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西方史学史.doc_第1页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西方史学史.doc_第2页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西方史学史.doc_第3页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西方史学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作业考核西方史学史 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修昔底德答:古代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他的名世之作。修昔底德出身于一个显贵家庭,作为雅典的富有公民,他参加了当时几乎波及希腊各城邦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 424 年当选雅典最高军职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但是在战争之初,由于修昔底德没能及时救援雅典在色雷斯的军事要地安菲波里,因“贻误战机”、有通敌之嫌,被放逐国外。流放期间,他在希腊世界,特别是那些敌对国家广泛游历,收集多方面资料,著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亲历这场战争的修昔底德,以简洁流畅的文字,生动豪放的语言,冷静客观的态度,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要史实、陆海战的恢宏场面以及城邦 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所确立的如实专一记述政治军事史的编纂程式,为后世史书创作开创了新的传统。2.查理大帝传答:中世纪西方史学家艾因哈德的代表作,缘起于为君主查理歌功颂德。内容分两部分,共三十三节,分述查理“在国内外的事业”与“私生活和性格”。在前一部分里,作品从查理即位开始写起,按时间顺序对他所发动的几十次战争进行了简明叙述。其中,对两次持续时间最长、 最为残酷激烈的萨克森战争及阿瓦尔人战争记述得最为详细。在后一部分里,作品精心叙述了查理其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及家庭情感,赞美了查理鼓励学术、提倡宗教的义举。艾因哈德所使用的史料,有很多是出自第一手资料。比照中世纪时期其他 西方史学家的作品,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洋溢着更多的古典主义色彩,这是因为,该 书的撰写,是模仿古罗马作家苏埃托尼乌斯的十二恺撒传的结果。但是,作品除了对查 理对外战绩和宫廷生活的描述外,对于这一时期法兰克国家内外各方面的情况几乎只字不提,作品的视野极为有限。3. 马基雅维利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史学家,著有政治学著作君主论和历史著作佛罗伦萨史,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思想。并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观是当时意大利史学的普遍倾向。4.论法的精神答:1748年,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孟德斯鸠名作论法的精神问世。此书的副标题是:“论法律与各国政府体制、风尚、气候、宗教、商业等等的关系”。它不仅是一部法律、政治著作, 而且用自然和社会因素来说明各国历史和不同体制的特点,以彻底否定流行的神学史观。他揭示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护政治自由,而自由就是每个公民有权去做为法律所许可的事。他把政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3个部分,强调彼此的分立和约束:立法权必须掌握在人民代表手中,行政权归属世袭君主,司法权由选举产生的常任法官掌握。这个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后来成为许多资产阶级国家宪法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的出发点实际上是为了维护贵族和法院的特权,以此约束专制王权。他只希望改革君主制度,并不想彻底消灭它。但他批判封建专制暴政,痛责宗教迷信和奴隶贸易,宣扬人权、政治自由和信仰自由等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5. 克罗齐答:20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批判的历史哲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因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而闻名于世,其主要史学思想创见为:自然科学与历史学有着严格的区分;精神与历史的合一;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认识者,特定的历史认识者又是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必定会受到他们所处的具体时空环境的影响,打下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当代史固然是直接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被称为非当代史的历史也是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根据历史是否与精神相联系,即历史认识是否蕴含着活生生的当代性的思想,可以区分真历史与假历史。这样,克罗齐便明确地赋予历史认识以主观化的色彩和时代性的特征。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奥古斯丁的史学思想及其价值。答: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等历史哲学作品中写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不断斗争,并最终由上帝之城取得全面胜利的过程。这样,奥古斯丁就以自己的神学观念构筑起了自己的历史认识框架。在他看来,历史是有始有终的,历史始于创世纪,终于末日审判,这样就为历史设定了一个时间维度。在这期间,历史是充满了矛盾斗争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最终必将迎来一片光明。这种历史观念有别于古希腊时期盛行一时的历史倒退论,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发展、进步因素,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进步观念的形成具有理论启发作用。 2.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的特点。答:首先,古典人本史观的复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家们复归了古典时期的人本史观,宏扬人性,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情欲、人的道德、人的荣誉和功利重新成为历史著作的主题。 其次,历史研究队伍的世俗化。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史家是凡夫份子,多数依附于王公贵族,与古典史家有相似的从政从军的人生经验,有些人还是时代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甚至有些是民间的知识分子,历史撰述趋向世俗化。 第三,严格认真的治史态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复兴希腊、罗马学术时,并未盲目信从,而是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各种资料,比较优劣,对史书作细致地处理,以获取最可靠的知识,他们培养了一种批判史料的作风。 第四,历史写作形式呈多样化。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题材相当丰富多彩,大体包括这样几种类型:按编年顺序叙述的国别和世界通史,断代史,传记,专史,对古典作品的评注,古物研究与鉴赏,史学理论、尤其是有关史学任务的研究。 最后,民族史学的初步形成。文艺复兴运动所开创的是一种与中世纪迥不相侔的世俗文化,这种世俗化在史学领域的表现之一就是民族史学的兴起,它体现了一种逐渐形成中的民族主义意识,与近代国家的形成相伴随。三、综合论述题(共20分)密封线1. 比较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文明形态观念。答:宾格勒的文化/文明形态观念: 1、文化是历史的基本单位。 2、文明各不相同。各种文化都是独特的、等价的、自我中心的。3、文化是宿命的 文化的生命周期命定的、无法超越的。 都要经历从发生到灭亡的相同发展阶段 4、文明是文化的归宿每一种文化都要经历:前文化时期、 文化早期、文化晚期、文明时期汤因比的文化/文明形态观念: 1、文明的四阶段理论 (1)文明的起源26中文明。目前存在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东亚文明。 起源具有创造能力的少数人、那里的环境不太有利也不太不利。 “挑战和应战” (2)文明的生成依赖于连接不断的挑战所引起的成功的应战。挑战要“适度” (3)文明的衰落不能对挑战进行成功的应战。是内因少数创造者丧失了创造能力和自觉能力,蜕变为统治者,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导致社会统一体的瓦解。 (4)文明的解体 2、文明的可比性 一切文明倒是平行发展的,各有各的成就,也各有各缺点和谬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