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医院感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九章-医院感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九章-医院感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九章-医院感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九章-医院感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 感染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管理科周浩020 62787010Zhou hao120 2020 3 18 1 感染的定义 病原体侵袭宿主机体表面或内部并在此寄居的现象 伴有或不伴有疾病的发生 仅于病原体有致病力 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时才引起感染性疾病 随着机会性感染的增多和微生态学的发展 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现象 感染的实质是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相互转化的表现形式 一旦人体微生态失衡 可出现菌群失调和细菌的易位 引起内源性感染 不列颠百科全书 2020 3 18 2 医院感染的定义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以前就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需要明确 感染必须是医院内获得的 感染与发病是在不同阶段产生的 其顺序是感染 潜伏期 发病 因此潜伏期是判断感染发生时间与地点的重要依据 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均可能发生医院感染 也存在医院内感染在院外发病的情况 定义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 2020 3 18 3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提出感染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手 医疗器械 辅料进行传播 最早提出了消毒的观点 使手术感染率从45 7 降到15 十七世纪发现了细菌 二战期间发现了青霉素 2020 3 18 4 1847年现代医院流行病学之父Semmelweis 应用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控制了Vienna某医院产褥热的流行爆发 医院感染的创始人 2020 3 18 5 Semmelweis的工作 1 发现问题 1840年代欧洲医院受到产褥热的困扰 1841到1846年 维也纳最好的一家医院里 产妇死亡率居然达到1 10 到1847年甚至是1 6 青年医生IgnatzSemmelweis决心找到解决办法 他判断 当前这帮所谓 主流医生 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产褥热 有些医生声称他们知道 而且还头头是道地列举原理 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2020 3 18 6 Semmelweis的工作 2 分析感染的原因 提出假设 假定I部死亡率高是由于瘴气 社会经济条件食物 水 拥挤程度 季节 被服和通风等因素所导致的假设 但两部的情况十分接近 索性抛开主流医学 直接上数据分析 他发现一个最不可思议的事实 如果产妇在家里生产 她的死亡概率比去医院至少低60倍 哪怕最穷的女人 在街上生了孩子再被送到医院的 也没有得产褥热 这使Semmelweis怀疑导致产妇热的不是别的 正是医院 2020 3 18 7 Semmelweis的工作 3 调查收集数据Semmelweis所在的医院有两个分开的病房 一个由医生负责 一个助产士负责 产妇被随机地分配两个病房 Semmelweis发现医生负责的病房 产妇死亡率是助产士负责病房的两倍 难道是医生让产妇得病的么 直到看到一个教授在指导学生解剖尸体的时候被学生的手术刀划破后病死了 症状与产妇热相似 他推测 是医生们离开解剖室直接进病房把什么能致病的 尸体颗粒 带给了产妇 2020 3 18 8 Semmelweis的工作 而当时医院无比热衷于解剖 病人死了之后立即送解剖室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之前的时代为什么没有这么流行产褥热 2020 3 18 9 Semmelweis的工作 3 根据假设提出控制措施 他要求I部的医生作尸体解剖后必须用漂白粉认真洗手 直到手上无尸体味道为止 2020 3 18 10 灭菌 热力灭菌等离子体甲醛戊二醛等 高水平消毒 热力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臭氧 杀灭一切微生物 杀灭细菌繁殖体 病毒 真菌 大部分芽孢 中水平消毒 碘伏 酒精 无法杀灭芽孢 低水平消毒 植物类消毒剂 铜等金属离子 水银 只杀灭繁殖体 2020 3 18 11 2020 3 18 12 2020 3 18 13 2020 3 18 14 Semmelweis的工作 4 根据结果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 如果现在哪个医生能有这样的成就 说他是华佗在世也不为过 发表高水平文章 破格提拔为教授 成为著名学者全球教课 2020 3 18 15 Semmelweis的悲剧 Semmelweis 的措施未得到很好的采纳 他的同事拒绝承认他们的手是疾病传播的工具 否认他的结论 Semmelweis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降低了 他在医院的特权受到限制 他离开了维也纳 前往Budapest 从事同样的观察 但他又一次被解聘 2020 3 18 16 Semmelweis的悲剧 Semmelweis结局是直接被主流医生 逼 疯了 他不能解释 尸体颗粒 是什么东西 当时医学并没有微生物传播疾病这个概念 Semmelweis摆平了自己的医院 但其他医院的医生根本不买账 尤其反感他把病因归罪于医生 最后得了精神病 死的很惨 2020 3 18 17 Semmelweis的悲剧 一直到一二十年以后 医学界才接受 微生物能传播疾病 这个理论 而Semmelweis 没人拿他当科学家 科学史只记载了发现微生物的人 一直到现在 医生仍然不怎么爱洗手 至少不如护士洗得多 2020 3 18 18 近年我国发生的严重医院感染案例 2009年8月底至11月下旬 汕头市谷饶镇华侨医院19名产妇受到感染 2010年1月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15例为院内感染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八例患儿死亡2005年安徽宿州 眼球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2020 3 18 19 经常检查薄弱环节 堵塞漏洞 严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2020 3 18 20 2020 3 18 Dr HUBijie 21 肥皂含菌浓度 3 103 4个 g 肥皂含菌浓度 1 104 5个 g 肥皂含菌浓度 1 106 7个 g 2020 3 18 21 中央空调出风口采样 22 2020 3 18 22 17家消毒后胃镜及其配件细菌检出结果 2020 3 18 Dr HUBijie 23 水龙头军团菌采样 部分病区污染严重 高达100000 L 24 2020 3 18 24 肝移植病房人苍白杆菌血流感染暴发 2020 3 18 Dr HUBijie 25 麻醉机内部管路消毒方法亟需改进 部分活瓣曲霉菌污染严重 26 2020 3 18 26 27 2020 3 18 27 ICU环境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严重 2020 3 18 Dr HUBijie 28 2020 3 18 Dr HUBijie 29 2020 3 18 29 饮水机采样 30 2020 3 18 30 分枝杆菌感染暴发 深圳妇儿医院169例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南平59例肌注部位偶发分支杆菌感染暴发 2020 3 18 Dr HUBijie 31 2020 3 18 Dr HUBijie 32 2020 3 18 33 新生儿医院感染 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死亡事件天津蓟县新生儿死亡事件一起严重新生儿鼠伤寒杆菌感染暴发流行 发病35例 死亡16例 1990 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 49例感染 15例死亡 2020 3 18 Dr HUBijie 34 2020 3 18 Dr HUBijie 35 手卫生很重要 常规监测做很多 但对存在问题改进不足 洗手水龙头太少使用非接触式水龙头使用固体肥皂很少配备抗菌皂液没有一次性擦手纸 2020 3 18 Dr HUBijie 36 结核菌培养室防护很严格 2020 3 18 37 2020 3 18 Dr HUBijie 38 不要因为追求 严格 三区分隔影响空气流通 玻璃严密分隔而区间很小的 三区 2020 3 18 38 2020 3 18 Dr HUBijie 39 纽约一所医院的 感染控制手册 让 医院感染控制手册 SOP 成为我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2020 3 18 39 感染性疾病发展的趋势 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多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流行 全球气候变暖相关感染性疾病增加 新的人畜互通感染发生与增加 生物武器所致的恶性传染病的威胁 2020 3 18 40 雏形阶段 1986年前 消毒隔离 空气培养为主 没有清晰的理论和工作体系建设 起步阶段 1986年起 开始以监测为主 88年卫生部发布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探索阶段 1994年起 卫生部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轰轰烈烈 发展阶段 2003年起 SARS暴发 05年开始的医院管理年督查 06年卫生部发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成立 全国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 各地成立省市级 医院感染质控中心 规范管理阶段 2009年起 卫生部逐步发布一系列 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或规范 SOP推广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阶段 2020 3 18 41 42 预防医院感染 已成为当今感控工作的主流 第33届APIC2006 6 11 15 Tampa改变潮流 转向感染预防TurningtheTidetoInfectionPrevetion第34届APIC2007 6 25 28 SanJose蓄势勃发 革新感染预防GetPluggedIntoInnovationinInfectionPrevention 美国APIC年会的主题 2020 3 18 42 通过主动干预 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发病 是今后十年国际感控领域的重点 确定引起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 预防或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干预 改变流程 方法 引进新技术减少或控制危险因素 2020 3 18 43 对待医院感染事件 要转变观念 百姓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媒体的力量 包括网络 案例的示范作用律师的 职业敏感性 2020 3 18 44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亟需转变 多做干预感控目的 降低危险因素 减少发病没有干预 新技术 新方法 新流程 就没有改变科学的干预方法 循证感控少做监测已经了解本底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完美 的监测永无止境 少做或不做意义不大的监测转向目标性监测强调过程监测比结果监测更重要 2020 3 18 45 美国医院拯救十万生命运动 始于2004年12月14日目的是改善操作规程 在2006年6月前避免100 000住院病人不必要的死亡发起创议的医院超过2000所预防三种主要的医院感染SSI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 CA 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020 3 18 46 医院在预防感染方面的干预措施 手卫生依从性提高 围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在手术室使用 重症病人半卧位 依从性如何 行为改变了吗 感染少了吗 2020 3 18 47 决策力 领导力 管理力 执行力 成功的感染控制 2020 3 18 48 第一节课结束 2020 3 18 49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2020 3 18 50 传染病 InfectiousDiseases 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 小部分为寄生虫 我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 乙 丙3类 共39种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 地方性 季节性 有免疫性 2020 3 18 51 SARS 2020 3 18 52 SARS 传染源目前的研究显示非典型肺炎患者 隐性感染者是非典型肺炎明确的传染源 传染性可能在发热出现后较强 潜伏期以及恢复期是否有传染性还未见准确结论 2003年5月13日 日本生物资源学院的科学家发现 导致严重性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作用因子是一种鸟类病毒的变异形式 但动物是否是传染源 目前来说仍有争议 2020 3 18 53 SARS 传播方式SARS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 近距离的空气飞沫传播 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等 另一种可能性是SARS可以透过空气或目前不知道的其他方式被更广泛的传播 2020 3 18 54 SARS 易感人群SARS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以往未曾在人体发现 所以不分年龄 性别 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 发病概率的大小取决于接触病毒或暴露的机会多少 高危人群是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 病人的家属和到过疫区的人 2020 3 18 55 2020 3 18 56 2020 3 18 57 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的职业分布中医务人员比例最高 占 其次是工人 占 再次是学生 占 在非典的流行中 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 医院感染 医院暴发是常见的流行方式 新出现的传染病 或重新流行的传染病 如果是飞沫传播 医务人员可能是首当其冲的高危人群 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确诊病例中医务人员的比例 自 月份以来呈下降趋势 月 日至 月 日医务人员占 日至 日为 日至 日下降为 这反映出人们对非典流行规律的逐步认识 医院内感染逐步得到控制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更加完善 2020 3 18 58 2020 3 18 59 2020 3 18 60 1918年 西班牙流感 简介 1918年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死亡继续威胁着欧美的青年男子时 一场流行性感冒横扫欧亚大陆和北美 最终波及全球 使世界1 5的人 2000万 4000万人被它杀害 远远超过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于枪炮的人数 成为迄今为止在一年中杀人最多的一次传染病 2020 3 18 61 1918年 西班牙流感 杀人流感在1919年悄没声息地消失了 它来得很突然 消失得同样神秘 为预防杀人流感再度爆发 20世纪80年代 科学界重新开始了寻找 西班牙流感 病毒的工作 其中有两组科学家试图通过发掘被1918年杀人流感夺去生命者的遗体 来找到 西班牙流感 病毒 从而破译其遗传密码 这两个研究小组初步揭开了 西班牙流感 神秘的面纱 原来 西班牙流感 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变异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分布很广 猪和鸡均可能是杀人流感病毒的宿主 猪流感和鸡流感均可能传染给人 2020 3 18 62 1918年 西班牙流感 不过 由于缺乏1918 1939年及1918年以前流感病毒的样本 科学家们很难判断1918年杀人流感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这种流感病毒原本寄生在鸟类身上 由鸟类传染给人 人又传染给猪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 甲 乙 丙型流感病毒均能自然感染猪 并认为猪可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长期宿主 同时还起了人和鸭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中间宿主作用 因此 1918年杀人流感病毒很可能来源于猪或某种鸟类 甲型流感病毒自1918年以来已经发生了5次大变异 相继产生了甲0 甲1 甲2 甲3 新甲1等5种亚型流感病毒 其中的甲2 甲3 甲1型流感病毒 引起了1957年 1968年和1977年共三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每次都造成大量死亡 2020 3 18 63 流感病毒 根据基因组和M蛋白分为甲 乙 丙三型 我们最常见的甲型流感病毒有根据H 血凝素 和N 神经氨酸酶 分为HxNx若干个型 2020 3 18 64 2020 3 18 65 2020 3 18 66 2020 3 18 67 医院感染 hospitalinfection 病人在入院时尚未发生 亦不处于潜伏期 而在住进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机构后发生的感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 病原体集中 2 大多为耐药性菌株 3 污染环节较多 控制难度大 4 易感人群集中 抗病能力差 感染后病死率较高 2020 3 18 68 超级细菌 全球有170多人确诊感染 英国5人死亡 比利时1人死亡香港1人感染 台湾1人感染 2020 3 18 69 医疗旅行 可加速耐药基因的传播 另外 印巴及其他地区之间频繁的人口流动也是加速传播的一个因素 2020 3 18 70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多见的致病菌 普遍分布于社区中 而NDM 1就存在于大肠埃希菌中 大肠埃希菌为典型的社区获得性细菌 因为该耐药基因并不局限于医疗环境中 这一特点也加速了NDM 1的传播 2020 3 18 71 下列情况可促使该新型耐药基因传播 卫生条件低下 人口过多 湿热气候 抗菌药物的广泛非处方使用 地球村 2020 3 18 72 在印度 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 到圣城朝拜湿婆神 到恒河洗圣浴 饮圣水 死后葬于恒河 2020 3 18 73 英国研究人员 日在英国 柳叶刀传染病 杂志上报告说 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城市环境中大量存在 超级细菌 这是首次有证据显示 超级细菌 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传播 基因可以在多种细菌间转移 而本次研究就发现了 种新的含有 基因的细菌 其中包括可引起霍乱和痢疾的细菌 2020 3 18 74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传染链1 传染源 病原菌携带者 医务人员患者外来人员 环境 病床及周围生活检查及操作 2020 3 18 75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传染链2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植入物传播 内源性感染 2020 3 18 76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 传染链3 易感宿主 患者病理生理引起的易感 年龄 性别慢性病屏障受损精神状态 医疗操作引起的易感 放 化疗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 2020 3 18 77 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散发为主 既本底感染 多为内源性病例流行不少见 超过历年同期本底感染率水平 此时多有外源性感染存在偶有短时间内的爆发 医院感染发病率短时间内迅速增多 多为外源性感染引起每一医院或科室的本底感染率可因医院 季节 地域 基础疾病不同而异 2020 3 18 78 外源性感染 exogenousinfection 是病人身体以外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的感染 如临床检查或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导管 内窥镜等被污染 2020 3 18 79 内源性感染 人体有四大储菌库 即皮肤 鼻咽口腔 泌尿生殖道和肠道 其中以肠道最为重要 当这些微生物在体内异位时即可发生感染 这种从病人自己体内的的感染叫作自身感染 也称内源性感染 2020 3 18 80 2020 3 18 81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90 为条件致病菌 可以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2020 3 18 82 不动杆菌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 主要在水体和土壤中 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 该菌粘附力极强 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粘附 而可能成为贮菌源 本菌还存在于健康人皮肤 25 咽部 7 也存在于结膜 唾液 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 2020 3 18 83 正常人群免疫防御系统 防御系统 2020 3 18 84 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病原谱较广 防御系统 2020 3 18 85 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而变迁 2020 3 18 86 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而变迁 感染部位变迁 感染控制不好 2020 3 18 87 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而变迁 感染部位变迁 感染细菌变迁 感染控制不好 抗菌药物使用 2020 3 18 88 医院感染耐药菌的产生40年代 青霉素作为第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成功解决了临床上金葡菌感染这一难题 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 氨基甙类抗生素又使肺炎 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 当时曾有人断言 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和抗生素接触多次后 细菌已进化出一整套有效的耐药机制 2020 3 18 89 细菌的耐药性 是指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 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 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 细菌的基因也在进化中随机发生突变 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杀死了 而基因突变后不敏感的细菌则可能存活下来 经过一次次的 遭遇战 存活下来的细菌都积累了丰富的 战斗经验 如绿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 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 2020 3 18 90 细菌的耐药性 更有甚者 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 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细菌不但可以将突变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 质粒传递等方式把耐药性传递给异种菌株 这让医学家大为头疼 2020 3 18 9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20min即可传代1次 1个细菌2h后 突变频率在105 108之间细菌可以从同种或异种细菌中获得耐药基因 2020 3 18 92 2020 3 18 93 细菌在地球上已经进化19亿年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仅800万年 2020 3 18 94 滥用抗生素是耐药菌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1993年以前 美国每天开出7000万份含抗生素的处方单 凡是怀疑有细菌感染的疾病 几乎都要应用抗生素 美国自1993年通过立法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后 耐药菌株的出现已大大减少 2020 3 18 95 十分普遍 据调查 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 应用抗生素 而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则高达95 在住院患者中 抗生素应用率为79 在我国今年已经开始限制医院采购抗菌药物 规定不同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 2020 3 18 96 常见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2020 3 18 97 医院感染的部位分布 2020 3 18 98 2020 3 18 99 临床特点 常见医院感染1 医院感染易被原发病掩盖2 病人的反应性不同3 病人免疫功能严重低下4 住院期间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症状不典型5 发生混合感染 二重感染 2020 3 18 100 与操作有关的感染常见感染 所有侵入性操作均有感染风险少见感染 输血相关器官移植相关 2020 3 18 101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包括杀菌剂和抑菌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1 有效控制感染2 防止宿主菌群失调3 尽量降低毒副反应4 控制耐药菌产生医院建立管理制度临床医生遵循用药原则 2020 3 18 102 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则1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2 力争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50 3 抗菌药物专家负责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4 检验科 药剂科定期公布主要病原菌药敏结果5 对MRSA VRSA VRE PRSP ESBLs等细菌进行监测 2020 3 18 103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 限制无指征用抗菌药物2 用药前先留取培养 治疗用药送检率 50 3 个体化治疗4 避免皮肤局部用药5 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2020 3 18 104 6 药物更替一般观察72h 重症观察48h7 一般感染的疗程 在症状体征消失后3 4d即可停药 特殊感染除外8 控制无指征预防用药和多联用药9 门诊抗菌药物一般为3d 最多不超过7d10 实行分线管理 2020 3 18 105 消毒 灭菌 消毒 Disinfection 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消毒对象上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 9 或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减少90 为合格灭菌 sterilization 指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是个绝对概念 灭菌后的物品必须完全无菌 2020 3 18 106 灭菌 热力灭菌等离子体甲醛戊二醛等 高水平消毒 热力紫外线含氯消毒剂臭氧 杀灭一切微生物 杀灭细菌繁殖体 病毒 真菌 大部分芽孢 中水平消毒 碘伏 酒精 无法杀灭芽孢 低水平消毒 植物类消毒剂 铜等金属离子 水银 只杀灭繁殖体 2020 3 18 107 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1 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 或与破损组织 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手术器械 穿刺针 导尿管 腹腔镜 活检钳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020 3 18 108 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2 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 体温计 呼吸机管道 胃肠镜 压舌板 口罩 餐具应采用高水平消毒 2020 3 18 109 医用物品危险性分类3 低度危险性物品仅直接或间接与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接触病人及工作环境中的物品采用低水平消毒 2020 3 18 110 2020 3 18 111 标准预防及额外预防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而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的综合措施 手卫生 手套 隔离衣 口罩 护目镜以及安全注射污染的环境 物品 医疗器械处理 2020 3 18 112 认定病人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强调双向防护 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020 3 18 113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1 接触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粘膜及污染物时必须戴手套 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2 接触病人前后与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2020 3 18 114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触病人黏膜 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伤口敷料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处理清洁 无菌物品之前 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后 2020 3 18 115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检查 治疗 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出入隔离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 烧伤病房 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 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 治疗 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2020 3 18 116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2020 3 18 117 手套当接触血液 体液 排泄物 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获得的病原微生物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委员会 FDA 的标准允许4 的手套破损率 因此不能认为手套是完全起到保护作用 2020 3 18 118 脱卸手套四步曲 1 将一手放在另一手套边缘 在拇指帮助下 外翻 2 外翻脱下手套 并握在手心 3 脱去手套的手插戴有手套的手内侧 外翻脱下手套 并包裹另只手套 一起丢入污物桶 4 立即洗手 2020 3 18 119 手卫生 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 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卫生部规范中要求 要有洗手设施和正确的洗手方法 医疗护理活动前后等情况下认真洗双手 2020 3 18 120 1 掌心对掌心搓揉2 手指交叉 掌心对手背搓揉3 手指交叉 掌心对掌心搓揉 4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5 拇指在掌中搓揉6 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2020 3 18 121 3 处理所有锐器时必须特别小心 防止被刺伤 应用操作控制是指以将潜在的刺伤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的一种操作模式 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到适当的防刺 防渗漏的利器收集箱内 如果用后的针不能立即处理 应使用单手回套 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利器收集箱中 2020 3 18 122 4 病人所使用的物品 器械 服装均一次性使用 病人之间重复使用需灭菌 2020 3 18 123 5 医务人员根据可能被污染程度使用口罩 手套 隔离衣 2020 3 18 124 6 保证锐器和其他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 2020 3 18 125 空气 飞沫 接触 基于传播的预防 对特殊病人 标准预防 所有病人 2020 3 18 126 特殊传播方式的额外预防 对经空气传播 气溶胶 5um 结合 水痘 麻疹 1 每个房间都要进行适当通风 尽可能使用负压 关门 每小时至少6次并将气体排出室外 2 病人进行单间个例 3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需要佩戴高校过滤口罩 2020 3 18 127 对经飞沫传播 气溶胶 5um 白喉 呼吸道胞合病毒 1 病人应当尽可能单间隔离 病人出病房时应当戴外科口罩 2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应当佩戴高效过滤口罩或外科口罩 2020 3 18 128 对经接触传播感染的预防 痢疾 皮肤病 1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时应当戴手套 接触病人或者污染物时要穿隔离衣 2 接触病人前后 离开病房时必须洗手 3 病人应当单间隔离 限制病人与其它人接触 2020 3 18 129 对于高毒性或特殊病原体感染的预防 VRSA SARS 甲类传染病 1 病人进行单间隔离2 工作人员进入病房时应戴手套 口罩 帽子 眼罩 穿隔离衣3 进出病房要进行手消毒4 对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要进行消毒灭菌5 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 废弃物要焚烧6 采取正确的方法运输和管理病人的标本7 限制探视 2020 3 18 130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 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称之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 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 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 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2020 3 18 131 澳洲某医院给艾滋病人的吸痰过程 2020 3 18 132 2020 3 18 Dr HUBijie 133 这些危险动作 您停止了吗 2020 3 18 Dr HUBijie 134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 但实际感染HIV的机率是很低的 有研究资料表明 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 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0 33 20 6135 粘膜表面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0 09 1 1143 2712名无破损皮肤暴露者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2020 3 18 135 可能增加感染危险性的原因有接触血量大 受损伤口深 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 器械曾刺入静脉或动脉内 病人正处于感染早期或晚期 如于事故后60天内死于艾滋病 2020 3 18 13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1 紧急局部处理 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 2020 3 18 137 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应用消毒液 如75 的酒精 0 2 0 5 的过氧乙酸 0 5 碘伏等 浸泡或涂抹消毒 并包扎伤口 被暴露的粘膜 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2020 3 18 138 2 对暴露者的处理 暴露者应暂时脱离工作岗位 由专家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 确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 如有必要 应于24小时内开始服药并坚持完成整个过程 原则上 用药越早越好 并采用联合疗法 二种或三种药物 暴露者应于暴露后0 6周 12周 6月 12月进行血液检测 2020 3 18 139 3 事故的报告和记录 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CDC报告 4 保密 无论重大事故还是小型事故 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108号 2020 3 18 140 医院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要点 门 急诊1 医院的急诊 儿科门诊应与门诊分开 有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2 传染科和肠道门诊的人员 器材和设备固定 3 挂号 化验 药房 诊疗活动均独立 专用出入通道 4 肛肠门诊有专用的厕所 2020 3 18 141 病房1 各科病房有本科特点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有专职人员完成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2 病人安置的原则是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 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 特殊病人单独安置 3 传染病房分区明确 流程合理 严格探视陪护 2020 3 18 142 产房 新生儿病房1 产房应设置隔离待产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