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doc_第1页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doc_第2页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doc_第3页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doc_第4页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一、选择题1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2“稻田养鱼”这种养殖方式近年来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最终取得稻、鱼双丰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此外,在遭遇虫害时,一些水稻会释放某些物质,吸引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消灭,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只有捕食一种B稻田生态系统属于农田生态系统,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C若发现稻田中某杂草具有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D发展生态农业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3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4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5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6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7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A沼气工程B桑基鱼塘C防沙治沙工程 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8“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9有位农民在自家庭院里搞了一个小型生态农业,使0.25亩的庭院创收达几万元。其物质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所示,下列对该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其中生产者是葡萄B该系统体现了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和高效转化C该系统内蚯蚓和甲烷菌为分解者D猪在其中为三级消费者二、非选择题10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所固定的_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和_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主要任务是对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11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举出两个例子),沼气池中的生物属于_(生态系统的成分)。(2)该农业生态系统基本模式的建立,运用了_ (写出两种即可)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3)图示生态系统与传统生态系统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_。(4)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12下图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恢复工程中,分别指_、_措施。(2)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_。(3)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_。13广东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密度高。近数十年来,由于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不合理利用,对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不少湿地已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有“地球之肾”之称,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1)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_、_、控制土壤侵蚀、_,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2)为了恢复遭受到严重破坏的湿地,应采用_和_相结合的方法,还应建立_,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_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3)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进行传递。(4)与自然的湿地(如红树林、湖泊)相比,稻田的_稳定性较高。(5)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湖泊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等。14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鸭与害虫、杂草的关系是_。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人们建立图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3)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利用微生物A所产生的_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成发酵所需的葡萄糖。若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微生物A,应采用具有_功能的培养基,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4)发酵阶段常用的微生物B是_,产生乙醇时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答案:DDCDC BDCD 10:(1)有氧和无氧(或细胞)(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11:(1)水稻、油菜、小麦、桑树、池塘中浮游植物等分解者(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整体性原理和协调与平衡原理(3)促进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对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4)环境容纳量(K值) 12:(1)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2)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3)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13:(1)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净化污水(2)工程生物措施缓冲带自然演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