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料 铜箔加工工艺 铜箔规格符合要求1 铜箔表面平整 光滑 无发黑氧化 无破损 无凹凸点 无褶皱无划伤 板形整齐 铜箔边无毛刺 2 将合格的铜箔裁剪成相应的长度 铜箔裁剪的两端面齐整 不可卷边 不可歪斜 裁切之后用刮片或细砂纸将铜箔边刮平或打磨 消除毛刺3 铜箔厚度0 1mm 含 以上 在四角都需做弧形倒角处理 弧形角度规定如下 铜箔宽度小于10mm 含 倒角弧度不小于铜箔本体宽度的1 2 铜箔宽度在10 20mm 含 倒角弧度为R5 铜箔宽度大于20mm 含 倒角弧度为R10 4 铜箔备胶手工备胶时 将铜箔单面备胶 铜箔宽度大于或等于8mm时 胶带两边折边4mmMIN 两头胶带伸出6mmMIN 铜箔宽度小于8mm时 胶带两边折边2 5mmMIN 两头伸出6mmMIN 背胶表面平整 气泡直径小于1mm 胶带无刺破 无刮伤无褶皱等不良现象 2020 3 18 1 机器背胶裁剪时 裁剪成相应长度 铜箔宽度大于或等于8mm时 胶带两边折边4mmMIN 铜箔宽度小于8mm时 胶带两边折边2 5mmMIN 铜箔两端再用胶带包边处理 机器背胶无气泡 胶带无刺破 无刮伤 无褶皱等不良现象 铜箔两端包胶带5 用工装治具或其他方法固定铜箔焊锡 引线焊接前 先预焊一定长度 具体要求如下 包绝缘胶带后 铜箔宽度小于5mm 含 引线预焊锡长度与铜箔外漏宽度相同 包绝缘胶带后 铜箔宽度5 10mm 含 引线预焊锡长度至少5mm长 包绝缘胶带后 铜箔宽度大于10mm 含 引线预焊锡长至少10mm长 6 焊接引线整齐排列焊接于铜箔之预定位置 焊接要求光亮 焊点饱满无锡尖 拖锡 堆锡 空焊 假焊等不良现象 7 焊接时 铜箔无氧化 采用中性免洗型助焊剂 焊锡温度约在370 420 焊接时间约在2 4秒胶带无烫伤 锡渣 锡珠 赃物等不良出现 8 焊接时 铜箔正反两面不可有锡渣 或其它异物 以免将胶带刺破 造成铜箔短路 每焊接一次 要将区域清理干净 在进行下次作业 9 铜箔两端所焊引线的根数是以流过此铜箔的电流而异 不可更改 引线为 0 8mm以上时 可视具体情况将引线敲扁 多根引线并焊时 引线并排沾锡 引线之间不可流有空隙 2020 3 18 2 2020 3 18 3 套管加工工艺 套管规格符合规格书要求 如颜色 大小 厚度 依据作业指导书要求长度使用机器进行裁剪 套管剪切断口不可压扁 端面整齐端面倾斜度90 10 以方便作业员在绕线过程中方便操作 套管不可破损 所有套管长度一致 所加工完成的套管按规格 长度分区放置 明确标示 2020 3 18 4 绕线工艺 对所有的材料规格 型号 材质 种类进行确认 例如 A 产品的型号是否与作业指导书和制造流程单 图纸 对应 B 绕线的材质 种类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和制造流程单 图纸 要求 即1UEW 2UEW UEW等 C 胶带的规格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和制造流程单 图纸 要求 即胶带的厚度 0 025与0 05 和颜色 CT 281黄色 CT 284透明 CT 288绿色 D 骨架的材质 规格 即电木或尼龙或FR530 绕线机圈数设定 1 对于全自动绕线机 CNC 调试机器的时候 机器所调试的圈数要比作业指导书或图纸规定的圈数少1圈 例如 图纸要求20圈 我们调试CNC的时候 调试19圈 绕的第一个产品一定要解体数圈数 确认合格以后再开始生产绕线机张力的调整 1 为确保在固定线材的时候 不会将线压的太紧 导致在绕线的时候 线材受张力过大将漆包线的漆包膜磨损伤 使绝缘程度降低 使其产生电性不良 2 对于线包大的产品 可在绕线适当调整张力时 以便控制线包 但线材张力一定要控制在 线材张力管制表 以内 即在绕线过程中需要对绕线张力进行检查 2020 3 18 5 线材的保护 2020 3 18 6 在滑轮与挡板之间垫一块羊毛毡 在与绕线接触的地方必须用热缩套管套住 以确保对线材的保护 线材的保护 2020 3 18 7 若在实际作业中实际测试绕线张力小于规格中想对应的标准时 绕线状态良好 线包不松弛且不会线包大 时 判定OK 绕线张力值超过表中上限时NG 2020 3 18 8 线材的保护1 确保对线材的保护 防止在绕线过程中线材漆包膜受损 绝缘程度降低 造成短路 严重的可能在客户上机后炸机 2 绕线机上 线材通过的地方我们都需要保护 防止绕线在机器轮廓上刮伤 PIN1脚的识别1 绕线时 在将骨架上夹头之前 要确认PIN1脚的位置 再确认入轴的方向 2 每个骨架PIN1脚都有特殊的部分 例如 斜边 凸点等 3 在确认PIN1脚时 不可只看斜边 凸点就确定PIN1脚 也要看SOP的三视图在综合起来判定PIN1脚 2020 3 18 9 2020 3 18 10 上夹头时对骨架的检查1 上夹头时 每拿到一个骨架 都要检查骨架 检查骨架有无破损 发现有破损一定要拿出来 不可绕下去 以免浪费工时 材料 导致做出来的产品 到后面却是个不良品 破损 破损 破损 2020 3 18 11 包边墙胶带注意事项很多产品都用到挡墙 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安全距离 即 初次级之间的距离 所以挡墙的宽度一定要按照规格书要求使用 1 档墙胶带 依 设计文件 或 作业指导书 要求在骨架线槽两侧或一侧包挡墙胶带 挡墙胶带应紧靠骨架两侧档板绕制 不重叠 要求包挡墙胶带1圈时应包0 8圈以上 多圈挡墙胶带至少应包圈数的90 以上 挡墙胶带的层数以绕线的高度而定 挡墙胶带的高度等于绕线高度的2 3到与绕线高度相平均可 挡墙胶带圈数较多时 应采用较厚材料的胶带 以减少其圈数 降低工时 2 绕组入线时须用挡墙或胶带定位 同层有两绕组 或以上 且绕组是紧接上道绕组绕制 则后道绕组须用胶带绝缘并定位 包挡墙时 紧靠骨架两边 3 对铜皮绕组 当以绝缘膜类 如聚脂薄膜 KAPTON膜 作层间绝缘时 一般不需要铜皮绕组层加挡墙 但铜皮绕组必须居中绕制 2020 3 18 12 挂脚注意事项进 出线需要完全入槽 不可从骨架上斜拉到PIN脚上 不入槽可能会导致后序在组件时 会把脚位拉错 导致产品短路 相位错 没有发现流入客户处的 可能还会导致炸机 绕线没有入槽 导致组件无法区分脚位 因组件无法区分脚位 导致辛辛苦苦做到成品是不良 绕线时 线未入槽 2020 3 18 13 上套管1 绕组起尾头要求穿套管时 套管进入绕线槽中必须超出端空距离1mm 3mm 没有端空的则不能短于3mm 2 起头套管必须被次层线压紧为准 套管外露长度应尽量与骨架槽口相平 超出或短于骨架槽口应控制在1mm以内 3 当同一槽里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线接不同的针脚时 其中一根套管应高出骨架槽口1 2mm 当两根套管所套的线之间距离不足1 5mm时 应再将其中一根套管伸长 甚至伸到针脚上 4 若产品有飞线并上套管的 套管长度应超出档墙约3 5mm 没有档墙的应伸入线包约5 8mm 必要时均可伸入至引出线拐弯3 5mm处 以套管不被轻易拔出为准 2020 3 18 14 绕线部分名词解释 1 密绕 1 线与线紧密绕在一起 线与线之间没有缝隙 绕线不重叠 不交叉 线不打结 有边墙的 线不可上边墙2 疏绕 排线均匀 线与线之间所保持的距离一样 排满整个幅宽 绕线不重叠 不交叉 线不打结 有挡墙的 线不可上挡墙 绕线两边都要靠边 有挡墙的紧靠挡墙 3 居中密绕 进线贴小胶片固定 将绕线绕在幅宽中间 即绕完线后 骨架两边所空的距离 保持一致 绕线不重叠 不交叉 线不打结 有挡墙的 线不可上挡墙 2020 3 18 15 4 同层并绕 两组线进出脚位不能混 分开挂脚 绕线时 两组线一起绕制 绕线不重叠 不可交叉 线不可打结 有挡墙的 线不可上挡墙 5 同层不并绕 两组线绕在同一层 先绕一组线 绕完以后 再绕另外一组 两组线进出线都需要隔离 防止短路 绕线不重叠 不可交叉 线不可打结 有挡墙的 线不可上挡墙 2020 3 18 16 所有绕线 均匀平整 无交叉 重叠 1 当绕线一层排不满时 必须均匀绕制 绕满一层 2 当绕制几层 最后一层不能排满一层时 必须均匀绕制 排满一层 其余层数必须整齐排列 3 直接交叉 必须做绝缘隔离 防止短路 4 绕线顺序 进出线脚位 绕线方向必须与SOP或制造流程单一致 不得擅自更改 5 骨架类产品 单根线线径小于0 2mm的进出线都需要三折或者三折以上绞合 绞合时 线头不可伸到线包内部 经过绞合的线最少伸进线包0 5圈 单线或双线并绕时 可不做三折绞合 但是必须将线头绞合 确保伸进线包5mmMIN 6 有两组线以中间轴头连接在一起 或者是使用电子线从线包内部引出时 两线必须先互绞至3 5圈 再浸锡 浸锡后将锡尖剪掉 保证焊锡充分连接至少两圈互绞且不漏铜 并穿套管保护 线包内部有中间轴头或是飞线接头 制程中应该尽量将接头放于线包的侧面位置 以防止线包大 超尺寸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规距离 连接处应处于线包内 与异级保持距离 确保飞线不外漏 连接完成后的飞线或轴头要能承受一定的拉力 飞线不被拉断或是拉出 规格书另有工艺要求的以规格书为准 7 绕线不可打结 无损伤 凡带有套管的的产品 进线全部用边墙压住 保证套管伸进线包至少1 2mm 没有边墙的产品 进线用小胶片固定 确保套管至少伸进线包3 5mm 所有进出线打直角 8 当绕线层数为偶数时 引出线可直接引出 不需要先伸入胶带隔离 9 当绕线层数为奇数时 引出线引出时 必须从绝缘胶带之上打直角引出 2020 3 18 17 1 绕制铜箔时 看铜箔上个绕组和铜箔本绕组的绝缘胶带层数 绕制时焊点一般朝向胶带层数多的一方 2 所有内屏蔽 分为0 9圈和1圈 绕制在线包内首尾皆不可连接在一起 故在绕制屏蔽时 首尾必须隔离 防止两端短路 3 对于方形骨架 绕制铜箔时起头不可放在拐弯处 防止刺破胶带 造成短路 4 铜箔需包正 包平 不可包歪斜 不可上边墙 5 绕制铜箔时 手要拉正 防止在绕制过程中 铜箔刮在骨架边缘 将绝缘胶带刮破 6 焊外屏蔽时 铜箔需要居中包紧 引线挂指定脚位 首尾用锡充分结合在一起 焊的时间不能过长 防止将胶带烫破 焊点光滑 无毛刺 绕铜箔工艺 外铜箔 那是把变压器的泄漏磁场吸收变成短路电流的一种方式 为的是降低对周围的电磁干扰内铜箔 作为隔离干扰用途 2020 3 18 18 包绝缘胶带工艺1 绝缘胶带的宽度一般大于骨架幅宽0 5mm 2 包胶带需要拉紧包平 不可翻起刺破 不可漏铜线 3 绝缘胶带伸进出线前5 10mm 盖过出线5mm以上 4 包胶带有以下几种方式 5 在变压器中有需要绕制几层的 为防止层间短路 所以我们在层与层之间包一圈胶带 增加绝缘 即匝间绝缘胶带6 一个变压器 最重要的就是绝缘 在变压器中 初次级之间距离很近 为达到初次级之间的安全距离 我们一般使用胶带来保证 即层间胶带 7 为使绕线作业标准化 在制程中 为达到效果 通常我们会贴固定胶片 例如 打直角 防止进出线交叉 方便绕线等 即固定小胶片 8 为防止短路 主要应用于同层并绕与同层不并绕类 当出线要从绕线上跨过时 都需绝缘 像一组线 我们通常用线包胶带隔离 但是像两组线一起绕的 有一组要出线时 我们就需要用小胶片隔离 即绝缘小胶片 1 左右位置平均 无反折 完全覆盖线圈 2 胶带平整 拉力适中无褶皱 3 胶带首尾重叠5 8mm 允收极限 1 目视偏移外漏部分小于单根线线径 2 胶带偏移中心位置 0 3mm 3 目视轻微凹痕 无破损 5 8mm 露线不良 2020 3 18 19 1 胶片必须平整贴 不可褶皱 以免后序不好绕线 2 胶片必须起到固定作用比如在固定线时 就必须将线完全覆盖住 1 胶带不可偏移 无反折 完全覆盖线圈 2 胶带平整 拉力适中无褶皱 3 胶带首尾重叠10mm4 最后一个绕组 如果产品没有外屏蔽 结尾一定在骨架侧面 即 装磁芯位置 起始壮态 胶带超过收线5 8mm 结束壮态 胶带盖过收线5 8mm 起线固定 收线固定 2020 3 18 20 1 胶片必须平整贴 2 贴胶片时 首先要确定需要隔离线材的位置 将胶片贴上 注 线必须从所贴的隔离胶片上跨过 3 胶片必须将需要隔离线材完全覆盖住 进线绝缘 出线固定 2020 3 18 21 2020 3 18 22 理线工艺1 确保线的槽位 方向是否符合制造流程单或作业指导书要求 2 作业时 严格控制操作力度 不可用力太大 以免造成线伤 骨架破损以及损伤针脚 损伤针脚后 焊锡后针脚不光滑 3 线径及緾脚圈数如下 3 1单线线径大于 0 7 含 的线组在针脚上时 至少0 8圈 3 2单线线径小于 0 7 不含 大于 0 32 不含 的线组在针脚上时 至少1 5圈 3 3单线线径小于 0 32 含 的线组在针脚上时 至少2 5圈 3 4单根小于 0 7的线会超过骨架定位支点 可做调整为1 2圈 4 同PIN同时拥有粗线和细线时 先组粗线后组细线 粗线在下细线在上 5 多根线緾在同一PIN上时 5 1将线分成两股 将针脚包在中间 在PIN的另一端扭在一起 再剪断 5 2可将其中1 3的线剪掉 用剩下的线将其压住 必须经过客人同意 5 3将所有的线绞合之后在组在PIN上 5 4组件的高度不可超过骨架的定位支点 5 5当线径小于 0 2mm时 所有组件都必须留有缓冲区 不可将线拉的太紧 防止焊锡热胀冷缩断线 先将线缠于PIN端 在将线压于PIN脚跟部 5 6相邻两PIN 可连脚的除外 组件时必须确保焊锡后 保证之间最少有1mm距离 5 7緾线不可留有线尾 废线头 不可压伤PIN脚及骨架 2020 3 18 23 背线 多根线接脚需要背线时 应按照粗线接里面 细线接外面 后道绕组的线接在里面 前道绕组接在外面的原则进行 若不需要背线 较粗的线接在针脚根部 其余线重叠接线 2020 3 18 24 若是PBT PET骨架的产品接线时应注意不要将线接在骨架针脚底部 应留出0 2 0 5mm的空隙 防止骨架烫伤 以便于焊锡 1 接线外观 同一种产品同一线径接线圈数要统一 不带飞脚 2 接线工法 A 首先将出头线整理好 各线分开 分线时注意用力均匀 不能把线拉长或有跳槽的现象 B 接线方向应从针脚与骨架档板间开始 绕针脚进行接线 如图 飞线加工 1 多股线引出需要绞合时 应注意线与线之间绞合应尽量紧密 均匀 2 尾头应按要求留长 剪线时应剪成有2mm内的斜口 以便于插板 3 多根单独飞线的产品 避免重叠在一起 造成线包过大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成一字排开 2020 3 18 25 2020 3 18 26 焊锡工艺1 助焊剂 一般使用免洗助焊剂 在配助焊剂时可适当加多 增加浓度以达到作业要求 注意 如果助焊剂太浓会沾附上异物影响外观 2 控制助焊剂用量 助焊剂太多会沾附上异物影响外观3 锡条3 1低铜无铅锡 Sn99 3 Cu0 7锡条 锡占99 3 铜占0 7 4 锡条成份控制 4 1锡炉必须专用 严禁混用锡条锡炉 4 2为保证其可焊性 每天要将锡炉底部的锡渣清理一次 4 3每天对锡炉中使用的无铅锡进行一次成分检测 铜所占比例应控制在6 以下 如超出此范围 应加100 纯锡 调整其比例 5 已剥漆皮的漆包线 已剥胶皮的三层绝缘线 双层绝缘线 PVC电子线以及其它裸线类 设定锡炉温度为 320 15 6 常规产品的浸锡温度参照下表 表一 设定 特殊产品 比如带有不可恢复式温度保险丝的产品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在产品 作业指导书 上规定浸锡温度和时间 浸锡工位在操作时要特别小心 以防烧断或烧伤温度保险丝 7 热塑性 如PET PBT 尼龙料 支架类产品要严格控制浸锡时间 最好不要超过2秒 浸锡温度可以在工程师的指导下 根据线径及褪漆皮难易程度的不同进行调整 但最高不能超过470 以免烧伤支架以及导针移位 这类产品的浸锡条件一般在产品的 作业指导书 上有明确说明 8 当同一产品上有多种线径时也要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做实验确定产品的浸锡温度和时间 在确保上锡完好的前提下 温度尽可能低 时间尽可能短 以防因温度过高 浸锡时间过长而引起细线断裂和烫伤支架 导针移位 这类产品的浸锡条件一般在产品的 作业指导书 上有明确说明 浸锡工位要依据产品的 作业指导书 2020 3 18 27 9 点检 待锡炉内的锡完全熔化 锡温稳定后按 点检锡炉温度操作规范 进行点检 对温度进行确认 每隔两小时检测并记录实际温度 10立式产品浸锡 摆放要平 用夹具夹住支架两边 浸锡时要拿平 不可倾斜边 浸完锡针脚要垂直拿出且速度不可太快 以免造成锡尖歪或附上太多锡而造成浸锡不光滑 10 1卧式产品浸锡 因线包离锡面距离太近 容易烫伤胶带 需单边倾斜一定角度浸锡 约45度 10 2电感浸锡 磁环电感要在治具上摆平 磁环引脚垂直进入锡炉 以免造成线皮长短不一 严格控制浸锡时间 防止造成线圈爆皮 11 锡面应保持干净 每浸完一次产品后用刮片刮去锡面的异物 漆包膜 氧化物 以防其附着在产品针脚上 11 2 二次浸锡 针脚褪油 只需将产品定位柱以下的针脚完全浸入锡炉 无需将支架浸入 以免烫伤胶带 12 针脚上锡要均匀 光滑 不可有冷焊 空焊 连焊 线皮短等现象 12 1立式产品浸锡线皮不能短过线槽的二分之一 卧式浸锡的线皮与针脚的根部相距1 5mm最大 磁环 磁棒 工字型电感线皮与磁芯面正负约0 5mm 12 2按规范操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防护 避免烫伤 12 3及时准确记录锡炉温度 2020 3 18 28 2020 3 18 29 组装工艺1 首先检查磁芯外观和清洁度是否合格 2 如磁芯单片开气隙 对于立式骨架则气隙磁芯放于骨架顶部 平面磁芯放在骨架底部 针脚端为骨架底部 如是EI或UI磁芯 由I条放在骨架底部 E条或U条放于骨架顶面 对于卧式骨架气隙磁芯放于 1 脚侧 3 两片磁芯配合时要上下对齐对正 A尺寸小于20mm时 磁芯错位不应超过0 2mm A大于20mm小于35mm时 磁芯错位不应超过0 3mm 当尺寸大于35mm时 磁芯错位不应超过0 4mm 磁芯如有错位应对称分布 总错位量不超出上述要求 4 音频变压器的调测 需保持磁芯之间接触面清洁 将磁芯装入线包 按图纸要求包上胶带 用电感表进行测试 电感偏低 拆下磁芯检查接触面是否干净 可用软布轻轻擦拭之后再试一次 如接触面干净 磁芯仍调不到要求的电感 则将磁芯挑出 5 开关变压器的调测 如果磁芯电感系数偏高 可以考虑选用适当厚度的气隙纸垫出气隙 使电感量达到要求 气隙纸一般要将垫气隙的磁芯端面完全覆盖但不外漏 以免已达到了调测指标经浸漆后电感量变化过大造成不合格 如磁芯电感偏低 可将开气隙的一片的边柱在细砂纸 约100 上蹭几下 或用砂条砂磁芯中柱 可将电感量调至要求值 组装时的注意事项 1 组装组装Core时 不同材质的Core不可组装在同一产品上 2 有加气隙的变压器与电感器 其气隙方式须依照图面所规定的气隙方行 材质须能耐温130 C以上 且有材质证明者或是铁芯经加工研磨处理 3 无论是有加Gap或无加Gap的铁芯组合 铁芯与铁芯接触面都需保持清洁 否则在含浸作业后L值会下降 4 包铁芯的胶布宽度规定 以实物外观为优先着眼 次以铁芯宽减胶布宽空隙约0 5mm 2mm为最佳 2020 3 18 30 包磁芯胶带1 对于EE EC EP型产品 磁芯胶带宽度应与磁芯的宽度相等或小于磁芯宽度1 1 5mm以内 2 对于立式产品 如不包铜皮 胶带剪口应在骨架底部的磁芯上 对于卧式产品应将胶带剪在1脚处 如包铜皮 应剪在铜皮能盖住的地方 3 尺寸25以下的产品磁芯胶带包2圈 25以上 包括25 的产品磁芯胶带包3圈 胶带可重叠6 10mm 2020 3 18 31 浸漆1 浸漆工艺的分类 配比及作用 1 1浸漆工艺分为真空浸漆和非真空浸漆 同时 需浸漆的产品分为两类 A类 产品仅作浸漆处理 无其它特别要求 如 工字磁芯电感 磁柱电感 环形电感等 B类 产品除作浸漆处理外 通过浸漆使产品上的松动部件固定 如有骨架结构的滤波器 变压器等产品 1 2绝缘漆自检项目 颜色应呈琥珀色 半透明状 依据厂商提供浓度标准 可上下浮动5秒 国际四号标准流速杯 绝缘漆无胶块或其他杂物 1 3浸漆的作用 浸漆主要起加强绝缘 固定 防潮 防腐的作用 1 4绝缘漆的配比 1 4 1使用设备及工具 漆槽 浸盘 毛刷 滴漏杯 国家标准4号杯 烘干箱和强力风扇 1 4 2将绝缘漆和天那水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并充分搅拌 将配制好的绝缘漆置入漆槽中 漆面高度位于漆槽总深的2 3左右 1 4 3绝缘漆的配备依浓度的高低 分为浓漆和稀漆两种 浓漆的比重控制在0 92g cm3 0 97g cm3 通过滴漏测试为17秒 22秒 UU型滤波器须控制在20秒 22秒之间 稀漆的比重控制在0 88g cm3 0 92g cm3 通过滴漏测试为14秒 17秒 以现使用的大中化工绝缘漆为准 1 4 4稀漆适用于A类产品的浸渍作业 浓漆适用于B类产品的浸渍作业 2020 3 18 32 2020 3 18 33 2 非真空浸漆2 1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外形尺寸较小的变压器 如16以下 或无档墙的变压器 驱动变压器 电感 滤波器等产品 2 2将产品针脚朝上 整齐地摆放在浸盘上 然后将浸盘缓慢浸入漆槽内 浸入深度使漆面到达产品针脚根部1 1 5mm处 浸泡1分钟 3分钟 若产品有气泡溢出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浸泡时应特别注意漆面高度 绝缘漆不能粘到针脚上 如有未粘漆部分用毛刷蘸漆均匀涂覆 2 3除滤波器 工字和环型电感类产品外 其余变压器类和带骨架类的产品在60 76cm Hg的条件下抽真空 每次1 2分钟 一到两次 直至将余漆抽净 2 4将浸漆后产品表面余漆滴净 表面出现的气泡要挑破并用毛刷蘸漆涂平 然后把产品间隔一定距离摆放在通风处并用风扇吹30分钟 40分钟 以产品表面风干为准 2 5对磁芯不易上漆的产品 可选用浸浓漆和表面刷漆中任一种方法进行处理 以表面漆层美观为准 浸浓漆时间为1秒 2秒 漆面淹没磁芯即可 浸完后 在再真空机里按2 3抽真空 表面刷漆的可直接风干 以上操作应注意油漆不要粘到针脚 并且附着应均匀平滑 无气泡和块状物 2 6产品排列整齐置于烘干盘上放入烘箱 烘箱内部温度调在90 120 烘干时间为 1 5小时 4 5小时 以产品完全烘干为准 2 7由烘箱中取出已烘干产品 摆放在干燥处风冷或自然冷却 因气候原因 如温度较低或天气潮湿情况下 应用风冷并适当增加冷却时间 并放置于通风干燥处 因工艺原因不须烘烤的产品 风干时间应在8小时以上 以产品内部完全风干为准 2 8冷却后的产品在通风干燥处存放12小时以上 转入下道工序 2 9每天进行浸漆操作前 或批次较大浸漆操作过程中 应检测漆的浓度是否合格 如有偏差应通过添加绝缘漆或天那水的方法进行调配达到合格的浓度要求 2020 3 18 34 3 真空浸漆3 1适用范围 适用于16以上开关电源变压器等产品 3 2将产品摆放整齐 针脚朝上放入浸漆槽 关闭浸漆槽顶盖 3 3开始抽真空至40cm Hg时 将油漆慢慢放至距离产品针脚1 2mm处 此时应完全淹没线包 后关闭进油阀 3 4将真空控制在65 75cm Hg 视产品情况保持3 15分钟 再破真空至0cm Hg 最后将油漆全部放掉 3 5重新关闭进气阀门 抽真空至65 75cm Hg 保持3 5分钟后 破真空完成浸漆 3 6用风扇吹干产品表面油漆约30 40分钟 再放入烘箱进行烘烤 根据产品有具体需要时温度调至60 70 预烘1 1 5小时 再将温度调至90 10 约烘3 4小时 或者直接在90 10 的条件下烘烤3 6小时 以产品烘干为准 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最高温度不超过115 最低不低于75 3 7磁环烘烤温度要求 锰锌铁氧体烘烤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1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80 镍锌铁氧体烘烤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1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00 纯铁粉芯烘烤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00 1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60 MPP磁芯烘烤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1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高Bs磁芯烘烤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120分钟以内温度小于120 3 8烘烤完后将产品取出 风冷 2020 3 18 35 2020 3 18 36 1 1骨架无破损 变形 烫坏等现象 最低允收标准 骨架破损面积在1 5mm2以内的不超过一处 破损面积在1mm2以内的不超过两处 在不影响安装和其他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28以下产品骨架 针脚 凸点脱落不超过一处 28以上产品凸点脱落且脱落后面积不超过1 5mm2的不超过两处 1 2骨架无锡渣 漆瘤等杂物 最低允收标准 25以下产品骨架有面积小于1mm2且不易脱落的锡珠不能超出一处 面积小于1mm2的锡碎不能超过两处 25以上产品骨架有面积小于1mm2且不易脱落的锡珠不能超出两处 面积小于1mm2的锡碎不能超过三处 锡碎面积小于0 5mm2的且不易脱落的锡碎不超过五处 1 3磁芯无破损 无裂纹 最低允收标准 磁芯破损面积不超过1mm2 深度不超过0 5mm 破损处不超过三处 1 4磁芯无错位 最低允收标准 A尺寸小于20mm时 磁芯错位不超过0 2mm A尺寸大于20mm 小于35mm时 磁芯错位不超过0 3mm A尺寸大于35mm时 磁芯错位不超过0 4mm 1 5磁芯装于骨架中应无明显歪斜 不松动 最低允收标准 磁芯装于骨架中无松动 立式磁芯歪斜度不超过5 20及以下的卧式磁芯歪斜度不超过3 5 以上的不超过2 5 磁芯不能超过骨架底部挡板 卧式产品磁芯外围尺寸不能超过骨架外围尺寸 特殊产品除外 1 6磁芯与骨架必须结合紧密 骨架与磁芯之间不能有缝隙 最低允收标准 骨架与磁芯之间有可见缝隙不能超出一处 且25 30的磁芯缝隙不能超出1 5mm 30以上的产品磁芯缝隙不能超过2mm 25以下的产品缝隙不能超过1mm 1 7要求浸漆的产品磁芯上漆须光亮 平滑 均匀 无杂质 异物等 最低允收标准 磁芯无杂质 异物 磁芯表面完全无漆 磁芯发白 且面积不超过5mm2的一处 磁芯表面有漆 但不够光亮的不能超出三处 总面积不能超出10mm2 1 外观检验 2020 3 18 37 1 8外观胶带应平整 干净 无皱折 破损 最低允收标准 胶带平整 胶带与胶带之间空隙长不超过8mm 宽不超过2 5mm 胶带有轻微皱折和胶带允许有适量均匀绝缘漆油渍 1 9胶带无翻翘 反卷和气泡等现象 最低允收标准 外观胶带应剪在磁芯装配处 25以下产品翻翘长度不超过4mm 角度不能超过15 25以上产品翻翘长度不超过6mm 角度不能超过20 磁芯胶带应端正贴于磁芯上 胶带错位不超过胶带宽度的1 10 胶带无其他杂物 1 10端空胶带 绕组胶带 铜线等线包内部材料不能露出线包外 线包不能有漆瘤 锡渣 锡珠 露铜 特殊产品除外 等现象 最低允收标准 端空胶带 绕组胶带露出线包 距离不能超过其胶带宽度的1 10 在有端空胶带时 露铜不能超过该铜线线径的1 4 无端空胶带时 允许从骨架顶部和底部露铜 1 11套管应与骨架槽口相平 伸出或缩入槽口应控制在1mm以内 套管伸入线包内部长度应足够 保证其不能有轻易脱出线包等现象 未上套管的三重绝缘线焊锡后绝缘胶皮不能短于骨架槽深的1 2 最低允收标准 套管短不能短于骨架槽深的1 2 长不能接到针脚的0 5圈以上 1 12套管外部应光亮 干净 无锡渣 锡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 恒星的一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科学
- 综合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3-人教B版2004
- 浙教版科学九上2.4 物质的分类 说课稿
- 蔬菜一家亲课件简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复习课教案(共8个单元)
- 吉林长春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 第四课 很高兴认识你 教案
- 第六课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八年级全一册-苏教版
-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说课稿
- 《第四单元 建立网站 第13课 制作网站 四、使用书签》说课稿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北京燃气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卫类病理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上海科技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点专题17 新闻阅读(解析版)
- 【初二】【八年级】【道法】2025【秋】上学期开学第一课【统编版】(课件)
- 监狱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 军事类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巡护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无脊椎动物类群三腔肠动物门
- 生活离不开规则观课报告
- 监控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