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年猴年马月聚首共计29天 12年轮回难得12年一轮回今年“猴年马月”聚首民间用“十二地支”计年计月 “猴年马月”为6月5日至7月3日“猴年马月”是常用的中国成语,形容一件事遥遥无期。不过,随着农历猴年的到来,这个“遥遥无期”的日子终于来了。天文专家表示,“猴年马月”12年一轮回,今年的“猴年马月”为6月5日至7月3日,共计29天。“猴年马月”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大约在6000年前,我国就有了“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例如2016年的春节在农历的“丙申年、庚寅月、庚申日”。赵之珩进一步介绍说,为了把“十二地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的方法普及到民间,我们的老祖宗还设计了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把每一个“地支”贴上了非常明显的“标签”,使得人人熟记成诵,就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样,事情就简化了,人们不再称呼什么 “乙未年”、“丙申年”,干脆就叫做“羊年”、“猴年”。至于每个月的命名就更为简单了。“农历以12个月为一年,跟十二地支平行。每个月的名称永远不变:一月叫虎月、二月叫兔月、三月叫龙月、四月叫蛇月、五月叫马月、六月叫羊月、七月叫猴月、八月叫鸡月、九月叫狗月、十月叫猪月、十一月叫鼠月、十二月叫牛月赵之珩说,每年都有一个马月,而且固定在农历五月。“2016年阳历的6月5日至7月3日,为农历五月,也就是猴年马月。”赵之珩表示,每过12年的“猴年”就会遇到一个“马月”,因此,从科学上讲,“猴年马月”并不是“遥遥无期”的意思,而是每过12年就轮回一次。 相关农历猴年一共355天新华社电(记者 周润健)“辞”羊“迎”猴。天文专家表示,农历丙申猴年是一个平年,共有355天。我国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不同阴历年的天数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阳历与阴历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即现行的农历,采用的方法是“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春节习俗:正月初一画鸡 初七“人日”吃七菜羹过完了除夕,接踵而至的便是正月初一,即现在人们所称的“春节”。不过,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严格来讲,春节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且,从初一到初七每天都有讲究,“比如初七又叫做人日,过去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七菜羹”。正月初一又称“元日” 日期曾不固定提到正月初一,在古代,它还有其他很多名字,比如元日、元辰、元正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 “春节”。“由于绵延发展的时间很长,春节的庆祝活动自有文字记录以来就有。”研究民俗的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大年初一有不少好玩儿的习俗,如放鸠、画鸡、五辛盘、吞鸡子等等,不一而足。所谓“画鸡”,为旧时礼俗。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画鸡贴于门上,以示谨始;而五辛盘则更有意思:在正月初一这一天,要用葱韭等五种味道辛辣的菜蔬置于盘中供食,取迎新之意。“其实,最初春节的庆祝活动不太固定。一直到汉代有了规范的历法,庆祝的日期才固定下来。”王娟说道。年俗有讲究:“人日“祭祀炎黄二帝对所有人来说,大年初一就是全家聚会的日子。尤其在农村,人们还会将祖宗牌位请出,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向祖先祈福。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表示,其实严格来说,春节应该是一个“过程”。“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年、过春节,实际从腊月初八就开始了。除夕、初一算是正日子。”高巍笑着说道,过去,春节的活动会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在北京到了农历正月二十九,雍和宫还会打鬼,到正月三十早晨,才算把年过完“。在高巍看来,这样的春节是比较完整的,有起伏、结尾、过渡,很有节奏感。而且,从初一到初七,每一天都有讲究,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这七天分别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在这七天里,人日比较重要。那天要祭祀人类的祖先、人文始祖炎黄二帝。有的地方,会剪出一个小人儿的形状,给孩子贴在后背以示保护。”高巍指出,同时也会吃“七菜羹”(又名“七彩羹”),“为的是突出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除夕来临:与腊祭习俗有关 年夜饭南北不同中国传统的除夕佳节,也是人们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吃年夜饭的日子。近日,学者、民俗研究专家段宝林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除夕、春节的来源与上古腊祭习俗有关,“除夕夜还要祭祖、吃团圆饭,喝守岁酒,表现这种团圆、感恩的思想”。起源:与上古腊祭习俗有关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的晚上,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故一般又称该日为年三十。由于历法原因,除夕有时也在腊月二十九。“说到除夕春节的起源问题,这与上古时期的腊祭有关,在礼记中有所记载。”段宝林介绍,顾名思义,所谓“腊祭”,举行时间在年终腊月,早在尧舜时代便已出现,“人们要祭祀百神,感谢它们的保佑,并祈求来年仍能风调雨顺”。段宝林提到的“百神”包含各式各样的神:天神、农神甚至还有“猫神”与“老虎神”。他笑着说,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老鼠吃粮食,猫能捕鼠,而老虎能吃掉破坏庄稼的野猪,“这才最终让人们获得了丰收”。“祭祀百神是非常热闹的,要唱歌跳舞。有一首当时的唱辞保留了下来,叫做伊耆氏腊辞,大概有四句话,内容就是希望昆虫不要危害农作物等等。”段宝林告诉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除夕与春节的内涵不断丰富,至少已经有了三四千年历史。习俗:除夕祭祖、吃饺子 年夜饭各地不同如段宝林所说,在丰富多样的除夕年俗中,“吃年夜饭”算得上过年期间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他表示,人们会在除夕这一天吃饺子,“相关记录在唐宋之后就有了;此外,全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守岁酒,表示团聚、感恩的思想”。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年夜饭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其中,北京的年夜饭较具特色。“当一家人共享年夜饭时,一定少不了那几道家庭特色菜。米粉肉、豆酱、芥末堆、拌梨丝等,更是北京人年夜饭的必选项目。”对此,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认为,正是这种家庭菜手艺,成了凝聚一家人的无形纽带。除了吃年夜饭,我国民间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甚至要一直吃到深夜。段宝林表示,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在除夕这一天祭祖,“这也有表示感恩的意思”。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2016-1-27 15:27:00 中国食品科技网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习俗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不倒垃圾准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不能动刀剪等锋利之物是怕伤到人,如有人受伤、流血,就是不祥;而不取井水是因为井中有井神,初一如取井水,会惹怒井神,带来灾害。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正月初三,这一天的汉族传统年俗有烧门神纸,谷日忌食米饭等。大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亲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道化口舌符袋于身上,以化解口舌。正月初四,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汉族民俗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破五习俗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正月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营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正月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一些商场或店铺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发”之意。愿生意兴隆,四季发财。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汉族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诞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天界最高的神,他是统领三界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这一天的汉族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节能降耗中的建筑能耗管理平台构建报告
- 2025年环境监测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与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分析报告
- 2023年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平行班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完美版附答案详解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经典例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经典例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15课 红红火火中国年(教学课件)小学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 (2025秋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考核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第8课 西溪湿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1)人·自然·社会
-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网络货运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1.8《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教科版三上科学(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