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 生药学甘草四国药典比较.doc_第1页
中国药科大学 生药学甘草四国药典比较.doc_第2页
中国药科大学 生药学甘草四国药典比较.doc_第3页
中国药科大学 生药学甘草四国药典比较.doc_第4页
中国药科大学 生药学甘草四国药典比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草药典比较1045429中国药典2010版日本药典第十六版美国药典USP34欧洲药典EP7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本品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匍匐枝。豆科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根茎,匍匐茎。干燥后的甘草酸含量不低于2.5。豆科植物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或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剥皮或未剥皮的干燥根及匍匐茎。含量:干燥后的甘草酸(C12H62O16)含量不低于4.0。性状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 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近圆柱形,0.5 - 3.0cm,直径1cm。外部呈棕黑色到红褐色,纵皱纹,经常有皮孔,小芽、鳞叶,去皮后外表淡黄色有纤维。横断面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明显的形成层,径向结构经常有辐射分裂;茎有髓,根无髓。气味轻微;味道甜。显微镜下的横断面是数层黄色木栓层,栓内层由13层细胞组成,皮层和髓射线交替排列,韧皮部有厚纤维,周围有不完全木质化和含晶细胞。去皮后可能失去部分韧皮部;木质部为黄色导管和髓射线310行交替辐射排列,木质部导管带有嵌晶纤维和木质部薄壁细胞,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的和游离的草酸钙簇晶。宏观地上茎近圆柱形,直径在0.53.0cm,长度超过1m;外部暗棕色至红棕色纵向有皱纹。它往往有皮孔,小芽,鳞片状叶。横断面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明显的形成层,径向结构经常有辐射分裂。微观的横截面发现一些棕黄色的木栓层和厚13层细胞的栓内层。皮层和髓射线交替排列。韧皮部的韧皮纤维是由晶体细胞包围,壁厚,但不完全木质化。导管都伴随着木质部纤维,被晶体细胞木质部薄壁细胞所包。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往往含有草酸钙单晶。根部有少量分支。外皮带有纵皱纹呈褐色或灰褐色,侧根有皮孔。圆柱状的匍匐茎直径约1-2cm;它们的外观类似于根但是偶尔有小萌芽。根部和匍匐茎断面成粉性和纤维性,木栓层较薄;次生木质部区域较厚呈浅黄色,呈幅形纹理。黄色木质部紧密,呈放射状结构。匍匐茎有髓部,而根没有髓。剥去皮的根不带有外皮。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宽广,多弯曲,常现裂隙;纤维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筛管群常因压缩而变形。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5列细胞;导管较多,直径约至160m;木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亦含草酸钙方晶。根中心无髓;根茎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直径814m,壁厚,微木化,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多见。具缘纹孔导管较大,稀有网纹导管。木栓细胞红棕色,多角形,微木化。(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弃去醚液,药渣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取本品粉末2g,加10ml乙醇(95)和水(7:3),在水浴中摇动5min,冷却,过滤,并用滤液作为样品溶液。另外,取5mg甘草酸标准品,加1毫升乙醇(95)和水(7:3)的混合物做为标准样品。这些检测方案的执行测试按照薄层色谱。各点2ml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在含有荧光指示剂的硅胶薄层板上,展开剂为1 - 丁醇,水和冰醋酸(7:2:1),展开大约10cm左右的距离,干燥硅胶板。在紫外线下检视(主波长:254 nm):从样品溶液的斑点和标准溶液的紫色斑点之间的比较表明了相同颜色的斑点有相同的Rf值。测试溶液:取2.0g甘草粉末,加10ml的酒精和水(7:3),在水浴中摇动5min,冷却,过滤。标准溶液: 5mg USP甘草酸标准品溶解在1ml的酒精和水(7:3)的混合物。点样量:2l。展开剂:丁醇,水和冰醋酸(7:2:1)的混合物。检视:紫外光254nm下检视薄层板。色谱图显示紫暗区,以及其他斑点,甘草酸的Rf值约0.4。(1)削下一份粉末,粉末呈浅黄色或浅灰色。用水合氯醛在显微镜下检查,粉末呈现以下显微特征:薄壁组织的纤维碎片呈黄色,700-1200m长,10-20m宽带有点状管腔,含草酸钙方晶,方晶10-35m长,2-5m宽,形成晶纤维。导管壁黄色,5-10m厚,木质化并有众多具缘纹孔;木栓碎片和薄壁组织碎片包含薄壁细胞和单独的草酸钙方晶。剥皮后的根没有木栓碎片。取等体积的水和甘油的混合物在显微镜下观察。粉末呈现以下显微特征:单一的圆或椭圆的淀粉粒,直径2-20m。(2) 薄层层析法 测试溶液。准确称取0.50g甘草粉末于50mL圆底烧瓶,加16.0mL水和4.0mL盐酸溶液,在回流冷凝器中水浴加热,冷却过滤。干燥过滤器和圆底烧瓶15060分钟。将过滤器放在圆底烧瓶中,加20.0mL乙醚在回流冷凝器中40水浴5分钟。冷却过滤。蒸发滤液至干燥。用5.0mL乙醚标准液溶解剩余物。用5.0mL乙醚溶解0.5mg甘草亭酸和5.0mg麝香草酚。 铺板 :TLC硅胶F254 流动相 浓氨水,水,96乙醇,乙酸乙酯(体积比1:9:25:65) 要求 10微升 显影 路径超过15cm 干燥 空气中干燥5分钟检查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2.0(附录 K)。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附录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砷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照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附录Q有机类氯农药残留量测定)测定,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重金属:根据方法3,取3g甘草粉末进行测试。制备3ml标准铅溶液(不得超过10ppm)。砷:根据方法4,取0.4g甘草粉末制成测试液进行测试(不得超过5ppm)。总DDT:各自不得超过0.2 ppm。干燥损失不得超过12.0%(6小时)。总灰分不得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浸出物含量溶于稀乙醇提取:不得少于25.0%。干燥损失:在105C下干燥6小时,失去其重量不超过12.0。有机异物:不超过2.0。总灰分:不超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2.0。醇溶性提取物,方法二:不低于25.0。农药残留:符合要求。重金属,方法III:0.003检测项A:在254nm检查紫外吸光度结果A:测试溶液和标准溶液获得的色谱,显示出由甘草亭酸出现在中下部。检测项B:喷对甲氧基苯甲醛溶液,并在100-105加热5-10分钟;在日光下检查。结果B:由标准溶液获得的色谱,在中下部出现紫罗兰色区域,这是甘草亭酸造成的,上三分之一出现红色区域是麝香草酚造成的;有测试溶液获得的色谱图在中下半部分有一块紫罗兰色区域,对应了标准溶液获得的色谱图中甘草亭酸的区域和上三分之一部分麝香草酚对应的黄色区域。较远的区域可能呈现出来。试验干燥失重:烘箱干燥1.000g甘草粉末105两个小时,失重最大不超过10.0。总灰分:未剥皮的药品最大灰分含量10.0,剥皮的药品最大灰分含量6.0。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灰分:未剥皮的药品最大灰分含量2.0,剥皮的药品最大灰分含量0.5。赫曲霉素A:每公斤草药最大含量20g。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819818351950815035365010050036401001908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苷对照品、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甘草苷20g、甘草酸铵0.2mg的溶液,即得(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0207)。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不得少于0.50%,甘草酸不得少于2.0%。准确称取约0.5g甘草粉末于玻璃塞离心管中,加入70ml稀释乙醇,摇匀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残渣加25ml稀释乙醇,同上法取上清液。合并所有提取物,加稀乙醇至100ml,使用这个溶液作为样品溶液。另外,准确称取大约25mg的甘草酸的标准样品,溶于稀乙醇至100ml,这个溶液做为标准溶液。吸取20ml的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根据液相色谱并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测试。确定每个甘草酸的峰面积,Ar和As。甘草酸的含量(mg)= WS(AT /AS);WS:无水甘草酸的标准样品的含量,(mg)。工作条件:检测器:紫外吸收光度计(波长:254 nm)。色谱柱:内直径46mm,长1525cm。柱温:209C。流动相:A混合稀释的冰醋酸(31)(1/15)和乙腈(3:2)。流速:调整流速,使甘草酸的保留时间在10分钟左右。选择柱:溶解5mg的甘草酸标准品和1mg丙基苯甲酸在稀乙醇20ml。然后用20 ml这种溶液根据上述工作条件,使用一个柱洗脱甘草酸和和丙基苯甲酸,并准确分出每个高峰。系统的可重复性:根据上述工作条件重复测试5次:甘草酸溶液的峰面积的标准偏差,不得超过1.5%。甘草酸含量测定:溶剂:酒精和水(1:1)的混合物。流动相:过滤和脱气的稀醋酸和乙腈(3:2)的混合物。标准溶液:准确称量USP甘草酸标准品溶解在溶剂中,得到一个已知浓度约为0.25mg/ml的标准溶液。测试溶液:准确称取约500mg的甘草打成粉末放入到一个合适的容量瓶中,加入70 ml溶剂中,振摇15分钟,离心,取上清液倒入100 ml容量瓶。残渣加25ml溶剂,振摇15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液倒入容量瓶。用溶剂稀释到刻度,混合,并通过0.45微米孔隙的膜过滤。色谱系统(见色谱621) - 液相色谱仪,配备了一个254纳米探测器和一个4.6毫米15厘米的柱子。流速为每分钟约0.6毫升。用色谱法分析标准溶液,记录峰面积为标准:从甘草酸确定的柱效不低于5000理论板;甘草酸峰的拖尾因子不超过2.0;和重复进样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过程:分别注入等量的标准溶液注入色谱仪测试溶液(约20L),记录色谱图,并测量峰面积。计算甘草酸的百分比(C42H62O16)的公式为:10,000(C / W,)(RU/ RS)其中C是USP甘草酸RS在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W是重量,制备测试溶液的用量,mg; RU和RS分别是标准溶液和测试溶液甘草酸的峰面积。液相色谱法测试溶液。将1.000g的药品粉末放入1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8g/L氨水100.0mL,超声波洗30分钟。将部分溶液离心,取清液层1.0mL,用8g/L氨水稀释至5.0mL。薄膜滤器过滤(孔径0.45m)以同样方法处理滤液。溶液A。用8g/L氨水溶解0.130g甘草单铵盐至100.0mL。参比溶液(a)。用8g/L氨水稀释5.0mL溶液A至100.0mL。参比溶液(b)。用8g/L氨水稀释10.0mL溶液A至100.0mL。参比溶液(c)。用8g/L氨水稀释15.0mL溶液A至100.0mL。柱-规格:l=0.10m,=4mm-固定相:色谱专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移动相:冰醋酸,乙腈,水(体积比6:30:64)流速:1.5mL/min检测:分光光度计在254nm的吸收注射剂:10L 以参比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建立一个校准曲线,对应的区域为纵坐标。 利用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所决定的色谱图,得到参比溶液,定位和积分甘草酸峰的,得到测试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