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小学二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4页
小学二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混 合 运 算 4课时2.解 决 问 题 2课时3.整理 和 复习 1课时5.单元检测与评估 2课时混合运算第一课时 第30节教学目标: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正确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脱式格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同学们,看图书馆多安静啊!出示例1:指名学生读题,并说一说题意.教师:怎样列式计算呢?指名学生回答:53-24=29 29+38=67 53-24+38=教师: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你们还记得以前是按怎样顺序计算的吗?计算:1535=55=25 归纳: 这种格式就是脱式计算做一做:计算:23+6-11= 284= 7283=指名三位学生板演.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其他同学同意吗?教师:三位同学做的都很好,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一、用脱式计算:45-18+15 4865 669 44+56-32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二、在里填上 或 =。 384 6 34+34-27 21 5689 72总结:略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53-24+38 1535 =29+38 =55 =67 =25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第31节教学目标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学的兴趣了,逐步发展数感。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 (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 三、新课出示例2图:指名学生回答:7+43 43+7 =7+12 =12+7=19 =19归纳:小结:在书写脱式时,注意格式,前面的数后算时,把数落下来,再写上先算的得数。四、做一做五、总结:略混合运算第三课时 第32节教学目标经历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过程,初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小括号。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正确使用小括号。教学准备一、复习: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89+13 20-34 7+47 20-82 新课:二、出示例3: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问:用脱式怎样计算?指名学生板演 58-(14+6) =58-20 =38出示:7(7-5) (77-42)7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归纳:四、总结:略混合运算练习课第4课时 第33节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熟练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比较一下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分别算一算。4+58 (36-18)9 246-3(4+5)8 36-189 24(6-3)二、练习做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第3题: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第4、5题:让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订正。第6题:先填空,再列式计算。问: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第7、8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并检查书写格式,集体订正。第9题:根据下列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指名学生说明题意,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哪道题需要加小括号,为什么?第10题:比较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指名学生回答订正。第1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12题:看图并列式计算。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后,独立完成。第13题:指名学生独立,说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第14题:把下面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364=9 12+8=20 12+9=21 205=4本道题有些难度,让学生看懂题之后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三、总结: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加以总结。 解决问题第五课时 第34节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检验解答的正确性。初步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读题、分析、列式。1、小兔采了20个蘑菇,送给小猴8个,小兔又采了10个蘑菇,小兔现在有多少个蘑菇?2、小明剪了37颗星星,小红剪了45颗星,他们送给幼儿园50颗星,现在还剩多少颗星?二、新课出示例4:问: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问: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没烤的面包有多少个?90-36=54(个)还要烤几次?549=6(次)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90-36)9=6(次)问:解答正确吗?指名学生检验是否正确。归纳: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 解答什么。二、做一做1、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说说怎样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分步是怎样解答,综合算式是怎样解答的。2、种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3、动物园有10只黑鸽子,22只白鸽子,每个笼子里住4只,一共需要多少个笼子?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四、总结:略 解决问题练习课第六课时 第35节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教育。教学重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1、一个笔记本8元,一枝钢笔13元,小利买了9个笔记本和一枝钢笔一共花了多少元?2、一个篮球7元,一个羽毛球4元,小明买了一个篮球和7个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3、一个足球9元,小军拿了100元,买了7个足球,应找回多少元?4、有70名游客来北京旅游,有5辆面包车,每辆车上坐8人,其余的游客坐大客车,坐大客车的游客有多少人?(旅游中要注意环保)指名学生解答。二、课堂作业,巩固新知第1题指名学生看图说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解答格式。最后集体订正。第2题:让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题:让学生读题说题意后列式解答。第4题:让学生读题说题意后列式解答。第5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脱式完成。第6题:说题意,列综合算式完成,集体订正.第7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完成订正.第8题:读懂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三、总结:根据练习情况加以总结。、整理复习第七课时 第36节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熟练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整理本单元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4、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掌握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3728)4 (2) 8630 (3)42306 (4) 19+65 (5) 35(2821) (6) 5(284) 指明指名学生说一说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应用出示p57图。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问:你是怎么一步一步思考的?你会列综合算式吗?说一说你的思路?二、练习书p58练习十三第1题:比一比,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再出几组这样的算式算算。第2题:指明学生读题,列综合算式完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题:读懂题后,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解题过程.第4题:小明在计算6+ ( )5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0.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想后算的乘法,就是几乘5得40,再想6加几得8,然后根据算式正确计算。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课时安排:1.有余数 的 除法 3课时2.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 1课时3.单元检测 与 评估 2课时4.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第39节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二、 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2=3(盘)1(个)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强调:要弄清楚式子的意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1个,所以3后面的单位是盘,而1后面的单位是个。2、练习巩固(1)做一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板书:92= ( )( )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 )个,还剩( )个板书:114=( ) ( )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 第40节教学目标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难点:理解商和余数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一、 准备练习二、 新课教学:1.用小棒摆正方形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今天我们继续“有余数”除法。2. 探究关系:出示例2,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84=2(个)94=2(个) 1(根)104=2(个)2(盆)114=3(个)3(根)124=3(个)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有余数的除法 第41节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二、探索新知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4=3(组)1(根)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3) 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 ,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2、 练习巩固3、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第42节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乘除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过程:1练习十四第1、2、3题理解题意。指名反馈,教师板书,其他小朋友校对。2综合练习第4、5、6、7、8题。 学生练习 集体订正。3.第9、10、11题 各自思考并可同桌讨论。 同桌再互相订正。4第12、13、14、15题。四人小组讨论。 抽几组派代表反馈。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43节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重点难点: 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探究体验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67例5(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5,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2)把例5口述成文字题,出现在黑板上: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224= 5 (条)2(人)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船。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实践体验.教学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