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6足太阴脾经.ppt_第1页
针灸学6足太阴脾经.ppt_第2页
针灸学6足太阴脾经.ppt_第3页
针灸学6足太阴脾经.ppt_第4页
针灸学6足太阴脾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 上篇 经络腧穴主讲 唐卫东 中医教研室 足太阴脾经SpleenMeridian SP 经内踝前面 公孙 络穴 沿小腿内侧中线上行 进入腹部 沿大腿内侧前沿 属脾络胃 连舌本 散舌下 脾之大络 名大包 沿大趾赤白肉际 经过第一跖趾关节后面上行 隐白 过膈挟咽两旁 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 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 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 太白 定位取法 在足内侧 当足大趾本节内侧 第1跖趾关节 后下方 赤白肉际凹陷中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健脾和胃 清热化湿 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太白解剖特点1 足背静脉网拇展肌 太白解剖特点2 拇短屈肌足底内侧动静脉足底内侧神经 太白刺灸方法 刺法 直刺0 3 0 5寸 局部酸胀 灸法 艾炷灸3 5壮 艾条灸5 10分钟 太白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 胃痉挛 急慢性胃炎 消化不良 腹胀 便秘 肠炎 痔疮 腰痛 下肢麻痹或疼痛等 针刺太白对血糖有一定调节作用 可因针刺手法不同而有不同效应 如以烧山火手法则可见血糖上升 透天凉则可见血糖下降 针刺太白穴可使奥狄氏括约肌舒张 使胆管压力下降 公孙 定位取法 足内侧缘 当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 赤白肉际处 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健脾胃 调冲任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公孙解剖特点 拇展肌趾长屈肌腱足底内侧动脉 神经 公孙刺灸方法 直刺0 5 0 8寸 深刺可透涌泉 局部酸胀 可扩散至足底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 5壮 艾条灸10 20分钟 公孙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 现代常用于治疗 胃痉挛 急慢性胃肠炎 胃溃疡 消化不良 痢疾 肝炎 腹水 胃癌 肠痉挛 子宫内膜炎 月经不调 癫痫 足跟痛等 针刺冠心病人公孙穴 能使 导联心电图S T段抬高电针对皮质下诱发电位有抑制效应 公孙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 公孙穴对胃肠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针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公孙穴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胃窦及胃体部胃电幅值针刺公孙穴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可使小肠液的分泌明显增加 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率也明显升高 针刺公孙穴多数情况下 使小肠蠕动增强 或对小肠运动有调节作用 三阴交 承命 太阴 下三里 湿痹不能行 三阴交主之 足三阴经交会之处 故名三阴交 定位取法 内踝高点上3寸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健脾胃 益肝肾 调经带 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现代研究 三阴交解剖特点1 隐神经大隐静脉 三阴交解剖特点2 小腿三头肌 腱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胫后动 静脉胫神经 三阴交刺灸方法 直刺0 5 1 0寸 局部酸胀 可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或酸胀感扩至膝关节和股内侧 孕妇禁针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 9壮 艾条灸10 20分钟 或药物天灸 强身保健 采用瘢痕灸 每年1次 或累计灸百余壮亦可 温灸至皮肢温热舒适稍见红晕 隔日一次 每月20次 三阴交现代临床运用 消化系统 急慢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 肝脾肿大 腹水浮肿 肝炎 胆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 单用本穴较多的是妇科病症 报道比较多的是治疗产后尿潴留 肾炎 尿路感染 尿潴留 尿失禁 乳糜尿 糖尿病 月经失调 功能性子宫出血 痛经 带下 子宫下垂 难产神经精神 更年期综合症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神经衰弱 荨麻疹 神经性皮炎 高血压 膝 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等 三阴交现代研究1 对胃的影响 临床观察针刺三阴交对胃下垂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在服钡餐X线下观察 经针刺治疗前后对比 胃角和胃下极在髂嵴连线下的距离 胃张力和潴留液等指标 均有明显改善 P 0 05 胃的形态 胃体与胃窦纵轴线夹角和胃蠕动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针刺三阴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可使原来偏低的胃总酸度 游离酸度 胃蛋白酶等很快恢复正常 说明对胃分泌机能有调整作用 三阴交现代研究2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对泌尿系统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针刺三阴交 可引起肾血流量明显增多 尿量增多 输尿管运动加强 出现蠕动频率加快 幅度增高 其利尿作用发生在30 60分钟 且能维持2小时以上 另有实验证明 其对膀胱张力有一定调节作用 可使松驰者紧张 紧张者松驰 三阴交现代研究3 对生殖机能 子宫 月经的影响 三阴交对妇女避孕有特效作用 再配肩外俞等穴 避孕率可达66 针刺三阴交等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 对性腺功能影响 可促进卵巢功能 促使病人排卵过程与月经周期恢复正常 三阴交穴位埋线有克罗米芬诱导排卵相类似的作用 而无其副作用及过度刺激的危险 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治疗作用可使继发性闭经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 对阳痿治疗有显著疗效 对精子缺乏症也有疗效 三阴交现代研究4 对神经 体液的影响针刺三阴交可使末稍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加 对非胰岛性糖尿病患者 针刺三阴交使血糖下降 在测定血糖的同时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的含量 结果凡是针刺后血糖比针刺前降低10 以上者 血浆胰岛素含量均显著增加 反之 胰岛素功能不全者 血浆胰岛素含量无改变或减少 说明针刺三阴交对生理功能正常的胰脏有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三阴交现代研究5 三阴交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有人用激光照射法 于照射前后以单向免疫扩散法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结果表明 血清IgG IgN含量均有增加 E 玫瑰花形成率 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升高针刺 三刺交 可使动物淋巴细胞和淋巴量显著增加 T淋巴细胞针后较针前有显著增加 在非穴位点针刺观察 结果针刺前后变化不明显 从实验中可看到三阴交有一定特异性 三阴交现代研究6 针刺三阴交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明显 对剖腹产手术 针麻成功率可达95 29 96 4 通过实验表明 针麻效果可能与cGMP增加有关 作用机制可能直接兴奋阿片肽受体或兴奋胆碱能系统 而加强针刺镇痛作用 由脑室注射纳洛酮 可对抗cGMP的镇痛作用 使针效减弱 说明纳洛酮可阻断cGMP加强针刺镇痛作用 又有实验表明 电针可释放脑内甲七肽 参与针刺镇痛作用 地机 脾舍 太阴郄 地箕 溏瘕 腹中痛 脏痹 地机主之 定位取法 内踝高点与阴陵泉的连线上 阴陵泉下3寸处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健脾渗湿 调经止带 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地机解剖特点 大隐静脉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后动静脉胫神经 地机刺灸方法 直刺1 0 1 5寸 局部酸胀 可扩散至小腿部 灸法 艾柱灸或温针灸3 5壮 艾条灸5 10分钟 地机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 痛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 阴道炎 腰痛 遗精 精液缺乏 胃痉挛 乳腺炎 下肢痿痹等 本穴出现压痛提示有胰腺疾患 对内分泌功能的调整作用 针刺可致皮质激素释放及引起胰岛分泌功能亢进 而针刺足三里并未见胰岛功能有明显变化 阴陵泉 定位取法 在小腿内侧 当胫骨内侧髁后下缘凹陷处 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清利湿热 健脾理气 益肾调经 通经活络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阴陵泉解剖特点 大隐静脉比目鱼肌趾长屈肌胫后动脉胫神经 阴陵泉刺灸方法 刺法 直刺1 0 2 0寸 局部酸胀 针感为麻胀 并沿着小腿内侧向下扩散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 9壮 或累计灸百余壮 艾条灸10 20分钟 或药物天灸 阴陵泉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 现代常用于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病变遗尿 尿潴留 尿失禁 尿路感染 肾炎 腹膜炎 消化不良 腹水 肠炎 痢疾 遗精 阳痿 阴道炎 月经不调 失眠 膝关节炎 下肢麻痹等 针刺阴陵泉有调整膀胱张力的作用 松驰者使张力增加 扩张者可使之紧张 阴陵泉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 针刺阴陵泉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及直肠的蠕动增强强刺激引起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 但功能状态不同 针刺轻重不同 其效应也不同 针刺阴陵泉等穴治疗急性菌痢 凝集素平均效值最高且增长最快 较电针组及药治组为优 血海 百虫窠 血郄 妇人漏下 若血闭不通 逆气胀 血海主之 为妇人调经要穴 故名血海定位取法 大腿内侧 髌内侧端上2寸 股四头肌内侧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调经统血 健脾化湿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血海解剖特点 股神经前皮支股四头肌内侧肌 股内侧肌 血海刺灸方法 刺法 直刺1 0 2 0寸 局部酸胀 可向髌部放散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 7壮 艾条灸10 20分钟 血海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1 现代常用于治疗 月经不调 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炎 睾丸炎 湿疹 荨麻疹 皮肤瘙痒症 神经皮炎 贫血 下肢溃疡 膝关节炎等 对血海穴的活血化瘀功能进行研究 发现血瘀患者针刺血海后 其凝血酶原时间 红细胞计数 凝血时间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 同时观察病人甲皱微循环变化 发现管袢清晰度增高 管袢发夹型变增多 管袢长度增加 管袢输入输出端口径比均有显著变化 血海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2 针刺可明显影响血小板计数 至使血小板计数有所增加 但停针不能维持 针治三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加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02 对垂体一性腺功能的影响 尤其是卵巢功能有明显影响针刺归来 中极 血海等 可使继发性闭经病人出现激素撤退性出血现象 针刺可能通过某种机制兴奋下丘脑 垂体系统 使黄体生成素分泌增加 促使黄体 孕酮分泌增加 大横 肾气 大风逆气 多寒善悲 大横主之 定位取法 脐中 神阙穴 其旁开4寸处解剖特点主治功效 温中散寒 调理肠胃 刺灸方法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大横解剖特点 肋间神经腹内斜肌腹横肌腹壁下动 静脉 大横刺灸方法 刺法 直刺1 0 1 5寸或平刺2 0 2 5寸 透神阙 治肠道寄生虫症 局部酸胀 可扩散至同侧腹部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 7壮 艾条灸10 20分钟 大横现代临床运用及研究 现代常用于治疗 流行性感冒 肠炎 习惯性便秘 慢性痢疾 肠麻痹 肠道寄生虫病 四肢痉挛等针刺大横穴对肠功能障碍患者 可使肠功能正常化 对于急性肠炎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对于儿童肠道蛔虫治疗也有显著效果 临床观察 针刺一次排虫率为25 19 两次排出者增加为42 5 三次为53 3 平均排虫为36 9 针刺三次较针刺一次为好 大包 脾之大络 统络阴阳诸经 故名大包 定位取法 腋中线上 腋下6寸 当第六肋间隙中解剖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