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训热,效果冷 在公司的经改会议上,人力资源主管总结了今年度针对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报告中称培训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并递上一份考核的报表,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都在及格以上。 人力资源培训大致上分两种:一是对作业技术以及某些特殊技能的培训,二是针对管理层理论和相关知识的辅导。前者往往能够取得立杆见影的效果,但是后者,我们应该着重于长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受训者本身认识到再学习与追求自身进步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试着去考虑:什么才算“实质性的效果”?衡量效果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就是这一纸考核的数据? 不,这显然是不够的。这份成绩单,也许只能说明受训者知道了什么是“日视管理”,什么又是“鱼骨图分析法”。而知道并不等于掌握,这才是关键。 我一向不相信类似的数据,因为数据常常掩盖了很多真实的内幕。 我想起生产部门的某条流水线。公司规定的正常不良率是7%,该生产线每天的不良率就在6.85%与6.95%之间徘徊,月平均下来,刚好6.9%,算是达到了公司的品质标准。这样的数据,往往让人哭笑不得。我惊诧于生产单位的恰到好处,也惊诧于品管部门的模棱两可。这就像学校里的考试,老师对你的印象还行,你考了个59分,老师在填写成绩单的时候,略微想了想,顺手写上了60分。让你回家有个交代,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至少算是及格。而老师自己也算基本完成了任务,皆大欢喜 我讨厌60分的概念,这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颠覆,没有了原则。 很多人对报表和数据缺少正确的认识。它的作用在于真实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是工作改善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不是班组业绩和个人职位升迁的屏障。 品管部门大多是女职工,公司赋予了其工作职能的特殊性,手上握着生产品质的生杀大权,长期以来便有了某种优越感。于是,大家私下评论,品管部门的员工嗲声嗲气,而生产现场的员工就像地主家里的包身工,低声下气。这样的工作氛围,为了维持班组业绩,促使一些生产单位的干部用个人感情大打外交牌,形形色色,无奇不有,这才有了品质报表上小数点后面两位数的精打细算。 用主观态度去看待客观问题,工作中对人不对事,这已是本末倒置。公关的手段解决不了生产中制程管制的客观因素,掩饰问题的唯一后果,就是导致问题长期的存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流程中持续存在的弊端,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第二季度培训任务结束后,我翻阅了学员递交的学习报告。其中不乏有感触深刻,见地鲜明者,也有不少人在报告中对一些理论知识加以延伸探讨。但后来,我渐渐疑惑。在此后的几个月,公司各项会议中,包括各单位每周的工作总结,我并没有看到这些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影子。就连每日的品质报表,也无人采用简单明了的“鱼骨图分析法”,仍是以前千篇一律的笼统模式,让人分不清缓急轻重,看不到改善的程序和清晰的思路。 我想,这就是“效果”的缺失。我们有机会接触新生事物,并且有机会去实践这些新的知识,为什么我们不知道把握呢?这些社会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加以应用,变成自己的优势,可是,我们很多人都在浪费这些资源。在我们考核培训效果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想到这些呢? 懂得了新知识,学会了新的技能,却不能在工作中融会贯通,那么,学与不学,懂与不懂又有何区别呢?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但我们这种情况,是“知之为不知也”。 生活中也常有类似的事。有人长年念经拜佛,但仍是改不了心肠狭隘,毫无慈悲胸怀;有人一辈子苦读书文,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无不通晓,可一经遇事,也不见其豁达开朗,有的也只是自悲自苦,钻牛角尖者甚多。 从这样一个小侧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对知识的应用,最大的障碍就是个人的行为习惯。性格之所以决定命运,是因为性格首先决定了行为习惯。我们不难发现,就算是一个极度理智的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工作内容,习惯依然在无形中成型,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习惯的影响往往凌驾于理智之上。日侵夜浸,习惯潜移默化成了“个性”。个性没有好坏之分,无论怎样的性格,都应该得到尊重。我理解这种个性,包括工作中的尖锐思想,但是,如果个性阻碍了团队的发展和个人自身的进步,那么这种个性也就成为了一种缺陷。 人力资源的培训,除了知识面的再教育,就是试图对受训者固定的习惯模式进行改造和加快其新陈代谢。而事实上,许多人会改变原有的习惯,或者推翻以前陈旧的思想观念,往往不是得益于新知识的帮助,而是个人的习惯导致了惨痛的后果得来的经验教训。 很多公司在招聘新员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应届的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富有工作激情,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尚未定型,较之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员工更具有可塑性。经验丰富者,面对日常发生的问题可迎刃而解,但当职责要求超过以往经验的范畴,头脑就少了灵光,创造性捉襟见肘。这就像一个苹果,太成熟了未必是好事,因为容易腐烂。 我曾经和其他经理人交流过有关人力资源培训的看法。其中,我们多次提到一个词“天赋”。不少的经理人都认为,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天赋,好象有些人天生就具备了一些别人缺少的素质。这些素质又不是单靠后天的培养就可以有所建树的。比如思维,比如眼光,比如胸襟,比如管理的亲和力,还有对知识的捕获能力 墨家学说主张“和平、兼爱”,后来人也提出疑问:我们要爱天下所有的人,但,是不是天下的人都值得我们去爱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有选择地去爱人,而不是盲目地博爱?言下之意,原来在爱过之后,发现这世间有些人是不值得我们去爱的。 也许,有些人注定是马,而有些人注定只能做骡子。就像同在一间教室的两个学员,他们的差距远远不止懂与不懂“柏拉图”的距离。这种无形的差距,不是靠他人的扶持和牵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这也就注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着同样的道路和同样的前途。 这些,似乎就意味着,朽木,的确有之。我们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中,不要一味地吃“大锅饭”,要有合理的选择和针对性,减少资源浪费,避免量化上的滥竽充数,利用最有效的方法去打造人才价值。有些人经过再教育,弥补了缺陷,优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而有些人,停留在时代的过去式,只能原地踏步或者去接受被淘汰的结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筹科室业务管理办法
- 绩效激励考核管理办法
- 自主比价招标管理办法
- 自行采购资金管理办法
- 药品采购资金管理办法
- 营口道路养护管理办法
- 西区彩虹集市管理办法
- 西安小区出入管理办法
- 西安暖气地方管理办法
- 西藏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法律法规试题
- 环境现场采样培训
- 2025年 汕头市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校测面试题
- 2025年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
- 合同的内容讲课件
- 2025年农村经济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夏季安全生产试题及答案
- 心身疾病病例分享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