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gdwx.doc_第1页
名词解释 gdwx.doc_第2页
名词解释 gdwx.doc_第3页
名词解释 gdwx.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2、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3、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4、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5、三吏三别三吏三别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分别为“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杜甫在叙事诗中融入强烈的抒情,充分表现出沉郁顿挫的诗风。6、大历十才子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钱起、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齐名的重要原因还在于诗风相近。他们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诗歌总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气象。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7、元和体是指元稹、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所形成的诗风,包括他们所写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杂章”,以及元稹的“艳体诗”。如东南行一百韵,舟中读元九诗离思五首。8、郊寒岛瘦 是苏轼对唐代诗人孟郊和贾岛诗风的评价,出自其祭柳子玉文。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9、南唐二李指南唐中主李璟和南唐后主李煜。他们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境界较为开阔而又有深厚缠绵的情致,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10、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他有意矫正以学问为诗、堆砌典故的江西习气,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一改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杨万里所创作的这种诗歌,被称为“诚斋体”。11、花间词派晚唐五代时文人词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词集花间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欧阳炯等,其中温庭筠被奉为花间派鼻祖。花间词多专注于描写裙钗脂粉,花柳风月,艺术上表现为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气。12、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13、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4、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15、白体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16、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17、晚唐体诗人以僧人、隐士为主,其中著名的有潘阆、林逋等隐士,另有慧崇等九位诗僧,号称“九僧”。“晚唐体”大致起于太宗朝,至真宗朝形成风气。他们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效法贾岛,注重炼字炼句,往往在两联对仗上见出功夫。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描写景物,或者抒发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变化不多,因而影响不大。18、荆公体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晚年居住在江宁之半山,写诗主要用七绝体。这一时期的诗歌被编定为半山集,诗风由早年的奇险劲峭而变为闲淡沉郁,人称“半山诗”或“半山绝句”。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中,在宋代诗体中列有“王荆公体”,实则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亦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19、乌台诗案苏轼改不了心直口快,敢于坦诚相言的习性,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小人陷害,引发此案,苏轼坐了4个月牢。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此案前后苏轼词风不同。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20、易安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其词艺术成就很高,她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化俗为雅,清新工巧;其词既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而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非怆的格调;其词既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又有不让须眉的贞刚气质,于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和俊爽,无脂粉气、无闺阁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词风大异其趣,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婉约词,这种别树一帜的词风,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21、放翁体“放翁”是陆游的晚号,陆游是南宋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自江西诗派而又不局限于江西诗派,诗歌以其高度的爱国思想和独具一格的诗风,称之为“放翁体”,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22、诚斋体杨万里自号诚斋。他有意矫正以学问为诗、堆砌典故的江西习气,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一改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杨万里所创作的这种诗歌,被称为“诚斋体”。23、江西诗派黄庭坚在世是,已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其诗法,但此时尚无“江西诗派”一说。黄庭坚去世不久,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江西诗派由此得名。图中所列人物并非都是江西人,因黄庭坚是江西人,图中所列均为他的追随者和与吕本中关系密切的人,故称。可见此诗派的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此诗派只有一个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有其组织聚会。24、一祖三宗是指宋代江西诗派的渊源和宗师而言的,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艺术上以学杜甫诗为宗旨,尤其是学其到夔州以后的诗作,后来作家亦多主学杜,故其一祖为杜甫。除黄庭坚外,陈师道、陈与义亦是江西诗派的中坚人物,故江西诗派的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说由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其瀛奎律髓中首倡。25、永嘉四灵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号灵渊;徐照,安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人,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诗风又极为相近,故谓之“永嘉四灵”。他们都是由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视为同一诗派,谓之四灵诗派。26、江湖诗派 是继永嘉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宗师是当时文坛领袖刘克庄。其成员大都是落策的布衣之士和官场提失意的小吏。他们功名失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于江湖,靠献卖艺为生。他们或奔走于遏于公卿权贵之间,或招群结友于市井乡间,结诗社,推盟首,相互酬唱应和,自然形成一种相近的诗风。后人以江湖集中诗人之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派。27、辛派词人 指的是南渡前后词风与辛弃疾相似或相近的作家。既包括早于辛弃疾的南渡初期作家张元幹、颖孝祥等,也包括和辛弃疾同时或后于辛弃疾在作词方面追步辛弃疾的作家陈亮、刘过等人。他们都以浓郁有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词风,共同促成了苏、辛词派的形成,成为词史上一笔富贵的精神财富,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8、永嘉四灵指的是南宋后期永嘉的四位诗人,即徐玑,号灵渊;徐照,安灵晖;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他们都是永嘉人,字号中又都有一个“灵”字,诗风又极为相近,故谓之“永嘉四灵”。他们都是由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视为同一诗派,谓之四灵诗派。29、江湖诗派 是继永嘉四灵而起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其宗师是当时文坛领袖刘克庄。其成员大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