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6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育才中学孔德学区2015-2016-2高二年级月考历史 试卷(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的代号填在答案卡上)1.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奠定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 B C D3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下列能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司南 B.都江堰 C.长城 D.乐山大佛4.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B.儒学在政治上确立正统地位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与时俱进 D.儒家经典成为考试主要内容5.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6.汉安帝永初三年,京师大饥,民相食。诏曰:“朕以幼冲,奉承洪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咎在朕助不逮。”据此看来,汉安帝信奉( )A“天人感应” B“因信称义” C“大一统” D“三纲五常”7.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8.唐朝李翱主张:人性本善,圣人所以不为情欲所累,只因未丧本性,凡人往往溺于情欲而迷失本性,以致道德沦丧。要扭转此种乱世,须劝导人们灭掉情欲,以求“至诚”。在此,李翱( )A带有佛、道融合的倾向 B.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C重申“克己复礼”的传统 D以佛教思想完善传统儒学9.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10.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11.“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迫于饥,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12.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万物本源和穷理的途径之争 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C宋代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关系1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14.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明清之际的某人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5“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C权力分立,明主制约 D恢复礼制,设立宰相16.从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莎士比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其共同主旨不包括( )A.反对以神为中心 B.提倡以人为中心C.肯定人,肯定人性 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17“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伏尔泰 D马丁路德18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19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这主要是因为(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D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20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21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 )A哲学通信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纯粹理性批判2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2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24.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资本主义国家善于吸收外来文明的成果C中国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较少 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26.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D浪漫主义色彩27.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A.飞梭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28.“一切动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无力供养它们由什么来决定哪个将生存呢?当然,有几分是纯运气,但是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当时的达尔文认为这个“为重要的原因”是物种能否( ) A.参加竞争 B.实现基因的进化 C.适应环境 D.取悦人类 29.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 A.飞机 B.电话 C.因特网 D.火车30“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3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在改版时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3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非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共和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 )A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 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C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 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33.梁启超在湖南事务学堂课艺批中写道:“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纪,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梁启超写此话的目的是( )A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 B驳斥议院制最早设立于西方国家的说法C说明五经中已有关于议院制的完整理论 D阐明儒家经典中含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34.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35.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严复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 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36.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一文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日彼善会计而已,又日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材料主要反映出严复( )A主张维新变法,建立资产阶级立宪制B提出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C认为科学和民主制度是西方国家富强的根本D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时存在“遗其体而求其用”的错误37.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38.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既有制度之争又有思想之争,它们不是 (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 C. D.39.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 ) A事实正确,观点正确 B事实正确,观点错误 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 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40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开始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开始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部分国人清醒认识到了世界潮流4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42(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 B重视道德 C思想自由 D民主科学43.“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44.“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45.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优者胜,劣者败。抵抗外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积极的,这种方法就是振起民族精神,求民权、民生之解决,以与外国奋斗。二是消极的,这种方法就是不合作。不合作是消极的抵制,使外国的帝国主义减少作用,以维持民族的地位,免致灭亡。”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 )与严复的思想一脉相承 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同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46.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争斗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在认清楚“这件事”的基础上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理论47.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 B C D48.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A B C D49.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5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二材料题(共50分。其中51题共3小问,26分,52题共3小问,24分)51(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构建新型的人本观时,人文主义者对神学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层次发掘与创造性阐发。他们将神学传统中的那个惩罚人类、否定现世人生的“上帝”,诠释成为人造就了世界、将世界交给人自己主宰并赋予人自由意志与伟大力量的神圣权威,进而鼓吹人用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追求世俗幸福,由此而有力地揭示了人的尊严、高贵与人的自由、力量,将人的思想、感情从正统神学之“原罪”与“来世”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孟广林西欧文艺复兴对神学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旦人民能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那是因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构建新型的人本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实质。(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4分)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关于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卢梭 “自由观”的历史作用。(4分)材料题答案请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52.(24分)出版印刷事业被誉为“文明之母”,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促进了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盖世有质文,则治有损益;故礼随时变,而器与事易。既作契以代绳兮,又造纸以当策。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屈可伸,能幽能显。若乃六亲乖方,离群索居援笔飞书。写情于万里,精思于一隅。” 晋书五十一卷纸赋材料二:(北宋)中央政府继续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政府还编印了四部大型类书以及佛、道藏经典。私人刻书以文集最多,坊间刻书则以售卖营利为主,除了刻印经文以外,又另刻有字书、小学等民间所需用及士子应举所需要的读物,品类丰富繁多。 张树栋中华印刷通史材料三:作为第三次外来文化大输入重要渠道的近代译书,开始于鸦片战争前后,战前为少量译书,战后为大量译书。近代译书的发展,大体上分别由教会、官方、民间三方面力量相互交替进行,其主次地位,在不同时期依次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后的译书,基本上是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19世纪60年代以后,为教会出版机构与官方出版机构并峙,但以官方译书机构为主;19世纪末开始,民间商办出版机构空前兴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