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2009年7月11 规划概述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规划是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2007年4月20日颁发的穗府函200726号文件批转市经贸委关于借鉴义乌市经验大力推进我市批发市场整合提升和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致力于打造成为集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高档次、专业化、多业态的华南地区现代展贸交易平台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本项目已被列入广东省新十项工程,并已列入广州市2009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的征地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445929m2,其中代征城市道路面积242737m2,可建设用地面积3203192m2,共分为A、B、C、D四个区。预计2020年交易额将突破1500亿人民币,是全国采购汇集的中心,中国商品向全球辐射的中继站,更是世界贸易巨头的首选之地。建成之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综合型专业批发市场园区。总人口规模约为60.5万人,其中从业人口约为1215万人,客流量约为44.547.5万人。未来的展贸城将力争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的国际展贸平台,力争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商品展贸城,最终成为市场的领跑者。本规划方案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职能与空间结构规划、市政公用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其中,市政公用工程规划包括给水工程规划、雨水及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污水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通信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环境卫生规划等。2 评价过程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任务后,评价单位立即组织课题组,在对工程技术资料分析、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标准、导则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上报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进行审查。按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要求,结合本规划及涉及区域环境的特点,评价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规划方案初步分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相关规划调查规划方案进一步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公众参与调查分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规划方案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得出评价结论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3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1 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结果,珠江干流化龙段(黄埔航道和狮子洋)的四个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指标的单项指数全部小于1,表明该河段水质达到了GB3838-2002的类标准;化龙运河出现了严重的NH3-N污染,COD和BOD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超标,NH3-N指标甚至已超出类标准;四、七沙涌水质基本上达到GB3838-2002的类标准,个别点次的水样显示NH3-N轻度超标;化龙镇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排污口断面(W9断面)BOD超标。从收集的“长洲自动监测点”、“莲花山”和“黄埔”珠江后航道黄埔航道常规监测断面的最新资料来看,“长洲”监测点、“黄埔”断面水质超过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保护目标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溶解氧、BOD5。综上所述,本项目区域水体现状较差。3.2 环境空气质量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结果,项目区域现状监测点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等监测项目,小时浓度值及日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3.3 声环境质量用网格法(1km1km)共布设9个监测点进行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从表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看,所有测点昼间及夜间的噪声监测结果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声功能区的标准。3.4 土壤环境质量在项目园地和林地区分别布设1个采样点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包括:pH、Zn、Pb、Cr、Cd、Cu、Ni。从各测点的污染指数看,除2#林地“镉”指标刚刚达限值外,其余指标的含量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范围内。3.5 生态环境质量区域范围内已经查明的植物种类共有69科218种,其中蕨类植物门4科5种,种子植物门的裸子植物亚门5科10种,被子植物亚门的双子叶植物纲50科156种,单子叶植物纲10科47种。现存植被主要有次生林植被、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三种类型,其中次生林植被包括马尾松刺桐非洲菊群落、台湾相思潺槁群落、小叶桉潺槁岗棯群落、茶杆竹云南黄素馨群落、茶杆竹潺槁蒲桃群落,自然植被包括洋紫荆朴树潺槁群落、草本群落,人工植被包括果园、农田植被。3.6 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结果(1)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如果按照常用的人均最小土地占有量95m2计算,高新区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为13万人,现状年及规划近期水平年高新区的土地资源饱和度未超出1,但2020年高新区的土地资源饱和度为0.97,较接近1,表明该人口规模已接近展贸城的土地资源承载极限了,因此,为了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维护展贸城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应该根据展贸城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来确定人口发展规模,否则人口密度过高,会产生交通拥堵、居住区过于密集、绿地面积少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展贸城的生态格局安全。根据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结果,展贸城比较适宜的人口规模应为13万人,展贸城应根据当地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对规划远期的相关发展指标进行调整。(2)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包括人口承载能力和经济承载能力。1)人口承载能力以人均综合用水定额0.5m3/d人计算,番禺区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14451万人,如果以人均综合用水定额1.0m3/d人计算,则当地地表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为7225万人。2007年番禺区户籍总人口为94.76万人,远小于当地水资源可承载人口规模,因此,区域的水资源可以满足展贸城对水资源的需求。2)经济承载力为有效利用水资源,我国已经开始实行用水定额制度。用水定额对每创造一万元产值所需的水量进行限定,定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及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到20倍。发达国家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一般为30m3左右,依展贸城的发展水平定位,按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0.3m3/d人)扣除生活用水量后(人口以200万人计),当地可利用水资源量可承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87180亿元。综上所述,番禺区地表水资源量丰富,能满足展贸城规划方案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3)环境承载能力分析1)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各污染物的水环境承载力分析,化龙镇污水处理厂按规划的出水水质指标(CODCr60mg/L,SS30mg/L,BOD530mg/L,NH3-N15mg/L,PH69)对展贸城废污水进行处理后,展贸城近远期废污水污染物CODCr和氨氮的排放量占纳污水体水环境容量的最大比重仅为2.45%,从纳污河段的水环境承载力来说,能够消纳展贸城达标排放情况下的污染负荷。2)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根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各污染物的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各计算年限的大气污染物所占环境容量比重都远小于1,最大值远期NO2所占比重20.14%,规划区的各污染物的大气容量均能满足区域的排污要求。由于受交通废气的影响,规划方案中NO2的污染物比重值最高,2010年及2020年分别为6.85%和20.14%,而各规划水平年SO2和PM10的污染物比重值均非常小。这表明本次规划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可以满足规划区的发展规划要求。3.7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7.1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展贸城位于化龙镇污水处理厂集污范围内,所产生的废污水经相应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化龙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排入珠江支流七沙涌。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就近设在七沙涌边,具体位置为东经1132958.8、北纬230133.6,排污口距离七沙水闸的河道距离约320m,经七沙水闸后进入狮子洋。本次规划范围内不涉及工业企业,规划区内废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 对七沙涌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当四沙、七沙水闸同时关闭但七沙泵站运作时,近期规划实施后,无论是正常排放还是事故排放,七沙涌水质因子COD、NH3-N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不会出现超标现象;远期规划时候后,水质因子COD、NH3-N均出现轻度超标现象,但仅局限在排污口附近约40m范围内。当四沙、七沙水闸同时关闭且七沙泵站没有运作时,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规划,水质因子COD、NH3-N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在远期规划实施后NH3-N的超标范围最大,超标范围边界距排污口达300m。 对狮子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化龙镇对应的狮子洋河段属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工农业渔业景观用水区,水质目标为类。由对纳污水体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本规划实施后,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规划区内废污水排放入七沙涌,经衰减在汇入狮子洋之前已经能够满足类水质目标的要求,不会对狮子洋水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可见,只要提高警惕,防止污水事故排放,并保障七沙泵站的正常运行,规划区产生的废污水外排不会对纳污水体七沙涌和狮子洋水质造成较大影响。3.7.2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一、预测因子规划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本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空气污染源为汽车尾气和日常生活用管道天然气的燃料废气,它们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CO、NOX、HC和少量的SO2、PM10。由于管道天然气的燃料废气排放量很小,且经建筑物通风竖井高空屋顶排放,加之规划区域周边地区较为平坦空旷,这样天然气燃料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因此,本评价主要针对汽车尾气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大气污染源强分析章节的结果,选取CO、NO2作为预测因子。二、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对各预测因子进行预测评价。三、预测结果及评价根据本次规划的产污情况,正常情况下区域的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O、NO2等,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 View计算,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9.8%,小于10%。近期规划实施后,污染因子CO、NOX在叠加背景值后其最大浓度依次为0.843mg/L、0.066mg/L,分别占标准限值的8.4%、27.5%;远期规划实施后,污染因子CO、NOX在叠加背景值后其最大浓度依次为0.797mg/L、0.062mg/L,分别占标准限值的8.0%、25.8%。可见,本规划的实施不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3.7.3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根据规划区的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区道路主要分为三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主干道路宽4060m,主要是贯穿化龙镇及周边区域的过境公路,车流量较大;次干道路宽30m,主要是规划区内与展贸、物流有关的车辆,车流量相对较小;支路宽20m,主要是规划区内网状交通的附属路,供规划区内各功能地块之间的联通之用,车流量很少。类比调查与对现有类似各等级路段的实测表明,主干道昼间路旁的噪声值最大为7580dB(A),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0dB(A)约510dB(A),要达到交通干线昼间70dB(A),要保持与大道约2030m的距离。次干道车流量明显减少,交通噪声较少,一般不超过70 dB(A),可达到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昼间70 dB(A)。支路车流量很少,基本可以达到2类区标准要求。在夜间,车流量相对昼间较少,据有关资料统计,一般夜间车流量为昼间的2040%。经调查,夜间比昼间降低10dB(A)左右,限速、距路边40m处即可达到标准要求的55dB(A)。因此,高展贸城规划时要考虑主干道两侧建筑物的交通噪声防护距离和限速要求,对次干道可能出现的大型运输车辆行驶时出现局部时段超标现象,主要做好车辆限速控制管理。考虑敏感点柏堂村地围片位于展贸城B地块,与B区主干道相邻,展区交通运输将对地围片产生交通噪声污染。根据绿化规划,展贸城将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绿化防护带。绿化对减弱噪声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明显。一般的,30m宽绿化带可降噪35dB。所以,规划在道路和建筑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的同时也应配合其他降噪措施,如铺设沥青路面,安装真空隔声窗等。因此,展贸城规划时要考虑主干道两侧建筑物的交通噪声防护距离和限速要求。在采取适当的噪声防护措施之后,规划区内噪声总体上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本规划实施后主要设备噪声源若采取隔声、消声、吸声等措施,则在距声源1060m处就可以达到50dB(A)的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交通噪声达标距离则随着车流量的不同其达标距离也不同,其车流量达到1000辆/h时,距离路边约8m才能达到4a类标准,距离路边约90m才能达到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因此,只要加强区内的规划布局,并对各类声源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则规划实施后其主要噪声源产生的声环境影响将局限在较小范围内,不会对区域内的噪声敏感点及周边环境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对各敏感点只要有针对性的做好隔声防护措施,则机械设备和交通噪声都不会对其造成明显影响。3.7.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结论根据工程分析,规划实施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展区等集贸商业垃圾和写字楼等的办公垃圾,近期产生量为43.23t/d,远期产生量为150.96t/d。垃圾中废书报、纸质包装物、塑料、金属和玻璃瓶类等,很多可回收利用,其中的废纸和纸质包装箱等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经收集整理后可出售。大部分的弃置垃圾由市环卫部门统一收集清运和处理。本项目不设危险品库和中转中心,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危险固废的风险。本次规划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应将仓储区和展区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经中转站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区域内按照一定的密度和间隔设置垃圾筒对垃圾进行收集,并将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清运至垃圾中转站,垃圾的运输采用密封垃圾车,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只要认真做好固体废物的收集、清理以及回收、再利用工作,就可以避免因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丢弃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卫生问题,在此前提下本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不大。3.7.5 生态环境影响及评价结论一、对区域生态功能的影响分析展贸城所在区域原有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园地和鱼塘为主,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并不高,区域样地调查的结果表明,10个群落的物种量在225种/100m2之间,大部分属于中等偏低水平,而且这些物种主要以演替早期的草本、灌木为主,并未发现受保护的植物种类。本规划方案实施后,展贸城的公共绿地面积为37.41hm2,占规划总面积的10.86%,防护绿地面积为14.49hm2,占规划总面积的4.2%,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9.26hm2,占规划总面积的2.89%。绿地具有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减低噪声,优化环境的功能。水体的热容量较大,能调节区域的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因此,如果注意绿地建设中的植物搭配,增加区域陆地的植物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将能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美化区域景观。因此,只要建设单位重视区域的绿化建设,注意绿地建设中的植物搭配,区域陆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不会显著降低。二、对区域植被的影响分析 对区域植被生物量、净生产量及固碳放氧量的影响展贸城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是以陆生灌丛、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景观,项目建成后则变为以房屋建筑和水泥路面为主的人工景观,景观类型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碳氧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建设后的绿地以草地、林地为主,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比原来的灌丛、草地高得多。 对区域植被生长发育的影响展贸城建成后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植物生长的不良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二氧化氮会使周围地区的绿色植物的叶脉之间和近叶缘处出现白色或棕色的组织解体损伤;二氧化硫进入植物叶片气孔后遇水变成亚硫酸,对植物叶肉细胞的毒性很大,当浓度较高超过植物降解能力时,会破坏叶子正常生理机能,严重威胁植物生长;总悬浮颗粒物过多时,会堆积在植物叶片上,阻塞气孔即植物呼吸系统,进而影响植物发育和光合作用等。展贸城建成后产生的汽车尾气、油烟废气等可能会使主导风向下风向地区的污染物浓度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浓度非常小,因此,展贸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的影响较小。三、水土流失的影响展贸城区域现状水土流失轻微,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侵蚀区,是国家级和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本次规划占地320.32hm2,在实施过程中将对区域水土流失产生影响。经水土保持分析预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329.53hm2,其中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320.32hm2,直接影响区面积9.21hm2。根据实际情况,将项目区划分为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场平区和保留河涌。规划实施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貌面积310.77hm2;损坏植被面积包括园地和林地,共计240.27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为园地和林地,面积240.27hm2,根据广东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须交纳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面积9.63hm2;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面积为310.78hm2,水土流失量为19856t,新增水土流失量16823t。在本规划的水保方案实施后,可使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7%以上,使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达到97%以上,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控制比大于1.0,林草植被恢复率可达99%以上,林草覆盖率可达27%以上。虽然规划的实施会扰动土地面积,损坏水保设施,产生水土流失,但只要全面落实主体设计和规划方案提出的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可以将规划区域水土流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本次规划在水土保持方面没有制约性因素。四、对周围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展贸城运营期产生的废污水在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时,直排附近的河涌可能会污染沿河的农田、果园和水生生物,通过食物链间接影响着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而处于展贸城主导风下风向的村落居民有可能受到厂区向外排放的含有SO2、NO2、TSP等废气的危害。长期接触低浓度SO2可引起咽喉水肿、支气管炎、刺激眼睛和皮肤,影响嗅觉、味觉,并使心脏功能发生障碍,会抑制或破坏某些酶活性,使得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此外,展贸城交易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如一些饮料罐、报纸等废料、废品若不及时收集处理而任其四处堆放将影响景观,同时也会给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引发疾病。3.7.6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一、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展贸城所在区域原有的部分园地和鱼塘被征用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随着展贸城展贸、物流产业的日益发达,农业因农田和果园的减少而发展缓慢,进而影响社会产业结构比例,影响社会经济的组成,也影响着周围地区从业人员的行业比例。随着批发市场行业和物流的发展,外来人口的增加也将对这里的村落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社会环境会发生较大变化,城镇化水平会大大提高。(2)居民生活质量改变随着本规划的逐步实施,区域内相应的供水、供电、燃气、电信、道路、商业金融等配套基础设施会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会明显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会明显提高,居民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会得到丰富,综合生活质量会得到提高。表现为长期的有利的影响。(3)文化水平日益提高随着本区域的合理适度开发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会对辖区范围内的生态景观进行改造和美化,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好去处。(4)增大区域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随着展贸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之关联的饮食、交通、旅游等产业也将得到兴旺,使整个区域的交通更加的便利,人流、交通流、物流、信息流会不断增加,区域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二、经济环境影响分析(1)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依据规划,展贸城的总体定位是以常年展贸为主,集会议会展、商务商业、信息发布、财务结算、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窗口区域,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影响全球的国际采购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根据规划目标,展贸城国内生产总值(GDP)、产业总产值、对外经济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将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其建设将会对区域经济带来长期的重大的有利影响。(2)区域形象和竞争力目前广州的展贸物流业的发展日益完善,但是经营分散、用地紧张、交通堵塞等问题已逐渐呈现,内圈层的批发市场迫切需要往外迁移,通过整合集中经营创造规模效应,因此广州提出了建设“两级、三圈、七轴”的批发市场布局结构。展贸城借鉴义乌市经验,通过政策支持降低经营成本,打造“成本洼地”,提升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把“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建设成现代化国际交易市场的基地、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迁移再发展的提升平台、扩大广州就业的增量源泉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引擎。展贸城的建设将打造集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娱乐、商务办公于一体的,高档次、专业化、多业态的华南地区现代展贸交易平台和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本项目已列入广东省新十项工程,并即将列入广州市2009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广州市正在开展的提升现代服务业工作中的一个新的亮点。3.7.7 区域景观影响分析由于进行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其地表植被、土壤被完全铲平或填埋。在施工作业区周围的土壤将被严重压实,部分施工区域的表土被铲去,另一些区域的表土被填埋,从而使施工完成后的景观不是昔日农作为主的景象。项目建设前区域主要为三角洲冲积平原,主要为园地和鱼塘,区域规划调整后,将建成南中国最大的展贸旗舰、世界级的物流交易平台,在某种程度上景观将会得到改善。3.8 规划方案环境可行性分析3.8.1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一、人口规模至2020年,展贸城规划总面积达到3.4459km2。根据用地综合评定,可开发的土地资源约为3.2032km2。以人口密度0.5-1.1万人/ km2计算,可容纳人口1.63.52万人。根据就业人口测算法计算出的展贸城人口规模远期为1215万人,均为处于该范围之内,应能达到就业适宜、生活适宜的要求。二、用地规模展贸城的规划用地总面积约344.5929hm2,其中代征城市道路面积24.2737hm2,可建设用地面积320.3192hm2,现状用地为水域、园地、林地和鱼塘,均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根据本次土地利用规划,本规划实施后,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将发生较大改变,原有的非城市建设用地除保留9.26hm2的水域和24.27hm2的对外交通用地外其余全部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分别用于公共设施、仓储、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等建设。根据展贸城规划,展贸城在未来将大力培育和提高城市综合功能,居住、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用地面积将增加。从展贸城的规划用地结构来看,展贸城的工业用地占的比例较标准值高,居住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比例较标准低,这与展贸城作为工业区的实际情况是匹配的;道路广场用地所占比例位于标准值的中间水平,交通道路占地规模也是合理的;绿地所占的比例也仅稍低于标准值的下限,因此,展贸城规划用地结构是比较合理的。三、 总体规划布局与功能区划合理性分析根据模块具有系统性、经济性、可生长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在展贸建筑中采用标准的模块进行生长式开发。(1)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性分析经过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的结构比选,最后将规划结构确定为:“一核、一轴、两区、三流、十大港湾”的生长式布局。划定十大功能区,分别为:会展核心区、生活服务区、精品交易区、文具交易区、医药产品交易区、日化产品交易区、化工原料产品交易区、汽车及配件交易区、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区、仓储区。个功能区相对独立,分工明确、定位合理,满足规划的总体要求。(2)用地布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规划总用地344.5929hm2,包括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绿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等六大类。本次规划不涉及工业用地,拥有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区域内不涉及高污染等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相当有限。在A、B地块中间涉及到柏堂村的地围片,考虑到村镇居住用地与展贸城功能区夹杂分布,容易受噪声的影响,本次规划将加强现有农村居民点改造,采取合并搬迁等方法,调整地围片居民点分布,有利于减少展贸城贸易活动对村镇居民点的影响。(3)交通布局合理性分析区内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区内道路系统依据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规划设计,路网的形式结合用地布局的需要,总体上呈环形放射式与格网式混合的路网形式。道路等级分为四类:高速公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其中规划区内的高速公路指平南高速公路、金山大道(黄埔大桥);主干路包括石化大道、滨河路、南大干线、黄金大道、展贸北路、展贸东路、展贸南路等;次干路包括展贸中路、展贸西路、展贸一路、展贸二路;此外还有多条支路。规划公共停车场(库),位于展贸城A、B区入口附近,设置2处公交首末站,广州市地铁线网方案一规划的地铁7号线、8号线均经过化龙镇中心区,并形成换乘枢纽站化龙站。在规划中,根据不同交通运输及其特点,明确分工,使人车分离,减少了人流货流的交叉;区内公路交通没有迂回往返,不会造成能源消耗的增加、运输效率的降低和污染的重复与扩大。(4)绿地系统合理性分析绿地对区域的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从绿化面积和绿化防护带等方面对展贸城的绿地系统合理性进行分析。 绿化面积和覆盖率展贸城绿地系统包括公共块状绿地、场区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带、河流两侧绿化带、居住办公区绿化等,其中规划公共绿地面积39.06hm2,防护绿地11.11hm2,分别占规划面积的12.57%、3.57%,绿化覆盖率约3035%。规划远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11m2,略高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总体规划2020年人均绿地面积10.19m2的要求。 绿化防护带的设置展贸城绿化带大部分是根据地形及道路建成的,在内河涌两侧和区域高速公路、主干道等交通道路两侧均规划绿化防护带,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的需求。3.8.2 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规划方案实施对环境目标的影响、环境污染影响、规划方案的生态合理性及绿色程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一、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的影响展贸城规划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是纳污水体七沙涌,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展贸城所在区域范围内的的村镇居民点,本次规划不涉及生态敏感点。1、规划方案对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由对纳污水体水质影响预测结果可知,本规划实施后,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规划区内废污水排放入七沙涌,经衰减在汇入狮子洋之前已经能够满足类水质目标的要求,不会对水环境敏感目标狮子洋水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只要提高警惕,防止污水事故排放,并保障七沙泵站的正常运行,规划区产生的废污水外排不会对纳污水体七沙涌和狮子洋水质造成较大影响。2、规划方案对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及敏感点的影响分析根据本次规划的产污情况,正常情况下区域的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O、NO2等,经估算模式Screen View计算,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9.8%,小于10%。近期规划实施后,污染因子CO、NOX在叠加背景值后其最大浓度依次为0.843mg/L、0.066mg/L,分别占标准限值的8.4%、27.5%;远期规划实施后,污染因子CO、NOX在叠加背景值后其最大浓度依次为0.797mg/L、0.062mg/L,分别占标准限值的8.0%、25.8%。本规划的实施不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3、规划方案对噪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规划实施后,区域的社会经济将快速发展,展贸城内外交通干道的人流、车流也不断增大,受交通噪声的影响,临近主要干道的一些声环境敏感点,如柏堂村地围片、东溪片、莘汀村细围片等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声环境质量将有所下降。采取加强绿化和道路交通噪声的管理措施后,规划方案的实施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大。表3.8-1 规划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环境要素功能区划保护目标影响情况地表水(GB38382002)类珠江支流七沙涌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规划区内废污水排放入七沙涌,经衰减在汇入狮子洋之前已经能够满足类水质目标的要求,不会对水环境敏感目标狮子洋水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只要提高警惕,防止污水事故排放,并保障七沙泵站的正常运行,规划区产生的废污水外排不会对纳污水体七沙涌和狮子洋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大气环境(GB30951996)二级展贸城及周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各规划水平年大气污染物对展贸城及周围区域环境空气影响很小,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能维持现状声环境(GB30951996)2、4类展贸城场界及敏感点声环境由于交通噪声的影响,区域的声环境可能较规划实施前稍差,但总体影响不大3.9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一、水污染控制措施要保护展贸城周围的水体水质,首先应从源头开始,对水污染物的产生进行控制。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展贸城办公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及客商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合理控制展贸城的人口规模、积极提倡节约用水等措施,严格控制展贸城污水产生量。展贸城污水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餐饮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洗手污水经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隔渣及化粪池处理,符合化龙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即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三级标准(第二时段),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动植物油100mg/L、LAS20mg/L,符合化龙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标准要求后,再经污水收集管网集中排到化龙镇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处理。应进一步落实展贸城自身项目建设进度是否与市政污水管网建设以及化龙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相衔接、以及展贸城与化龙镇污水处理厂双方建设单位就污水接管处理签订协议等问题,确保项目生活污水能够顺利接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七沙涌。若确实无法相衔,其废水不能及时纳入化龙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时,则要求展贸城废水必须配套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方可外排,否则,不准项目投入运行。二、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展贸城运营期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备用发电机尾气及餐饮油烟,为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主要拟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环境管理评价区内所有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按有关要求严格控制评价区内有可能造成污染空气的建设项目。(2)加强交通管理,减少和治理交通废气项目建成后,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废气,将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采取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提高尾气排放标准,提高尾气排放标准、控制进入评价区内的车辆类型,限制车辆行驶速度,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合理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开村民住宅等敏感点等;(3)备用发电机尾气控制燃料含硫率,按环境管理的要求采用含硫率0.2的轻质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盈利能力与风险管理策略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风险与机遇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环保投资的财务考量计划
- 网络性能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学科研讨会策划计划
- 软件技术员试题及答案创新指南
- 加强自我驱动的工作态度计划
- 财务模型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试题及答案
- 临时活动咖啡机租赁合同
- 山东省济南市东南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三-国开(CQ)-国开期末复习资料
- 【MOOC】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信息光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农业大学
- 【MOOC】机械制图-河北工程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3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的实践挑战及突破策略
- 市场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GB/T 10433-2024紧固件电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环
- 数学家华罗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