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世界气温和降水.doc_第1页
专题七 世界气温和降水.doc_第2页
专题七 世界气温和降水.doc_第3页
专题七 世界气温和降水.doc_第4页
专题七 世界气温和降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富顺三中高2017级高三(上)地理备课组 主备人:曾平【考情分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描述,也有成因、分布等知识的考查,以等值线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图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考点1 气温(第1课时)【高频考点聚焦】【核心考点讲练】一、气温的分布规律1、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当地地方时为14:00)左右。气温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平原(山谷)山地(山峰);晴天阴天;随纬度增高而减小。(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气温年较差的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2、空间分布规律(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年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洋流【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2)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约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降低6.【思维建模】1、影响气温的因素及分析方法下垫面太阳辐射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使气温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逐渐递减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暖锋相反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的强弱。晴天,空气清洁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暖流能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A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排放则削弱太阳辐射;B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C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影响气温的因素大气环流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大气自身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距冬季风源地近,深受冷空气影响(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锋面活动海陆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距海远近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盆地夏季热量不易散失,气温较高;阳坡得到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往往比迎风坡同海拔高度气温高;冬季,我国四川盆地因北部秦岭、大巴山的阻挡而温度较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应较差,所以气温较低地形地形海拔高低、坡向、地形封闭等对气温的影响地面反射率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极高。洋流主要指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因其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对蒸发量的影响,气温变化小于裸地植被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故温差小水文人类活动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试析我国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答:我国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气候,夏季太阳高度大,云层少,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大陆热得快,温度高,冬季大陆冷得快,温度低,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严寒。纬度:低纬小,高纬大;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4、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气温特征的描述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气温高低的月份(或季节)差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依据方法【注意】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二、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判读的重点是等温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1、常考图示图1某城市气温时空分布图 图2某地区年均温分布图图3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图2、判读技巧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如图1中a地等温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气温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说明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或纬度)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 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季:B地A、C,冬季:B地A、C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 地势高 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 地势高低起伏大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依据海陆等温线弯曲判断季节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弯曲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即“一陆南,七陆北”,海洋上与陆地相反,其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依据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判断地形陆地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该处气温偏低,地貌类型是山地。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该处气温偏高,地貌类型是谷地(或冷空气影响的背风坡,如冬季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偏高)。陆地上等温线是闭合状态:线内温度高(无论冬夏季)盆地(或城市热岛);线内温度低山地;闭合等温线内气温的高低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依据海洋上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海洋上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是一低温区,该处为寒流。海洋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是一高温区,该处为暖流。海洋上只要发生等温线弯曲,一般是受洋流的影响,且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季节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度带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海陆位置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洋流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地形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剖析高考试题】考点一、等温线分布状况判读1、(2013山东文综)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完成下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考点二、两地气温差异比较2、2015新课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考点三、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3、(2014海南高考)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2013课标)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45题。4、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5、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7、2013课标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图1 图2(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8、(2015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死谷长约225千米,宽824千米,低于海平面的面积达1 408平方千米。该地夏季气温经常超过49,最高曾达57,是北美洲夏季最炎热的地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