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案.doc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案.doc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案.doc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案.doc_第4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 三 单元 第 八 课 第 二 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集备组:高二政治组执笔:时 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辨证关系。2、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发展的形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重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难点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市区必然代替旧事物教学策略教学思路要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遵循课程标准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教材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含哲理观点,运用故事、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时1课时教法谈话法、讲授式、启发式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辩论式学习教学用具常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教 学 内 容教和学反馈一、复习导入二、讲授新课(一)导入新课师:我们上节课讲过: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人和物,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道理。(二)进行新课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师: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讲过的发展的实质是什么?生: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师: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呢?生:略师: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不符合客观规律,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判断下面几个什么是新事物。1、电脑算命 2、3G手机3、建国初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4、计算机网络 5、人才市场答案是:1、3 不是新事物,其余都是。材料:手机的发展1982年,诺基亚公司设计在轿车上的移动电话。它的重量9.5kg,和一个1周岁的小孩子差不多!“手机之父”马丁库珀。他手上这款手机为第一台商用手机。重750克。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1997年,第一款彩屏电话。2009年,全球首款1210万像素手机索尼爱立信Idou。兼视频对话。三星的太阳能电池手机。当电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太阳能充电。蓝色地球的外壳用可再生塑料制成的,材质來源于人們拋弃的塑料水瓶。师:现在的手机与传统手机相比,有什么优势?因为它能接受电视节目,在人们休闲时间可以用手机看电视,更符合人的喜好,跟传统手机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因为新事物与旧事物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更符合人的根本利益和需要。所以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所以前途是光明的。第一,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如:1921年,中共“一大”时,只有12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到党的“十六”大时,出席代表2048人,代表着7000多万党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发展?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社会历史领域)如: “一国两制”方针,属新事物。它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必然得到两岸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900美元;总体小康水平100年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 ; 80多年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0多年前,中国饱受日帝的蹂躏;50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走上强国之路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约18美元百年回眸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道路曲折新事物旧事物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师:由上面我们的分析可知,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要怎么做呢?生:略(过渡)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同年底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还有去年的“甲流”肆虐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复兴的进程! 去年是祖国60周年大庆。60年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克服苦难、战胜挫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邓小平同志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在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绘制了宏伟蓝图。为什么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要逐年增长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这体现了什么哲理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目内容。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师: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国民经济一年一年的增长是量变还是质变?生:略师:什么是量变呢?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师: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质变。那什么是质变?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项目变化指向变化状态变 化 结 果量变数量 程度逐渐 不显著性质没变,-事物仍是该事物质变根本性质 剧烈 显著性质改变,-事物变为他事物材料:扁鹊见蔡桓公战国时期扁鹊到了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招待。他到朝廷拜见桓侯,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桓侯不肯答话。扁鹊出去后,桓侯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见桓侯就向后退跑走了。桓侯派人问他跑的缘故。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疾病已进入骨髓,我因此不再要求为他治病。”过了五天后,桓侯身上患了重病,派人召请扁鹊,扁鹊已逃离齐国。桓侯于是就病死了。师:那量变和质变是一种什么关系呢?量变对事物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国民经济逐年增长对实现现代化有什么意义?总有国民经济逐年增长才能实现现代化。这就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有了量变的积累才能发生质变。材料:在佛教百喻经中有 “愚人吃盐” 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又苦又涩。 味美 味淡 味涩 味美 再加盐加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发生新的质变如果数量不变,也可以引起质变吗?如:D O G dog 狗 G O D god 上帝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田忌赛马音乐符号的排列组合形成不同的乐章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生发液的广告语“包不脱发”与生活中“发脱不包”学校广为流传的“8一I8”的公式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百喻经:“笨人吃饼”从前有一个人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个饼子。他觉得没有饱,又一连吃了五个,还是没有饱,于是,便吃第七个饼子,刚吃到一半,便觉得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说“我今天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半个饼子就会饱,我先吃这半个就好了”这个人“笨”在哪里?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材料:据说,国际象棋分明者,把他的发明献给国王,并述说棋子的下法,国王对它的发明很赏识。为了奖励它的发明,国王表示愿意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于是发明者提出了下面的要求:国际象棋的棋盘共有64格,希望国王能赐给第一格1粒麦子,第二格2粒麦子,第三格4粒麦子,第四格8粒麦子,以此类推,一直倍增到第64格。国王听后,觉得这个要求太微不足道。便欣然答应了他。 结果会怎么样?谁料还没放到第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空空如也。国王很快就看出来,即便把全印度的麦子都给他,也实现不了他的诺言!(这个数字的麦粒,大约是四百多万亿斤)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用“三步走发展战略”来分析事物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发展战略中的每一步堪称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启示我们事物是如何发展的?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试一试 列举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成语、俗语。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欲速则不达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同学们回想你们的求学历程,由小学初中高中,未来还要上大学。同学们现在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考上大学,让自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青年成才主要靠平时实力一点一滴的积累呢,还是关键时刻抓住机遇,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呢?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展开辩论:正方:青年成才的关键靠实力的积累反方:青年成才的关键靠机遇的把握同学们辩论的非常激烈。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所以青年成才要靠平时实力一点一滴的积累,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所以我们要抓住有利于自己成才的各种机遇,实现飞跃和发展。在成才的道路上,同学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那要怎么做呢?补充材料: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不是有了量变就肯定会有质变。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2、量变不是越多越好。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不需要发生质变时,就要控制量的积累。3、量变与质变不是截然分开,它们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4、事物发展是在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不是一次完成的。材料分析题:某班同学讨论.甲说:“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乙说;“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就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答:(1)甲乙同学的观点都不准确。(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并非所有的量变都会产生质变,只有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若量变只保持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就保持原有性质。(4)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但是量的积累只是为质变准备条件,而不等于质变。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练习:材料一: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经济数据逐月下滑。“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这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精辟名言 。为应对危机,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如:连续下调利率,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材料二:2009年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3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7%,其中3季度增速达到了8.9%。综合各方因素,实现全年GDP“保八”增长毫无悬念。说明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参考答案(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