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案例 东车小学 李春艳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即使再好的教学设计,因为课堂上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师在掌控课堂时也会有未预料到的情况出现;因为即使有再令人举手称道的课堂设计和课堂生成,在一些小地方的处理中也都会有瑕疵的遗憾。也就是这遗憾和永远的不满足以及教学中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才更吸引并促使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千锤百炼,不断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教学艺术带给我的享受,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在准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的整个过程中,我更深刻地领悟到了教学艺术带给我的启示和思考。一次次教案的翻改、一次次试讲的检验,一个个提问语的仔细推敲、一次次深入的说课和探讨在这一次次的历练中,我知道了什么叫“磨练”, 什么叫“摔打”。我想: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只有在不断经历磨砺后,才能不断成熟,课堂教学才会奕奕生辉。现将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课的教学设想和课堂反思总结如下:一、利用好前测,为提高课堂实效找准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实效。我们都清楚,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事先想象的起点不一定是学生真实的起点,所以,只有找准要教给学生什么,才能确定到底要怎么教。在准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一课时,我没有单从自己的需要去测试学生,而是将我需要让学生达到的能力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及需求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和安排,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学生的前测为我准确设计教学目标,给教学进行定位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备课前,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前测题:1、你对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有了解吗?请简单写一写。2、你能试着写一写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3、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补充下面的表格,试着用文中相关的词、句简单说明。4、你知道“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一句中提到的“史籍”、“地志”、“山海图经”指什么吗?5、语文课上,经常会有自学批注的环节,在做批注时,你能独立做到哪一项? A、只画出重点句 B、画重点句和关键词C、画出重点句后写感受D、画出重点句和关键词分别写感受6、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自己解决吗?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前测,我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困难,但是概括能力、对人物精神的体会却欠缺全面,从前测中我真实地了解到很多孩子还想了解更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故事。当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已有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教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才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算真正找准了教学的起点,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性。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备好课的基础。我所执教的徐霞客游记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组的第一篇主体阅读课文。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形成了不朽的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结合学生的前测情况和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明确地将这节课进行了定位。一是通过阅读理解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让学生知道他的一生为中国的旅游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二是在阅读理解中帮学生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三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卓尔不群”等词语,领悟“阅读大地”的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通过阅读,理解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教学难点是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深刻含义。经过实践的检验,本课的教学有了明确的定位,在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时目的性和指向性更明确。三、抓住“奇人”统领全文,明晰思路,理清层次。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不能让教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文本中洋溢的情感、去求取文本赋予人内心活动后的顿悟、去感受文本中蓬勃向上的力量,并在此间尽情地开掘自己的灵性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本课教学时,我借学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提出了有一定的难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和开放性的问题:从哪能看出徐霞客是一位 “奇”人?让学生在一个问题的引领下展开自主学习,之后,在全班交流的环节中通过教师的顺学而导,一步一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处。学生在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批注后,使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一节课学生始终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头脑是清楚的,学习思路是清晰的 四、引导学生充分、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保证。 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再精彩,环节再精细,如果离开学生对课文的熟练掌握也谈不出独到的理解,读不出味道。所以,设计有目的的朗读,有层次的朗读和多样的读书形式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学生一切的回答都将是夸夸其谈,都将是空洞的说大话。离开文字本身谈感受,任何话语将缺少力度,所以,只有在熟练读书、读句子的基础上,再去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想要传达出的思想,那时的理解和体会才是最准确的,最有价值的。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我设计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式,如默读、指名读、想象读、配乐读、抓重点词语体会读试图通过多样的读书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真正走进徐霞客的内心世界。 教学中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一句,我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进行了细致的、有层次的引导和帮助。对这一句的指导主要分为七个层次。一是让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三十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二是通过数字的引入,让学生体会九万里路的艰辛,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句子。三是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明朝末年有的是怎样的路?徐霞客在旅途中会面临什么困难,此时在给学生提供一组资料后,让学生结合资料朗读。四是播放图片,通过对学生视觉的冲击,让他们体会徐霞客三十多年间艰辛的九万里行程,读出自己的体会。五是让学生配乐朗读,生成与主人公心灵的碰撞。六是结合徐霞客行程路线图和临终的资料,体会着读,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达到了高潮,再让学生齐读,体会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行程九万里,历尽千辛万苦,获得大量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一句的深刻含义。最后,出示徐霞客游记中的经典句段,让学生回忆徐霞客三十多年的艰辛,再读这个句子。此时已经是第7遍朗读的指导,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带领下,不仅明白了句子的内容,更对徐霞客一生的壮举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句子的理解更清楚,书也就读得更有滋味了。 事实证明: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的朗读,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词析句的关键。 四、注重学法的传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引导和点拨中理 解课文,体会中心,更希望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评价语的渗透或是正面的指导教给孩子。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这课的教学中,我也有意向学生渗透学法的指导。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和词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引用资料让内容更具体,对比、举例子等写作方法的渗透都在课上有涉及。我想:我们对学生学法的传授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如果能在每一节课上渗透给孩子一两个学法,那么日子长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五、补充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学习源于生活,还要结合生活、回归生活。例如,学生在结合事例谈到徐霞客探寻的两处山洞时,他们可以很容易的体会到徐霞客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当我再次补充资料说,徐霞客为了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中国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而且都有具体的记载时,学生对徐霞客的印象就更加深刻,能更鲜明地体会到他的“奇”。 并且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在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再次回归到课题:为什么叫他“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学生谈到:徐霞客在考察大地,他把大地当作书一页一页、一步一步刻苦的读着,徐霞客的足迹遍布三江五岳,横跨了16个省份此时我出示地图课件,通过看到中国的政区图,使得16个省市的印象丰满起来。之后请同学们再来对比明朝地图,明朝我国的版图远没有现在大,使得学生对“徐霞客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这句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正如我在开篇中说到的,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自己毕竟还是年轻,不论在课堂驾御能力上,还是教材的把握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执教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也留下了些须遗憾。 一是在教学中感觉自己导的痕迹还是重了些,总是放不开,牵制学生的地方多了些,让学生读的说的少。二是课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词-八年级英语下册语法专练(含答案+解析)
- 颈部疾病术后护理指南
- Unit 2 Home Sweet Home完形填空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下半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业单位招聘(239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云南普洱市澜沧县教育体育局招募学期银龄讲学教师2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养老保险与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版企业内部刊物专业印刷品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公安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 地震破拆技术课件
- 致密油藏中CO2驱油机理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题及答案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无人机打药合同协议书
- 餐饮公司中标协议书
- 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评估》课件
- 光伏支架生产工艺流程
- 《旅游学概论》课件-《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电力隐患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