要低于对他不喜欢的程度 研究表明 是相似性而非互补性把人们结合到一起 29 2 对立也引发吸引 虽然相似是主导因素 但是某些方面的互补性的却也能促进关系的改进 然而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上相似的人结为夫妻 30 相似性在人际吸引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1 我们趋向于认为 那些和我们相类似的人将会喜欢我们 所以我们有可能会主动建立人际关系 2 那些相似的人们确证着我们的特点和信念 即他们带给我们一种我们是正确的感觉 3 对于在重要问题上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 我们会作出一些负性的推论 即在重要态度上的分歧导致关系的破裂 31 接近性和吸引力影响我们最初为谁所吸引 而相似性会影响长期的吸引 32 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 我们喜欢那些我们认为喜欢我们的人 影响因素 1 归因如果我们将别人的赞美归因为真诚的欣赏而不是讨好 那么我更容易喜欢对方 另外 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也很重要 4 喜欢我们 互惠式好感 33 2 自尊和吸引 高或中等自尊水平的人往往对他人的好感报以同样的态度 自尊心刚刚收到了暂时打击并极为渴望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更容易觉得别人有吸引力 低自尊水平的个体 他们更愿意与那些先前批评过自己的人见面和交谈 他们常常认为他人的友好行为是靠不住的 因此不能对此作出良性的反应 这样便促成了自我预言的实现 34 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 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 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 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 频繁的赞扬可能会失去价值 3 获得他人的尊重 35 1 吸引的回报理论 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 2 接近性能够带来报偿 3 我们喜欢有吸引力的人 4 如果他人的观点与我们的相似 我们会觉得得到了回报 也会假定他们也喜欢我们 5 我们喜欢被人喜欢和被人所爱 5 关系中的回报 36 人际吸引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 常识 某个人能提供给我们的社会收益越高 我们所花费的成本越低 我们喜欢这个人的程度也会越高 反之 如果一段关系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它所能给予的 很可能它就不会长久 37 社会交换理论 提出者 霍曼斯 1961 布劳 1964 蒂博特和凯利 1978 等人 他们认为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 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收益 2 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 3 比较水平 人们对于他们在特定关系中可能的收益和成本的水平的预期 对自己应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和能够与他人建立一个更好的关系的可能程度 38 社会交换理论的提出者们 作为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 社会交换理论 意指关于社会交换的单一理论 但实际上对社会交换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五种代表性的观点 霍曼斯的操作心理学观点 布劳的经济学观点 蒂博特和凯利的相互依赖说 E 福阿和U 福阿的资源说以及E 沃尔斯特等人的公平说 这五种观点尽管形式各异 但都提到三个方面 39 1 它们都说明了各自的基本假想或出发点 有的把心理学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如 霍曼斯 1961年 1974年 蒂博特和凯利 1959年 E 福阿和U 福阿 1974年 也有的主要来源于经济学 布劳 1964年 或其他社会交换观点 沃尔斯特等 1976年 2 它们都描述了社会交换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大致来说 各种观点都描述了导致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 3 它们都对人际关系中的交换模式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这些模式体现了关系双方对自我利益的调节 社会交换理论的共同点 40 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六个命题 1 成功命题指出 就人们的所有行动而言 某人的某一行动越是经常得到回报 此人越是可能采取该行动 2 刺激命题指出 如果过去某一刺激 或一系列刺激发生时 某人的某一行动得到了回报 那么目前的刺激和过去的刺激越是相似 此人目前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或相似的行动 3 价值命题指出 若某一行动的后果对某人越具价值 他越有可能采取这一行动 41 4 贬值 饱和命题 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地接受了某一回报 该回报在未来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5 寻衅 赞同命题 当某人的行动未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或者招致始料未及的惩罚 他更可能采取寻衅行为 而这类行为的后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而当某人的行动获得了预期的回报 尤其是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或者未招致预期的惩罚 他更可能采取受赞同的行为 而这类行动的后果对他来说也更有价值 6 合理命题 人们面临行动抉择时 总是选择后果价值 V 乘以获取该后果的概率 P 所得收益较大的行动 即人类选择不同行为时 最可能采用在类似情况下一贯产生最大价值资源的行为 42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批评社会交换理论忽视了关系中的公正或公平这一要素 它强调人们并非简单地最小代价换最大利益 人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 即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 两者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 研究者把一段公平的关系描绘为最快乐和最稳定的关系 而不公平的关系导致一方感到过度受益 或者过度受损 43 不公平关系的后果 根据公平理论 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双方对这种状态都应该感到不安 而且双方都会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 相对于过度受益的一方来说 对于过度受损的个体而言 不公正被知觉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44 45 第二节什么是爱情 1 爱情三成分理论 爱情由三种基本成分构成 A 亲密 B 激情 C 承诺一共能组合出7种爱情模式 A 喜爱B 迷恋C 空爱A B 浪漫之爱B C 愚昧之爱A C 伴侣之爱A B C 完美之爱 46 1 情欲之爱 充满自我展露的浪漫激情的爱2 游戏之爱 视爱情为无需负责的游戏3 友谊之爱 如友谊般的感情 三种基本的爱情形式是 47 48 激情之爱通过身体来表现这种爱 具有排他性 对自己的伴侣非常着迷 这是一种深情的 极富激情的爱 也是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 2 激情之爱 49 50 51 1 生理状态由于我们在生理上有被吸引的人所唤醒而知觉到的心理体验 因此由任何来源引发的生理唤醒都可以增加激情的感受 2 文化包办制婚姻中爱情出现在婚姻之后 而自由恋爱中爱情则出现在婚姻之前 3 性别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坠入情网 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友谊中的亲密感 也会更多的关心她们的伴侣 男性则比女性更多地想到恋爱中的嬉戏以及性的方面 相关因素 52 53 54 1 稳固而温馨的爱情 需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2 相对和平 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恋 3 通过温馨而相互依赖的方式实现 3 伴侣之爱 55 56 第三节促进亲密的因素 1 依恋 1 婴儿期对成人的依赖增强了人类之间的联系 2 社会依恋作为一个强大的生存推动力 使人们获得力量和享受生活 3 共同元素有 双方的理解 提供和接受支持 重视并享受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57 58 依恋类型 早期的依恋经验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 为后来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 安全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人容易和别人接近 并且不会由于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 占七成的婴儿当母亲在场时会舒适的玩耍 当母亲离开时会感到紧张 当母亲重新回来时 会抱一下母亲 然后继续舒适的玩耍 而具有这种依恋风格的成人 容易与人接近 而且不会对别人太过依赖或被抛弃而感到苦恼 59 2 回避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会回避亲密的关系 他们对这种关系表现出较少的兴趣 更倾向于摆脱这种关系 两成的婴儿与母亲分离或重逢时 极少表现出悲伤 成人则回避亲密关系 更倾向于摆脱这种关系 多发生一夜情 他们既害怕他人 又排斥他人 60 3 不安全型依恋 对他人不够信任 因此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 一成的婴儿在陌生环境时 会充满焦虑而粘住母亲 母亲离开会哭泣 回来时对母亲表现冷漠或敌意 61 2 公平 1 长期的公平处于公平的长期关系中的人并不在乎短期的公正 真正的友谊就是人们在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去帮助朋友 但是总体上他们之间的资源是平衡的 2 对公平的知觉和满意度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