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韩愈在文学史上地位及其文学品格、风格。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好问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课堂导入 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的文圣孔子,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他门下有众多的弟子,其中有个叫子贡的,聪颖好学。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六年。 这是一直被后世传颂的尊师重教的典故,尊师重道本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唐代仍沿袭部分魏晋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勇敢地宣扬尊师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韩愈这一篇千古名篇师说。二 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1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冠三军之帅”。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2“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三 文本内容研习探究1、熟悉课文内容,检查预习(卷子形式,预习题目见附录一)2、诵读课文,体会原文情感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要点,强调断句和字音,分辨语气重音变化,读出气势。学生齐读课文。3多媒体展示问题 (1)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2)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文章?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3)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5)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论证从师重要性。第一方面“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第二方面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第三方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结果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点拨分析: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虽然作者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学习之后,我们想想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明确: 韩愈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千百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这是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的反思的机会。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完成习题。2、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人还有一个巧对:鼻孔子,眼珠子,珠子(朱子)安在孔子上?眉先生,须后生,后生反比先生长。说的是同一个道理,那么,要达到弟子超过师傅、后生超过先生的程度,应该怎么做呢?附 板书师说作用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重要性 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今 众人(耻师) 圣人(从师) 于身(耻师,大遗) 于子(择师教之,小学) 士大夫(群聚笑之) 百工(不耻相师) 宜行古道愚益愚,智反不能及 从师附录一一、基础知识1、注音郯子() 苌弘() 老聃() 蟠() 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之众人( ) 师道之不传也矣( ) 圣益圣,愚益愚( )( ) 则耻师焉( ) 或师焉,或不焉( ) 小学而大遗( ) 士大夫之族( ) 吾从而师之(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二、 文言知识复习与运用1.、划线词词类活用外连衡而斗诸侯( )(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 天下云集响应( )序八州而朝同列(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2、辨析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3、总结词类活用与句式,试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用法。名词作动词: 判断句:形容词作名词: 宾语前置:使动用法: 介词结构后置:意动用法: 省略句:名词作状语: 定语后置:附录二 (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 或师焉,或不焉( ) 吾师道也( ) 吾从而师之 (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2)之:择师而教之( ) 古之学者(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师道之不复,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安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国家能源漳州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化学工程岗位
- 中国广电沈阳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经典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绵阳市2025秋招笔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题专练及答案
- 扬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中国联通福建地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大兴安岭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国家能源中山市2025秋招采矿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景德镇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滨州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贵州毕节威宁自治县面向社会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地垃圾清理与处理方案
- 2023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及汽车驾驶员(技师)试题答案
- 证监会行业分类结构与代码
- 安全仪表系统SIS课件
- Φ1397套管开窗侧钻操作规程
- 《寻梦环游记(2017)》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山区道路施工施组
- 数控heidenhain说明书TNC直接提供两种加工孔模板的循环
- GB/T 42453-2023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