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重点PPT课件.ppt_第1页
流行病学重点PPT课件.ppt_第2页
流行病学重点PPT课件.ppt_第3页
流行病学重点PPT课件.ppt_第4页
流行病学重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复习讨论 1 绪论 一 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二 流行病学的应用三 流行病学的特征 2 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数理法 描述流行病学 分析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监测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项目 理论流行病学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验证假设 3 试题分析 1 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4 2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EA 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B 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治措施D流行病研究方法E以上均是 5 3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EA传染病B地方病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4关于流行病学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6 5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DA病人B非病人C病原携带者D人群E个体 7 疾病分布 8 1 发病率 incidencerate 2 罹患率 attackrate 3 患病率 Prevalencerate 4 感染率 Infectionrate 5 死亡率 Mortalityrate 6 病死率 Fatalityrate 7 生存率 survivalrate 一 描述疾病分布常用的指标 9 二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1 散发 sporadic 2 流行 epidemic 3 爆发 outbreak 10 三 疾病的三间分布1人群2地区3时间 11 试题分析 1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 但不能治愈疾病 于是发生下列情况c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12 2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 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b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3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b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 13 4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5进行减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 14 疾病分布是指BA民族分布 性别分布 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 年龄分布 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 年龄分布 职业分布E年龄分布 城乡分布 季节分布7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EA年龄别发病率 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 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 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 民族别死亡军E标化发病率 标化死亡率 15 8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9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 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 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合适B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 16 10某地区40万人 经麻风病普查 查出麻风病人80例 可得出下列哪一项指标 BA麻风病发病率为20 10万B患病率为20 10万C罹患率为20 10万D续发率为20 10万E携带率为20 10万 17 描述性研究 18 1 定义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 地点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为研究疾病或健康状况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 2 目的 病因假设的建立提供病因和流行因素的线索3 种类生态学研究 现况研究 19 二 现况调查 1 定义 2 目的与用途 3 现况研究方法分类 普查 抽样调查 20 1 普查 目的 了解疾病 健康状态的分布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建立正常值优缺点 21 2 抽样调查 定义 目的 抽样方法 优点 节省人力 物力 时间缺点 22 筛检 一 定义 二 目的 1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的病人 2 发现高危人群 减缓疾病的发生3 为疾病监测 医疗保健服务 23 筛检试验的评价 真实性 Validity 可靠性 reliability 收益 yield 24 试题分析 1 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d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2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C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研究D生态学研究E爆发调查 25 3 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D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4 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 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B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 26 5 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B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6 对某大城市20 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 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 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 10万 而未服用者为2 10万 据此研究者认为 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此结论是DA正确B不正确 因为没有区分病例与现患病例C不正确 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正确 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E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27 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 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 7这是BA普查B抽样调查C队列调查D筛检E发病率调查8该调查可计算B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病专率E存活率 28 9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 首先将全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 较好 差三类 然后各随机抽取1 10的人作调查 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DA单纯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E机械抽样 29 10某地拟对农村35岁以上的妇女进行宫颈癌普查 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筛检宫颈癌可疑患者 为了评价涂片法的筛检效果 选择115名妇女同时进行细胞涂片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检查结果如下 病理法涂片法 合计阳性阴性 阳性57663阴性34952 合计6055115 请计算涂片法相对于病理法的灵敏度 特异度 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1 灵敏度 95 特异度 89 1 假阳性率 10 9 假阴性率 5 2 阳性预测值 90 48 阴性预测值 94 23 李晓霞关红军 灵敏度 95 特异度 89 1 假阳性率 10 9 假阴性率 5 2 阳性预测值 90 48 阴性预测值 94 23 李晓霞关红军 30 病例对照研究 31 1 定义 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为病例组 同时选定未患该病但与病例具有可比性的人作为对照组 分别调查他们过去对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 通过二组人群暴露差异的比较 以推断因素与疾病的关联程度 32 2 特点 由 果 及 因 回顾性的 据疾病的有无分组 属于观察法 分析性研究 3 用途 广泛探索病因检验病因假设 33 4类型 1 病例对照不匹配 2 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 成组匹配 个体匹配 34 病例与对照的配合匹配 matching 使对照与病例的某些特征或变量一致 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提高研究效率 配比不能直接控制混杂因素 但配比提高了控制混杂因素的效率 但若配比因素与暴露有联系 可能引进新的混杂 配比因素丧失了作为研究因素的可能 匹配的方法 离散变量可以完全配比 如性别 连续变量划分为若干类和组 如年龄 匹配因素的选定 3 4个重要影响因素 会影响对照的选择 匹配过度 over matching 把一些暴露因素 非混杂因素 作为匹配的条件 造成丢失信息 降低了研究效率 35 3 估计样本含量 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 PO 对照组中的暴露率 估计的因素相对危险度 致病作用的强度 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0 05 类 拒绝成立的HO 要求的把握度 1 B 类 不拒绝不成立的HO 36 联系的强度 比值比 OR 病例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暴露比值之比 OR ad bc意义 暴露组的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OR 1正关联 即危险因素OR 1无关联OR 1负关联 保护因素RR 暴露组发病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 37 试题分析 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OR 1 195 可信区间为0 7 1 5 这意味着bA总体OR值95 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0 7 1 5的机会为95 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 而95 可信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 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 38 2 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 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 合适的对照为A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 39 4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 其OR值为C某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病例对照合计暴露181230非暴露131932合计313162A3 21B 233C2 19D0 5E1 6 40 5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 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 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EA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6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X2 12 36OR 3 3 正确的结论为 E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41 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 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I M匹配 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CA2B3C4D5E68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中 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 OR值应为C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9吸烟者肺癌死亡率 0 96 不吸烟者 0 07 一般人群 0 56 人群中吸烟率为55 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CA13 7 B0 89 C92 7 D87 5 E0 49 42 10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共63对 病例组与对照组均有雌激素暴露者27对 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 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 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 OR为9 67 43 11 病例对照研究中 调查对象应当是 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有某病的人 对照组选择未患有某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有某病的人 对照组选择怀疑患有某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D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E病例组为确定患有某病的人 对照是未患有某病的人 44 12 病例对照研究中 匹配指 B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 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C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 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 D在安排病例组和对照组时 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 E病例组的研究因素的数量与对照组完全一致 45 13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EA人群中暴露者的比例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 观察结局指标的测量误差 46 14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BA 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B 是进行病例组与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C 为了控制年龄因素D 不了增加分析时的统计学检验能力E 为了控制选择性贪偏倚 47 15 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 最易出现的偏倚是CA 信息偏倚B 观察偏倚C 选择偏倚D 混杂偏倚E 以上都不是 48 16 混杂因素是指CA 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B 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C 与研究的病和所研究的暴露因子都有联系的因素D 仅对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E 仅与对照有联系的因子 49 17 下列哪条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AA 选多种对照B 多因素分析C 分层分析D 配比设计E 使用培训有素的调查员 50 18 下面哪条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EA 匹配设计B 分层分析C 多因素模型D 随机化E 双盲法 51 19 下列哪些措施可控制选择偏倚AA 认真培训调查员B 精心设计调查表C 随机选取研究对象D 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E 同时选择医院和社区的研究对象 52 在可疑病因因素调查时 与队列研究相比病例一对照研究最大弱点是BA 收费大 观察时间长B 在决定有无可疑因素时可能有偏倚C 在决定有无发病上可能有偏倚D 寻找对照组比较困难E 在保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方面比较困难 53 队列研究 54 目标人群未患某研究疾病 代表性样本 Yes No Yes No 暴露组 非暴露组 时间顺序 是否暴露某个危险因子 结局 疾病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 55 时间顺序 过去 现在 将来 历史性队列 双向性队列 前瞻性队列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回顾性收集已有的历史资料 继续前瞻性收集资料 前瞻性收集资料 队列研究类型示意图 暴露组 非暴露组 暴露组 非暴露组 56 资料的统计分析 描述性分析 推断性分析 一 率的计算 1 累积发病率 cumulativeincidenceCI 条件 观察人口稳定 样本量较大 57 2 发病密度 incidencedensityID 瞬时频率性质 条件 观察人口不稳定时 分母以人时计算 以正确估计暴露史 58 3 标化率 SMR 59 1 相对危险度 relativeriskRR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RR Ie Io a a b c c d2 特异危险度 超额危险度excessrisk 归因危险度 AttributableRiskAR 率差 ratedifferenceRD RD I1 I0 a a b c c d 60 3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病因分值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AR 1 0 100 人群归因危险度 PAR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P 61 六 优缺点优点 1 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2 前因后果关系确切 可证实病因 3 一因多病 4 收集资料可靠 不存在回忆偏倚 缺点 1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 失访偏倚3 费时 费力 费钱4 设计要求高 实施难度大 62 1在队列研究中D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时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 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2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C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63 3相对危险度是A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 64 4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B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5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BA患该病病人B不患该病的人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65 6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CARRBARCPARDAR E死亡比例7在队列研究中 结局的确切概念是指 cA统计检验结果B暴露属性的分组结果C观察中出现了预期结果D观察期限的终止时间E研究队列中存在的混杂结果 66 8下例哪项不是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c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发病密度C多用于稀有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等级 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 67 9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 常用的指标是 dA相对危险度B归因危险度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人群归因危险度E比值比 68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一 定义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给实验组人群施加干预措施 随访观察一定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 分析两组之间效应上的差别 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69 二 基本特点 1前瞻性研究 追踪 随访2有干预处理 处理因素 人为施加 3实验人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