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余干中学上饶市二中遂川中学.doc_第1页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余干中学上饶市二中遂川中学.doc_第2页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余干中学上饶市二中遂川中学.doc_第3页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余干中学上饶市二中遂川中学.doc_第4页
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余干中学上饶市二中遂川中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20082009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 余干中学 魏建宽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全部在答题卡上作答。共120分,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wi ) 婆娑(su) 莅临(l) 长歌当哭(dng)B横亘(gng) 施与(y) 窥伺(s) 遒劲有力(qi)C潜力(qin) 浆糊(jing) 桀骜(o) 耳濡目染(r)D租赁(ln) 游说(shu) 创伤(chung) 前仆后继(p)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 噩耗 色彩斑澜 绿草如荫B颓圯 道歉 杞人忧天 追本朔源C间谍 喋血 梁祝化蝶 最后通牒D瞌睡 斗殴 陨身不恤 暗然神伤3、依据课文判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 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那时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 领导的作用。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 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A.营利 启发 竖立 B.盈利 启迪 树立C.营利 启迪 竖立 D.盈利 启发 树立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B手面宽一点的“带工”,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语文试卷 第1页(共6页) C“拆铺啦!起来!”穿着一身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像生气似的呼喊。“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D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季:排行中,指第三或最小的。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有旧,有交情。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歉。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一丝一毫的财物。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不如因善遇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7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C张良出,要项王。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判断,下列句子与“吾得兄事之”中“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越国以鄙远。 B顷之未发,太子迟之。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D范增数目项王。第卷(96分)三、翻译(共6分)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答: 。10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答: 。四阅读下面一首短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明 年 五 月大卫明年五月将有更多的麦子高产那热血是我的,把麦子吹弯的风将是新的我爱过的女子会像今年一样走在河边露水湿了她的裤子明年槐花必将一棵接着一棵地开今年的树,凡死了的,明年又会活过来 时间是最好的创可贴,明年五月两只鸽子必将恋得如火如荼大楼移了地址会把更多的新芽发出来孩子们唱出的歌与做出的梦都是甜的炊烟是弯的那女子的细眉也是弯的月亮这个橡皮擦子会把夜空擦得越来越蓝鸡养够了养鸭日子说过去就过去了看着你们替我活在世上,真好江山如此多娇樱桃红了就叫红樱桃注:明年五月写于2008年5月27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半个月。11.揣摩全诗分析,“我”的身份是什么?(2分)答: 。 12.从修辞手法运用、意象选择及表达的内容情感三个角度,赏析诗句“ 时间是最好的创可贴,明年五月/两只鸽子必将恋得如火如荼”。(4分)答: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节选)梁实秋 (1)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2)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3)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4)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13.描写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之分,第(1)段加点的文字属于哪一种描写?作者为何这样写?(5分)语文试卷 第4页(共6页) 答: 。14.从句式与语体特征两个角度,赏析第(2)段中的划线文字。(5分)答: 。15梁实秋先生在文中说梁启超先生“笔锋常带情感”,你欣赏“笔锋常带情感”的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你阅读过的某一名家的作品,谈谈你的看法。(笔锋,即文字的锋芒)(5分)答: 。六阅读新闻作品,完成第1617题。(10分) 伊辛巴耶娃:离天空最近的女人陈晨曦俄罗斯撑杆跳高“女皇”伊辛巴耶娃手握长杆,口中念念有词,抬望眼,5米05的横杆高悬。这是伊辛巴耶娃最后一次试跳,全场的焦点都汇聚在这位26岁的明星身上。如果能在“鸟巢”中第二十四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无疑将是田径第四个比赛日最完美的“收官”。在挑战5米05的世界纪录之前,伊辛巴耶娃已经征服了自己保持的4米91的奥运会纪录。4年前,伊娃创造的这一纪录令人惊叹。时至今日,这样的高度仍让她的对手愁眉不展。在轻松越过4米85的高度后,伊娃就已经确保金牌到手。接着是4米95,她为奥运会纪录标定了新的高度。不过,第三次试跳才征服横杆的过程也惊出了观众一身冷汗,毕竟,谁也不希望伊娃的表演在不值一提的奥运会纪录面前戛然而止。现在,世界纪录的横杆之下,伊辛巴耶娃把自己裹进了一大块白布。这种“与世隔绝”的方式,让她刚刚在困境中打破了奥运会纪录,此番“故伎重演”,盼望奇迹再现。突然,伊辛巴耶娃掀起白布一跃而起,仿佛破茧的彩蝶,欲振翅而飞。助跑、撑杆、跃身、过杆伊辛巴耶娃翩然而起,一气呵成,5米04的前世界纪录顿时成为过眼云烟,全场呼声震天。伊辛巴耶娃兴奋至极,一个空翻庆祝之后,招牌式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选自 人民日报 , 2008年8月19第7 版,有删改。) 16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你认为这个标题好在哪些方面?(6分)答:(1) 。(2) 。(3) 。17新闻作品除了叙述新闻事实,还会交代一些背景材料。本文的划线句属于哪一类?取到了什么作用?(4分)答:(1) 。 (2) 。七(9分)18文学常识与名句填空。(每空1分)(1)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 ,包身工的作者是 。(3分)(2)那河畔的金柳, ;,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2分)(3)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2分)(4) ,白铁无辜铸佞臣。(奇妙的对联)(1分)(5) ,仁者乐山。(论语)(1分)八作文(50分) 请以“一堂课,一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卷(选择题 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选A。 B项“亘”应为前鼻音“gn”,“与”应读第三声。C项“潜”读“qin ”,“浆”读“jing” 。D项“创”“仆”均为多音字,此题中的词语均读第一声。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兼及前后鼻音字的区分、因方言干扰误读(如“潜”“浆”“为”)等。2选C 。 A项“澜”错,应为“斓”;“荫”错,应为“茵”。 B项“圯”错,应为“圮”;“朔”错,应为“溯”。D项“陨”错,应为“殒”;“暗”错,应为“黯”。本题C项全为同音形近字,以课文中出现的“喋血”为联想点,希望借考试促使学生掌握“联想对比归类”记忆积累词语的方法。干扰项(ABD)每项均设置了两个有错别字的词语,难度应该不大。3选C。 营利,谋求利润,多指主观上;盈利,获得利润,赚钱,多指客观上。 启迪,开导。启发,开导,使有所领悟;阐发,阐释。 竖立,在地上使物体直立起来,对象常是具体的;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物。4选A,考查句内括号的用法。 B项考查分号与顿号的使用,正确的运用为: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铺一类的买卖。C项考查引号的用法,“呼喊”后用逗号。D项考查引号作完整引用时的用法,句尾的句号应置于下引号内。二、(12分,每小题3分)5选A。 考查重要的文言实词,“季”在排行中,指第四或最小的。第一、二、三分别为伯、仲、叔。6选A,两个“之”字均是用于主谓短语之间,破坏其独立性;结构助词。B项,两个“乃”字分别解作“于是”与“竟然”,一为连词,一为副词。 C项,前一个“因”作“趁着”解;后一“因”字作“依靠”解。 D项,前一个“而”作“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后一“而”作“却”解,表转折的连词。7选B。 A项通假字有“距”“内”,分别通“拒”与“纳”。C项“要”通“邀”。D项“蚤”通“早”。 B项的“当”,课文作了明确注释,这道题就是要引导学习注重注释,不能想当然将文中的“当”理解为“抵挡”,从而认为这里是通假。8选C,“箕”与“兄”用法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用。 A项,“鄙”,本为“边邑”义,此处名词动用。B项,“迟”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目”作“递眼色”解,名词做动词。第卷(96分)三、翻译(共6分,每小题3分)9、太子和他的那些知道荆轲将动身赴秦的宾客,都戴着白帽穿着白衣来为荆轲送行。采分点:定语后置(“知其事者”置于“宾客”之后了),“白衣冠”前应补充出动词。10我没有尽早地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请求您(出任使臣),这是我的过错啊。采分点:“子”表敬称;“而”表轻微的转折;“是”译为“这”,“也”表判断。四阅读下面一首短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11. 一位“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2分012“时间是最好的创可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又含蓄地预示时间会为地震灾区的人们抚平创伤并使他们获得生机。“两只鸽子必将恋得如火如荼”,选择了和平安祥的“鸽子”这一意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的是诗人对灾区未来的祝福与希冀。(4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13.(5分)(1)侧面描写(2)作用:与本段前面的正面刻画相照应,虚实相生。这些文字描写出了我与其它听众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所吸引的情态,侧面烘托出梁先生演讲的投入、不羁的才情及其演讲的魅力。采分点:侧面描写,烘托,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结合描写内容及表达目的分析。14. (5分)连续运用整句,“手之舞”与“足之蹈”相对,四个“有时”句,排比而出,集中地表现了梁启超为他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而悲伤、而遗憾、而欢欣、而感伤的情态,可谓一字千金,极富表现力。这篇文章是一篇怀人散文,划线句中的“手之舞”“足之蹈”“掩面”“太息”,这些词语文言色彩浓郁,显得简洁、典雅、庄重,与作者所要表现的对梁任公先生的景慕与伤悼之情十分协调,也与梁实秋所追求的“格调要高雅”的语言风格相一致。15 (5分)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是配合新课程标准而命制的一道题,学生可从正反两个角度答题,言之成理即可。但答题时,必须例举出某一诗人,某一诗歌或其中的某些诗句。(1)笔锋常带感情的作品,如闻一多及他的最后一次讲演,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如臧克家的有的人。答案示例:我欣赏“笔锋常带感情”的文章,闻一多这位曾经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新月派诗人,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从他的肺腑中迸发出“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样的句子,这是对黑暗专制社会的诅咒,也是一位诗人斗士为民主、为自由哪怕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誓言。这样的文字多么富有情感冲击力,怎能不让读者引发强烈的共鸣,使人动容,使人热血沸腾,使人义愤填膺,这不正是文学的力量吗?(2)笔锋常不带感情的作品,如王维的使至塞上鸟鸣涧,如孟浩然的春晓,“不带感情”指含蓄冲淡,情感不直露。答案示例:我更欣赏“笔锋不带感情”的文章,这样的文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擅长融情入景,“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由眼前的“汉塞”,写及“征篷”“归雁”,暗喻自己这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寄寓了内心的激愤与抑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看似全是写景,准确地描绘出了沙漠广阔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将自己的孤寂情绪溶化在景象之中。难怪苏中坡也不由得赞赏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学要有力与情,也需要美。王维这样的“笔锋不带感情”的作品中的意境美,难道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吗?六阅读新闻作品,完成第1617题。(10分)16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你认为这个标题好在哪些方面?(6分)答:(1)本篇文章体裁属新闻中的人物特写,标题将“伊辛巴耶娃”倒置于标题前列,以冒号强调,突出了特写中的主要人物。(2)“离天空最近的女人”,很具悬念,有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读者。(3)“离天空最近的女人”寥寥八字,同时又暗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